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项目化教学实践

2024-06-17陈明昭

天津教育·上 2024年5期
关键词:乐器成果音乐

陈明昭

长久以来,由于受课时的限制,音乐教学存在着缺乏实践活动、教学设计零散化等诸多问题,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艺术表现、审美感知、文化理解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在新课标视域下,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具有真实性与挑战性的情境化学习方式,逐渐走进各音乐教学者的视野,也走向音乐教学课堂。这一创新的教学方式以情境问题或项目为驱动,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实践的空间与作品展示的契机,让学生能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掌握具体的知识,获得生长性的经验,将教学内容内化吸收,最终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与提升。

一、基于课程标准,围绕具体学情,进行项目设计

在小学音乐项目化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师需要具有综合性和统整性的视野,在深研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当前的音乐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等具体学情展开项目设计,让学习项目既符合学生当前的学习兴趣,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收获理想的教学成果。研读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其中重点强调了“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使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创作、表演、展示、制作等艺术实践活动,学会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创意实践能力”。因此,这一导向可以作为教师在开展项目设计中的着眼点,于是笔者选择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制作小乐器》活动,作为项目设计的主要内容,将项目主题确定为“我是乐器创造家”。

在确定项目基本内容与项目主题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展开详细分析,以保障项目难度符合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并为后续项目目标与活动的制定奠定基础。首先,从音乐基础角度而言,学生经历了两年音乐学习,逐渐建立起基础音乐概念,掌握了音乐知识体系,但是理解不够深刻、应用能力不强。其次,从音乐技能的角度出发,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唱、奏、演的音乐表现能力都有了较大提升,能够运用律动、乐器等方式对歌曲进行表演。最后,从学段转变的角度出发,学段要求由一到二年级的“发现身边的音乐”转变为三到九年级的“探索生活中的音乐”,这一转变要求教学重点从感受声音各要素发展向更深处探索,三年级作为这一探索的初级阶段,自然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性格特点,从生活出发,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

通过综合性分析,教师可以确定教学思路如下:这一音乐学习项目确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具备发现生活中音乐之美的眼光”,学生在项目学习活动中需要经历“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发挥想象力创造与制作乐器”以及“用自制乐器演奏特定歌曲”两个学习历程。项目成果是,学生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作小乐器,并能够根据具体音乐进行简单的吹奏、弹拨、敲打。通过这一项目的学习,学生对乐器的演奏方式与特色能够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二、结合教学概念,构建知识体系,确定项目目标

在项目化学习中,目标具有导向性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而要想确定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项目目标,教师需要着眼于项目化学习中学习方式的特点。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项目化学习更强调概念知识,而概念知识隶属于音乐知识所在的大体系,致力于引导学生将不同要素下的关系进行梳理(如原理、结构、模型等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在项目化学习中精准定位学科目标,挖掘其中的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并获得定项目标学习中的大概念。

在“我是乐器创造家”的项目化学习中,从学科目标的角度出发,通过“结合音乐要素,找到并选择合适的乐器准确表现歌曲”学习活动,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是“在理解音乐要素的基础上,与同学分工合作,进行综合表现,在探究、表演与创编等艺术创造中展现个性与创意”,而这一项目学习的大概念为“观察身边事物,通过自制乐器、自编节目实现音乐实践中的创意表达”。

由此,教师可以将这一项目式学习的目标确定为:学生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加强对生活中发声物体的观察,提高音乐学习兴趣;通过自制小乐器活动,学生能够在发现、创造、实践等维度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

三、基于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生活,设计驱动问题

在项目教学中,驱动性问题占据核心地位,对学生学习动力与教学成果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首先,驱动性问题往往指向本质问题,教师可以将其视为学科概念的聚合器,学生通过对驱动性问题的探索构建学科关键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概念”。其次,驱动性问题是对生活中真实问题的回应,因此驱动性问题的设计需要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最后,在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工作中,教师需要遵循“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让驱动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因为只有学生对问题具有探索欲望,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在“我是乐器创造家”项目化学习活动中,结合项目内容,教师设计以下驱动性问题:“生活中能够制作成小乐器的物品都具备哪些条件?”“如何让自制乐器发出高低不同且具有规律性的声音呢?”“如何用自制小乐器进行表演呢?”

四、细化项目内容,遵循学习规律,优化教学活动

要想让项目化学习实现理想的成果,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与设计中,需要以音乐知识结构化为目标,对项目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强调项目活动中的实践应用设计,最终完成教育目标。值得注意的是,项目活动设计需要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实现音乐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下文将以“我是乐器创造家”为例,详细论述具体的项目活动流程,如表1所示。

五、展示项目成果,穿插教学评价,落实素养培养

在项目化学习实践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教师就需要推动项目学习成果的具体化展现,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契机,并将项目化评价恰当地穿插在展示活动中,以改变传统教学中评价过于泛泛、针对性强等问题,让项目化评价有理有据,也有可以依照的评价标准。在设计项目化评价内容与标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两个方面对学生展开全面评价。评价方式需要体现多元化与实践性,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纸笔测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让教学评价展现对学生多维度协同发展的关注。

在“我是乐器制造家”项目化学习中,学习评价应当以项目成果为基点,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项目成果展示。在“活动一”中,各个小组可以派出代表,就自己小组所收集的可以制作乐器的生活物品以及总结的具体特点进行罗列、论述与展示,而这需要各个小组对成员的搜集结果进行整合,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得出结论;在“活动二”中,学生绘制小乐器设计图纸,并进行优化,展示学习成果,配合文字、图片、讲解等辅助形式进行展现;在“活动三”中,学生展示则以小乐器伴奏为主要形式。这样的显性成果展示不仅记录了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更为教师的教学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结合不同活动中学生的展示成果,教师可以制定以下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六、结合教学成果,整理实践经验,进行交流反思

在“我是乐器创造家”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创编能力,并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设计了层次清晰、递进发展的活动任务。通过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学生认识到了乐器的发声原理,能够用音乐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追求美、发现美,并能够精准捕捉不同物品的声音特点,制作出具有特色的小乐器。不仅如此,学生还对节拍韵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掌握了各种节奏。这样的项目设计引导学生围绕真实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教师重视团队合作,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的实践探究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项目化学习活动中,依然存在着需要改进的问题。首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各个活动环节,生生之间的交流较多,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虽然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是教师也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因此,在后续的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参与活动时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指引循循善诱,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其次,在此次项目化学科设计中,教师在“学科融合”方面考虑不足,导致项目式学习中没有涉及太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实际上,绘制乐器制作图需要运用到美术、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而在乐器制作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创新,运用美术学科知识,根据具体乐器的类型,在乐器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七、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化学习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对音乐教学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身为教育教学者,需要从综合的角度出发,让项目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与学生具体的学习需求,结合教学概念与知识体系制定项目目标,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细化项目活动,最终在项目展示中穿插科学评价。学习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及时总结,积累实践经验,以此让项目化学习获得最优成果。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侨文化学科渗透课程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ZX22-577)的研究成果。

(宋行军)

猜你喜欢

乐器成果音乐
学乐器
工大成果
乐器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音乐
音乐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