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精准发力构建具有成都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06-18刘筱柳
刘筱柳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专题研究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作出《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奠定坚实基础。
成都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要求,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以“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产业基金+领军人才+中介机构”五大产业生态为关键“建圈”,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重点“强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聚焦8个产业生态圈、大力发展30条重点产业链,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14条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支撑完善科创体系,激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强劲动能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聚焦国家需求科学布局创新平台。以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学城为主承载,布局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装置等国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天府实验室”的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形成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全品牌布局。创新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146个,在国内率先拥有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全牌照”。
聚焦市场主体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职业技术学校创新成果和人才支撑向企业汇聚。联合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共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校地合作共建成都先进推进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项目80个,以四川新视创伟等企业为主体创建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以市场为纽带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创新生态圈加快形成。
聚焦打通堵点难点推动成果转化。布局建设西部中试中心,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针对样品化、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四个关键环节,出台支持企业购买转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引进知名技术转移机构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十条政策措施,已建成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40个。着力打造转化服务生态集聚区,加快构建创新活动风险共担、创新成果多方对接、创新转化全链条加速三大机制,强化评估评价、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1.4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同比增长13.3%。科创版上市(过会)企业2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0.7%。全球创新指数城市排名提升5位、居全球第24位。
以链主企业引育为核心加快聚链强链,提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能级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贯通、大中小企业融通,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突出补链延链强链实施项目招引。创新“整链包干、一链到底”推进机制,2名市领导互为A、B角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负责跟踪调度、协调推进、项目招引、政策争取。绘制产业图谱,实现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领军人才、产业基金、公共平台、中介机构、发展空间、资源能耗、安全风险八方面“一图统览”。紧扣链主企业需求梳理补链强链延链重大项目,“链长”率领专班靶向招引,提升项目招引培育的精准性和有效性。2023年,全市引进重大和高能级项目408个,总投资超6300亿元。
突出链主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升级。针对链主企业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品配套等需求,鼓励链主投资科技研发、总部结算等功能性项目,开展供应链协同创新,支持链主打造科技创新、供应链服务、人才交流交往等平台,以上下游、左右岸协作配套为牵引,提高产业链安全稳定韧性,形成“链主企业引领带动全产业链发展”良好格局。2023年,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梳理210个公共平台、96家中介机构、181支产投基金建立合作,成功引进链主项目50个,链属项目358个。
突出企业集群培育夯实产业基础。实施“上规、上榜、上云、上市”企业培育攻坚行动,“一企一策”加大制造业百强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企业数字化、低碳化转型,加快构建以链主上市公司为引领、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为骨干、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为基础的企业梯队,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支撑。2023年,企业新上规971家、上市过会15家、上云2.2万家,累计上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6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增至4家,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146家,数量均居中西部首位。
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生态,集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素资源
坚持精准高效配置资源要素,引导优质项目、人才资源、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链加速汇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强化财金互动赋能。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服务体系,推动各重点产业链组建专业化子基金,组织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产融对接活动,持续开发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助力重大项目、关键配套引进和本土企业成长。2023年,新增科创贷放款2225笔、86.8亿元,放款笔数、金额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5%、11%,其中发放“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积分贷”1036笔、48.4亿元。持续完善市场化基金生态,落地首支QFLP基金,2023年,全市已注册备案的私募基金机构334家,管理规模超2000亿元。
强化人才资源引领。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推动将人才评审权赋予链主企业等市场主体。瞄准细分赛道和前沿领域,加快引育一批能够补齐短板、攻克技术、引领发展的创新领军人才,形成“引进一名领军人物、落地一个重大项目、集聚一批优秀人才、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累计引聚顶尖科技创新团队(项目)84个,评定产业领军人才488名,在微纳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卡脖子”项目攻关70余项。持续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活动,累计与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专场活动200余场,组织480家(次)高校院所与3100余家(次)科技型企业和投融资机构对接洽谈,收集、发布技术成果超过2500项。
强化中介服务支撑。以产业联盟为核心构建中介服务机构网络,梳理各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链属企业等核心诉求,组织布局生产性中介服务机构,借势借力行业商协会、业界共治委员会等产业联盟的信息优势和桥梁作用,引导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开展链式招商、协作配套、协同创新,强化技术中介、人才中介、投融资中介、要素整合等专业服务。截至目前,培育中介机构、产业联盟96个,“链长”牵头组织开展以行业主题沙龙、产业网络招商等为主题的12345产业建圈强链“蓉易见”活动300余场。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牵引强化产业联动,汇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合力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产业链供应链共建,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围绕共建产业集群推进成渝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互联互通。聚焦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功争取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和重要试点示范,共同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显示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柔性显示产业集聚地。开通“成渝氢走廊”示范线,共建“智行走廊”示范道路648公里,两地汽车零部件企业相互服务对方整车配套、全域配套率提升至80%以上,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联合申报。推进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合作,联合开展无人机研发合作,成功完成C145发动机平原与高原环境试飞和相应改装工作。重庆西南铝业成为“成都造”C919机头最大铝材供应商,成都中车长客为重庆轨道集团量产地铁车体。
围绕完善高能级产业生态圈推动成都都市圈产业协作。以产业跨区域建圈强链为路径,编制成都都市圈制造业协同规划和实施方案,依托成德眉资各自优势绘制9条产业链全景图,规划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成资协同开放走廊,相向打造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和成资临空经济三大产业带。先后实施两批次12个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启动项目,彭州市—什邡市川芎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5%,金堂—中江蔬菜(食用菌)产业园获批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试点,蒲江县—丹棱县联合发布3项柑橘全国团体标准。
围绕区域协作联动推动市域资源要素高效统筹利用。以产业链为纽带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依托“主要承载地”打造链主企业、创新资源、公共平台等集聚发展区,统筹布局“协同发展地”引育关键配套,解决单个区域内产业发展配套和资源要素匹配等问题。推动四川天府新区与青羊区、新都区协同发展航空产业,依托“航空工业成飞+成都航空产业园”深化飞机“总装+配套”协作模式,依托“涡轮院+航空动力国家实验室+航空发动机产业园”探索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协作模式,航空发动机、大飞机制造与服务2条重点产业链新签约重大和高能级项目10个,完成投资超1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