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2024-06-17曾凤炬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情境教学法高中物理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现代教育强调,教学活动开展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学习效果。物理是高中学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科目,该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抽象性特点,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如何降低该学科的学习难度,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以形象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是该学科教学应深入探索的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则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鉴于此,文章就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对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境教学法;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4)12-0052-03

物理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难度相对较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物理教学多重视理论知识讲解,且教学方式多以口头讲解为主,而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通常需要学生通过想象来理解。这样不仅容易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阻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应革新理念,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切实提升其学习效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熟悉的情境关联起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分析和理解知识,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融入此教学方式,以提升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并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改革调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改革尚未取得理想效果。以高中物理学科为例,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下述几点:

第一,教师教育观念滞后。虽然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传统观念的不足,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将理论知识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在这种理念认知下,教师仍然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争分夺秒地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和相关习题的解题方法技巧,课后则为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内容。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对知识的理解通常也不够彻底,教学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此外,被动的学习状态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1]。

第二,情境创设流于形式。在教学改革背景下,

部分教师开始主动利用情境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改革成效。但是,很多教师对于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和把握仍然不够透彻,在具体实施中存在情境创设和知识脱节、情境创设形式化等情况,其本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这不仅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反而适得其反[2]。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生活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是一门兼具抽象性和生活化特点的学科,该学科内容虽然较为抽象,但其同时也和人们的生活实践存在十分密切的关联,多数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都是以生活现象为基础发展而来。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物理学科的这一特点,深入挖掘物理知识中的生活元素,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启迪学生思维,从而提升教学效果[3]。

例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的

“超重与失重”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较为抽象,仅依靠口头讲解不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掌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感知中充分理解超重与失重的特点。比如,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电子秤,然后随机挑选学生称体重,要求学生在称体重时分别做快速起立以及快速蹲下的动作,并在此过程中观察电子秤上数字的变化情况。此时,很多学生发现,在快速起立时电子秤的数值明显大于实际体重数值。称体重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将其融入物理课堂中,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物理学科的心理距离。同时从生活化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相关物理现象,能够使学生加深印象,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物理观念及认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点分析讲解,更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效果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二)通过问题引导,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学科的实践性、抽象性较强,而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习惯单方面地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则会出现问题。这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思考探索,并且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彻底有关。因此,为了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不足,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以问题为引导,带领学生主动、深入地探索相关知识,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锻炼[4]。

例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的“科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并围绕探究内容,分别于探究前、探究中、探究后进行适当提问,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质疑,从而促使学生逐步深入到相关知识的探究分析中,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具体问题如下:

问题1:在不同质量的物体上作用相同的力,你认为它们的运动速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质量重和质量轻的物体,谁的运动速度快呢?

问题2:加速度和物体的质量与受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

问题3:在实验探究中如何提供不变的力?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如何探究车的质量与受力的关系?

问题4:在实验探究中怎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这样在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先让学生大胆质疑,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探究方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通过积极探究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同时思考如何解决后续相关问题。这样,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锻炼,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助益[5]。

(三)结合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实验是高中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项物理规律、概念都是经过不断的探索实验而获得的结论。教师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实现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形象、可感、可操作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探索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深度,并且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及实践能力,是推动物理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增加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通过实验教学来直观地呈现相关物理现象,为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原理、规律提供依据,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6]。

例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的“摩擦力”时,在为学生讲解了摩擦力的相关理论知识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实验活动,以趣味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的掌握。在具体实验中,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实验物品,比如毛刷、钢管、甘油、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等,然后组织学生开展“钢管拔河比赛”。比赛时,教师可以选择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在钢管的一端涂上甘油,由男生握住,另一端不涂甘油,由女生握住,然后开始进行拔河。拔河比赛的结果令很多同学惊讶,拥有力量优势的男生竟然输给了女生。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利用已有器材证明摩擦力和相关因素的关系,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再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的“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带领学生实践操作课本中的实验内容,将不同质量的硬币与羽毛置于玻璃管内,然后将玻璃管倒置,之后观察硬币与羽毛的下落情况。这样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将教材中静态、抽象的内容以动态、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中所涉及的原理、知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内容抽象复杂、逻辑性强是高中物理学科的主要特点。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觉得难度大、感到吃力的重要原因。所以,探索更加合适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在推动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进程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借助信息技术直观、立体、形象的优势,可对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直观展示,能够弥补单纯讲授式教学的不足,降低学生因思维能力、空间感知能力不足而带来的学习压力,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及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对提升物理学科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7]。

例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的“库仑定律”时,对于该课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因素”这一知识点,很多学生的理解较为模糊。单纯进行理论讲解很难让学生彻底理解这部分知识,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对“带正电物体和带正电小球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过程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内容的过程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因素”产生直观了解。另外,教师还可通过信息技术来演示“库仑扭秤实验”的相关内容,以增加学生对“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理解,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库仑定律”的相关知识。相对于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解及学生被动的死记硬背而言,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带领学生观察相关实验内容可以让学生对定律的获取过程产生了解,这对于学生了解库仑定律的意义、提升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8]。

再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的“原子结构”时,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模拟散射的动画视频,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以动画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粒子经反射源发射后是如何回到原子上的,以此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的“电阻”时,其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电阻及电阻率的测量方法,但盲目实验容易损坏小灯泡、电流表等实验器材,增加学校的器材负担。故而,在实验前,教师可以先以多媒体方式创设虚拟实验室,带领学生模拟实验操作,并从中总结实验中的易错问题,规范操作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掌握电阻、电阻率的测量方法,从而在确保实验顺利开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器材损坏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三、结束语

总之,物理学科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有效提升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要摒弃传统教育思想,积极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但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仍需要探索情境教学法的更多使用方法,不断提升物理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王炜杰,李平安.有效教学探索:高中物理情景创设对教学的作用及启示[J].物理通报,2019(1):61-63.

王胜华,侯恕.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学情景创设的研究: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7(2):19-20.

陈青妹.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33):51-52.

段虚民.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J].文存阅刊,2018(13):106.

黄变变,赵德楠,石杰,等.基于情境创设的高中生物理过程模型建构教学研究: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J].广西物理,2020,41(4):113-115.

王灌锦.解析生活化情境在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6):108-109.

张永定.浅析边疆地区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物理情境提高课堂效率[J].东西南北:教育,2018(3):42.

周智良.创新设计生活化实验 突破物理教学重难点:以高中“焦耳定律”教学为例[J].物理之友,2018,34(4):4-6.

作者简介:曾凤炬(1982.7-),男,福建寿宁人,任教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情境教学法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