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丹寨苗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
2024-06-17丁文雅
丁文雅
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蜡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技艺,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丹寨苗族蜡染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其深植于苗族文化和丹寨人民的日常生活,极具艺术魅力和传承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丹寨苗族蜡染也面临诸多挑战。现立足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通过实地调研访谈,针对丹寨苗族蜡染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提出关于促进丹寨苗族蜡染保护与传承的创新发展路径和建议,力求为丹寨苗族蜡染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丹寨苗族蜡染概况
蜡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技艺,古称“蜡缬”,与扎染、灰缬、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取热溶匀后的蜡,将图案绘制于白色的土布上,然后用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出特殊的“冰纹”。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
苗族蜡染技艺有点蜡和画蜡两种,工艺流程包括布料制作、蜡液制作、蓝旋制作、画蜡、浸染、脱蜡、缝合等。图案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几何纹”比较抽象,最具代表性的有“涡妥纹”。“自然纹”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作图案的素材,活泼流畅,造型生动。
丹寨县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有“云上丹寨、大美非遗、康养福地”的美称,丹寨苗族蜡染技艺主要分布在扬武乡、排调镇一带。20世纪80年代,丹寨苗族蜡染能手王阿勇被邀赴美国作蜡染技艺表演,被外国友人称为“东方的艺术家”,称丹寨苗族蜡染为“东方第一染”。2006年,丹寨苗族蜡染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丹寨苗族蜡染保护与传承的价值
近年来,中国传统手工艺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苗族蜡染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丹寨苗族蜡染民族工艺品的题材多样,主要有自然界中的鸟、鱼、花、草以及一些人们想象中的动植物,再将苗族历史文化融入其中,用提炼、夸张等艺术手法,以流畅律动的线条表现出来,使得图案丰富多样,形象饱满生动,错落有致,富有创造性和装饰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文旅融合背景下,从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角度对丹寨苗族蜡染进行综合分析,使丹寨苗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更加具有针对性。
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积淀形成的古老而鲜活的文化,代表该地区的文化核心和文化指向,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关于苗族蜡染的起源,民间有很多传说故事。这些流传已久的苗族传说故事既是苗族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丹寨苗族蜡染是丹寨苗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不仅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祖先的敬仰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而且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文化内涵。
丹寨苗族蜡染技艺风格主要以“白领苗”为代表,图案较简约夸张,多以自然纹为主,如花、鸟、鱼、虫等,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保护和传承丹寨苗族蜡染技艺有利于增强丹寨人民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的延续,还有利于促进当地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丹寨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社会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元素,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当地人民幸福指数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丹寨县在对苗族蜡染技艺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注重对蜡染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开设了蜡染技艺培训学校,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还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就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同时,丹寨县已建立多处非遗研学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大师工作室等,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丹寨当地教育的发展。此外,丹寨县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了生态环境。
文旅融合背景下丹寨苗族蜡染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丹寨苗族蜡染传承存在断代问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断代问题日益凸显,丹寨苗族蜡染技艺的传承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不愿潜心学习蜡染技艺。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年轻人更热衷于现代生活方式,如刷抖音、玩微博、打游戏、聊微信、网购等,对民间传统技艺的兴趣逐渐减少。通过访谈调研发现,丹寨苗族蜡染手工艺人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或求学,导致丹寨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趋向老龄化。然而,随着老一辈丹寨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的相继离世,传承断代问题日趋严峻。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丹寨苗族蜡染技艺的传承,但通常只对评选的传承人授予证书和奖章,并没有实质性奖励,对传承人缺少人文关怀和经济支持,传承人难以在精神上获得自豪感。再加上丹寨苗族蜡染市场的受众规模相对较小,经济收益不乐观,尤其是一些小的蜡染作坊,因经济入不敷出,只好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加剧了丹寨苗族蜡染的断代问题。
丹寨苗族蜡染的原真性遭到破坏
文旅融合背景下,丹寨苗族蜡染原生态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文旅融合为丹寨苗族蜡染的传承增添了一定的商业化色彩,淡化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在调研中发现,丹寨苗族蜡染产品商家为了迎合现代旅游者的需求,不断对蜡染产品进行改造,为降低生产成本,改变原材料,并借助机器进行批量化生产,导致丹寨苗族蜡染的商品性正在不断增大,艺术性价值降低。其次,文旅融合背景下,丹寨苗族蜡染的传承方式有一定的改变。传统的蜡染技艺传承方式是十年如一日地深入专研,但是在文旅融合的推动下,蜡染技艺开始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然而,信息化时代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当代年轻人很难对一种技艺进行深入研究,只停留在表层,使得蜡染技艺的传承缺乏深度。最后,文旅融合给丹寨苗族蜡染的传承与保护机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传统的蜡染技艺传承机制表现为家庭传承、拜师学艺等内部传承,而文旅融合背景下,丹寨苗族蜡染则需广泛地进行宣传和推广,这就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保护机制,保护丹寨苗族蜡染不受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影响。
丹寨苗族蜡染产品缺乏融合创新
在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旅游的定义已不再是单纯走路赏景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热度不断上涨。然而,在文旅融合的实践过程中,丹寨苗族蜡染技艺缺乏融合创新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丹寨苗族蜡染产业缺少融合创新的意识。通过调研发现,丹寨所出售的蜡染产品同质化严重,蜡染纪念品多以服饰、围巾、摆件为主,缺乏新意。其次,丹寨苗族蜡染产业的融合创新未能落到实处。虽然当地政府在丹寨苗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上不断进行探索,但很少有项目能够真正实现跨界融合。在调研中发现,丹寨苗族蜡染体验活动的项目形式单一,难以满足游客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且由于该项目的费用较高,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最后,丹寨苗族蜡染的融合创新缺少专业人才支持。文旅融合的核心就是人才,特别是具备跨行业思维和能力的人才。
丹寨苗族蜡染与旅游的融合程度不足
文旅融合其形在“融”,意在“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当前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实地访谈调研发现,当前丹寨苗族蜡染与旅游的融合程度依然不足,存在丹寨苗族蜡染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丹寨苗族蜡染产品消费群体范围较小、当地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有待提高、缺少专业化的旅游营销人员等问题。这就需要丹寨政府加强对丹寨旅游市场的监管,进一步维护丹寨旅游市场的秩序,为丹寨苗族蜡染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保护与传承创新路径
政策扶持,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
苗族蜡染技艺有着众多的工艺技巧,而丹寨苗族蜡染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当地苗族传统的图腾、纹样和手工技艺,再现了苗族的历史和艰难迁徙的故事。丹寨苗族蜡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要“以传承促发展”,做好对丹寨苗族蜡染的保护和传承,这是丹寨苗族蜡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进丹寨苗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例如,对蜡染手工艺人实行政策补贴、吸引当地村民返乡就业、引进企业进行定点帮扶、在当地中小学开设蜡染课程等。同时,在丹寨苗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要重视传承人的培养,通过建立非遗传承人培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从而促进丹寨苗族蜡染的动态化保护与传承,使其世代相传。
创新方式,让非遗走进校园
丹寨县政府及相关经营管理部门要积极探讨丹寨苗族蜡染的传承方式,促进丹寨苗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
一是要持续拓展丹寨苗族蜡染传承的渠道。丹寨县应加快非遗研学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大师工作室的筹办、建立,并与知名企业展开合作,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丹寨苗族蜡染技艺培训基地等方式,为蜡染从业者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从而提高蜡染技艺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积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加强丹寨苗族蜡染的传播与推广。例如,可以开设蜡染技艺网络培训课程,在网络上进行在线教学,为蜡染从业者提供学习机会。
三是要采取多种方式让丹寨苗族蜡染走进校园。学校是促进非遗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将丹寨苗族蜡染引进校园,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苗族蜡染文化,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承。如开设蜡染兴趣班、举办蜡染比赛、进行蜡染工艺品展示等活动,使蜡染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推动蜡染的传承与发展。
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
丹寨相关旅游经营管理部门应积极打造丹寨特色苗族蜡染品牌,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积极推动丹寨苗族蜡染产品的创新,利用VR、AI、元宇宙等技术手段,增加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趣味性,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在保留传统蜡染原真性的基础上,对蜡染图案进行适当创新,融入时尚潮流元素,使设计出的蜡染图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下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价值,从而提升丹寨苗族蜡染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文旅融合,突出非遗价值
文旅融合为丹寨苗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机遇。因此,丹寨政府及相关经营管理部门应充分挖掘丹寨苗族蜡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采取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丹寨苗族蜡染体验式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在线上宣传方面,丹寨相关经营管理部门应借助新媒体平台对体验式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使丹寨苗族蜡染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在线下活动方面,丹寨相关经营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定期举办活动的方式,提高丹寨苗族蜡染的知名度,为丹寨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为打造完整的丹寨苗族蜡染文化产业链奠定基础。
丹寨苗族蜡染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文旅融合为丹寨苗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发展机遇,丹寨苗族蜡染旅游产品也为丹寨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文化活力。针对当前丹寨苗族蜡染在保护与传承中面临的问题,我们应在保护和传承丹寨苗族蜡染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蜡染艺术品,进一步促进丹寨苗族蜡染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丹寨苗族蜡染保护与传承的创新实践是促进丹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