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历史进程、价值意蕴和经验启示

2024-06-18贾圆鑫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4年5期
关键词:贫困治理历史进程经验启示

贾圆鑫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贫困治理工作,依据不同时期贫困的现状、治理举措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1949年、1978年、2012年、2020年为时间节点,可将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划分为五个阶段。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伟大实践历程深刻表明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贫困治理的根本遵循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是贫困治理的金钥匙 ;汇聚各方面力量形成强大扶贫合力是贫困治理的硬核支撑 ;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是贫困治理的制胜法宝。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历史进程;价值意蕴;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4)05-0022-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

一、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历史进程

按照不同时期贫困治理举措的特征,将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划分为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主的生存性治理(1921—1949年)、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的救济式治理(1949—1978年)、体制变革推动下的综合性治理(1978—2012年)、全面决胜小康引领下的精准式治理(2012—2020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式治理(2020年之后)五大阶段。

(一)1921—1949年: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主的生存性治理阶段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这28年的时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外患内忧叠加,战争连年,灾荒频仍,在多重压迫蹂躏下的中国人民生活的苦不堪言。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深受十月革命的启发,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中看到了改变中国积弱积贫悲惨命运的正确方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打破了以往一切政党追求自身利益的局限,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让劳苦人民第一次看到了生的希望。有了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农奴把歌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空想。基于对近代中国革命形势与现状的把握分析,毛泽东同志就中国的贫困问题深刻指明“完全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残酷无情的压迫和剥削的结果”[2]。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贫困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选择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中外反动势力,通过组织罢工、进行土地革命等形式铲除压迫势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最终将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土地归还到他们手中。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为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自己辛勤劳作解决基本生存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1949—1978年: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的救济式治理阶段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消除贫困的首要一步,中华民族真正站了起来,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但是,新中国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的,因此,站起来的新中国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剔除封建殖民残余,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强调:“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3]按照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不仅是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保障,更是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我国贫困人口基数大且国家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支撑的实际,我国的贫困治理采取“救急不救穷”的救济方式,对贫困户发放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粮食和衣物。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工业、交通运输业取得长足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教育卫生事业等成就可观,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以“五保”制度[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和特困群体救济为主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也初步建立。此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艰辛探索,都具有开创性贡献,并为我国消除贫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

(三)1978—2012年:体制变革推动下的综合性治理阶段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探索形成期,这一时期,通过全方位的体制变革,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贫困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面对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农村成为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安徽农村点燃包产到户的星星之火,最终演变为家庭联产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行,体制改革释放出了巨大的减贫效应。1982年12月,“三西”地区(甘肃河西、定西及宁夏西海固)农业建设扶贫工程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国已将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作为重点任务。1984年9月30日《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出台,确定了18个贫困片区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进行有效帮扶,并通过以工代赈项目促使贫困群众辛勤劳作获得救济补助。随后,1986年5月16日我国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明确以县级为单位展开扶贫工作,划出国家级贫困县331个,标志着我国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展开。

从1989年到2002年,江泽民先后4次出席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贫困治理工作是“我们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4]。1993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1978年的2.5亿人锐减到的8000万人。“八千万人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些年已经脱贫的相对说来是难度比较小的地方,现在剩下的地方,正像大家所说的,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5]。199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明确以贫困户为基本单位开展贫困治理工作,治理对象更为精确,治理举措更为密集。

进入21世纪以后,胡锦涛高度重视贫困治理工作,他指出贫困治理工作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6]20。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科学发展观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思想,明确“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624。随即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我国贫困治理工作引航导向,治理举措紧锣密鼓、有序开展,不仅仅加速了消除贫困的进程,而且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2012—2020年:全面决胜小康引领下的精准式治理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我国减贫发展的新趋势以及贫困人口分布特征,将贫困治理工作推向精准式治理新阶段。2012年末我国的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从地区分布上说,剩余的贫困人口大都分布在贵州、甘肃、西藏等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的中西部山区;从人口特征而言,老年贫困问题突出,并且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弱。为此,贫困治理工作已经到了“难中之难”的攻坚期,如若按照之前的治理方式,很难完成脱贫任务,必须探索贫困治理的新方式。在此背景下,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随后对精准扶贫方略作了系统的阐发,一系列的精准举措也相继出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扶贫攻坚”改为“脱贫攻坚”,一字之差彰显中国共产党消除绝对贫困的决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将“精准脱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更加突出脱贫工作的关键性与紧迫性。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这是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举全国之力,“防疫战”与“脱贫战”并行,最终在2020年末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

“精准”二字凝练表达了新时代贫困治理的方式、方法,从源头确定贫困人口到分析致贫原因,再到具体的帮扶举措,“精准”是贯穿其中的精髓和导向。正是在精准扶贫方略的科学引领下,我们党才有底气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8]的庄严承诺。

(五)2020至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治理阶段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9]这意味着我国已消除绝对贫困,我国人民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住房、医疗、教育都得到了应有的保障。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彰显了我国巨大的政治制度优势,激起每位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让共同富裕不再虚无缥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再无贫困问题。

从我国贫困标准的界定角度而言,我们只是达到了国际赤贫每人每天1.9美元的标准要求,还远没有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脱贫标准,且贫困标准的界定本身就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动调整的过程;从已实现脱贫地区和人口现状角度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政策性脱贫,只是为了达到政策指标的要求,产业基础脆弱、就业不够稳定、内生动力不足,过度依赖政策性收入等问题依旧突出,返贫致贫依旧存在且不容忽视;从2020年之后贫困治理的主攻方向角度来讲,“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10]。“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置任务,乡村振兴则是脱贫攻坚的延续”[11],在防止大规模返贫的过程中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用乡村振兴的举措进一步筑牢脱贫成果。为此,2020年之后伴随着绝对贫困问题的消除,我国贫困治理在工作任务、政策体系、机构队伍等方面都将进行新的调整与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准确研判我国减贫发展的新形势以及科学分析贫困人口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将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重要指标,对贫困治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并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的新理念,推动我国贫困治理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

(一)历史性消除整体绝对贫困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每个发展阶段都在与贫困作着顽强的斗争。尽管如此,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鼎盛时期,依旧没有实现消除贫困的愿景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面对这样一个农民占全国总数90%以上的农业大国,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不解决数万万劳苦大众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就难以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与自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发起总攻,历经五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我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按照国际贫困线(每人每天1.9美元)的标准,从1978年到2020年,中国减贫人口达8.5亿多人。按照年收入达到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标准计算,从2012年到2020年的8年时间,我国每年贫困人口减少的人数分别为:1650万、1232万、1442万、1240万、1289万、1386万、1109万[12]和556万,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降到2020年11月的0%,这一伟大的减贫成绩是中国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最好佐证。

从解决温饱到迈向中国式现代化,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小康目标的提出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消除贫困的道路上接续前行。这一伟大历史性成就将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

(二)深刻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面貌

中国疆域辽阔且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我国的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中西部的交通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的边缘地带。面对脱贫工作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部22个省份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责任体制,准时汇报工作,全面接受监督。为了攻下这最艰难的顽疾,中央累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300多万人。中央财政持续扩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截至2020年11月,在党、政府、社会组织等的共同努力,近一亿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任务目标提前并保质保量的全面实现。在收入水平方面,农村贫困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2588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在义务教育方面,2020年9月15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人数首次实现动态清零,义务教育得到全面保障;在基本医疗方面,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国贫困人口参保率达99.9%,基本实现每县建立1至2所公立医院,每个乡镇都有卫生院,每个村庄都有卫生室的医疗硬件体系;在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方面,通过危房改造与易地搬迁工程,790万户、2568万贫困群众住进宽敞明亮的房子,共解决2889万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13];在交通和电力方面,基本全部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电通宽带。

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不仅促使贫困地区生活、生产设施等物质层面得到明显改善,在精神面貌上,通过志智双扶,根本上激发了贫困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摆脱了等、靠、要等懒惰思想,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等不断提高。

(三)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摆脱贫困是人民群众的追求,更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在贫困治理的过程中,尤其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为贫困群众脱贫事业呕心沥血,树立了“一名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的良好形象。一批又一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驻扎在贫困村,深入贫困户详细了解致贫原因,制定和实施脱贫规划,帮助贫困户走上致富之路。在条件最艰苦、贫困治理任务最重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1800多名党员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与此同时,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深感化了贫困群众,用实实在在的实惠深刻诠释了党的宗旨,让贫困群众看到真切的变化,得到切身的实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提升。“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感党恩”,人民群众也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人民认同感不断增强。

(四)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威胁与挑战,贫困问题是其他一切不稳定因素爆发的直接导火线,能否应对贫困问题直接关乎整个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发展,为此,世界各国都在探寻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减贫之路。俯瞰世界贫困分布图,东亚、南亚以及太平洋地区分布着80%以上的贫困人口,但随着中国的减贫成就,这一地区的贫困人口分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100人实现脱贫的过程中,其中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中国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在70%以上。中国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也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前行,致力于推动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重申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的项目支持的承诺。与此同时,中国还致力于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国家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分享中国做法与经验。为了更好地分享中国经验,中国积极构建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中非减贫会议三大国际减贫交流平台,共同为全球贫困治理出谋划策。在此过程中,中国一直坚信唯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破解贫困难题的唯一且最为正确的出路,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建设,从基础设施到学校医疗,从机场港口到生态保护,中国不断拓展项目开发与资金投入,促使沿线760多万人摆脱极端贫困。在消除贫困这一世界共同的难题上,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尤其发展中国家贡献了样本方案。

三、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14]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汲取经验教训,不仅可以明晰中国脱贫攻坚何以可能、为何成功等基本问题,更为决胜小康之后的贫困治理工作的予以启迪指引。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更是我国贫困治理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从保障人民基本生存,到解决温饱、巩固温饱,再到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足以彰显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庄重宣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势必是一个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15]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在贫困治理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针对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人民利益需求的变化,出台相应的扶贫举措。在物质困乏时期采取见效快的救济式输血方式,直接给予物质与资金上的帮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实施了开发式的“输血”与“造血”并行的治理方式;进入新时代,确立了精准扶贫方略。可以说,正是在贫困治理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得以取得令世界瞩目的脱贫成就。

(二)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真扶贫、扶真贫

科学制定减贫标准、目标、方略,不断创新减贫理念、方法、手段,找准正确的“路子”,才能彻底拔掉“穷根子”。精准扶贫方略可谓是实现脱贫攻坚战顺利且圆满收官的方法,是解锁中国贫困治理秘籍的金钥匙。当我国贫困发生率在3%这个“难中之难”的关节点,恰逢迎来了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我们党没有丝毫迟疑与犹豫,将脱贫攻坚加了一个“战”,如此信心满满地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底气就来自于精准扶贫方略。这一举措是党中央立足贫困治理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实际阶段提出的一项崭新战略,闪烁着集体智慧的结晶。精准扶贫方略的第一步是要精准识别贫困对象,通过建立翔实的数据库,第二步是要分析建档立卡的每一位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找寻贫困症结所在,第三步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施策,通过建立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确保每位贫困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精准帮扶。精准扶贫方略实现了贫困治理方式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彻底转变,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三)汇聚各方面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

纵观中国贫困治理的实践历程,在帮扶力量上经历了由以政府“单枪匹马”的独自战斗到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贫困治理的大扶贫格局的伟大转变,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全国人民的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贫困治理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彰显。我国贫困人口规模大、分布广、致贫原因复杂,并且贫困治理工作原本就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为此,贫困治理工作绝不是单单依靠政府和贫困群众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凝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之上,大力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贫困治理过程之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献智献力,全社会都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当中,形成了全社会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和行动。在贫困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国家机关定点帮扶、企业帮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等帮扶模式,除以上帮扶模式外,参与到贫困治理的力量还包括人民军队和武警部队帮扶及国际扶贫交流与合作等。外力的汇集为贫困治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和后盾支援,与此同时更加侧重于内力的激发,调动与激发贫困群体的主体作用,“自救者,人恒救之”,贫困群众要克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晒小康”的“等靠要”的错误思想,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条件,寻找自身脱贫的致富门路,这足以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

(四)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在传统的贫困治理过程之中,治理方式侧重于直接给贫困户发放钱、财、物进行“输血式”扶贫。这种“输血式”的物质帮扶给予的再多,总归是脱贫致富的外在动力,只能解一时的贫困之急,且容易让贫困户养成消极懒惰心理,实现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致富,走出返贫魔咒就必须找准脱贫攻坚的内因,将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彻底拔掉“穷根”,根治“穷病”。“志一立,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16] 扶志,就是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精气神和勇于向贫困发起抗争的志气,不断挖掘每一个贫困户的致富潜力,用脱贫致富的实例,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的信心;扶起志气,有了信心,还要有能力去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这便是扶智。扶智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脱贫能力,有效推进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依靠教育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围绕着“培训谁,谁培训,培训什么”建立职业技术培训体系,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贫困问题。在贫困治理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在物质帮扶的同时,坚持志智双扶,培养贫困群众“造血”能力,从根本上拔掉穷根,更加有效地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8.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246.

[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8.

[5]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65.

[6]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

[7]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

[8]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N].人民日报,2017-

10-26(2).

[9]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2).

[10]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乡村宜居宜业  农民富裕富足[N].人民日报,2020-12-30(1).

[11]黄承伟.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三重逻辑及演进展望[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9(6):1-9.

[12]黄承伟,刘杰.中国,对贫困说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7.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7.

[1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28.

[16]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32.

责任编辑:籍雪梅

猜你喜欢

贫困治理历史进程经验启示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意义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立法的历史进程
贫困治理视角下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综述
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农村贫困治理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税务代理制度的美日经验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