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驱动科技创新跃升秦创原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主阵地
2024-06-17李洋
李洋
2021年,陕西把创新作为最大优势、最大动力和最大潜能,举全省之力开启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2021年,陕西把创新作为最大优势、最大动力和最大潜能,举全省之力开启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3年来,秦创原为陕西的科技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样本示范。在新的发展阶段,秦创原还在不断提质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把握创新关键要素提升陕西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
科技创新是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抓住了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就抓住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秦创原是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和创新驱动发展总源头,是打破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转化“堵点”的关键之举,也是陕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2021年,陕西把科技创新作为最大潜能、最强动力和最紧迫任务,积极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陕西科教资源丰富,拥有多所在全国名列前茅的科研型高校。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设立正是为了汇聚陕西科技创新发展所需要的核心力量,解决从科教资源到成果落地的关键问题,从而使陕西在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中树立优势,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3年来,陕西在聚力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实践中,付诸了哪些行动?秦创原又为陕西的科技创新作出了哪些贡献?
以“三项改革”为突破口,秦创原不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三项改革”已在陕西全省145家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推广实施,实现8.5万余项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1.8万项成果成功转化。2021年至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5.82%,2023年达到4120.99亿元,是2020年的2.3倍。
持续深化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提升创新驱动效能,不断优化科创生态。2023年,陕西省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万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96件,居全国第7位;新获批3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4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1年至2023年,陕西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到10.3%,2023年财政科技投入是2020年的2.38倍;实施“三秦英才”引进计划等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1035名、创新团队145个,秦创原“三支队伍”总量达到4742个。
“三项改革”大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链融合”大大提升了陕西的创新能力,不断优化的科创生态让陕西形成了科技创新的“聚合力”。经过3年发展,秦创原不负众望,其所形成的集聚效应、孵化效应、创新效应,为陕西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动能。在陕西这片西北黄土地上,拥有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的“总平台”。
作为科技创新的西部实践,秦创原是陕西科技创新工作打开新局面的一把钥匙,也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了良好示范。
西部云谷二期。 摄影/韩震
全方位服务科创企业建设凝聚科创新动能的总平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秦创原的优势和贡献很大一部分在于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而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在科创企业诞生之前,其主要贡献在于“孵化”,用科技转化的力量促进科创成果的转化和科创企业的诞生,使科创的“种子”找到生根发芽的“沃土”。
胡光亮是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的一名教师。10多年前,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室研发出一款高磁导率、高居里温度的高端软磁材料,由于种种原因,这颗科创“种子”始终未能顺利推向市场。2021年,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正式启动,众多科创“种子”找到了沃土。同年6月,以胡光亮为核心成员的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秦创原总窗口成立。目前,该公司已获得13项国家级专利,研发的高品质电感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除了“孵化”,秦创原还有众多的举措推动科创企业“落地”。比如秦创原“路演”,促进创新成果与金融资本有效衔接,推动大批科创企业落地。比如“秦创贷”等金融服务,为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没想到会这么顺利。”王彬博士毕业之前就开始利用自己对生命科学的专业研究寻求创业的机会。“很感谢秦创原‘路演让我顺利拿到创业投资,开启我的创业之旅。还有‘秦创贷在我需要资金的时候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很感谢‘秦创原这个平台,帮助我实现梦想,也让我们这些中小型科技企业能为陕西的科技进步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王彬的经历,也是秦创原许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之路的缩影。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的3年时间里,在陕西举办路演活动超过729场,路演项目5673个,实现融资近50亿元,组织高校成果路演、校企对接等1700余场次。
在科创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秦创原会通过规划、指导和培育,以及“科技经纪人”队伍,为科创企业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秦创原总窗口陕西西咸新区,两个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案例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第十四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如今的秦创原,不仅是众多大型科技企业青睐的“根据地”,也逐渐成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和成长的“乐土”。秦创原全方位的企业服务使陕西的科创企业数量实现“井喷式”增长:2023年,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3940家、16754家、2426家和1408家,分别是2020年的2.96倍、2.66倍、2.05倍和2.43倍。
持续提升平台能级与水平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阵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过去的3年里,秦创原为陕西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契机下,秦创原又该以怎样的“提升”和“发展”打造陕西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阵地?
5月,陕西发布《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提质升级、由势转能,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形成“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的支撑力量。
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
经过三年的发展,秦创原不负众望,其所形成的集聚效应、孵化效应、创新效应,为陕西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能。
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实现“三项改革”全面深化、科创生态不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增强、科技创新效能明显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总窗口示范带动效应更加凸显等6个方面发展目标。全省新增成果转化企业3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2万家,攻克1000项关键核心技术,新增5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
在全面深化“三项改革”方面,实施“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行动,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打造常态化路演平台,畅通成果转化链条,深入挖掘科技成果转化潜能。
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打造高能级科创孵化载体,推广“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加速科技型企业梯队成长,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打造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放大重大创新平台溢出效应,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深化“一总多区”协同创新方面,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示范窗口,提升“一总多区”协同效应,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优化科创生态环境方面,提升“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效能,增强人才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营造创新氛围,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新质生产力是未来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该行动计划的出台,正是为了让秦创原这个创新的总平台实现再“提升”,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阵地,在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中不断凝聚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力量,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对于陕西来说,秦创原的建设是一次成功的科技创新实践。它通过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解决了,企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力量有了,地方发展需要的生产力也有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说。
据了解,入驻秦创原的科技企业,可以享受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包括各种优惠政策,各种指导、规划和扶持。
在欧阳日辉看来,科技企业在地方形成的发展聚合力,正是地方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核心力量。秦创原是一个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平台,它使陕西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发展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秦创原为陕西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贡献,可以用数据量化。而它为陕西未来发展集聚的创新势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所汇聚的力量,以及地区科技创新所做出的示范,已不可估量。在新征途上,秦创原将成为助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为陕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发挥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