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民音乐》管窥中外音乐交流面貌(1950—2021)

2024-06-14罗苑宁

音乐生活 2024年4期
关键词:交流音乐

《人民音乐》作为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期刊,自1950年创刊以来几乎与新中国同向同行,是反映中国音乐发展的主流窗口。因此,回顾《人民音乐》1839篇“中外音乐交流”文献,总结其特点规律,中外文化交流发展,推进中国音乐文化国际传播,应有裨益。

一、红色年华:1950年到1966年“中外音乐交流”

《人民音乐》自1950年创刊到1966年止,以339篇文献,呈现了232次中外音乐交流,从外交对象、音乐外交活动类型、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等诸多方面,及时全面反映了该时期中外音乐交流面貌,体现了该时期中外音乐交流总体特征。具体如下:

第一,外交国家主次分明。该时期《人民音乐》有194篇文献反映我国以“一对一”方式与46个国家进行音乐交流活动181次。详见图1(中国与世界各国音乐外交次数柱状图)。

由上图可见,第一,从国别看,该时期与中国交流次数排名前五的国家是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日本、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其与中国音乐交流数占全部音乐交流总数的52%,而与苏联音乐交流占比最大。第二,从“阵营”看,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音 乐交流活动最多,占总交流数的75%。第三,从“友国”看,中国也积极与亚非拉国家进行音乐交流,占比达13%。第四,从“友人”看,中国也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特殊人群进行音乐交流,包括英国、法国、美国、奥地利、日本等,但这些交流仅限于民间友好组织和个人。可见,该时期中外音乐交流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音乐表演活动丰富多彩。《人民音乐》文献表明,中外音乐表演类活动数量最多,占总数的69%。从表演形式看,综合类音乐团体表演占总数53%,单项类音乐表演占总数47%(包括独奏、独唱、室内乐、交响乐、合唱等)。从音乐表演活动内容看,世界民族音乐表演活动最多,占比达21%,位居第一,而其中大部分表演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国家,由此表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与这两类国家关系密切。

第三,大型展演比赛类活动异彩纷呈。《人民音乐》从1951年到1962年,连续跟踪“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从1953年到1959年,连续四届跟踪“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同时,也及时反映柴可夫斯基钢琴与小提琴国际比赛、埃涅斯库国际音乐比赛和音乐节、国际舒曼钢琴和歌曲比赛、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等。多篇文献以热情笔触记写活动盛况,描绘了一个个音乐团体或音乐家的精彩表演。

第四,音乐教育活动丰富多样。根据《人民音乐》文献,该时期来我国教学的主要以苏联和德国音乐家为主,如苏联的歌唱家梅德维捷夫、莫斯科音乐剧院总指挥斯拉文斯基、合唱指挥家杜马舍夫、钢琴家塔吐良、指挥家巴拉晓夫,德国的钢琴家弗朗兹·朗格尔教授、军乐家维利·考夫曼、指挥家希撤曼等。同时,中国还与友好国家互派留学生学习音乐。[1]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深受苏联等音教体系的影响。

第五,音乐理论交流活动崭露头角。根据《人民音乐》文献,该时期音乐理论交流活动主要采取两种形式开展:一是结合音乐表演举办学术交流,如1957年北京举行纪念格林卡盛会,会上请苏联音乐史学学家阿列克塞·康津斯基副博士作有关格林卡的学术性报告[2];二是音乐家参加音乐理论座谈会,如1955年苏联作曲专家阿拉波夫同志参加北京作曲家座谈会[3]。可见,新中国音乐理论外交主要是在苏联影响下起步。

综上而观,《人民音乐》在新中国成立17年中,及时反映中外音乐交流,向国人展示世界的友好,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友爱,反映了中外音乐交流与国家政治制度、外交政策的紧密关系,体现了《人民音乐》作为“人民”的音乐刊物所承载的国家使命和作为音乐刊物的艺术特性,谱写了以社会主义阵营为主体的“国际歌”式中外音乐交流华章。

二、希望田野:1976年到1991年“中外音乐交流”

从1976年到1991年期间,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中国外交理念作出重大调整,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并把这一路线确立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总方针、总原则[4],中外音乐交流出现崭新面貌。《人民音乐》凭借自身优势,以686篇文献,呈现630次中外音乐交流活动,给予高度关注。

第一,外交国家广泛增加。该时期《人民音乐》以643篇文献,反映我国以“一对一”方式,与63个国家进行600次音乐交流活动。详见图2、图3。

图2可见,该时期与中国交流次数排名前五的国家是美国、日本、英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相比前期排名前五的国家,改变为美国、英国和联邦德国三个国家,与美国、日本的交流次数大增,而且它们与中国交流数和占总交流数的74%,与前期相比,增长1238%。

第二,音乐比赛类活动丰富。该时期不同比赛活动增加许多,有器乐、声乐、指挥、提琴制作、作曲等诸多国际大赛。这些比赛可分为中国人参与的和中国举办的两大类。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比赛,如1986年我国首次主办的“北京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5];1989年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人民音乐》编辑部、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北京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联合主办中国乐器(琵琶、筝、二胡、柳琴)国际比赛等[6]。

第三,中外音乐表演交流活动频繁。该时期西方音乐表演内容新增多种器乐表演,如图3,钢琴、室内乐、交响乐和独唱最多。在中国音乐表演方面,有以音乐家团体形式出国表演,有以单人或单项乐器出国演出。同时,还有福建南音表演活动,参与国家均为东南亚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增强。

第四,作曲家作品表演活动增多[7]。在作曲家作品表演交流活动中,有外国乐团或音乐家上演中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的音乐会、中国乐团或音乐家上演外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的音乐会、外国纪念中国作曲家举行的纪念音乐会、外国纪念中国作曲家举行的音乐会等。这不仅反应了现代音乐创作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也说明世界对中国作曲家的认可。

综上而观,该时期《人民音乐》反映出中外音乐交流呈现出四个特点:其一,中外音乐交流对象、内容、范围更加广泛多样;其二,中外音乐交流活动直接受意识形态影响更少,能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开展;其三,中国作曲家及其创作走向得到世界认可和关注;其四,商业经济开始影响促进专业音乐外交。总之,《人民音乐》该时期“中外音乐交流”反映出改革开放给中国与世界音乐交流带进了“希望田野”。

三、走进春天:1992年到2002年“中外音乐交流”

1992年到2002年的中外音乐交流,在“伙伴关系”新型外交战略和政策下展开,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新外交理念、新经济形式促使中外音乐交流再现新局面,呈现出新特点。该时期《人民音乐》以234篇文献,反映214次中外音乐交流,给予了新关注。

第一,“伙伴关系”下以中美为主的国家间音乐交流。这一时期有194篇文献反映我国以“一对一”方式,与31个国家进行了181次音乐交流,其中中美音乐交流数量最多,达29次。如下图4。

由上图可见,该时期中美音乐交流呈现波峰浪谷的面貌,1992年、1993年、1997年—1998年出现最大值,1996年和1999年为零。这与期间国家外交密切相关。1993年5月,费城交响乐团再度访华,5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首场演出。[8]1997年,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时隔12年后中国国家元首对美国的第一次正式访问;1998年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回访。[9]因此,1998年中美音乐交流数达到年均最高。

第二,企业参与中外音乐交流活动更加广泛深入。《人民音乐》文献反映,第一家在中国注册成立合资企业的“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公司”,1994年1月举办旅美华人作曲家谭盾个人作品音乐会,1995年主办“世界名人名作音乐会”等[10]。2002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与中国华兴(集团)公司北京华光远东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邀请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厂商参展,以及商业单位与进出口企业代表参会。[11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参与音乐对外交流活动成为新趋势。

第三,音乐理论交流活动体现学科特性。如  图5。

《人民音乐》反映出该时期音乐理论交流活动范围更宽,涉及音乐学学科更广,主要有中国传统音乐、西方音乐、世界民族音乐、作曲理论技术、音乐产权等,这说明该时期中国音乐学学科得到更大发展。其中,中国传统音乐相关交流活动最多,说明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越来越大。同时,出现“音乐产权”交流活动,反映中国音乐著作权问题开始“法律自觉”。

第四,中外电子音乐交流活动进入人们视野。电子音乐表演在《人民音乐》中首次出现是在1996年,内容是“1994年北京电子音乐周”。[12]另一例是1999年由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ICMA)主办、在清华大学举行的99国际电脑音乐节。[13]对电子音乐的关注,体现了《人民音乐》对新型音乐的敏感性。

总之,《人民音乐》该时期“中外音乐交流”以开放、自由、多元的新特性,体现了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中国“伙伴关系”新型外交,使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音乐交流时对国家的选择能更加自由灵活。同时,市场经济的确立推广,为中外音乐交流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市场模式下的中外音乐交流得到一定探索。

四、和谐发展:2002年到2012年“中外音乐交流”

2002年到2012年中外音乐交流,在中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在“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建设和谐新世界”外交政策下,在坚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原则中进行,这为中外音乐交流进一步发展赢得新机遇。该时期《人民音乐》以285篇文献,反映了268次中外音乐交流,风采又新。

第一,国家间音乐教育合作开辟新领域。音乐教育交流活动,《人民音乐》反映了两例。一是成立中国—奥地利联合音乐大学。2007年10月8日,中国—奥地利联合音乐大学筹办仪式在中国音乐学院隆重举行。由中国音乐学院与奥地利格拉茨音乐与戏剧艺术大学、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和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合办的中国—奥地利联合音乐大学,是政府支持的非赢利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4]二是丹麦皇家音乐学院与孔子学院合作的签字及揭牌仪式。[15]这两个国际合作办学说明中国对外音乐交流已经进入新的教育模式。

第二,政府努力将中国音乐推向世界。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帮助中国艺术和艺术家走出国门,如“东方快车计划”和中外文化年。“东方快车计划”是由我国文化部于2004年倡导并实施,将中国最优秀的艺术专业人才推向世界并对外宣传的计划。《人民音乐》有“东方快车计划”相关的音乐交流文献。如2007年“亚洲太平洋音乐节”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隆重举行,这次中国团队的出访是由我国文化部直接介入并作为文化部“东方快车计划”的一部分来安排的。[16]“中国文化年”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活动,是外国民众了解中国的一个全景式窗口。[17]在《人民音乐》中所体现的中外文化年有2002年“澳大利亚文化周”[18]、2003年至2005年的“中法互办文化年”[19]、2006年“中国意大利年”[20]、2006年“奥地利中国年”[21]、2006日本“中国文化节”[22]、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23]、2010年至2012年的“中澳互办文化年”[24]等。这些活动均由省部级及以上政府机构主办,可见政府对此的重视。

第三,中国开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音乐比赛。国家对国际大型比赛越来越重视,原民间性组织的大赛,逐渐转由政府主办。如中国国际钢琴比赛,1994年第一届为非官方性质,由靳凯华、周广仁、昊祖强等发起创办,黄沨先生在募集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自1999年第二届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正式成为国家级别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项目之一。[25]

总之,该时期《人民音乐》中外音乐交流向更广阔、更深入的方向坚实发展,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更多的中国音乐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整体上呈现出新世纪初中外音乐交流的更高端、更多元、更深广的新特性。

五、命运共同:2012年到2020年“中外音乐交流”

《人民音乐》自2012年至今的“中外音乐交流”,以295篇文献,反映了282次实际交流情况,体现于中外音乐交流国家对象、“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外音乐交流、新时代中外音乐交流合作方式、“孔子学院”音乐输出等方面。

第一,中外音乐交流的国家对象。该时期《人民音乐》相关文献反映了我国以“一对一”方式与44个国家的交流活动,实际交流189次,可见新时代中外音乐交流的深广度。如图6。

由上图可见:第一,该时期中国与美、俄、德、韩、日、英、法、奥地利等音乐交流为主,体现了国家外交主体的多样性。第二,从“一带一路”角度看,既有“老友”也有“新交”。如,与“老友”波兰关系的新发展,2016年“北京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赛”。《人民音乐》发表文章反映了首届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26]也有中国新结交国家的音乐交流活动。如2017年1月由国家文化部、广东省文化厅委派并联合吴氏策划海外公司组织策划的“欢乐春节”——广东民族乐团中亚巡演(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活动。[27]

第二,“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外音乐交流活动内容多彩多姿,包括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教育等。《人民音乐》发表朱时时和荣英涛等撰写的文章,给予了及时概括反映。朱文综述了2017年由深圳市政府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精彩[28],荣文全面介绍了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举行的“国际音乐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音乐学术研讨与展演”的盛况[29]

第三,音乐交流活动合作方式新趋势。新时代新外交,越来越多单位机构寻找与自身同类型的机构合作,开展音乐交流活动。《人民音乐》发表张君、张萌、荣英涛、施艺、张乐心等人文章,分别反映了2013年天津歌剧院和匈牙利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歌剧《弄臣》的上演[30],2015年在墨西哥举办的第二届“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31],2016年第19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法国普罗旺斯的深度合作)[32],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匈牙利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中匈音乐文化交流工作坊——中国与匈牙利民歌的亲缘关系研讨会”[33]。可见,新时代中外音乐交流方式呈现“同类合作”的新图景。

第四,“孔子学院”的中外音乐交流。根据《人民音乐》文献,2012年经国家汉办厅/孔子学院总部批准,中央音乐学院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合作建立全球首家“音乐孔子学院”,2013年举办首届音乐节[34]。2014年“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获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正式批准,成为全国唯一以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为核心的新平台,随后由这两个机构主办多届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孔子学院音乐节、中国音乐文化暑期国际研修学院等活动,反映了“孔子学院”平台上中外音乐交流新风采。

综上所述,该时期《人民音乐》的中外音乐交流,从交流国家数量、交流内容和方式方法,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音乐交流的新面貌,特别是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外音乐交流的新景象,为发好声音、讲好故事、树好形象作出了新贡献。

结语

巡礼《人民音乐》60年“中外音乐交流”,五个阶段的历程,浸透了《人民音乐》人的汗水与智慧;以鲜明的思想性、显著的艺术性、独特的时效性、突出的国际性,展现了中国与世界音乐交流的辉煌。作为“人民”的刊物,《人民音乐》牢记宗旨,始终与国家外交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与中国音乐建设发展相一致,彰显“人民性”。作为“音乐”刊物,《人民音乐》讲述中外音乐交流,注重作为国家级音乐刊物专业性,突显“音乐”。作为“单月”刊,《人民音乐》虽然不如日报反映时事便捷,但能及时反映中外音乐重大交流活动,给予多角度多维度呈现。作为国家级音乐刊物,其以高层级大格局反映中外音乐交流,体现了可贵的国际性视野。总之,《人民音乐》60年“中外音乐交流”以其长期性、专业性、广泛性、权威性、国际性和影响力,使自身成为反映新中国中外音乐交流的历史长卷,成为一座不可或缺的史料宝库。

注释:

[1]该时期中国派遣学生以赴苏联留学为主,不过也有来我国学习音乐的。如,1953年捷克斯洛伐克派遣学生伍康妮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中国音乐五年。

[2]《首都将举行盛会纪念格林卡和贝多芬》,《人民音乐》1957年3月。

[3]波里:《苏联作曲专家阿拉波夫同志在北京作曲家座谈会上的发言》,《人民音乐》1955年6月。

[4]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86—196页。

[5]殷伴:《我国主办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人民音乐》1986年4月。

[6]冬:《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在北京圆满结束》,《人民音乐》1989年6月。

[7]作曲家作品表演指的是一场音乐会为某作曲家的作品专场音乐会,整场音乐会更加侧重于突出作品本身而不是演奏者对作品的演绎。

[8]卞祖善:《欢迎美国乐队大使再度访华》,《人民音乐》1993年8月。

[9]齐鹏飞、李葆珍:《新中国外交简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78页。

[10]钧:《乐海短波》,《人民音乐》1995年6月。

[11]《第六届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人民音乐》2002年3月。

[12]丁:《中意音乐家96北京当代音乐周谱新章》,《人民音乐》1996年第6期。

[13]陈倩:《拥抱人类回归人性——记99国际电脑音乐节》,《人民音乐》2000年9月。

[14]于庆新:《乐海短波》,《人民音乐》2008年10月。

[15]《图片报道》,《人民音乐》2012年8月。

[16]高为杰:《亚太音乐家的盛会——记2007年新西兰举办的亚洲太平洋音乐节》,《人民音乐》2007年5月。

[17]曾琳智:《“枪炮”或“玫瑰”——公共外交中的音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版,第132页。

[18]雷达:《垂柳与金合欢的和谐——澳大利亚墨尔本交响乐团的中国之旅音乐会评述》,《人民音乐》2003年4月。

[19]吴春福:《欢迎您中国——记中法文化年之“中国作曲家作品音乐会”》,《人民音乐》2004年1月。

[20]梁莹:《斯波莱多A.Belli实验歌剧院沈阳行侧记》,《人民音乐》2007年2月。

[21]韩新安:《2006魅力东方——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奏响金色大厅》,2006年3月。

[22]王廷瑛:《乐海短波》,《人民音乐》2006年12月。

[23]孟繁玮:《乐海短波》,《人民音乐》2007年5月。

[24]荣:《乐海短波》,《人民音乐》2011年8月。

[25]王樱朴:《第三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综述》,《人民音乐》2004年7月。

[26]宋学军、董瑞:《走近肖邦  感受经典——第一届北京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综述》,《人民音乐》2017年3月。

[27]《广东民族乐团赴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巡演》,《人民音乐》2017年2月。

[28]朱依依:《丝路华章 文化交响——记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闭幕音乐会》,《人民音乐》2017年7月。

[29]荣英涛:《“一带一路”国际音乐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音乐学术研讨与展演将在京举办》,《人民音乐》2017年4月。

[30]张君:《乐海短波》,《人民音乐》2013年10月。

[31]张萌:《全面展示 深度交流——记第二届“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在墨西哥举行》,《人民音乐》2015年8月。

[32]荣英涛:《乐海短波》,《人民音乐》2016年9月。

[33]施艺:《中匈音乐文化交流工作坊简述》,《人民音乐》2018年10月。

[34]张乐心:《东方音乐回荡童话王国——全球首家音乐孔子学院“首届音乐节暨启动仪式”系列活动在丹麦圆满落幕》,《人民音乐》2013年6月。

参考文献:

[1]《人民音乐》1950年9月—2021年12月,第1期—第704期。

[2]李焕之主编:《当代中国音乐》,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7月。

[3]张萍:《中苏友好协会的组织结构及其变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第1期。

[4]张雯雯:《〈人民音乐〉 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 2010)》,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年。

[5]齐鹏飞、李葆珍著:《新中国外交简史》,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

[6]张历历著:《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

[7]李正华、张金才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1949-2012)》,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10月。

[8]赵华:《中国音乐期刊〈人民音乐〉(2000-2017)传播要素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8年。

[9]曾琳智著:《“枪炮”或“玫瑰”?——公共外交中的音乐》,上海书店出版社,2019年2月。

[10]洛秦:《论期刊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展的功能和价值——从一份名单、一期专题和一本文集看〈人民音乐〉的定位与意义》,《人民音乐》,2021年6月。

罗苑宁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读研究生

(责任编辑 崔健)

猜你喜欢

交流音乐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奇妙的“自然音乐”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交流&イベント
交流&イベント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