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4-06-18刘广耀胡伟李涛
刘广耀 胡伟 李涛
①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创新素养专项课题“基于OBE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批准号:2022CYB378)。
作者简介:刘广耀(1982—),男,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胡伟(1973—),男,汉族,安徽颍上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李涛(1986—),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摘 要] 建立科学性、操作性强的创新素养评价体系已成为山东省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应用国际先进的OBE产出导向教育评价理念,在厘清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知技、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等要素构成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体系,设计了各要素的评价标准,确定了各要素的具体权重。
[关 键 词] OBE;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6-0001-04
创新是新时代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特别是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创新已成为新时代新质人才的关键特征。山东省教育厅为了加快提升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于2021年12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1](以下简称山东创新素养意见),将建立科学性、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作为一项重点任务。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创新素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研究基于这一背景,针对高职学段的学生,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应用产出导向的OBE理念,构建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体系,以切实发挥创新素养评价的导向作用。
一、基于OBE评价的基本理论
(一)OBE(产出导向教育)的核心理念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产出导向教育(OBE)的核心理念,其中“学生中心”就是要以学生的学习产出为关注焦点。对于创新素养来说,创新素养的课程、实践、评价等都要以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形成为中心,既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素养情况,也要关注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养成情况。“产出导向”就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求,既要可教,也要可学,还要可测。对于创新素养来说就是要有可教、可学、可测的创新素养学习目标,产出导向的创新素养评价就是要以创新素养学习目标为指向对学生进行评价。“持续改进”就是要以学生学习产出的评价结果为依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对策,并形成机制,以保障学生的学习产出不断提升。学者冯荷兰指出应以学习成果统领教育教学活动[2],对于创新素养评价来说,就是要以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结果为依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改进举措,纳入下一个循环,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
(二)基于OBE评价的基本做法
OBE(产出导向教育)评价强调要有清晰的目标产出,确保可教、可学、可测;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过程性评价;强调用测评标准引导学习产出。对于创新素养来说,一是应有明确清晰的目标要求,应围绕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制定明确清晰的目标要求;二是应建立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的机制,既要注重结果考核,也要注重过程性考核,每次课结束后应进行考核,每次实践后也应进行考核,还应进行综合性考核;三是应针对课程或活动的具体产出制定具体的测评标准,用标准引导学生养成创新素养。
二、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内涵
(一)关于学生素养的内涵
“素养”一般指人们平日的修养,包括道德、人文、科学、信息化等素养。素养较早出现在《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其把素养视为经常修习的涵养。[3]由此可知,“素养”的主体是“人”,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各项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综合外在表现。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4]中,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可以将学生素养界定为: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品格和能力,具体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二)关于创新素养的内涵
目前对于学生创新素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观点认为创新素养是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核心素养[5],有观点认为创新素养是指能够利用相关信息和资源,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观点、方案、产品或成果的一种品质[6]。从以上不同专家的观点可以看出,创新素养强调的是一种创造能力、一种品质,即利用信息资源能产出有价值的东西,包括新的观点、新的方案、新的产品、新的成果等。本研究结合上述学生素养内涵界定,认为学生创新素养就是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技术、信息、资源等,创造出新颖且有价值的理念、观点、方法、方案、产品或其他成果的一种品格和能力。
(三)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内涵的界定
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去向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岗位,所以其应以一线岗位需求为重点进行创新,主要表现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的创新。结合学生创新素养的内涵,本研究将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界定为:高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针对一线岗位需求,能够利用相关技术、信息和资源,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的一种品格和能力。
对于高职学生创新素养,首先这里强调的主体是高职学生,接受的是职业教育,目标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其次强调的是大学期间形成的,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三是强调利用相关信息和资源,也就是解决一线问题所需的信息和资源,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专业技能;四是强调品格和能力,既要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还要有良好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表现;五是从产出视角看,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物化成果主要表现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
三、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构成要素
(一)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关键构成要素的分析
对于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创新素养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三个要素(甘秋玲,2020),创新素养主要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Amabile,1983;Kurti,et al.,2014),其核心就是创新意识(Pacione,2015;Garavaglia,2016)、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师保国,2019)等。可以看出,创新素养构成要素强调了创造性人格、创造性表达、创造性实践、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等。
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可以看出,创新素养包括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其中科学精神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实践创新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1]山东创新素养意见指出,创新素养培育要着力于创新人格的形成、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实践的开展。[1]可以看出,山东省对于学生创新素养,既关注了创新人格,也关注了创新思维,还关注了创新实践。
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既应具有常态化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还应有立足于自身特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而,应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简称创新知技)作为其关键要素。另外,创新成果是创新的具体产出物化表现,应将创新成果作为其关键要素。在综合以上创新素养构成要素基础上,结合前述对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界定,同时考虑到OBE产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的产出,本研究将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确定为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知技、创新实践、创新成果五大要素。
(二)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关键要素的内涵
山东创新素养意见对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进行了明确,其中创新人格是创新的动力系统,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情感与态度、创新动机与意志以及创新信念、使命和价值取向等;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智慧系统,包括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创新实践是将创新的想法付诸实施的过程,体现的是创新能力和知行合一精神。[7]学者甘秋玲(2020)将创新人格界定为与创造性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指个体具有好奇心、开放心态、勇于挑战和冒险、独立自信等特质;创新思维是人类的最高级认知活动,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探索性、求新性、综合性为特征的心智活动;将创新实践界定为个体参与并投入的旨在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成果的实践活动。
借鉴以上研究成果,本研究对高职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知技、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的内涵和组成要素界定如下:高职学生的创新人格就是指个体具有的好奇心、开放心态、勇于挑战和冒险、独立自信等特质,具体包括创新方面的意识、情感、态度、动机、意志、信念、使命等;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以感知、记忆、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探索性、探究性等为特征的心智活动,具体包括发散性、聚合性、辩证性、批判性等思维;创新知技是指创新赖以产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高职学生来说,具体表现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训练获得的专业技能;创新实践是将创新的想法付诸实施的过程,指高职学生参与到能产生新颖且有价值成果的创新实践活动,具体表现为开放性实验实训项目、技术研发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科技发明项目等;创新成果是指创新实践的物化成果,是学生创新的直接体现,对高职学生来说,具体包括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实施方案等。
四、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对于大学生创新素养评价,许多学者进行了探索,陈晓威(2017)认为大学生创新素养评价应从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能四个方面进行。[8]路云(2019)认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创新素养教育得以实施的有力保证,应以评价为导向,实现创新素养在学校评价方方面面的渗透,让评价为创新素养教育的实施保驾护航。[9]焦连志、范星雨(2019)认为应探索建立以培育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业考核机制,注重过程性考核,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10]宫丽华(2019)认为在评价指标方面,需要注重各类评价标准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加强“过程性考核”,强调学习状态和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考核,将考试、学科竞赛、实践训练、课题研究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11]甘秋玲、白新文等(2020)提出应改革评价方式,建立有利于创新素养培养的长效机制。[6]黄四林、张叶(2021)等认为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对创新素养这类综合素质的监测与评估仍然十分欠缺。[12]以上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思路,要想对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进行客观准确评价,应构建一套由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指标权重等组成的评价体系。
(一)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指标设计
按照全面评价的原则,本研究依据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知技、创新实践、创新成果这五个关键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对于每项评价指标,应明确其考查要点,其中创新人格应重点考查创新意识、情感、态度、动机、意志、信念、使命等,创新思维应重点考查发散性、聚合性、辩证性、批判性等思维,创新知技应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训练获得的专业技能,创新实践应重点考查开放性实验实训项目、技术研发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科技发明项目等,创新成果应重点考查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实施方案等。
(二)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标准设计
评价标准就是针对每项评价内容如何围绕考查要点进行评价。在职业教育领域,突出职业能力导向,对于能力一般采用A、B、C、D、E五个等级加以区分,其中等级A表示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能够解决遇到的问题,并能指导别人完成;等级B表示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等级C表示能圆满完成任务,不需要指导;等级D表示能圆满完成任务,但较少需要指导;等级E表示在帮助指导下才能完成任务。以上评定方式为评价高职学生创新素养提供了借鉴。
对于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知技、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的评价,本研究也采用A、B、C、D、E五个等级进行评价,对于每项评价内容,结合其特点明确其各个等级的要求。
对于创新人格:等级A表示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情感与态度、创新动机与意志以及创新信念、使命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形成了优秀品格,并能指导引领其他学生;等级B表示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情感与态度、创新动机与意志以及创新信念、使命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形成了优秀品格;等级C表示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情感与态度、创新动机与意志以及创新信念、使命和价值取向等多数方面形成了优秀品格;等级D表示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情感与态度、创新动机与意志以及创新信念、使命和价值取向等少数方面形成了优秀品格;等级E表示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情感与态度、创新动机与意志以及创新信念、使命和价值取向等个别方面形成了优秀品格。
对于创新思维,等级A表示学生在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均形成了很强能力,并能指导引领其他学生;等级B表示学生在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均形成了很强的能力;等级C表示学生在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多数方面形成了很强的能力;等级D表示学生在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少数方面形成了很强的能力;等级E表示学生在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至少某一方面形成了很强的能力。
对于创新知技,等级A表示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能指导引领其他学生;等级B表示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等级C表示学生在多数专业知识和多数专业技能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等级D表示学生在部分专业知识和部分专业技能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等级E表示学生在个别专业知识和个别专业技能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对于创新实践,等级A表示学生在开放性实验项目、科研创新项目、创新竞赛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科技发明等学校组织的创新实践方面均能积极参与,并能指导引领其他学生;等级B表示学生在开放性实验项目、科研创新项目、创新竞赛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科技发明等学校组织的创新实践方面均能积极参与;等级C表示学生在开放性实验项目、科研创新项目、创新竞赛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科技发明等学校组织的创新实践方面能多数参与;等级D表示学生在开放性实验项目、科研创新项目、创新竞赛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科技发明等学校组织的创新实践方面能少数参与;等级E表示学生在开放性实验项目、科研创新项目、创新竞赛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科技发明等学校组织的创新实践方面至少参与一项。
对于创新成果,等级A表示学生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方面取得了国家认定的成果(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等),并能指导引领其他学生;等级B表示学生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方面取得了国家认定的成果(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等);等级C表示学生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方面取得了新颖成果(科技创新为率先提出或发表论文);等级D表示学生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创新方面取得了成果(有规范的研究报告);等级E表示学生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创新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有过程资料)。
(三)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就是指各项指标在所有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权重代表了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指标权重既明确了对上级指标的支撑程度,也为按照OBE(产出导向教育)测定创新素养目标达成度提供了计算依据。
目前,德尔斐法(Delphi)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由美国兰德公司赫尔默开发。通常采用问卷的方式,向多位专家征求意见,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将统计结果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再提出意见,并反复进行这一过程,直至专家意见基本达成一致,获得评价指标的权重。本研究采用德尔斐法(Delphi)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邀请了5位创新素养方面的专家,经过多轮权重赋权和研讨,并考虑到突出产出导向,最终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其中创新人格15%、创新思维15%、创新知技20%、创新实践20%、创新成果30%。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21-12-19)[2024-03-16].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1/12/29/art_124276_102969 51.html,2021-12-19/2024-03-07.
[2]冯荷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2020(8):48-51.
[3]阳华.职业发展视角下高职生核心素养体系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3):91-94.
[4]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14-04-05)[2024-03-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 _167226.html.2014-04-08.
[5]师保国,刘霞,余发碧.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创新素养内涵及其落实[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2):55-60.
[6]甘秋玲,白新文,刘坚,等.创新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2):57-70.
[7]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8]陈晓威.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构建研究[J].纳税,2017(3):102-103.
[9]路云.创新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宁夏教育,2019(1):10-12.
[10]焦连志,范星雨.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0):26-29.
[11]宫丽华.应用型院校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3):103-105.
[12]黄四林,张叶,莫雷,等.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的关键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7-36.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