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产教融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6-18宋泽林陈怡
宋泽林 陈怡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健康中国背景下产教融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省Y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例”项目阶段性成果;受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QL20230121)。
作者简介:宋泽林(2000—),男,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医务社会工作。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现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已经涉及健康医疗保障以及精神生活的满足。就健康中国背景下湖南省Y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创新的产教融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展开针对性分析与研究,在其已取得的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继续完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5-0037-04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启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2021年,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与省民政厅共建医务社工服务新平台……健康政策正不断提及医务社会工作,而行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本项目将研究对象重点放在湖南省Y联合培养基地对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上,通过分析该模式的相关运行模式与实践,总结其经验与成果,并针对其现存问题提出因应措施,为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建议与参考。
一、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机遇
(一)政策背景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在健康中国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背景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已远不只是物质生活的提升,更是包括了健康医疗保障以及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2018年卫健委将医务社会工作列入医院管理及分级评比的标准中,表明医疗场域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为提升人民的医疗福祉以及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贡献专业力量。
(二)现实需求
随着医学模式因医学进步而发展、演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发展为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突出“全人”健康理念,医院已经不只是“医病”,而是要“医人”[1]。现代医患关系越来越复杂,调节医患关系矛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需要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医疗实践是医学人文的载体,医疗服务系统需要嵌入医务社工,回应健康的非医疗需求,让医疗更富有温度和人性化[2]。《医务社会工作蓝皮书:2021—2022年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开展医务社工的医院数量偏低[3],医务社工的工作开展还较为有限。高校是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当前高校中设置专业医务社工培养方向的多为医科类院校,培养力量不足,同时我国大多数医务社会工作从业者非本专业出身,专业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医务社会工作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Y研究生联合基地产教融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产教融合是以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为原则,以高校、企业、政府等为多元主体,合作共赢为动力,充分依托各自优势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并助推企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以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从而满足我国新经济、新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的一种重要创新措施[4]。同时,产教融合也始终是一个动态推进的概念,如今追求的已不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还需在人才互动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校企合作的研究基地,以在企业中开展教学、在学校里办企业的形式,不断延伸教育链条[5]。
(二)背景简介
湖南S高校拥有校内社会工作专业导师16名,近三年共招收近140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是省内社会工作研究生培养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Y医院2014年率先在湖南省内成立医务社工中心,配置5名专职社工、外聘机构社工4名。 依托办学理念,自2017年起湖南S高校公共管理学院与Y医院就共建Y研究生联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医务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每年接收S高校定额社会工作硕士生到医院实习。2016-2022年共计接收了35名社会工作硕士生实习。随着实习基地的建设推进,Y联合培养基地对于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坚持产教双重主体、学生双重身份,以建设“双师制”、创新课程体系等方式,不断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通过教学相长双向联合教育的方式,逐步形成了一套产教融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三)Y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产教融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模式简述
经过探索,Y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运行模式中主要经历四大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设立,围绕研究生培养前期,联合基地提前确认好培养目标,细化相关专业能力要求;第二阶段为理论教育,开设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借助联合基地专业师资开设医务社工课程,为研究生进入实训场域打好理论底子;第三阶段为系统实训,研究生经过系统的医务社会工作理论学习后,紧接着派往Y医院开展为期4个月的临床实务实习,并于期间完成毕业课题,在此期间由高校与医院共同承担评估管理实习工作的职责;第四阶段为成果验收阶段,高校与医院通过实习汇报、实习手册等过程性材料的检查,以及共同参与实习生毕业论文开题、最终答辩等成果性报告活动,进一步针对该生完整培养流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最终回归到对最初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化,形成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循环。
三、Y联合培养基地产教融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践
作为湖南省较早一批开设硕士生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S高校积极回应当今健康中国大背景下医院场域对于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迫切需求,围绕其搭建了清晰的培养路线,基于“定位+课程+督导+产出”的综合体系,搭建了产教融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培养基地为社会工作研究生打造专业实习服务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一)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对应考核制度
人才培养需要结合高校的教育理念,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以及相关资源优势,结合国家政策以及社会大背景提出具体的培养要求,并围绕目标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任务。综合S高校与Y医院的共同人才培养需求,Y联合培养基地明确了人才培养相关要求,即:遵循社会工作的实务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专业特征,着力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熟悉医疗等领域社会政策环境,了解国际医务社会工作前沿动态,能够独立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工作,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和服务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在本模式中,由校内和医院指导老师共同做好考核管理。在前期,双方导师共同商榷,结合高校以及医院的共同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提前设计好医院实习的指导计划安排,在明确学校和医院间具体的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有效地准备实习环境和体制以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6];在中期,校内导师通过学生定期上交的实习手册、日记、周记及定期电话联络等,了解学生在医院的工作情况及遇到的相关问题并针对问题给予相关指导解答;在后期,通过一定的量化指标、成果展示与心得分享从多角度评估学生的实习效果,由校内导师与实习老师分别进行评定,结合综合评定分数以及成果产出情况总结培养效果。这种覆盖培养全过程的考核管理体系,有利于及时调整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常见的角色冲突等实习问题[7],提升学生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和专业认同感。
(二)专业适配课程的科学创新与改革
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主要以理论教学并辅以一定时长实习实务的培养方式进行,而由于医院所独具的医学专业性,精准的课程内容能够为研究生搭建医院实务环境,有利于缩短学生后期实习过程的过渡期。S高校以培养应用型医务社会工作人才为主要目标和方向,邀请Y医院医务社工部门工作人员,集合数十名专家学者一同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设计,共同商定授课内容和师资配置,由Y医院承担主要课程教学,有效改善非医科高校医务社工实务领域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实务能力、突出联合基地特色方向为整个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增强学生从课堂到医院的翻转适应能力。
课程内容涉及从大环境政策到医院相关规定,从医院医护团队到患者、陪护,从理论到实务,课程内容覆盖广的意义便是要全方位描绘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尤其是对于医院领域内儿童、肿瘤患者这类特殊服务对象的介绍与案例分析,在给学生留下专业印象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医院实务环境。突出推动行业发展功能,强调在教学中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持续提升联合基地医务社会工作者实践教学的水平。
(三)实施“双师制”
基地建立研究生培养校内外“双导师制”以及“800小时”实习机制,按照“社工中心督导老师+高校督导导师”的形式配置了社会工作研究生实习指导师资队伍,强调在“双师制”的基础上,在医院导师中增加实践带教老师,在实务领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并在过程中进行评估与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建立高校教师与实习机构教师的联动机制,加强双师的沟通交流,以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培训为核心,辅以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讲授与运用、小组工作技巧的教授与运用、个案工作技巧的传授与运用等课程教学,形成联合指导共同体,覆盖职业能力不同要素的培养。定期组织实习生专题督导会,由医院和学校导师共同对学生实习期间表现及实践内容进行指导,并在完成实习任务后,对研究生进行实习考核。
(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良性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建培植以高校为主体,与企业联姻、政府助力的立体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机制,强调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产教融合医务社工人才培养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循环过程,本模式通过医院提供的优质实训平台,结合高校在实训前开展的各项理论教学以及导师给予的学术指导,综合引导学生不断通过实务挖掘领域内的相关学术问题,针对开展调查研究最终产出学术成果,再进而以成果推进产业的继续优化发展。
Y基地产教融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自成立起,以平均每年5~7篇成果的效率产出论文35篇,并开展了“爱心营养汤” “关爱女性,温暖你我”等28项社会工作主题活动。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培育出了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同时不断推进Y医院不断优化工作内容服务水平,实现了产教双方的融合共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院校间合作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完善了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到实践就业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Y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发展产教融合医务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因应举措
我国医务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长期的改革与创新,当下伴随着社会需求进行着创新与探索。基于湖南S高校Y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模式分析,提出以下该模式现存问题与因应举措。
(一)面临问题
1.重复实习科室产出方向受限问题
由于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起步较晚,大部分医院并未在全院各科室都部署相关医务社会工作人员,医务社工驻点科室覆盖率有限。一方面,对于高校与医务社工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成果产出往往同实习期间的实务工作紧紧相连,长期在相同的科室开展实习,容易出现同批实习生产出同质化问题,不利于高校专业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医院医务社工部门而言,专精个别科室有助于部门提供更为连贯高质量的专业服务,也有利于同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建立专业信任关系,同时更利于在医院中推进医务社会工作,若频繁更换服务科室,不利于科室个性化服务的开展,有可能影响部门的相关发展。虽然医院不会阻止实习生进驻新科室,但由于不同科室的服务对象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等特点,部门不能确保具有相关科室经验的社工开展带教,对于实习生而言可能要面临更长时间的适应期。
2.高校医院服务标准统一问题
在Y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医院社工部门督导从业平均时长为6年,大多为医学专业出身,医院社工部门虽会定期召开针对带教老师的系统技能培训与督导,但医院的实务标准同高校的学术性服务标准仍然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医院社工在正常服务过程中的小组工作更多为开展切合相关节目的主题单节次活动,并不总是具备基本的前期调查需求与后期评估等内容,而高校的完整小组流程以及相关学术成果撰写要求有标准详细的小组设计、需求评估与分析等内容。服务标准的不一致,可能导致部分患者、陪护等服务接受者的不适应,容易产生不配合、不接受等影响服务成效的行为,也可能影响科室内其他主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性认可度。
3.就业岗位的开发问题
医务社会工作人才流失不同于其他社工领域人才,大多因薪资待遇、晋升空间而流失,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岗位的稀缺成为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Y医院为湖南省内较早一批开设医务社会工作岗位的医疗机构,目前编制社工5名,外聘机构社工4名,而与其合作的S高校一年社会工作专业医务社工研究方向研究生毕业生大约在4~7人。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医院作为医疗单位,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岗位有限不得不采用外聘社工,而外聘的机构社工常常需要结合医院场域特点,与救助指标相连,还需要配合机构调配,流动性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社会对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定有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整体专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二)因应措施
1.院校联合做好研究方向规划
联合培养基地的双方导师团队需要强化培养交流,明确要逐步推动医院医务社工部门在原有服务科室的基础上适当开拓新科室新领域,集高校与医院的合力,共同针对新科室的患者需求与特征设计服务范式,为新科室的专业服务提供一定的方向性指导前期工作。联合基地要强化课堂效益,通过相关课程内容辅助还原实务现场与常见服务案例,推动前期课堂环境对学生自身研究方向的规划引导,并通过布置相关文献阅读、读书笔记、报告等作业,以及进入实务场域观摩学习等方式,协助学生早日针对自身实习制订计划。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开展的相关实习分享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选题思路与方向。
2.院校深化专业服务标准交流
联合培养基地要充分借助场域优势,加强高校同医院社工部门的联系,引导高校教师沉入实务场景,并定期组织开展案例分享、督导等活动,在交流学习中深化共识,制定共同的医务社工服务标准,为医务社工研究生制定统一的实习手册与相关要求。这样一来能帮助高校更好地把握前沿一线领域的实务动态,更好地认识当前医院场域对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的具体需求;二来能够帮助医院社会工作部门在过程中完成服务标准的科学化、系统化,增强医院内部对于医务社工的认可。三来能在规范实习生服务标准的基础之上,针对当前联合基地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产出更多毕业论文,借助串联两主体资源推动创新课题研究的诞生,丰富产出成果。
3.助力专业岗位发展
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要坚持把保障人才综合素质、优质项目的质量摆在第一,不断增加社会关注度、专业话语权,吸引政府对医务社工领域的关注,进而加强对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借助在医院开展相关专业服务宣传社会工作理念,为场域了解认识社工专业拓宽渠道;同时要强化对政府资源的争取,获得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的相关支持,借其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结合当下医院场域的相关问题开辟专业介入路径以成果反哺行业,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创新优化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就业环境。
五、结束语
为真正实现医务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与岗位的适配性,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湖南省S高校联合Y医院创新产教融合医务社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逐渐优化完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些年来,社会工作教育的不断创新改革,表现了社会工作教育界对抓牢人才培养的重视与决心,同时随着专业的教育不断完善,如医务社会工作这类的方向性领域也将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未来医务社会工作教育中,仍需要不断深化研究与探索,助推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实现,促进医务社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庆英,曹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发展[J].社会建设,2019,6(5):13-21.
[2]赵晓芳.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困境与破解路径:北京C基金会的案例研究[J].兰州学刊,2023(11):116-129.
[3]马凤芝.医务社会工作蓝皮书:2021-2022年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4]周正柱,马炜华.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与影响因素: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21):95-104.
[5]陈玉英.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模式创新: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36):65.
[6]徐荣.日本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8(2):15-22.
[7]徐文瀚,张一奇.医务社工实习生的角色冲突与应对策略:基于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反思[J].中国社会工作,2021(36):24-28,31.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