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4-06-14张丽
张丽
从数字化转型视角出发,研究数字化转型对高校就业教育的影响,提出高校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同时分析高校就业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增设专业课程、整合数字资源、培训教师队伍、指导学生教育、建立管理平台、建设评价体系、管理产教融合等发展路径,最终旨在推进高校就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统筹部署,推进产教融合,并且在报告中首次提及“推进教育数字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乘势而上,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2023年3月3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陕西省四维并举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是一种深层次的变革,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就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强数字化转型理论研究、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制定有效发展路径,以推进高校就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和热点问题。
数字化转型对高校就业教育的影响
(一)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特点
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和工具的变革过程,它致力于提升企业或组织的核心业务和流程的效率、智能化和创新性。数字化转型需要以用户为中心,不断优化服务和产品,实现更高效、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通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数字化转型使得业务流程更加智能化,实现更高效的业务升级和创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一系列数字技术和数据系统,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转型的实现不仅仅是技术转型,更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创新和变革。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或组织全面发展的追求,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增长方式和业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或组织在数字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数字化转型,我们可以改变原有的业务模式,实现业务的高速增长,使企业或组织更具有竞争力和前瞻性,成为数字化时代领军者。
(二)数字化转型为高校就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与变革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数字化成为一种深刻的变革。教育数字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深刻地影响着教育领域的发展。高校就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转型为高校就业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机遇和变革。高校就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引入在线学习、虚拟实验室、在线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高校就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一步增强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竞争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拓展教育资源,数字化转型可以打破传统时空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资源,拓展高校的教育资源,推动高校建立精品在线课程体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学习机会。数字化转型可以引领高校与企业开展更加紧密和有效的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数字化调查、分析软件等工具倾听学生需求和反馈,全面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需求,通过适应性教育培养更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数字化转型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使高校就业教育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全方位覆盖和拓展,让毕业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够参与到学习和就业方案中来。通过数字化手段,高校就业教育可以更全面、更深层次地拓展和创新,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真正实现高校教育与就业的衔接,为学生的未来创造更好机会和更广阔发展空间。
高校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一)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就业竞争实力
高校就业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挖掘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为基础,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服务。[1]高校应该建立健全严格的就业指导机制,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支持,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职场能力,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就业率。高校在聚焦职业规划,加强阶段性指导上不断发力。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学生入校后每个阶段,这是一个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同时高校提供精准服务,增强就业实效。 一是加强学生就业数据摸排,了解现状,精准帮扶。二是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精准推送招聘信息,为学生提供招聘信息、就业交流、心理支持等资源,时刻掌握学生求职动态。
(二)教学内容创新,动态调整教育内容
高校就业教育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行业变化、产业发展等因素,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和优化。高校应该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托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开展具有实践性和前瞻性的课程,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动态调整教育内容,为毕业生提供更具竞争力和适应性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为适应就业市场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趋势,高校应为学生创新就业指导与规划等相关课程,如就业现状数据分析、简历内容制作、求职准备、心理素质培养等。通过与企业合作,邀请行业专家授课,为学生提供专业性指导及可操作性经验。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涵盖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提升学生求职水平。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求职大赛、讲好“我的就业故事”等项目竞赛和实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实战经验,探索职业发展更多机会。
(三)应用数字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数字技术出现,给高校就业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高校应该积极发挥数字技术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的优势,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在线课程等先进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通过科学有效地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毕业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引领高校教育跨入信息化时代。在数字化转型视角下,就业教育课程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有效资源,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制造愉悦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融入课程。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理念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例如引入在线教学、互动式研讨室等,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访问数字图书馆、展示多媒体案例等,创新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有条件还可引入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数字化编辑软件等,模拟面试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前感受面试情景,及时调整状态,少走弯路。同时,在线下可成立就业工作室及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增强实践技能。每周固定时间邀请校内外就业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做专业技术性的分析,包括利用霍兰德性格测试、生涯平衡单,生涯决策步骤等方法,让学生更有内驱力去认识自我,优化自我,寻找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四)校企深入合作,促进产教高度融合
高校就业教育应与各行各业企业紧密相连,推行校企深入合作,建立顺畅的信息交流、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等各种渠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实现产教融合。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高校不断引入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项目,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案例中。高校可与企业共同研究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将企业用人需求融入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中,努力将教育内容与行业发展相结合,这种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更接近实际工作需求,同时为企业培养更加具有岗位适配度的人才。另外,高校应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对接优质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通过与企业深入交流,摸清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要求,以及未来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也能够为企业输送人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学校、企业和个人多赢局面。
高校就业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形式设置不合理
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高校教育逐渐倾向于多样化、在线化形式。但是,一些高校就业教育仍然存在着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课程安排、教学质量等难以与数字化转型所要求的教学形态相匹配,导致毕业生的职场适应能力相对不足。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过程中发现,就业创业指导相关课程较少,课程涵盖的理论教学比重较大,学生的实践机会有限,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传统课程设置无法与行业发展速度相一致,学生缺乏获得相应求职技能的渠道。高校需要创新教育模式,设计与行业紧密相连的培养计划。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综合、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但是目前高校就业教育中的教育资源存在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一些高校就业教育中缺乏优质的电子化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就业渠道和信息反馈平台有待畅通和拓宽。目前仍以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实现对毕业生全覆盖、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导致就业教育质量无法达到应有的水平。
(三)教师队伍结构不完善
数字化转型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信息化程度高的教师队伍支持,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就业教育中的教师队伍结构存在不太科学的问题。一些就业教育中教师专业技能匮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难以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在教师队伍结构中,对研究就业工作的相关专任教师配比较少,此类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素养,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平台筹备各类线上线下就业指导活动,开展个性化生涯咨询服务,同时,也需要与企业、用人单位维持稳定的关系,能够及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求职帮扶。
(四)校企协同合作不紧密
数字化转型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就业教育所持的观念、所具有的机制等还没有完全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校企合作缺乏深度,难以跟上市场变化,无法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2]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企业缺乏参与高校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投入度,在实践成效上存在落差,出现了“校热企冷”的局面。如何强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一)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增设与培养
高校需要关注企业和行业的现状,从而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和更新课程设置,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该增加一些新兴职业的专业课程,如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物联网等;一些传统职业也需要增设针对性更强的基础和应用课程。此外,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变化,高校还需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帮助毕业生了解职场规则,增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高毕业生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3]
(二)数字资源的自主化整合与共享
数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关键,数字化教学平台是高校建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需要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通过自主化整合和共享学校、企业、政府等各方资讯和资源,如企业导师资源、职业规划教材、实习岗位信息等,提高就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手段,帮助毕业生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教育平台,使得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更加普及。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又能够让教师更加便利地进行教学和管理。不同院系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探索特色化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也可以通过探索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协助学校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三)教师队伍的数字化培训与转型
数字化时代就业教育需要具备数字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需要掌握数字化教学方法,如网络教学、互动式课堂、多媒体教学等,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辅导员应该熟练掌握数字化咨询和就业指导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信息和建议。此外,建立数字化的教学团队和课堂评估机制也非常重要。教师之间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经验,组成教学团队,相互协作,提高教学效果。辅导员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的就业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信息和技能指导。课堂评估机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化教学方法,评估和提高教学质量。[4]
(四)学生教育的数字化培养与指导
在数字化转型时代,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数字化手段的作用,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工作。通过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职业素质的机会,毕业生可以获取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最新职业信息和发展趋势,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5]同时,高校需要建立并普及高质量的职业规划服务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和深度就业指导。这些服务平台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并对每个毕业生的学习和职业经历进行统计分析。平台可以用这些信息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个人就业规划,包括如何制定职业目标、如何制定职业发展策略、如何提高职业竞争力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毕业生的个性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职业质量。
(五)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建立与完善
高校就业管理部门需要建立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需要以毕业生为中心,全面系统地履行就业指导、信息发布、就业洽谈、管理咨询等职能。平台应具备数据统计、分析、预测、反馈和决策支持能力,从而为政策制定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同时,数据应该是可视化的,以便员工更好地了解市场和行业趋势和变化,并为制定更好的政策提供参考。此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可根据毕业生就业需求和管理部门的职能,为员工提供基于信息化的工作流程优化和效率提高,精准把握毕业生就业状态,快速、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服务。例如,平台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来发现毕业生的职业测量,推荐最合适的就业岗位。
(六)评价体系的网络化建设与保障
高校应建立数字化的评价平台,以保证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精确性和真实性。这个平台应该包括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管理、网络评价、信息共享、就业数据分析和就业跟踪等功能,方便高校进行快速、高效、科学的决策,更好地服务毕业生和社会。数字化评价平台还能协助高校学生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科相关的就业信息和指导。这些信息和指导可基于毕业生的个人信息,例如专业、学术成绩和社会实践经验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
(七)产教融合的个性化预测与管理
高校应促进产业与教育的融合。这可以通过与企业进行紧密合作、提供精准的就业预测和建立个性化的就业管控来实现。当高校更加了解企业的需求时,他们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培训和实践机会,以满足企业需求。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和模型预测就业机会,以更加精准的方式面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与建议。
此外,高校也应该倡导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管理与策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实践。高校可以提供更好的预测和管控工具、提供支持和反馈来鼓励学生,设立奖励计划让学生参与和受益,并加强沟通与反馈。同时,高校和企业还可以在技术上进行合作,推广自动化招聘、自动化面试、自动化筛选等功能,以降低摆脱就业匹配问题的成本与复杂性。[6]
结 论
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下高校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高校就业教育的影响,并分析了高校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升就业竞争实力、创新教学内容、应用数字技术、深入校企合作是高校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高校就业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中仍然面临课程形式设置不合理、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师队伍结构不完善和校企协同合作不紧密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数字化转型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其中包括增设专业课程、整合数字资源、培训教师队伍、指导学生教育、建立管理平台、建设评价体系、管理产教融合等路径。通过这些路径的实施,可以实现高校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能够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苏贵:《高校就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载《继续教育研究》,2022(06):74-79页。
[2]卢长彤:《“三全育人”理念下推进高校就业教育的路径探析》,载《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95-100页。
[3]顾玲:《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径初探》,载《科教导刊》,2019(19):168-169页。
[4]郭彦吟:《“三全育人”理念下推进高校就业教育的路径探析》,载《知识文库》,2023(20):183-186页。
[5]杨惠:《新就业形态促进高校就业教育改革的三重逻辑与路径选择》,载《现代商贸工业》,2024(04):85-87页。
[6]蓝天、汪雅晨:《健全高校就业教育服务体系》,载《当代广西》,2023(13):36页。
作者简介
张 丽 西安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党建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