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支架式教学,助力阅读学习
2024-06-18方昕祎
方昕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搭建多种支架,如问题支架、情境支架、范例支架和实践支架等,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提升阅读体验,并促进他们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全面提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支架式教学的重视,优化阅读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多种支架,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表达个人观点,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一、搭建问题支架
问题支架是教师通过提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多个思考问题搭建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在阅读篇幅较长的文本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法,根据文本内容搭建不同类型的问题支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促使他们更加专注地阅读文章,解决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要掌握文本的具体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另一方面,学生要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搭建问题支架时,教师可以从文本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实现教学目标。
以《观潮》一文为例,教师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的含义,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文章内容搭建问题支架:①作者在文章开头是如何评价钱塘江大潮的?②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这“天下奇观”的?③在第3~4自然段中,哪些描写让你觉得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在这些问题的带动下,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确阅读方向,品味文章的重点片段,体会钱塘江大潮带来的震撼。通过思考与合作探究,学生发现作者将潮声、潮头和潮势三个方面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搭建情境支架
情境支架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的特定情境,并以此作为支架展开教学。为了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搭建情境支架,将文本中单调的语言文字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同时,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并应用于情境中,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锻炼他们的多种能力,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搭建情境支架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为实现学生的深度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四季之美》一文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并学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述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年四季的风景图片,并搭配合适的音乐进行导入:“大自然的景色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季节更替,大自然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风景。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吧!”在教师创设的阅读情境中,学生了解到这是一篇描绘四季不同景色的文章。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第1自然段,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黎明时天空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黎明时天空色彩的变化,从鱼肚色到红晕再到红紫,仿佛看到了天慢慢变亮的情景。在欣赏夏天夜晚的图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作者描写的三种夜晚:第一种是明亮的月夜,第二种是漆黑的暗夜,第三种是蒙蒙细雨的夜晚,这三种夜晚呈现了夜空多样的画面。由此可见,教师搭建的情境支架能够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强化阅读效果。
三、搭建范例支架
范例支架是一种以实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阅读技巧、规则和方法等,帮助他们将现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中,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也就是说,范例支架通常需要两个或更多阅读材料来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教师在讲解完一篇文章的表达技巧后,再为学生提供一篇文章,引导学生自主寻找两篇文章的异同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比较,从而在范例支架的推动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群文阅读中积累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以便在未来遇到不同类型的文章时能够灵活应对,这充分展示了范例支架对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重要作用。
以《北京的春节》一文为例,这一课的重难点在于学生需要理解作者如何突出北京春节的特色,体会老北京人在春节时举办庆祝活动的庄重和热闹,以及领略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研究作者笔下“腊八节、除夕、春节和元宵节”这几个传统节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接着,教师搭建范例支架,引导学生阅读《腊八粥》一文,并将他们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技巧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分析《腊八粥》一文的内容。文章的第2~8自然段重点描写“等粥”的情景,用“喜得快要发疯了”“眼睛可急红了”等语句表达了八儿的迫不及待,而“吃粥”部分反而写得比较简略,这种详略得当的写法有利于突出文章重点,读者可以通过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同时感受八儿一家的和谐氛围。搭建范例支架能够让学生的阅读思维保持一定的活跃性,并将现有的阅读经验进行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写作的魅力,还在无形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四、搭建实践支架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践支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而言,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创编课本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深度和思维灵活性。在搭建实践支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再利用关键信息创作课本剧,以表演的形式展示文章的精彩片段,让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通过演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对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强化思维深度与灵活性。
以《穷人》一文为例,文章主要描写了以下几个场景:一,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归来。二,桑娜去看望西蒙,发现她去世了,于是把她的孩子带回了家。三,丈夫在得知西蒙的不幸后,主动提出抚养她的孩子。在分析以上场景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根据文本内容创作课本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根据情境创编适当的对话和动作,以突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通过搭建实践支架,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演绎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了主人公高尚的品格,充分发挥了支架式教学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与核心意义,同时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搭建问题、情境、范例和实践等多种支架,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