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陕西特色新质生产力
2024-06-14范宇辰
◎2024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青年专项研究课题“陕西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4QN30)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近年来,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国内优势显著,要充分利用我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人才配置,提供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着力点加快培育陕西特色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驱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以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可靠、更环保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落脚点,旨在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近年来,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集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为一体,带动传统汽车制造行业转型并提供绿色低碳产品,符合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产业载体、需求导向的核心特点,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陕西省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块沃土,2021年省委省政府将新能源汽车确立为全省2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以西安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发挥了较强的产业带动效应,助力陕西实现2022年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全国第二位、2023年全国第三位的优异成绩。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应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抓手,加快培育陕西特色新质生产力。
陕西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陕西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资源、产业和科研条件等优势,应抓住机遇,趁势而上。
(一)资源禀赋
陕西矿产资源富集,能源优势显著,煤、石油、天然气、钼、钒等十余种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国内前三,具备领先的能源矿产勘探、开采和深加工技术。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低碳转型的深度推进,陕西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以宝鸡高新区、西安经开区等为代表的7个百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钛、钼加工生产能力居世界一流水平,拥有国内唯一的钼材料研究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宝钛集团、力兴钛业、西部材料、隆基股份等龙头企业,宝钛集团被评为陕西“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领域,陕西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加大对镁铝合金、铜、锌及其合金的冶炼制备,将其用于新能源汽车车体车身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中,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转型提供原料支撑。在动力电池制造领域,可利用陕北地区优质的煤炭资源实现煤基石墨的制备,拓展煤炭资源在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利用宝钛集团在金属钛方面的技术优势,将高品质钛带应用在燃料电池生产制造领域,以技术创新推动电池生产降本增效。陕西丰富的原始材料储备和成熟的新材料制备工艺流程,是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此布局的重要因素。
(二)产业基础
陕西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将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明确为全省2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以“链长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由省级领导担任“链长”,企业为“链主”,成立工作专班,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陕西先后制定印发了《陕西省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布局规划》《陕西省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为核心,联通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生产的全产业链条,代表企业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陕汽集团、众迪锂电池等。现阶段,陕西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的虹吸效应逐渐显现,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的链式招商,吸引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陕落户经营,坚实的产业基础为陕西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三)科研条件
陕西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三所985院校及五所211院校,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优势显著,培养了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同时,陕西拥有众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水平科研院所,大量前沿核心项目在此落地。为形成创新合力,近年来陕西不断加强科创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如2023年西安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秦创原有效发挥了创新驱动作用,吸引科创资源聚集联动,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积极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动科技经纪人队伍、“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新双创”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工作;推行科研项目管理“揭榜挂帅”“赛马制”“军令状”制、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机制。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与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通讯等领域深度融合,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转化,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陕西丰富的科教资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奠定扎实的基础,逐步健全的创新政策和完善的平台建设为创新成果向发展动能转化蓄势赋能,有助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引领、汽车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创新生态。
陕西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短板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其中“新”体现在以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上,是劳动资料的优化。“质”体现在以产品和配套为标的改造升级上,是劳动对象的优化。“生产力”体现在以人才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上,是劳动者的优化。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抓手培育新质生产力,要从核心技术创新、产品配套升级、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找差距、寻短板。
(一)核心技术创新不足
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产能体量上,受制于龙头企业的总部和研发中心未设在陕,缺乏核心技术研发团队的主力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具体来看,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简称“三电”)领域,西安比亚迪拥有“三电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率先掌握创新的主动权。在西安比亚迪引领下,陕西动力电池产业布局和研发投入位居全国前列,但仍然存在续航里程、快充技术、寿命衰减、质量安全等技术瓶颈,磷酸铁锂电池是陕西动力电池的主要产品,更为先进的固态电池研发因难度较大,尚未实现量产。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的研发情况逊于东南沿海地区,自主研发水平较弱。
除此之外,车规级芯片和车载操作系统面临被国外“卡脖子”难题,车规级芯片对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使得其具备极高的技术难度和较长的研发周期。陕西车规级芯片产能缺口大,进口依赖严重,国产化覆盖率极低;车载操作系统也面临类似困境,新能源汽车底层软件被国外公司垄断,实现车规级芯片和操作系统国产化普及任重而道远。
在未来,汽车智能化将引发新一轮汽车革命,智能驾驶技术竞争将愈演愈烈。当前L2级别的辅助驾驶(如自动刹车、自动泊车等)已较为普遍,L3级别的有条件自动驾驶仍未实现。同时与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紧密相关的“车联网”“车路协同”技术亦不成熟,仅在西咸新区部分路段实施小规模试点,需要在安全性、稳定性方面持续探索。
(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首先,陕西新能源汽车续航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虽然当前省内107个县(市、区)基本实现充电站全覆盖,但仍存在分布不合理、使用不便捷、运营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如西安、咸阳、宝鸡等关中地区覆盖率高,而陕北、陕南覆盖率较低,城市覆盖率高而农村区域覆盖率低,公共地下停车场、商场、高速服务区覆盖率高而学校、医院周边覆盖率低。公共充电桩时段供需矛盾突出,高峰期充电排队时间长,社区充电桩利用率低,共享充电难。建设初期大量充电桩无序接入,部分运营商经营困难,难以维持后续维修保养,形成“僵尸桩”,可以使用的充电桩因管理缺失被燃油车作为停车位使用。各类充电桩型号和接口不统一,车辆适配度较差。充电设施未能建立完备的监管体系,导致充电起火自燃现象频有发生。除充电站之外,加氢站、换电站也是新能源汽车续航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陕西加氢站、换电站布局建设和普及覆盖远远不够。
其次,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成本高。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较高而维修人才相对缺乏,维修服务面临供求不平衡、配件不通用、技术不达标、维修费用高等问题,维修成本的提高让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用逐年攀升,普遍高于同价位燃油车1000元以上,给车主带来较大负担。
最后,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发展不成熟。目前首批新能源汽车电池已接近“老龄化”,未来三年将迎来大批电池退役热潮,为动力电池再利用和拆解回收带来较大挑战。当前,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然而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参与者数量远远不够,技术标准有待统一,全流程监管尚未实现。处理不当不仅会浪费资源,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三)行业人才缺口较大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25年新能源汽车人才总量预计将达到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高达103万人,人才短缺成为行业面临的困境之一。当前,陕西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激励和人才结构优化等方面存在不足。
首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难以迅速填补人才空缺。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既要接受交叉学科的综合培养,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人才招聘的门槛较高。虽然长安大学已设置了智能车辆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亦对传统车辆工程专业进行调整,组建智能车研究团队等,但大学本科、硕博士的培养周期需要4-10年不等,较长的培养周期制约了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速度,尤其是“三电”工程师、智能驾驶研发人员、储能技术研发人员供不应求,高薪难聘。
其次,陕西人才引进和人才激励不足。一直以来,陕西采用以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为主的传统引才手段,缺乏对柔性引才、兼聘兼薪等新型引才方式的探索。人才津贴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行业领军人物同时享受来自国家、地方、高校、企业等多重津贴,而来陕就业的青年群体人才补贴激励严重不足。职称评审难以根除唯资历、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仍受制于“帽子”“头衔”。加之新能源汽车行业内部人才紧缺,企业之间“高价挖人”频有发生,人才流动性较大。“三项改革”虽卓有成效,但尚处于试点阶段,亟需扩展适用领域和试点范围。
最后,人才结构有待优化。现阶段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后市场服务的高水平技术工人较为缺乏,陕西省内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工人供给潜能未能释放。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衍生了科技经纪人这一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需要科技经纪人发挥其作用,虽然陕西“三支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一新就业形态仍面临群众知晓度不高、从业标准不统一、培养方式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加大支持力度,持续推进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
陕西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创新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陕西创新资源富集,要利用好现有资源禀赋,打造政府支持、企业牵头、院校协同、各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格局。
首先,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强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充分发挥“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推动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前沿技术检测验证平台、孵化创投生态平台等,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完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等新兴技术相关的管理政策和技术标准,积极争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试点,为技术试验创造便捷的条件;强化财税支持力度,做好新能源汽车消费端财政补贴退坡向研发端财税支持的平稳转换,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纳税等相关财税政策的整理、宣传和落实工作,简化资质认定和税收优惠申报的流程;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聚焦产业链融资困难领域,打通融资渠道,优化金融生态。
其次,强化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以西安比亚迪、陕汽集团为代表的骨干企业要明确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引领地位,主动担负科技创新使命,聚焦动力电池、车规级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难题,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应用测试强度,尽快突破技术“卡脖子”困境;提前布局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新兴领域和前沿技术,以前瞻性的视角规划战略方向、扩容技术储备、加快研发进度,争取在前沿技术方面走在前列,巩固我省的行业领先地位。中小微企业要瞄准细分领域,如车体轻量化材料、车载智能化设备、充电桩和换电站建设等,在擅长领域深挖细耕,打造一批掌握自主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之间要加强业务交流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融通创新的强大合力。
最后,充分运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力量,发挥其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排头兵作用。省内高校院所要在做好基础学科建设的前提下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融合软件、电子、通信、机械、材料等学科,设置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的新兴学科;加快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如燃料电池实验室、储能材料实验室、智能计算实验室等,同时推动原有实验室优化重组,向新能源汽车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转型;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探索重点实验室和企业合作研发机制,促进校企、院企双向互动。
(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品质
陕西应利用好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优势,做大做强产业链,提供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首先,加大补链、延链、强链的力度,打造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加快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绿色转型,适应新能源汽车生产需要;瞄准产业链薄弱环节,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研发机构、新材料研发机构、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等来陕落户。
其次,探索招商引资的新方式,多措并举吸引配套企业入驻。陕西现阶段主要依靠“链主”企业带动招商,通过完善“链主”企业整车制造上下游配套形成产业聚集区。下一步要发挥资本招商的作用,如设立由政府牵头的投资基金,通过取得企业股权引导企业总部入驻陕西;大力发展跨区域合作招商模式,针对发展短板筛选合作对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产业和技术优势。
最后,做好生产管理和质量把控,提高品牌竞争优势。政府部门要注重投资引导,因地制宜引进配套企业,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优化营商环境,严厉遏制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严格惩处骗取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资金的问题企业。市场主体要加大同质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整合业务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更新设计理念,完善设计流程,升级生产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提供实用且美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完善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畅通问题产品召回渠道和售后服务通道,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质量升级。
(三)完善用才制度,夯实人才基础
新能源汽车带动传统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低碳化方向发展,汽车已由传统的交通工具升级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单一的机械工程知识体系不能满足未来汽车行业发展需求,跨学科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引进和人才结构优化是当务之急。
首先,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发挥好陕西工学学科的强劲优势,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和市场需求,以特色优势学科为依托,做好专业设置优化调整,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如增设智能汽车类专业、将车辆工程专业升级为一级交叉学科,将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等基础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体系。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创新活力,鼓励校企合作,高校端增设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的研发、生产、测试等环节;企业端鼓励工程师参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带领在读学生实习实践,合作建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平台。
其次,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吸纳更多复合型人才来陕就业。利用好“校招共用”引才方式,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定期梳理相关领域人才空缺情况,企业提需求,高校牵头办,引进一批“科学家+工程师”人才力量;改进人才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科研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分级管理、分类评价机制,根据评价结果分配绩效奖励,破除待遇与“帽子”“头衔”深度挂钩的模式,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加大人才后勤保障力度,做好人才的住房、医疗健康、子女入学等保障工作,帮助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使人才池资源“留得住”。
最后,对焦产业需求,优化人才结构。强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建设一支年富力强、技能熟练、善于学习的新型技术工人队伍,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化生产的需要;精准培育既了解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又懂得相关技术内涵的专业化、复合型科技经纪人,规范科技经纪人的从业标准、素质要求和薪酬模式,充分激发其市场和技术连接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爱贞、沙子璇、温世杰:《产业链支撑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2):54-72页。
[2]洪吉超、梁峰伟、杨京松、李克瑞:《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载《科技导报》,2023,41(05):49-59页。
[3]刘宗巍、宋昊坤、赵福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载《中国科技论坛》,2023,(12):137-148页。
[4]王进富、李婷婷、张颖颖:《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提升产业链韧性路径研究——以比亚迪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载《科技进步与对策》,1-10页。
[5]张夏恒、马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科学性及着力点》,载《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页。
[6]冯华、吴月辉、谷业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载《人民日报》,2024-04-20(001)。
[7]甘甜、苗雨蒙:《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载《陕西日报》,2024-03-06(006)。
[8]张鑫:《实施“三项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载《陕西日报》,2024-03-06(006)。
作者简介
范宇辰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财务处干部,研究方向为绿色财政、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