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处应有人(创作谈)

2024-06-18余同友

福建文学 2024年6期
关键词:流浪狗保安关心

余同友

写这篇小说,缘于一则新闻:某高校一位保安虐待一只闯进校园的流浪狗,并将狗打死。保安这一举动先是在校园内引起轰动,后来扩大到了社会上,引发了网络上大范围的口诛笔伐。跟帖评论区上的观点几乎呈一边倒,多为“挺狗派”,大家都强烈谴责那位保安,同情狗的遭遇,极端者甚至要求判处该保安罪行,要让他入狱坐牢。汹涌的网络舆情之下,学校将保安辞退了。

当然,在每天都生产海量信息的当下,像别的网络新闻事件一样,这件事很快就被淹没了,事如春梦了无痕,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但不知怎么,我却一直记着这件事。我在想,保安虐狗肯定不对,但新闻背后的那个保安真实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原因让他做出了虐狗之事?他是哪里人?他多大年纪了?他家里有没有养过狗?

很遗憾,当时网络上满是那只狗的照片,就是没有一丁点关于那个保安的其他信息,没有一则新闻去关心一下这个人,大家几乎全都去关心那只狗了。

确实,在流量时代,在这个新闻事件中,唯有“当事狗”才能带来流量,而当事人,只能是事件中那个面目不清的模糊的存在。

此处应有人。

新闻里也许可以没有人,但文学中必须有人。

这让我替那个保安揪心起来,他被辞退回到老家后,怎么向邻里乡亲讲述自己的遭遇?我猜想,当村里老人听说他是因为一只狗而遭到解聘,他们一定会迷惑不解:难道人还不如狗?

想象着这样的场景,我突然有了创作的冲动,想象产生真实,我脑海中那位保安在我的想象中渐渐有了声音、动作、性格,他为什么去城里当保安?他为什么对一只流浪狗充满了戾气?

这样的想象,其实是一种探询,说得夸大点,也是一种人文关切。

想象、探询、关切,也最终让这篇小说慢慢清晰起来。小说里写了三只狗,虽然三只狗都有一个和人一样的名字:教授、小黄同学、凡·高,但主角肯定是人。

谢谢《福建文学》多年来对我的关心与厚爱。

责任编辑林东涵

猜你喜欢

流浪狗保安关心
路灯下的保安
保安成了幽灵人
开心与关心
他来中国只为寻找一只流浪狗
可怜的流浪狗——丢丢
收养流浪狗
为何“逆袭”的都是大学保安
保安搜车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