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香袅袅入鼻中

2024-06-17胡海明

食品与生活 2024年6期
关键词:猴魁总编太平

胡海明

我喜爱饮茶,但属于“杂食派”,并不专注。近日一位安徽文友来上海,给我带来家乡的特产,我一看铁罐上“太平猴魁”四个字,思绪如泉涌,瞬间回忆起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一件往事……

那时我在一家区报社工作。在编人员基本工资有财政保障,奖金部分则要依靠各种创收来弥补。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了维持生计,我们这些“笔杆子”除了完成正常的采编任务,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是拉广告、就是找赞助。区报是周报,共有八个版面,其中四个是创收版面。即使这样,财务上还是捉襟见肘,可把总编愁坏了。

报社召开创收研讨会,集思广益。会上,祖籍安徽的“新上海人”陈老师怯生生地说道:“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大家看是否可行?我们黄山出产一种茶叶叫‘太平猴魁,虽然是款名茶,但没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等被大家所熟知,但我听长辈说,这个茶很好喝……”总编来了兴趣,对陈老师说 :“散会后到我办公室,我们好好聊聊!”

第二天凌晨四点多,总编带着办公室主任、陈老师及我乘着“考斯特”前往黄山。车上,有着硕士学位、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陈老师,向我们娓娓道来太平猴魁的前世今生。

“太平猴魁创制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 年),迄今已有 90 多年历史,创始人叫王魁成。传说‘猴魁本是野生茶,原产于黄山东北山麓六百里山,此山高耸云天,四壁陡峭,聪明的山民就驯养猴子采回茶叶,手工精制成猴魁。现在,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主要集中在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的猴坑、猴岗、颜家三个自然村宅。太平猴魁对种植高度很有讲究,必须是在海拔 700 多米的高山,茶叶采摘的时间节点也必须是在云山雾罩中进行,雾退立即收工,上午10 点前必须结束。据老农讲,制作工艺分采摘、拣尖、摊青、杀青、整形、烘干六道工序,典型的太平猴魁必须是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成茶扁平挺直,魁伟壮实……”

见我们听得入神,徐老师又说 :“我曾经查阅过‘茶谱,太平猴魁不仅在 1915 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奖,还得到过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褒奖呢! 1912 年,孙中山乘“联鲸”号兵舰沿长江视察,抵达芜湖码头,中山先生上岸察看当地的米市。正在芜湖开设“南山茶号”的商人方南山得知中山先生莅临,于是到码头迎接并奉上精心制作的太平猴魁请先生品茗。孙中山品茗之后连说好茶,欣然为太平猴魁题词:“饮杯猴茶,如得知已,可以无憾。南山先生鉴。”

终于到达黄山脚下,我们在街上的小饭店里吃了一顿很有当地特色的“柴火饭”,找了一家还算干净的客栈住下,总编说道 :“今天大伙早点歇息吧,明天早晨进山收茶叶!”

翌日清晨,我们一身运动装束准备进山。总编见我穿着尖头皮鞋,笑道 :“我的同志哥,今天可是要跋山涉水,走的全是石头路,你这双鞋悬啊!”

来黄山前并没想到还有翻山越岭这一插曲,如今只能硬着头皮走了。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生平第一次闯进了人迹罕至、植被茂盛的深山老岭。我们一会儿跋山,一会儿踩着裸露在溪水上的山石。只可叹,我那双尖头皮鞋哪经得住这番蹂躏,不多会,皮鞋的前掌便被磨得像一层薄薄的纸。总编见状笑道 :“回到上海,给你买双新的!”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山涉水,我们终于来到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此刻正值晌午,散居在半山腰的农户,家里烟囱中飘出袅袅炊烟。由于太平猴魁多在谷雨前开采,立夏前停采,我们只能挨家逐户去农户家收购烘焙好的茶叶。当茶农们了解来意后,乐开了怀,纷纷拿出存货。这时,我才一睹太平猴魁的“庐山真面目”——足 6 厘米长的叶片,与西湖龙井小巧曼妙的身姿相比,它就像一位彪悍的大力士……我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是哪方尊神?有位茶农似乎窥出了我们的疑虑,打趣道 :“别看它五大三粗的,却是好茶呢!大家不妨品尝一下再作定断。”

这位茶农以前在私塾当过先生,是个文化人。他说,泡茶大有学问,粗分有九道环节。一是赏茶 :取茶叶 15 ~ 20 片,置于无异味的白纸上,观形、察色、闻香气 ;二是烫杯 :用90 摄氏度的开水为透明玻璃杯“热身”;三是放入茶叶 ;四是倒水 :第一次切忌满杯,只需冲入 1/3 的开水 ;五是闻香 :冲泡后,芽叶缓慢舒展,竖立成朵,形如兰花 ;六是添水 :不要满杯,水离杯口留一个指甲盖的距离,此时茶枝摇曳身姿,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之韵味 ;七是观色 :约 2 ~ 3 分钟后,茶汁渗出,茶水呈嫩绿之色,清澈透亮 ;八是品茗 :待茶温降至适口时,闻香气,小口啜饮,让茶汤遍布舌面,慢慢咽下方能感悟“头泡高香,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猴韵”;九是看底:多次冲泡后,猴魁叶底,嫩匀肥壮,色泽黄绿明亮乃至隔夜不暗……

充满仪式感的茶道,让我们对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沦肌浃髓的体会。我们举杯细品,氤氲下,太平猴魁独有的鲜爽、回甘、舌颊留香,体现得淋漓尽致。

满载而归后,我们在报上做了宣传 :“紫砂古典冠衣彤,绿叶扁长帅气荣。水碧幽幽刷眼底,茶香袅袅入鼻中。”许多报社的朋友因为太平猴魁名不见经传,但碍于面子,抱着一锤子买卖的心态捧个场,买回喝了以后却好评不断。这批茶叶给报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当然,总编没有食言。过了几天,办公室主任给我送来一双崭新的黑色尖头皮鞋。

虽然太平猴魁 1955 年就被中国茶叶公司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08 年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兴许是外表“五大三粗”,没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娇小玲珑,因此在茶肆、酒店、商超的商品目录里,很难看见它的身影。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款久享盛誉的经典名茶至今不温不火,着实让我等费解不已。

猜你喜欢

猴魁总编太平
太平风俗美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期待太平湾上的“不夜城”
【总编絮语】
尖茶魁首 太平猴魁
茶香如兰 猴魁本色
猴魁记
总编风采
总编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