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视域下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

2024-06-17成章恒

新楚文化 2024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文化生态

【摘要】长江流域被视为我国综合竞争力最强、战略意义最大的经济区域,湖北是长江干流流经最长省份,分布在这片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亦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我国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指导意见和数字中国建设布局规划背景下,文章从文化生态视角入手,研究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特征,分析其数字化保护路径及展示手段,在虚拟展示环境中探索新兴的资源利用方式,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创新型保护方式及可持续性传承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文化生态;历史文化资源;长江流域湖北段;数字化保护;数字化展示

【中图分类号】G127;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0-0065-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0.020

【基金项目】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美术学院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项目“湖北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传播与利用”(项目编号:JD-2022-06)。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文化资源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正逐步实现与数字化方式的融合。当前关于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研究,多是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顺应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潮流,将其科研领域拓展到这一范畴,在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研究中依然存在数据要素割裂、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最早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生态理论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富有创造力的关系[1]。人类的文化、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制约[2]。“资源”是文化生态的基础,从文化生态学的“资源”观可以认识到文化与环境形成的体系,在不断的调整中以实现整体的均衡。在文化、生态、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把握整体与要素的辩证关系,这是研究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中对文化生态学的主要应用。

一、文化生态视域下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和类型

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资源具体指长江流经湖北的地段内,以文化形态存在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经济价值的社会资源,对其资源特征和类型的分析是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展示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一)文化生态视域下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

地域性特征。长江流域文化资源展现了根植于环境的文化特征,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成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多样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季风气候、冲积平原和丘陵山地为汉族先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荆楚文化在此地滋生,民族分布上以汉族为主,土家族、苗族、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在局部地区也有较为集中的分布。在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尤其集中,出现了如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摆手舞和西兰卡普。

开放性特征。首先长江流域文化生态系统具备开放性,主要反映对外部文化的接纳与吸收和对内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长江流域的文化有悠久的开放传统,其每一个发展阶段几乎都吸纳并影响别的区域文化[3]。长江流域的地理单元复杂,从人地互构关系角度看,在这种文化生态中养育出来的史前文化就呈现出“多样竞辉”的格局。虽然历史上陆路交通发展相对闭塞,基于其水路航运和特殊地理位置带来的天然优势,例如中游的楚文化圈得以与上游巴蜀文化和下游吴越文化等主流文化圈频繁的交流与互动,形成特色。湖北长江流域的文化是流动性的、兼容性强的开放性文化。

变异性特征。长江流域的文化生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内涵。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家族摆手舞,起源于土家族祭祀舞蹈,表现土家族人生产、生活和征战场面。随历史发展、社会经济及其生产方式的变化,其舞蹈动作和反映内容也有更新[4],而现代土家族摆手舞更以一种全民健身的形式走入大众视野。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资源的变异性在时代发展、地域交流、民族融合、传承过程中都有体现,把握其变异性也为其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

本文采用了李树榕等学者对文化资源提出的分类方法,以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为分类标准,将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文字与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5],其划分方式旨在减少内容的重叠与交叉问题,且在资源的保护及展示手段上更具针对性。

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包含了历史建筑、历史文物等以物质为核心价值载体的资源内容。长江流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着众多的美丽景色和自然资源,按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发源可分为楚文化、三国文化、知音文化等。传承至今的《离骚图》和体现楚国漆艺精髓的虎座鸟架鼓都充满着楚文化的烙印;汉末三国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文化遗产,赤壁古战场、曹操庐江公主墓等重要历史遗迹成为研究三国时代历史的重要史料;隋朝时期产生的知音文化,钟子期墓为整个知音传说历史文化传承的唯一物质载体。位于武汉的琴台大剧院便以“高山放歌”概念为设计原型,展现了长江流域文化传统与现代技术的巧妙融合。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其多诞生于长江流域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通过长江流域地区的语言和师承行为进行传承。这些资源形式承载着多元的价值功能,既可以用以祭祀活动、丰富群众生活,还能够承担一部分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在长江流域湖北段,盛传着各种传说、趣闻逸事等,这些元素都可以在当地的曲艺中找到踪迹。比如恩施土家摆手舞、黄冈黄梅戏等,这些曲艺形式采用的都是地方语言、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反映当地人民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文字与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包含了语言文字、历史文献、文学经典、影像资料等载体。以长江流域湖北地区人物与文学作品为代表,例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所作的《离骚》和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反映出长江流域湖北地区的卓越文化水平和悠久的文化历程。

二、文化生态视域下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路径

(一)基于文化安全的整体保护

“人——社会——文化生态三位一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从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来看,就需要在对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时,将有相同或相近社会文化背景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互相支撑、互相依托的共生关系。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互联网浪潮下面对全球化挑战,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构筑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对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和传统的维护至关重要。构建文化生态的安全屏障,需在内容表达、价值导向、数据安全上把关,应当设计科学的保护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并在社会监督下成立专门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评估、保护、利用和监管等工作,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保护等。

(二)基于文化发展进程的分层保护

构成文化资源本体的各个要素存活形态可能并不一致且时刻变化,从动态与过程来进行历时性分层保护显得尤为重要[6]。根据长江流域湖北段文化资源的历史演变采用分层保护形式,原生态文化、次生态文化和新生态文化是文化资源历史发展的不同形态,它们分别代表了文化遗产的原初状态、演变状态和创新状态。

原生态文化,是接近初始的、质朴的、原始艺术源头的文化形式。例如以物质实证性资源为主的湖北长江流域的古代城市遗址、陵墓遗址、军事遗址及其遗址中出土的重要文物,其自身形态不会随着社会发展和形态而产生变化,同时将这些有初始环境的文物与遗址相分离,在博物馆束之高阁,也造成了整体文化生态的分离。因此,此类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适合通过数字化采集、记录和保存,建立数字资源库或借助数字博物馆在虚拟环境以数字化复原再现一个完整意义的空间。

次生态文化是指在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程度的演变和变化而形成的文化内容,这种演变和变化可能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交流的影响、传承人的创新等因素引起的。次生态文化既保留了原生态文化的某些特征,又融入了新的元素和内涵,符合当下人们的文化交流与文化消费需求。类似于民间技艺、民俗节庆、民间戏曲等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在可以在特定环境下通过传承人和资源保护开发主体进行传递,适合采用引导性保护,由政府、专家及企业组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引导民众进行文化认同,以传承人为核心,借助多媒体和数字影像搭建交流、培训平台,以实现其保护目的。

新生态文化是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创新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文化内容,其保留了原生态文化的底蕴和精髓,又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此类文化资源可以通过虚拟再现技术和创立数字IP进行开发性保护,实现保护与利用的互动,进行开发性保护的同时,也需关注历史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让历史文化资源在文博产业、影视传媒产业、游戏动漫和广告行业中创造新生。例如武汉知音文化,起源伯牙子期传说,“知音”的本意在故事世代流传中不断延伸,知音文化由一种音乐文化扩展出情感文化。2021年王者荣耀项目推出“知音”主题公益皮肤,联合国家级非遗古琴传承人林晨打造《流水》一曲作为主题背景音乐,诞生出新的数字产品[7]。

(三)基于文化价值的教育与推广

价值关系是文化生态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体系的本质规定,价值的构成就是文化生态的构成[2]。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等,为教育和推广提供有力支撑,扩展其传播途径,也是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得更为立体化的举措。当前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主要为政府引导,以国家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为依托,依赖于各地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民众的参与度还需提升。在数字技术下,历史文化资源亦成为一种共享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将历史文化知识融入各种教育产品和智慧教学平台中,如在线课程、教育游戏、互动教材等,一方面是重视基础教育的培养,另一方面是为专业人才储备做保障,让学生的成长在多元文化内容中获得传统文化价值的浸润,促进民众的文化和情感认同。

三、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及设计应用

数字化保护为长江流域文化生态和文明的维护和促进提供了支持,也有助于促进长江流域文化认同的建立。而数字化展示,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高质量传播,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当前湖北地区针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以湖北省博物馆和宜昌博物馆为代表,多是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实现实体博物馆展览的线上游览。2022年由宜昌博物馆牵头“争艳——‘宜荆荆恩城市群博物馆联盟镇馆之宝联展”,汇集长江中游早期文明的核心地带“宜荆荆恩”地区博物馆馆藏,通过对文物实物摄影和搭建虚拟展厅进行展示,也体现出长江流域“宜荆荆恩”地域文化脉络的联结。

基于以上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于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资源特征和保护措施进行分析,本研究团队对长江流域湖北段的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记载型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进行了初步实践,希望以此为相关数字化展示作品提供设计思路。

(一)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

数字化技术可以将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建模,将文化遗产资源转换为数字信息储存和处理,以数字建模、虚拟还原形成虚拟博物馆和数字藏品等数字内容进行展示。“画说湖北 数绘长江”虚拟博物馆设计作品(图1),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以及虚拟场景建模,配合文字、图像、影音资料,通过挖掘长江流域湖北段地脉与文脉联系描绘长江流域湖北段文化生态;将自然环境、建筑、绘画等多种要素进行筛选与整合,选取长江流域恩施、宜昌、咸宁、荆州、武汉、黄冈等城市,展示土家族文化、屈原文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和知音文化,反映长江流域湖北段历史文化的时代特征与艺术价值;形成“山舞周瑶”“遗世謇謇”“折戟未销”“荆风楚韵”“古琴吟止”“梅香寒来”等主题板块,完成虚拟博物馆的展陈框架构建。在展览导览上可选择个性化展线进行参观,完成互动性的展览体验和文化交流。

(二)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相对物质实性型文化资源更为脆弱,因为其难以以一种独立于人类活动和行为的方式保存或传递。数字技术可以提供一系列工具,帮助这类文化资源从样本、自然语言处理到文献考证、数字可视化和在线展览等多个环节实现数字化和可视化,针对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技术常见有动作捕捉技术、XR技术、交互展示及多媒体展示,将行为、动作和声音等转化为数字信号,再通过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展示。

由于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还包含了个人及群体故事、生活体验等,并通过人的行为传递信息,是一种活态的资源。因此,除了将信息要素进行数据化和可视化处理,在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上还应注重其活态特征的体现,用数字技术重构叙事素材,呈现多角度理解,进行多样化的数字叙事。“楚韵流风”武汉戏曲码头数字体验设计作品的展览框架围绕湖北地方戏曲历史发展脉络、阶段性转变、剧种的文化概念、作品演绎、地域跨界等内容及武汉戏码头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叙事设计,叙事主线为武汉戏曲码头中戏曲的诞生到戏曲创新融合再到戏曲的发展现况,通过汉调进京、京剧“打码头”、楚剧进京三个故事来串联叙事线索,不同于常见以某一个剧种的时间顺序或剧目展现,其叙事结构采用的片段缀合式叙事结构与多线组合式叙事结构相结合,避免了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展示时信息受制于数字媒体的网络架构而出现逻辑性较差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在叙事素材的加持下,这种多样的表达方在虚拟展示环境中更能帮助观众理解其要素间的联系。

(三)文字与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

对于文字与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首先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收集、保存和保护文化资源的原始材料,并进行扫描或拍摄将它们转换成数字格式,以便于存储。其次将数字化后的文字与影像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数据库,通过关键词检索、全文检索等功能,以实现数据的检索与展示。虚拟现实技术与互动技术同样会为文字与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的展示带来更多的参与感和趣味性。此外由于基于文字的阅读体验在体验深度上不如基于图文影像的视觉和行为参与的互动体验深刻,因此对于文字与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的数据可视化发掘也尤为重要。在对其进行开发时,尊重原作品的版权,并确保数字化展示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避免对原作品进行歪曲或误读。数字IP作品“香草流芳”(图2),从楚辞《离骚》中汲取创意灵感,借用《离骚》中“香草美人”的象征系统,将诗句意象、植物形态、楚文化纹饰与现代审美元素结合,通过二维及三维设计创作,以系列潮流IP形象并延展其他数字化成果,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四、结语

文化生态学展现出明显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对文化建设的指导和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上,运用其生态观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是文化生态学时代性实践,文化资源与数字化保护及展示方式相融合在内涵发掘、资源整合及对外传播上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数字化极大地丰富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外延,但仍需从文化资源的本体、社会环境和利用主体上去共同构建其文化生态,进行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刘志成.文化生态学:背景、构建与价值[J].求索,2016(03):17-21.

[3]邓先瑞.试论长江文化生态的主要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03):199-202.

[4]马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生产性场域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

[5]刘燕,李树榕,王敬超.文化资源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

[6]谭雪霏.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7]周靖杰.恰如流水遇知音!当传统文化传承人相逢数字新载体[EB/OL].(2021-11-01)[2024-1-21].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11101/6652e4f7135e4630a10a1aadfeb3e3f5/c.html.

[8]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1-7.

[9]杨晓辉.长江干流湖北段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成章恒(1991.9-),女,汉族,湖北宜昌人,湖北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与展示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文化生态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况氏武术研究
浅谈数字化变电站数据异常和检修状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探讨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数字化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