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清杰 奔走田间,以科技助农兴农

2024-06-20华南

中华儿女 2024年6期
关键词:海南水稻科技

唐清杰几乎不穿皮鞋,洞洞鞋或户外徒步凉鞋是他一年四季的装备。这不仅因为海南炎热,还由于他一年中大半时间在田间地头,“水稻出现问题,我随时下田看。如果穿皮鞋,脱鞋不方便,等到从水田里上来,再穿太麻烦了。现在这样,用水一冲就好了。”

从野生稻研究、普查出发,十几年来,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海南省青联常委、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主任唐清杰始终围绕国家重点战略,置身基层一线,他的双脚总是踩在田里。他根据海南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作物品种;不遗余力推广先进的耕作栽培技术,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支持山兰稻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能够利用科技为‘三农赋能,所有付出都值得。”

野生稻资源普查十年,助力水稻种质资源

“结识”野生稻,对于唐清杰而言有点意外。此前,他的梦想始终是生物学,为此大学时特意选择了烟台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直到2007年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唐清杰的研究方向还是生物医药。

当时,正逢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7个省份农业科研院所进行野生稻资源普查,海南省农科院也在其中。唐清杰工作后便参与了这项工作,到海南各市县走访,调查、收集野生稻,逐渐成长为一名农学家。

野生稻是水稻遗传育种的重要基因源,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目前我国发现的野生稻主要是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它们在海南均有分布。”唐清杰说。只是因为形似杂草,很长时间以来,野生稻并不被关注,但它们所具有的抗病、抗虫、耐涝、耐寒等遗传性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物质基础。

唐清杰第一次找寻野生稻,是在海口郊外的水边,“如果去水边,一般是寻找药用野生稻。”三种野生稻各有特性,药用野生稻一般生长在水沟边、小溪周围。“药用野生稻名为‘药用,虽然至今没发现药用价值,但它能抗病抗虫,可谓‘生存大师。”普通野生稻是全球分布最广的野生稻,也是我国育种中使用最多的野生稻。它名字“普通”,能力却并不普通,当前的栽培水稻中大部分都有它的基因。

找起来最麻烦的是疣粒野生稻。作为全球21种野生稻中唯一的旱生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喜光又怕晒、喜温又怕热、喜湿又怕水,这就使得它们常常生在山间,在人迹罕至处,“既不在茂密遮光的热带雨林,也不在阳光普照的路边,要到有树有草又无人打扰的地方看看。”唐清杰和同事大概三四人一组,开车到村里,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判断可能的方向后,大家分头行动,四散而找。

野生稻原本生存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但随着气候和生存环境的变化,自然界中已经越来越难找到它们的身影。未被开发过的山上没有路,唐清杰和同事们经常人手一把砍刀,边开路边爬山,有时要连翻几座山。途中不仅要防蛇,还要防旱蚂蟥。旱蚂蟥不但草地里有,树上也是它们的栖息地,感知到动物或人的温度,就会弹起来吸上去。为了防止旱蚂蟥,唐清杰和同事们出野外往往要扎绑腿。中午,大家各自就着山泉水吃点面包、榨菜、火腿肠,天快黑时则要抓紧下山。

在海南,湿热、炙烤都是日常,唐清杰早已被晒得黝黑,戴一顶草帽,一时分不清是农民还是科学家。有时在野外,一场暴雨不期而至,无处躲藏,索性被浇得通身湿透。“野外普查时,我们都是户外装备,有点像‘荒岛求生。出去一次大概一周到十几天,有时连续好几天也找不到一株。”幸而唐清杰一向喜欢大自然,并不以此为苦。

每当找到一处野生稻,他们就立即将地块标识好,“圈地”保护,同时小心翼翼地取样,按照编目进行编码,植株样本或种子最多取1/2带回来,其他留在原地作为原生境保护。同时对它的生存环境,包括附近的土壤、环境、伴生植物等,都一一记录在案,以便更详细地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植株样本或种子带回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后,开展更多研究。如果发现比较好的性能,我们就尝试跟本地水稻杂交,提升水稻某一方面的性能。”

十年间,唐清杰持续进行野生稻普查,采集回来的样本进行编目后,保存下来,而后开展更多研究。比如海南文昌,台风导致的海水倒灌,造成一万多亩土地盐碱化严重。有没有一种水稻耐盐碱?他着手在野生稻中找寻耐盐碱的性状。有些工作枯燥、繁琐,有时唐清杰要连续几周每天从早到晚蹲在水稻田里观察、测量、记录。那时稻田没有硬化,下面都是稀泥,整天踩在泥里、泡在水里,衣裤看上去破破烂烂,“根本看不出是个搞科研的。”但唐清杰觉得一切都还好,几经努力,他借助野生稻性状分别培育出了抗病和抗盐碱的水稻品种。“如今这些品种已完成审定,在海南乃至广东、广西推广。”

十多年来,唐清杰主要参与农业部物种资源保护、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等10余项研究,发表中文核心论文23篇,参与选育海农红2号、山栏陆1号等特种稻新品种7个,并在海南等地推广应用。而他坦言,内心中还有更强的使命感——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南红农场附近发现雄性不育野生稻,开启了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新篇章,现在,唐清杰这一辈水稻研究者,也希望找到隐藏在野生稻中的特异基因,再次推动“绿色革命”。

担任生态科技特派员,用科技赋能海南农业生产

自2018年开始,唐清杰多了一个身份:海南省科技特派员。

野生稻资源普查期间,唐清杰与很多农业局、农业中心的老农技人员、村里种水稻的农民建立了联系。多年的交往中,他看到农民对土地、稻谷的热爱和尊重,也感受到基层对科技的渴求,心生感动。也因此,当有机会直接走到农户中间“以智扶贫”时,唐清杰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希望“用科技赋能海南农业生产”。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俗称矮缩病,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发生于水稻的病害。发生矮缩病的稻田,严重时可能绝收。2023年9月,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毛兴村等地出现水稻黑条矮缩病,导致水稻苗期拔节困难,预计病害将导致水稻减产10%-20%。得知此事,唐清杰第一时间赶到毛阳镇检查水稻病虫害情况,并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病害特征,编制《水稻黑条矮缩病及综合防治技术》,通过五指山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印发至各有关单位和各乡镇,加强综合防治宣传,降低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

这只是唐清杰担任科技特派员几年来的一个寻常场景。扎实开展产业科技帮扶,跟踪指导,解决产业发展难题;积极开展科学技术培训,培养技术骨干,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热带高效农业产业链,丰富“名、特、优”品种,是唐清杰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主要任务。这些年来,他几乎每个月都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科技培训,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科学种田的新知识、新技术。

最开始,村民们还有点疑惑,祖祖辈辈种地,还用这个年轻人来教?时间长了,他们发现,唐清杰教的新知识确实比“老传统”管用。而且对于村民来说,科技特派员可不仅仅是水稻专家,或某个领域的专家,而是懂得所有农作物、蔬菜、水果种植,能够对所有病虫害防治手到擒来。唐清杰记不清多少次碰到这样的情况,刚从水稻田里上来,还来不及洗去脚上的泥,就被村民急匆匆拉到菜地边上,看看为什么长虫或出现病害了。

“也曾被问住”,唐清杰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他记得有一次,地里的青椒出现问题,他判断不好,就找个借口悄悄走到旁边,给专门研究蔬菜的同事打电话“求助”,而后现场解决了问题。为了不让农民失望,唐清杰几年来花了很多业余时间“补课”,自学当地常种的果蔬品种种植理论、病虫害防治,也有时带着地里的问题回来,到对口研究的同事办公室问个究竟。

唐清杰说,农民见到专家,总是希望专家能够更多、更好地为他们解决问题。而自己,则不想让他们失望。

他也很少让农民失望。现在,很多农户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拍照发给唐清杰“远程”指导。唐清杰到村里进行技术培训时,得到通知的村民会早早到教室里等着。不仅如此,作为科技特派员,能够让农户真正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理解科技发展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并愿意主动探寻科技农业的新路径,是唐清杰最欣慰的事。

为山兰稻作系统赋予崭新发展机遇

2023年9月15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海南白沙黎族山兰稻作文化系统等50项传统农业系统上榜,这也是海南第二个获得此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是日,山寨载歌载舞,黎族百姓用盛大的仪式庆祝他们与山兰稻共同的新起点。不擅长喝酒的唐清杰,坐在旁边看着大家歌舞、喝酒、欢唱,想到多年参与山兰稻科学种植、发展的付出,终为这一古老的稻作文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满心喜悦让他觉得自己也“醉”了,“某种意义上,这里的农业已不仅仅是农业。”

山兰,又称山栏、山禾,不同于传统耕种在水田里的水稻,它生长在山地。海南中部山区多丘陵、雨林,并不适合水稻生长,山兰稻是海南黎族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筛选出来适宜山地种植的旱稻。在普通水稻一年两季乃至三季的海南,山兰稻一年一熟,从种植到挂穗收获,需要农民大半年的劳作。

山兰米营养价值丰富,做干饭口感独特,也适合酿酒,故有民谚“一碗山兰饭,一杯山兰酒,黎家处处山兰香”。2013年前后,唐清杰便注意到,山兰米市场价已经接近10元一斤,且供不应求。但那时,黎族农户一直沿用传统种植方式。他们在播种前没有整地的习惯,也不施肥,甚至同一块地所种的山兰稻品种都不一样。山兰稻地方品种株高很高,海南多台风暴雨,易造成倒伏,“这些问题都很容易造成后期山兰稻病害、减产,而且可能导致产量越来越低。”长期以来,山兰稻亩产只有200斤左右。

在保持山兰稻品质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增加农户收入,迫在眉睫。山兰稻在海南五指山、琼中、保亭、白沙、乐东等市县均有种植,这些地方也成了唐清杰最熟悉的。他不知多少次来到村中,为农户开展山兰稻栽培技术培训。

科学术语在这里难以找到用武之地,唐清杰需要“翻译”成农民一听就明白的语言讲出来。提到山兰稻的种植株距,他说“宜七寸,大概23厘米,大概是成年人一个脚掌的长度”;他讲种植山兰稻前翻地和收割后晒田的重要性时,说“翻地和晒田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让稻田的土壤通风,杀死病菌。这就像我们要定期晒被子,长期不晒的被子盖起来不舒服,而且里面容易滋生病菌,要在阳光下暴晒杀菌,田地一样需要,才能保证山兰稻健康生长”。

科学传播在这里从不高高在上,而是成了一项具体细致的工作。海南农科院的一份记录写到,2017年5月17日至19日,唐清杰到海南保亭、五指山开展山兰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其间,他介绍了山兰稻的历史文化、全省种植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并着重对山兰稻品种、种植方式、施肥、杂草防控、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讲解,让培训人员了解了山兰稻的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为下一步的种植奠定了良好基础。“两次培训班共有126人参加,发放培训资料150余份。”另有一次,他在白沙进行山兰稻栽培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63名……很多科学技术,就在这样看似微小不起眼的培训、沟通、帮扶中传播推广,进而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今,山兰稻亩产已由原来200斤增加到400斤至600斤。唐清杰说,奔走其间,他乐此不疲。

多年来,每到金秋山兰收获时节,黎族百姓就会煮山兰饭、酿山兰酒款待宾朋好友,并举办盛大的“啦奥门”(黎语,意为“吃新米、庆丰收”)活动,既是感恩大自然的赠予,也是对来年风调雨顺、积谷千仓的一种美好期盼。唐清杰曾很多次这样坐在村里看着大家载歌载舞、喝酒欢唱,有时因为祝福播种,有时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有时是为迎接丰收……他认为,这些传统仪式已经超出了农业和作物本身,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

基于此,唐清杰热心于海南琼中和白沙黎族山兰稻作文化系统申请纳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他希望“把山兰稻作技术、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传承山兰传统文化习俗等有机结合起来,邀请科研机构及大中小学校师生前来开展科普教育、生态研学等活动,进一步挖掘白沙山兰稻作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价值,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唐清杰的家乡是山东青岛,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跨越几千里来到海南读书、工作,扎根生活,十几年间他早已被海南的阳光晒得黝黑,已经听懂大部分海南方言,能如数家珍地向外地来的朋友介绍地道的海南菜。他几乎全年无休地奔走于实验室与田野之间,宁愿牺牲搞科研的时间,也要在农户有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响应,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唐清杰的很多项目课题也来自稻田,虽然看上去不那么“高大上”,但他认为,作为一名农业专家,没有什么比“写”在田野里的论文让他更踏实、更开心。

不谈专业的时候,唐清杰不善言辞,他说自己的心愿也很简单:“只想继续围绕国家重点战略,为海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赵汉琪

猜你喜欢

海南水稻科技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水稻花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科技助我来看云
为海南停留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