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谁出战,底线都是“不修音”
2024-06-19
“申请出战”“我要报名”……接连几日,内娱歌坛掀起一阵“请战风”。这源于竞技类音综《歌手2024》改造回归,主打直播、全开麦、不修音。第一期唱下来,唯二的两名外国歌手位列前二,我国歌手那英排名第三。一时间,观众“破防”,大呼“摇人”。
“战长沙”固然是玩梗,但密集调侃之下,内娱歌坛的种种问题也真实存在。平日里台上“实力唱将”“灵魂歌姬”层出不穷,怎么到了这会儿不见“排队出征”?据说并非节目组没有邀请,只是多被婉拒,能同时满足实力、胆量、档期的不多。有分析人士说得直白,不少人是被“直播”“不修音”“全开麦”吓退了。
不知何时起,在内娱歌坛,通过技术手段调整歌手的音准音效成为常规操作。甭管跑调还是破音,通通能一“修”完美。如是操作,偶尔为之或能减少瑕疵给听众更好体验,但“修”得久了就变了味。一些歌手背负“偶像包袱”,担心无法呈现“100分舞台”,都把修音当“法宝”。而公司讲究性价比,与其花大钱花时间培养人,不如技术加持来得“又快又省”。于是乎,一些明星既无歌唱天赋,又不后天努力,却能顶着“流量”名头横扫歌坛。而那些本以嗓子见长的歌手,却在“技术流”面前败下阵,一步步失去市场和曝光率。如此“逆淘汰”,见真章时自然“能打”的少了。
歌手本就是亮嗓子的职业,不假唱不修音应是底线。曾几何时,华语乐坛星光璀璨,或高亢嘹亮,或悠扬动人,或轻柔缠绵,嗓音各具风格,几乎都是原生态表演,也许不是每次都能稳定发挥,但依然让人久久回味,有些还成就了经典名场面。本质上,歌唱并非纯粹的唱功展示,也会因歌唱者的个性风格而成为某种审美表达。同一首歌,不同的人唱出来,就有不同的韵味。即便同一个人,身处不同人生阶段,体悟、阅历不断沉淀,对同一首歌的阐释也会有多样表达。这才是舞台的最大魅力,也是歌手这份职业触动人心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