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政策缓解引才困境
2024-06-19莫榕珍黄晶
莫榕珍 黄晶
医疗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因此高层次人才对相关组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的高质量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持续引进和培养,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博士、高端科研人才、高级职称卫技人员等高层次医学人才的持续引进和培养。本文通过对广西某三级医院(以下简称F医院)2018—2022年入职人员的类型、年龄、学历、职称、岗位结构等进行统计,探寻当前三级医院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措施,以供相关单位引才及人才队伍建设参考。
数据统计
●入职人员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F医院2018—2022年共入职763人,平均每年引进152人。入职人员中男性160人,占比20.97%;女性603人,占比79.03%;应届毕业生587人,占比76.93%;历届毕业生176人,占比23.07%。
●入职人员年龄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F医院2018—2022年入职人员中,25岁以下年龄段有411人,占比53.87%,为入职人数最多的年龄段;其次是26—30岁年龄段,有246人,占比32.24%;40岁以上入职人数骤减,仅为22人,占比2.88%。
●入职人员学历情况
从第135页图2中可以看出,F医院2018—2022年入职人员中,本科学历人数最多,共有407人(53.34%);其次是研究生学历216人(28.31%);近5年仅有8名博士入职,占比1.05%。
●入职人员岗位情况
从第135页图3中可以看出,F医院2018—2022年入职人员中,护理岗位人数最多,共有344人(45.09%);其次是医师岗位252人(33.03%);人数最少的是后勤岗位,仅2人(0.26%)。
●入职人员职称情况
从第136页图4中可以看出,F医院2018—2022年入职人员中,无职称人员共666人(87.29%),为入职人员最多的职称级别,其次是中级职称人员,50人(6.55%),人数最少的是正高级职称人员,仅4人(0.52%)。
分析与研判
●入职人员基本情况
从上文数据可以看出,F医院2018—2022年每年招聘员工人数保持较高水平,年平均达到152人,说明该三级医院近5年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入职人员中男女比例悬殊,达到1∶4,这可能是该专科三级医院特色所致。入职人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远超历届毕业生,是历届毕业生人数的3.33倍,说明该院招聘的新员工主要为普通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以大量招聘医学类应届毕业生储备型卫技人才为主,高层次人才引进缺口较大。
●入职人员年龄情况
从上文数据看出,F医院2018—2022年入职人员整体年龄分布较集中在25岁以下及26—30岁两个年龄段,合计占比达到86.11%,说明医院每年招聘的人才集中在30岁以下这一较年轻年龄段的卫技人才范围,该年龄段多为应届毕业生或低年资医技护人员,临床经验少,专业知识和技能均缺乏沉淀,进入医院需要经历较长的培养周期才能成为医院的中流砥柱,发挥人才对医院发展的助力作用。
●入职人员学历情况
从上文数据看出,F医院2018—2022年入职人员中本科学历人数最多,占53.34%,其次是研究生学历,占28.31%,说明目前三级医院整体学历基本要求本科以上,对医师岗位基本要求研究生学历,护理岗位基本要求本科学历。另外该院5年间仅引进了8名博士,占比1.05%,引进率偏低。博士是引领学科建设、提升医院科研水平、开拓医院前沿发展的重要人才,从博士引进率就可见博士仍然是当前各个单位非常稀缺、引进极其困难的高层次人才。
●入职人员岗位情况
从上文数据看出,F医院2018—2022年入职人员中护理岗位人数最多,占45.09%,其次是医师岗位,占33.03%,这与医院主体岗位为医师和护理岗位的情况相适应。另外该院近5年仅引进2名后勤岗位人员,这是为保障管理效能,降低用人成本。该医院后勤岗位已基本实现外包管理,非特殊情况极少采取直接招聘的方式增加后勤人员。
●入职人员职称情况
从上文数据看出,F医院2018—2022年入职人员中无职称人员最多,占87.29%,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人员比例偏低,仅占9.31%,这与医院每年招聘大量无职称的应届毕业生和低职称卫技人员有关。作为医院主要岗位的卫技人员职称晋升有严格的考试和年限要求,医师岗位更是对进修、下乡等有明确的期限要求,卫技人员职称培养周期长,医院卫技人员职称呈金字塔结构。高级职称人才培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务成本,高级职称人才成为各三级医院争抢的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医院只能大量招聘低年资、低职称的年轻卫技人员,通过自身培养的方式提升卫技人员职称结构。
总结与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F医院过去5年引进人才以“30岁以下、本科以上、无职称、应届毕业生”为主体画像,整体引进人才层次不高,以基层一线医技护人员为主,所引人才主要用于保障医院正常诊疗业务和医疗服务开展,无法在学科建设、专科提升和科研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面对引才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