APP下载

短视频创作:在热门话题中寻找独特视角

2024-06-20木曰雨

上海采风月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选题纪录片上海

木曰雨

“刷短视频”眼下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保留节目”,在各类媒体平台,短视频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版面和地位。为加强短视频人才队伍和创作能力培训体系建设,构筑起对外宣传的人才高地,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第五届短视频大赛暨第三届大学生短视频大赛在作品征集阶段,举办了多场短视频创作讲座,邀请业内专家、历届获奖作者,包括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的制片人、导演,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的电影专家,以及新媒体畅销书作家等,走进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土山湾博物馆、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松江上艺书咖,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优秀作品赏析、实战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短视频创作者熟悉掌握短视频创意思维与制作技巧,提高短视频创作能力。

本刊撷取这些讲座之精华,分享给热爱刷短视频和热衷拍短视频的读者诸君。

15万字变成若干个5分钟视频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的王向韬在讲座中分享了他多年从事纪录片、短视频创作的心得。2020年,他出了一本书《一九四九:在华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从1949年在上海的西方人,包括一些新闻记者、外交官、医生等形形色色的一众外国人的视角,讲述重大历史变迁过程中的上海。

这原本是一个“长纪录片”的好选题,但前人已经拍过很多这一题材的专题片。如何体现创新?如何找到新的切入点?面对历史类题材,需要寻找它与现实的“勾连点”——王向韬想到了“建筑”。历史建筑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当时不少西方人就身处于这些建筑中见证了上海解放的过程。于是摄制组选择了四川北路的邮政大楼、徐家汇的藏书楼、杨树浦发电厂,以及浦东民生码头的万吨粮仓……

选定了建筑这个“勾连点”,故事怎么讲?通过什么载体让建筑“活”起来?王向韬想到一位旅居上海多年的历史学者费嘉炯教授(Andrew Field),请他来讲故事,既可以把形式感做得有趣些,面对国际传播受众也会更具吸引力。

接下来就是短视频叙事真正的难点:如何叙事?王向韬说,美国有位纪录片制作人提出过一个理论:任何一个故事无非就是开始、过程和结尾,而其中又包含六个要素:诱发事件、渐进式的复杂性、转折点、危机、高潮和尘埃落定。无论是长视频、短视频,抑或长文章、短文章,只要具备这六个要素,故事一定成立。

套用到上海解放短视频中,“诱发事件”是主持人出现在邮政博物馆,这里曾是国民党的军事据点;“渐进式的复杂性”就是交代苏州河沿线当时是国民党守军布防的要点,高楼大厦易守难攻;“转折点”就是战后有很多居民处在危险之中,且危在旦夕;解放军是否用重武器攻城呢?就是一个“危机”;走向“高潮”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传统的走向高潮——解放军没有使用重武器,而王向韬采用另外一种方式:通过一个侧面来展示解放军是一支严守攻城纪律、不入民宅的威武文明之师;然后再回到“这样的一支军队怎么可能使用重武器攻城呢?”把这个故事讲完。最后“尘埃落定”,建筑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以保全,今天依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王向韬建议大家在日常短视频创作中,从两个角度运用这套公式:一是在创思阶段,如果不知该如何下手,就可以按照这个套路去思考;其次,当你做完一个短视频后,也可以用这个公式加以检验,故事是否完整?元素是否齐全?通常非常有用。

如何让短视频具有“电影思维”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影学博士龚艳在讲座中向观众介绍了时下最受关注的可以实现“以文生视频”的“Sora”,她认为,虽然现在还没有被广泛使用,但就目前在网上广为传播的那些“无中生有”的视频,几乎已经可以宣告一个影像创作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在视频已经可以“自动生成”的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很多人把拍短视频当作一种生活记录的方式,就像写日记。但是,如果你希望拍出有一点“电影思维”的短视频的话,就可以从看电影、拍电影开始,拿起手机那一刻,你就会想该怎么拍,拍几组镜头……

龚艳推荐了一些可以供大家借鉴的经典影片,诸如《火车怪客》,两个完全不相识的人在火车上认识了,开场很有意思,导演用了非常低的角度,而我们一般短视频的创作者通常很不善于用低角度拍摄,我们通常只会怼脸拍。导演让观众看到一双白色皮鞋,然后另外一侧有人下来了,是一双黑色皮鞋,这样一组镜头给观众的信息就是“两个人一定会相遇”。所以,电影世界或者说影像世界都是被创作者“框定”的世界,比如我拿着手机拍一位观众,其他人可以不在画面里,这就是一个“画框世界”,导演只让你看他想让你看的部分。

电视剧《繁花》开场,很漂亮,王家卫是电影导演,他拍电视剧就是“降维打击”。很多人看《繁花》没有耐心,觉得镜头太晃,但是你仔细去想过为什么会用这样的镜头吗?谈到剪辑和拍摄,就应该关注到王家卫喜欢用伦勃朗光,令演员脸型更立体;还喜欢用遮挡物,令构图更漂亮。

为什么说开场拍得漂亮?因为画面表现的是宝总回家过跨年夜,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氛围里,宝总突然出了车祸,然后钱撒了满天。纸醉金迷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财,但是隐藏了危险和死亡。宝总被撞的瞬间画面切走了,导演并没有让你看宝总如何被撞、吐血、痛苦表情什么的,要让大家看的是极致的繁华和死亡交织在一起。

画面呈现了大量的金钱在夜空中飘散,然后是周围人的反应,很多人沉浸在节日欢庆的气氛中,还有不少记者,然后一定会有人过来拍他,于是电视剧用了其他的画面切入导演要讲述的主题,而不是直接拍宝总被围观。这个时候音乐就起来了,重要的不是宝总之死,而是他为什么在这里、在这个时间点死。

今天每个人都是讲述者,以前出版小说是作家的专利,今天不一样了,只要有一台电脑,甚至有手机都可以写小说;以前灌录唱片是专业表演者的特权,现在所有人都可以,甚至作品都只有数字化形态了;影像也是一样,有手机就可以拍,影像也跟文字、声音一样成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形式,重要的是你想传递什么。

在“热门话题”中寻求“独特视角”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一级导演刘丽婷,她2002年大学毕业,进入上海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工作,始终坚守创作一线,因而诸如“如何寻找好的选题”“如何在热门话题和独特视角中寻找平衡点”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她实际工作中每天都会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她认为对于处于学生阶段或者业余爱好的短视频创作者来说,需要有这样的“前瞻意识”。

“选题”到底怎样选?“热门话题”和“独特视角”之间的平衡,是走向成功选题的一条有效路径。刘丽婷说,读大学时老师一直讲“选题为王”,很多时候,你选什么题目、能够拍到什么题目,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普通的短视频作者更关注或者说更容易驾驭的还是关于“普通人命运”的选题,从中央台的《东方时空》到上海台的《纪录片编辑室》,从1990年代初起,主流媒体开始把焦点对准普通人。普通人是每个创作者更能够接近的主题,不同年代的创作者是怎样创作这个主题的呢?

1992年上海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德兴坊》,创造超过30%的收视率,超过了史上任何一台综艺晚会,可能只有1980年代的春晚可以与其媲美。《德兴坊》讲述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一条老式弄堂的困顿和即将面临的变化。之前的镜头大多对准的是国家大事,人物拍的都是英雄和模范,当视频创作者发现身边普通的小人物的命运是“永恒的主题”的时候,《德兴坊》这样的纪录片就应运而生了。

《毛毛告状》也很有代表性,讲的是一个外来务工女孩,她坚称自己刚出生的宝宝的父亲是一个上海人,但是他不承认,所以她来上海告状,还求助于电视台。导演看到了这个选题的价值,一个外来务工者如何在上海解决这个问题。当你决定拍它的时候,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它也创造了上海电视史上的奇迹。

这个片子的可贵之处就是对准了一个最弱小最无助的个人,完整跟拍了整个过程。纪录片播出很多年之后,摄制组还对片中人物进行了回访,了解毛毛长大之后在上海的生活情况。当人物的命运与芸芸众生的命运产生链接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关注。

2016年的纪录片《人间世》在网上也非常火,摄制组在上海的医院里驻点跟拍,见证了非常多的人间悲喜。

这几部纪录片是不同年代创作的,它们关注的都是一个主题——普通人的命运。这是主题,什么是选题呢?你选择怎样的人,他能不能接受你的拍摄,这就是你创作的选题。这两项你咬准了,这个视频的拍摄就不会差。

在寻找、创造、确立选题的过程中,有哪些坑需要避?刘丽婷也指出了“三大误区”。

第一,跟风。如果现在拍考古、文物很热,那么考古、文物选题就是一条相对拥挤的赛道,那么独辟蹊径的能力就会显得很重要。李子柒成功了,你照着她路数搞就未必成功,你不妨去探索一条更加不一样的道路。

第二,背离事实的创作原则。从事实当中选择你想要创作的部分,但是千万不能编造,不要以为不是在大的视频网站放的片子就可以搬弄事实,虚构创作和非虚构创作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三,主观臆断,不尊重拍摄对象。拍摄对象是真的还是假的,是自然抓拍的,还是摆布的,还是看得出来的。你的作品是不是真诚,人物是不是能够真正走入人心,与你拍摄对象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不要因为拿到了一个好选题,就希望拍摄对象按照拍摄者的思路去走。

影响心智,影响消费,影响价值观

新榜研究院院长、短视频“南哥新榜样”主理人、新媒体畅销书《滑屏时代》作者夏之南认为,视频行业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因为内容这个行业非常神奇,它可以影响每个人的心智,因而也就可以影响大众的消费乃至价值观。去年一年新媒体热梗和文化现象很多,例如“多巴胺穿搭”“哪里贵了”“进淄赶烤”“贵州村超”……这些梗创造了去年的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最大的流量。

它们来自哪些平台?微信(包括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依然是中国最大的社交APP。其次是微博,国民社交平台。今天娱乐流量最密集的平台则是抖音,还有“老铁”的腹地快手。B站是Z世代的聚集地,小红书是分享种草、拔草的社区。还有知乎,更多的是知识类的信息;以及头条,一些中老年用户喜欢刷头条。二次元和游戏电竞都在QQ企鹅号里面。美团、大众点评和飞书,这些都是很小众的“垂类”,这些APP里面都需要内容,但是所谓内容又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没有最合适、最值得的平台,只有更适合、更值得的平台。

2024年行业内容有什么走向?小而美、银发需求和消费升级。可能大而垂的东西不会再有很多了,所有行业都会被重塑,一些很小的点还有很多发挥的空间,比如穿搭的多巴胺、美拉德,很细分的领域,而不是简单地讲穿搭。小而美的专精赛道更适合培育,高复购率精准细分的垂类,对于内容产出的质量和稀缺性、丰富性,也提供了天然的条件,比如家居收纳、家装设计、珠宝设计、服装和穿搭的细分赛道,都是非常有意思的点。

银发需求将带来爆发式增长。广场舞、旅行团、钓鱼佬这老三样方兴未艾。新三样也在觉醒,社区养老种草、自家vlog、老年时尚穿搭。现在老年人可时尚了,穿得都很好,出去拍照要求都很高。

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带来内容带动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当微信有13多亿的月活,当抖音有七八亿人在用的时候,整个消费就不存在很强的分级和断档,每一个小镇青年都可以看到上海人在干什么,只要能刷得到。这里面有很复杂的逻辑,算法、信息茧房、社交圈层,但至少可以提供可能性,可以刷得到上海人在干吗。

隐私·信息·才艺·痛点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副院长、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邢虹文教授认为,我们在进行短视频策划的时候,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从观者的角度想想,为什么短视频能吸引我们?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想要从生活碎片中发现一些好的创意,就不能拘泥于自己喜欢什么,一定要研究观众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也是策划的起点所在。

现在网络上的短视频类型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个人生活隐私分享。比如“牛二条”,就是农村日常生活的记录,记录的是东北农村的风土人情。“四胞胎的超级奶哥”,主打哥哥嫂子烧饭,四胞胎的弟弟妹妹吃饭的记录。还有“外科樊医生”,有一定表演痕迹,属于家庭成员的真人秀。这种隐私分享型,内容多是日常生活等。

隐私分享型策划要点是“陌生化的视角”。成功的家庭隐私生活分享,是以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的呈现为基础,以全网传播为前提,因此,跨地域传播具有一定的陌生化,可以满足观众的“猎奇”的心理。

第二种类型是信息分享型,专业性是成功的关键。信息分享类的策划要点就是准确和权威。现在很多科学家、知识分子都加入短视频创作大军,构建了知识共享型的网络社区。

第三种是才艺表演型,最近比较火的一个人就是郭有才,三天涨粉314万。有一句话叫做“五年烧烤无人知,一朝《诺言》天下识”,他是“草根艺人”,做了很多尝试,希望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然后一夜成名。才艺表演型在进行策划时要注意专业性和故事包装。

第四种是问题导向型。要注重寻找当下痛点。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创作了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纪录片。很多社会关注的议题,也在纪录片中得到了充分地呈现和讨论。比如《大动迁》《毛毛告状》《下岗以后》《一个叫做家的地方》《成长的烦恼》《婆婆妈妈》《中国面临的挑战》等等,这些优秀的纪录片,构成了研究上海发展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在这些纪录片中可以看到,上海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比如交通难、住房难等问题,是如何一步步解决的。问题导向一直是海派纪录片非常重要的一个选题特色。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也为我们今天的短视频策划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创作的同时常常也在寻访

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拍摄的历史寻访类纪录片《上海解放一年间》,从政治军事、经济金融、社会民生三方面,讲述了1949年5月至1950年5月间发生在上海的故事。该片的总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工作室负责人、导演谢申照在专场讲座中为观众分享了这部纪录片中的感人故事,以及幕后拍摄花絮,通过纪录片的影像和她的讲述,带领大家重温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珍贵记忆。

谢申照不认为《上海解放一年间》是一部传统的“专题片”,她愿意叫它历史寻访类纪录片。她认为,我们在创作的同时常常也在寻访很多之前并不了解的历史细节,很多历史人物都是在拍摄过程中发现的,我们也是把这种发现和寻找的过程呈现给观众,所以叫做历史寻访类纪录片。

真正的表达是“有话要讲”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纪录片《人间世》制片人、总导演范士广认为,无论是做纪录片还是短视频,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真的有话要讲”,是否有自己真正的表达,有没有创新意识,表达够不够真诚……这是做内容的人,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创作者,真正要问自己的问题。

范士广把短视频分成几类:一是新闻现场类的短视频,要求就是快而准确。另一类叫主题报道,比如“城市可阅读”“苏州河整治”,SMG做过很多相关报道。

范士广强调“产品”的概念,直播怎么做,几条短视频,每条短视频的走向是什么,直播连线是否可行,文字报道是否可以做……首先要树立一个产品概念,到了现场创作者要告诉后方编辑,我准备做哪几个产品,围绕这些产品打造一系列所谓的融媒体产品。

而主题报道类的视频,本质上创作者要专注于人,专注于细节,才可能形成普适性的表达。虹口区虹镇老街拆迁是一个重大选题,如何宣传?——在旧改任务中发现报道优秀人物。摄制组通过在虹镇老街蹲点,拍旧改人员的苦口婆心、各种努力,如何一点点把虹镇老街改造成今天的模样。

比如现在很多城市公共空间被中老年人的广场舞占领,能否拍个“广场舞战争”的短视频或短片?跟踪拍摄一晚上的广场舞,采访舞者,采访路人……可以把城市公共空间这个选题做得比较深入和多元,其中有不少社会矛盾,既有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问题,也有噪音扰民问题……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些命题,而不仅仅一味讲公共空间有多好,更多的是要有思考。

当代视频创作者做片子,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一个片子里面如果仅仅说A好B好,对于它们为什么好,还有什么缺点需要改进等,没有触及的话,报道多半是不成立的。

第三种是小而美的生活类短视频,主要讲人与时代的关系,展现人的处境,展现生活之美。比如前几年范士广做过一个《夜上海系列》,专门拍深夜12点以后的上海。“我们想看看12点以后的上海,到底哪个区域使用摩拜单车的人最多,我们在那里蹲守拍摄,找到一些使用的人。我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你会被某个点震惊到,感觉很奇特,带着一个发现的心态去看。”

对于拍短视频这件事来说,创作者需要有创意和思考的表达。春运是每年都要做的选题。还能翻出怎样新意?安全保障?打工人的辛苦?一年的收获?……真的都已经做过,没有新鲜的话可说。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表达方式呢?——如果让受访者把旅行箱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每个人的旅行箱的内容都不一样,既有新鲜感,又能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人物的背景、经历,这就有了《回家的旅行箱》。

做内容的一定会涉及“表达”,我们表达不能“貌似表达”,不能做一些“假表达”,要说真话。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而且要说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你是什么时代的人就说什么时代的话。

猜你喜欢

选题纪录片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