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课程建设实施策略

2024-06-17田秀红周洪芳

天津教育·上 2024年5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五育课程目标

田秀红 周洪芳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工作、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全面发展、能够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此,学校应该从课程建设入手,通过构建“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实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五育并举”背景下的课程体系,要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实施有效策略,促进学校“五育”课程建设与实施。

一、“五育并举”课程目标明朗化

小学课程目标是以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为宗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制定的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目标。学校根据“五育”课程总目标,制定出年级“五育”目标,并将普遍性目标转化为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突出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确保课程目标能落实、可落实。

如劳动课程目标,在总目标基础上制定各年级劳动课程目标,按照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自选课程及综合性课程,规定各年级劳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劳动项目、技能以及培养劳动的意识和习惯等,具有一定的预测性、操作性,为各年级劳动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具体目标。

二、“五育并举”课程结构体系化

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结构,课程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也是课程结构。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学校组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资源,将课程划分为德育与养成、人文与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劳动与实践“五类”课程,以“五类”课程对应“五育”,构建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同时,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基础课程,以校本课程为拓展课程,以社团活动课程为自选课程,以主题实践活动为综合性课程,构建起课程体系的纵向结构,从而形成必修与选修互补的“五育”课程体系。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学校构建“五育并举”背景下课程结构体系,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按照德智体美劳划分为“五类”课程,加强每一类课程内部的联系性,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横向全面覆盖、纵向层次明晰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了课程保障。

三、“五育并举”课程内容系统化

学校以“五育”统筹课程内容,发挥课程载体功能,实现“五育并举”背景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涵盖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内容的组织既要体现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又要将国家课程实施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即校本课程内容必须是在国家课程内容基础上进行的延伸、拓展,为学生能力的形成、知识的延伸、习惯的培养提供课程支撑。

以思政课为基础,发挥学科德育的渗透功能,构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协作育人的德育课程;以学科课程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融学生知识学习、体验、探究为一体的智育课程;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基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健康课程;以音美、书法课程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重点,构建“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美育课程;以劳动课为基础,以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品质为重点,构建融自理劳动、家庭劳动、校园劳动、社区劳动为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

如在德育课程实施中,学校在上好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的基础上,将道德认知、道德体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班队会课和主题实践课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主题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教育以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如在体育课程实施中,学校以国家课程体育与健康为基础,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发乒乓球、跳绳等校本课程,从学生一年级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构成“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育模式,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四、“五育并举”课程评价多元化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结合“五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上的特殊作用,建立融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为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学校分别按照德育重表现性评价、智育重过程性评价、体育重测试评价、美育重参与评价、劳动教育重达标评价的原则,制定不同年级“五育”评价标准和评价细则,通过达标线和加分项,评价学生“五育”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驱动力。

课程评价是学校构建“五育并举”背景下课程体系的难点所在。一方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五育”评价标准,确定各年级“五育”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建立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发展的评价机制,采取“合格标准+项目加分”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五育”评价合格的基础上,通过多项加分,提高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德育的表现性评价,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智育的过程性评价,将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体育的测试性评价,将日常参与和体质监测相结合;美育的参与性评价,将艺术课程与艺术活动相结合;劳动教育的目标达成性评价,将落实劳动清单与参与劳动实践相结合。通过构建“五育并举”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育并举”既是育人理念,也是育人目标。学校落实“五育并举”的主渠道是课程,应该以高质量课程体系为载体,积极探索课程育人的有效途径,坚持以德立人、以智启人、以体强人、以美化人、以劳砺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侯金鹤)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五育课程目标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蔡元培五育并举对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