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青海省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024-06-14夏吾交巴

新西部 2024年5期
关键词:新质青海省人才队伍

新时代,青海省紧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通过更大力度吸引集聚海外人才等一系列战略着力点,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及学科结构,激励高质量研究成果转化,培育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构建人才链支撑产业链,让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智”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学说的最新发展,是新时代国家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进入新时代,青海省各级单位抓住“人”这个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真心爱才,进而实现新质生产力新的跃升,为青海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为了推动新科技赋能新产业,催生新业态,加速形成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青海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人才政策,为党建言、为国咨政、为民服务,用高质量学术成果服务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改革创新的现实任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青海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青海省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青海省以科技创新为主、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构建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关键路径,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让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动能。

(一)优化引进人才战略布局,形成新质生产力

青海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依托“六新”产业优化新领域和前沿科技人才战略布局,紧扣全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省内外人才资源,确立重点,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企业管理等领域引进569名左右高端创新人才,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坚持正确的价值理念,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不断夯实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基础,努力把青海省打造成为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创新人才聚集地。

青海省委、省政府强化政策供给、用好对口支援等机制、采取“人才+项目”服务办法、订单式培养本土人才等经验做法,激活援青省市在人才、学科、科技等方面的优势,让更多优秀教研成果在青海得以推广应用。在政策上不断加强创新,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政策,对现有政策进行组合优化,注重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借鉴兄弟省市好经验,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根本保障。2023年,青海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6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800人以上,专技人才、高技能人才总量要分别突破18.4万人、10万人。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新的工作方式不断涌现。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不断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最新的编程语言、软件工具和数据分析技术等知识体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依赖于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建设。反过来,优秀的人才队伍又能通过创新和改进,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青海省科研机构和部分企业为科技人才开拓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成果转化平台,探索科技人才参与政府决策的机制和渠道,鼓励人才依据专业特点和产业发展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交叉融合、产业协同育人新模式,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二)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

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青海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明确部门、市州和用人单位的人才工作职责,分解落实“青海省千人计划”工作任务,制定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办法,构建以落实措施和成效为主要指标的人才工作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市州党委政府及省直各单位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在组织上提高保障水平,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上下一心、齐抓共管,注重从人才最期盼、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突出问题的解决促进人才工作提升。近三年来,海西州累计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297名、团队26个、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000余名。实施海西州“四名”人才库项目建设,在教育、卫生、文化领域和企业创建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87家,落实工作室支持经费1000万元,带动培养本土人才达300多名。

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全力做好人才服务保障,促进各项人才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扬优成势、克服短板,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让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各项事业,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促进新质生产力

人才短缺是制约青海发展的最大短板,因此青海省深入研究、科学谋划、合力破局,在路径上突出好用管用,强化人才共享意识和柔性引才用才理念,不求“帽子”、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以“候鸟式”“远程式”“援青式”“组团式”的引才路径,提升人才工作的灵活性,形成引才用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借智借力满足青海高质量发展需求。2023年,西宁市着力补齐人才自主培养措施不多的短板,启动实施“人才强企”三年行动,聚焦锂电储能、光伏制造、化工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西宁阿特斯光伏科技等公司拨付1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青海省采取直接和柔性方式引进人才,聘请各类急需紧缺人才,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技术指导、课题合作等方式,在技术推广、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方面为青海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特别是围绕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舞台效应,把人才引进纳入项目顶层设计,吸引聚集紧缺人才。依托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地,发挥基地对人才的承载作用,实现基地建设和人才聚集的相互促进。同时发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等创新生态效应,以全新的创新创业硬件和软件环境,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在思路上体现青海特色,着眼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聚焦高原资源能源,紧盯生态环保、国家公园、盐湖产业、新能源新材料、高原医学、有机农畜产品、高原牧草等领域引才聚才,促进青海省新质生产力,打造富有青海特色的人才高地。

青海省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青海省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凭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实施“项目+人才”的“带土移植”工程,通过揭榜挂帅、双招双引、兼职合作等方式,柔性招引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投身产业“四地”建设主战场,开展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精深加工、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技术攻关,为青海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青海省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对新青海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一)少数民族人才队伍与全省人才队伍差距较大

青海作为涉藏地区,与藏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有关的研究成为青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特色之一。为了加强藏学研究,青海省先后成立了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等科研与教学机构,推动了藏学研究事业。在这些研究机构中,约有一百余人从事藏学研究,涉及藏族历史,藏传佛教,语言文学、民俗、文献等领域,大部分研究人员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学者,与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专家学者产生了差异。随着近几年青海省涉藏地区少数民族博士毕业生的增长,逐渐缩小差异,仍与全省人才队伍差距较大。另外,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倾向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少数民族人才较少,出现了“偏人文、轻科学”的局面,在一定层面上制约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二)缺乏人才的后期培养

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紧紧围绕“引进来、留得住”的目标,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增强人才黏性,加强创新和创业教育,培养更多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但全省人才队伍规模较小,后备人才数量不足,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等特点较明显。在省委省政府的不断努力下,人才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有所提升,但高精尖人才依旧匮乏,存在明显的“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情况,同时缺乏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前瞻研判,统筹谋划,带领研究团队集体攻关学科前沿问题的领军人才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发展贡献高质量决策咨询的研究成果。

(三)人才的研究领域较单一

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与全国日益齐全的人才种类形成鲜明对比。当前青海省人才队伍结构过于单一,仍以民族宗教研究型学术人才队伍为主,专攻生态文明、社会治理、民族理论、法学等基础研究的智库人才,其他新型交叉学科人才队伍尚不成熟,特别是研究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队伍相对薄弱。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段雪联合西部矿业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青海西矿镁基生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和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了青海省首个“帅才科学家负责制”试点项目“镁基超稳矿化土壤修复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其研究成果在镁基超稳矿化土壤修复材料构建和修复机理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乃至世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具有积极意义。青海省人文社科智库人才队伍通过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省委省政府,为推进青海省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和谐提供智力支撑,但自然科学领域人才成长缓慢,研究成果转化不明显,对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加强青海省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提升新质生产力,青海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推进青海省由人口小省向人才强省转变,逐步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今后,青海省人才队伍建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青海省对人才的选拔工作主要以实施国家级“万人计划”“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青海省“昆仑英才”为主,制定本省人才选拔计划,实施“青海省高原先锋师资”“青海省优秀专家”“教学名师”“文化名家”“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选拔项目,主要在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和文物保护、文化经营管理、科学科技、生态保护等领域培养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杰出人才。为了加强青海省人才队伍建设,应加大人才项目的支持力度和项目立项数量,要求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同时,优化物质奖励和发展激励,以制度支持去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促进青海省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

青海省作为少数民族较集中的民族地区,世居民族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稳定。将激励机制和激励方式适当倾向各州县的“土专家”,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创造发展平台。鼓励省会城市各领域人才队伍带动各州县青年人才,努力实现人才队伍的均等化。同时,设立各州县人才队伍的专项课题,提升少数民族人才队伍质量,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另外,持续优化各市县农业顾问和农技特派员的人才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其深入基层、贴近生产的优势,打通农技从实验室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

(三)加强研究成果学术平台建设

为了加强青海省人才队伍建设,相关部门应组织定期的业务培训,定期的学术活动,横向交流,让人才队伍“活”起来,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来。推动人才队伍的智力成果市场化,搭建学术平台让高质量的智力成果落实到实践。鼓励有关部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与省情相关的学术理论,打开一个新鲜的知识大门,吸引广大研究人员参与到学术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同时建立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微博、网站、书刊等新形式的自媒体传播工具,大力宣传各类人才的研究成果,扩大影响。

(四)完善人才选拔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包容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认定不能拘泥于条条框框。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不能照搬照抄自然科学人才评价指标,而应成立专门的认定指导委员会和人才认证中心,实行标准认定制、评估制、专家推举制、资格认证制等多元评价机制。同时建立权威、公正、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突出实绩与贡献。建立人才项目绩效评估机制,完善人才评审绩效评估标准、程序和方法,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人才项目获取人员进行客观评价。

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一个地区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才队伍的结构、质量和创新能力。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机制上、空间上、服务上搭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舞台”,构建起一个思想深刻、逻辑清晰、构架完整、梯次递进、互为支撑的省级人才战略有机体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及学科结构,进一步推动青海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夏吾交巴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民族宗教问题

猜你喜欢

新质青海省人才队伍
寻找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