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4-06-14汪小宁

新西部 2024年5期
关键词:讲授理论课研究生

◎2023年度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混合式‘对分课堂模式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JYB202310)

通过对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调查,呈现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认识既有群体的一致性又有个体的差异性,尝试构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增强了研究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了研究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和科研素养培育,提高了课程成绩评定的精准度。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设计

课题组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包含37个题目的“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的调查问卷。第一部分主要是基本信息。包括所在的学院、性别、民族、研究生类别、专业、政治面貌、有无工作经历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研。包括在本科阶段和在研究生阶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调研。主要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教学方式、学习态度及方式、考核方式、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设置问卷。第三部分是关于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认同度的调研。

(二)信度效度检验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正式调查之前,课题组对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做了检验。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5名研究生进行了预调查,并与其中10名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根据调查结果和反馈情况,对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研题目及选项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完善。

课题组运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信度进行了检验。对调查问卷中内部一致性系数进行考察。一般要求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需在0.7-0.8之间,大于0.8表示信度“较好”,小于0.7则需要重新修正。SPSS25.0软件对问卷的可靠性分析得出调查问卷系数为0.867,说明37个题目内部一致性较好,检验结果如下。

课题组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两方面对调查问卷效度进行了检验。在内容效度方面,调查问卷的37个题目及选项通过了课题组成员和两位专家的论证,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教学方式、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教学效果五个维度对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进行编制,从基本信息和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内容、频率等分析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在结构效度方面,主要是运用SPSS25.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MO检验系数为0.89。根据效度检验标准,KMO大于0.5,Sig小于0.01即有效。因此该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数据来源

2023年9月至10月,课题组对西北政法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按学院、专业、研究生类别、性别等对调查群体进行了配额抽样。本次调查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发放840份问卷调查,回收829份,人工识别和统计分析识别剔除无效问卷(作废卷、作伪卷)共31份。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为798份,有效率为96.3%。

调查结果统计

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认识既有群体的一致性又有个体的差异性。因此,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需要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一)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认知情况

对学生关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目的的认知情况,从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进行了考察。在问及“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时,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选择有所差异。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选择比例更高一些,对研究生阶段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27.8%的同学选择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说明研究生阶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属性认识也在不断增强,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对教学方式的认可情况

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实效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调研显示学生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为主,但教师讲授为主却不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在问及“您最喜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时,25.2%的学生选择了案例教学;21.8%的同学选择了课堂讨论;21.1%的同学选择了专题教学,19.8%的同学选择了自主研究式学习,仅10.1%的同学选择了教师讲授为主。

(三)对教学效果的认同情况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期待、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调研中89.7%的学生希望在思政课教学中将时政热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53.7%的学生认为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研究生中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结果显示对授课非常满意的为40%左右,可见还有较大空间改善教学质量。

提高研究生课堂教学效果,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方法

对分课堂,即The PAD Class,是由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2014年提出的一种原创性课堂教学模式。

(一)构建完整的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了前后相继和相互关联的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教师讲授(Presentation);第二阶段,内化吸收(Assimilation);第三阶段,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总结(Discussion)。这也就是将对分课堂称为“PAD”模式的原因。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为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优化,讲授内容包括:以新时代新思想为导论,新时代论、历史使命论、经济建设论、民主政治论、文化建设论、社会建设论、生态文明建设论,重要保障论、大国外交论和党的领导论。这些章节中除了经济建设论讲授2次,其余章节均讲授1次,教学合计12周,每周3学时,共计36学时。针对每一章节讲授时,主要是框架性和重难点的讲述,其余知识点通过给研究生留学习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内化吸收阶段进行学习。

具体来说,关于重要保障论这一章的学习,教师主要对其重难点进行讲授,在讲解关于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和指导意义,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重大意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基本立场和重大原则等三个重点后,着重讲授为什么说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如何确保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实现,为什么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等难点问题。研究生要根据教师预留的学习任务课后进行自学,需要学习理解为什么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位置,为什么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如何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等基本内容。引导研究生通过查阅研读相关文献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三个问题,以及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经过深入探讨,不断提升研究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班容量较大,小组较多的情况,每学期设置3次课堂讨论。每次课堂讨论中的全班交流都要求各小组的主题发言人用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汇报展示完毕,要接受其他小组人员的提问,推进问题的深化认识。

(二)不断完善思政课的评价机制

思政课是开展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与一般的专业课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特殊性在于其评价时除要符合一般课程的评价要求外,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要求。复杂性在于其要考核学生的认知、情感、政治态度、政治行为、价值观等多个层面,而且这些方面较难进行量化考核。针对思政课考核中的这些问题,全国各高校也尝试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对研究生思政课的考核可以将考试和考核结合起来,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权重,更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两者同时并重,建立师生之间互评、生生之间互评的多维度考核机制。多维考核涉及课堂考勤、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堂展示以及课堂辩论等多个环节,这些考核都纳入平时成绩中,最终成绩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

不断完善研究生思政课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研究生进行不同层次学习和科研的需求,提升本课程最终成绩评定的精准度。同时,鉴于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班容量较大,如何进一步激发每一位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仍需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赵金子:《对分课堂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2)。

作者简介

汪小宁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历史社会学

猜你喜欢

讲授理论课研究生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