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意涵、内在旨向与实践向度

2024-06-14梁勤超李鲲李源

体育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共生武术命运

梁勤超 李鲲 李源

[收稿日期:2023-09-2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TY110);“天府青城计划”天府社科箐英项目(川青城第1039号)。

作者简介:梁勤超(1980-),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社会学。E-mail:tiyuxue@126.com  通信作者:李源]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理论意涵、内在旨向和实践向度3个维度,探析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问题。研究认为,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回归生命”与“和合共生”的理论意涵。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在“生命”维度上,具有内在一致的“生命意涵”;在“共生”思维上,具有内生的“和合共生”精神依归,二者秉承“和合共生”的和谐精神、对接“和合共生”的公平精神、追求“和合共生”的自由精神;“美好生活”是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目标旨归。中华武术更好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践,需要进一步彰显中华武术促进生命健康的公共价值,构建生命利益共同体;讲好中华武术“和合共生”的故事,构建和谐社会共同体;提升中华武术国际传播话语权,增进武术文化认同,构建武术情感共同体。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武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意涵;内在旨向;实践向度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3-0007-07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intrinsic purpose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for Chinese Wushu'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LIANG Qinchao1,LI Kun2,LI Yuan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realistic problem of Chinese Wushu'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intrinsic purpose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Wushu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ha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returning to life" and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Chinese Wushu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in the "life" dimension, has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life meaning"; in the "symbiosis" thinking, has the endogenous "harmony and symbiosis" spirit. In terms of "symbiotic" thinking, there is an endogenous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spirit to which both adhere, adhering to the "harmony" spirit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and dovetailing with the "equity" spirit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They uphold the spirit of "harmony"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buttress the spirit of "fairness"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and pursue the spirit of "freedom"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The "good life" is the goal and purpose of the Chinese Wushu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To better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with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its need to highlight the public value of the Chinese Wushu in promoting "life and health", and also build a community of life interests; to tell the story of the Chinese Wushu in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and als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 community.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discourse power of Chinese Wushu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also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Wushu, and then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Wushu emotions.

Keywords: tradctional national sports;Chinese Wushu;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theoretical connotation;intrinsic purpose;practical direction

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这个由新技术革命创造的全球化时代,重构和压缩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距离,呈现出复杂多元的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在这个复杂多元的全球化时代,人类自身不断寻求与整个世界之间共生共在、有序进化的路径。“世界人民的普遍交往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共同进步,把人类凝聚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宏大、精深的智慧为人类生存提供高质量和合共生的和平共处文本。全球复杂多元性并不意味着当前的全球化进程是“一个难以驾驭的无序化世界”,与之相反,全球化是通过无数次的交互作用造就自身的存在,世界主义者全球流动形成的“人类大熔炉”意识,也必然催生命运相通、合作共赢的有序化世界。在这一命运相通的人类共同体里,众多“地方性”文化得以走出既定的地域界限,与全球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与互鉴,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华武术作为全球“地方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明因共享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如果任何事都可以用‘人类去赋予意义,那么这些由‘人类充分共享的东西就能使理解成为可能”[2]。基于上述思考,尝试在“新生命哲学”视野和“和合共生”思维下探讨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意涵、内在旨向和实践向度等问题,以期让中华武术的光芒照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每一个角落,让“地球一家、人类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1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意涵

1.1  “回归生命”的意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哲学是以“‘如何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为基本理论线索,以‘确证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根本价值旨归”[3]的哲学。因此,“生命”这一本原性的问题始终贯穿到对人类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剖析与理解之中。事实上,本原性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只有对世界存在的“生命”本原有切实理解的人,才能为自己的存在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孔墨讲“仁义”“兼爱”,老庄讲“无为”“无待”,宋明理学讲“天理”“人欲”,心学家讲“良知”等都是讲“人生至道”的“生命理念”问题。作为最“灵性”的生物,人的“灵性”存在于人对自身生命自觉的理解。“人有现实关怀,亦有终极关怀……而终极关怀的旨向,则要归之于世界的整体、宇宙生命和人类生命的本原”[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是对当下世界人类自身的现实关怀,也是对未来人类社会“实现进步和创造有益于个人和人类物质、精神、伦理更高发展的各种价值”[5]的终极思考。

1.2  “和合共生”的意涵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导演向世界传达以“和”为本位的中国文化精神精髓。“和”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共识,儒家关注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关注“人和”,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侧重自然与心,关注“天和”,主张“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在“和”文化基础上的“和合共生”理念,则包含“不同而和”“和而不同”“和故能生”的诸多内涵。其中,“不同而和”的前提是“不同”,所谓“以他平他谓之和”,是指不同异质事物之间协调互补达成“和”的局面,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即是普遍存在多元一体的互补关系,也是宇宙生命的总体构成理念。“和故能生”指明“和”是事物生成演进的根本动因,“生”原本即是蕴含在“和”的结构之中。全球化催生的是多元文化共生的世界文化版图,“和而不同,同则不继”,你有我无或你无我有的历史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文化版图中,每种文化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合共生”亲密相处,融合而成多元文化繁荣共生的文明景观。

2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在旨向

2.1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在“生命意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启当代人类由‘个体本位到‘类本位生存状态的转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命维度就此彰显”[6]。“共同体存在的本身就是对人的生命本质的维护”;“一方面,共同体作为有机体,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另一方面,共同体的成员——人自身的生命本质”[7]。人类命运可以理解为人类这一物种的生命在生存论意义上是否能在宇宙自然中持续存在和发展。应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生命共同体,在人类主体的生命维度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同呼吸共命运这一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规定和共同追求而组织建构的“生命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最终要落脚于世界上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发展,人类在面对全球性共同困难和挑战时,必须回到人类自身,回到每一个个体自身。人类命运共同体“类本位”时代的合作发展取代个体本位时代的激烈竞争,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的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关怀和德性追求。护卫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观的核心要义。以中华武术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命”的线索和意识一直贯穿中华武术的生产实践。纵观中华武术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在远古时代的滥觞期,还是发展成熟期,中华武术都用自身特殊的“悟道”方式来认知生命的本原,探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生命哲学表达形式。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生存教化、生活教化和生命教化3个境界为目标”“武术的生命教化就是对武术人的一种精神培养和人格塑造,最终把武术人教化成生命意义上的英雄”[8],彰显“武术人以‘合内外之道为其生命之要旨,以‘大写的人之生成为其生命之皈依,他们在自省与体认之中不断探索生命之隐秘与生命之智慧”[9]。因此,在生命维度上,中华武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具有内在一致的生命意涵。

2.2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生“和合共生”精神

1)秉承“和合共生”的和谐精神。

从根本上讲,人类的和谐源于天地和谐、自然和谐。“以和为贵”,中华文明强调追求多元共存、和合共生的多样性和谐。《尚书·舜典》云:“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古人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并以此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之间关系的模型,塑造中华文明“和谐”追求的普遍理想和价值取向。“协和万邦”追求永久和谐的大同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久不断的理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中华文化和合观念对中华民族内求和谐外求和平理念的传承与升华。承继中华文明“以和邦国,以谐万民”追求世界和平的思想,“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10],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和谐精神观念是武术伦理思想的主要准则,和谐成就武术特殊之美。中华武术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也是民族心理个性在健身自卫领域的合理反映,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某种古老的哲学思想,追求那种完美和谐的人生境界。中华武术将传统文化中“人自身内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融于武术生产实践中,形成以人自身内心世界的和谐为真,人与社会之间的人际和谐为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和谐为美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如太极拳是受传统哲学影响较深拳种,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合精神与和谐观念,是“典型的和谐文化载体”和“体认和谐的典型音符”[11]。

当今社会,现代科技日益发达,但异化也随之加剧。体悟中华武术的和谐观念,培养人与人之相处和谐情感,陶冶人与自然和谐情操,回答如何引导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答案,也许中华武术的传播实践能带来些许希冀。“人类可能只有在一个集体否定的时刻,即人类作为物种的存在面临威胁的时刻,才会最终认识到自身是一个整体”[12]。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现代性危机”的当下,蕴含着和谐精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可能是一个从目前统治世界的新自由主义式超级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转向更可持续的目标与价值的契机”,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13],抑或是最大可能实现人类福祉和星球繁荣的现代性范式和中国方案。

2)对接“和合共生”的公平精神。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合才能共生,共生才能共存,公平才能共生共存。积淀在历史意识与民族心理的“大一统意识、情结与思想,成为凝聚华夏民族与维系多元统一格局的精神支柱”[14]。面临全球现代性危机,尽管理想世界大一统格局无法实现,但是和合发展应当成为一种时代共识。塑造公平精神指引下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共存”的新国际秩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发展格局必定成为“人类命运”的共同渴望。事实上,只有奠定公平精神的牢固根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摩天大厦才能在风雨飘摇的现代性世界中屹立不倒。

公平是“义”与“利”统一的结果。“‘义利统一打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天下一家诠释‘天人一体的人类情怀”[15]。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义以为上。”墨子云“义,利也”,主张“尚利贵义”。孟子云:“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荀子云:“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古代先贤重义轻利、取利有道、先义后利的观念,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一以贯之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我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义利观,基于各国和全球共同的“利益交汇点”形成“利益共同体”,破除西方“利益至上”“零和博弈”的价值论调,塑造人类社会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新格局,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

武德是中华武术伦理观的核心,“学拳以德行为先”“艺无德不立”,武术人置武德于首位,学艺即是求道,艺人至境即道之所在。中华武术与武德伦理的结合正是中国“礼仪之邦”“仁义之国”的缩影。行侠仗义,重义轻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即是武术人武德修为的现实表征。在传统社会中,中华武术除健身自卫的功能之外,武林人面对社会不平的暴力反抗意识和对邪恶势力的行侠仗义行为,使中华武术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中华武术“侠义”行为追求的“公平”精神既是中华武术传统武德社会责任的外在表现,也是建构社会公平正义秩序的内在追求使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共生共存的国际新秩序是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之上的,“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16]。

3)追求“和合共生”的自由精神。

作为人类普遍追求的自由价值,在中华传统“和合共生”文化中有着独特思考。道家自在自为的生命自由;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自由;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自觉学仁到自为行仁、再到与天地和谐统一自在的自由;《易经》中的“太和”“万物咸宁”,形容天地间极致的和谐自由等,均是从不同维度对自由的诠释。马克思主义运用发展观点看待社会自由,把物质财富的自由创造与公平分配视为社会自由的重要内容,认为真正的社会自由“必然是充分肯定与张扬人的主体性的,必然是要处于社会关系统一性之中的,必然是普遍的进而要消灭阶级差异的”[17]。

马克思自由观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共同体中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承传统“和合共生”文化理念,继承并创新马克思的“类”意识、“真正的共同体”等观念。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自由理念与“和合共生”的整体主义自由观、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个性与共性统一的自由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合文化的整体主义自由观并不过分主张主体的个性自由,而是更强调主体间性的自由,多样主体及其文明和而不同、和合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自由观给世界各国、各民族多样主体和谐共处提供可能。“现代社会瓦解了共同体,个体获得一定自由,理性得以开启,但唯利是图的‘市民社会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18]。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人类社会对自由、安全生存环境的追求,成为超越斗争性、对抗个体性生存的可能路径。

中华武术同样追求“和合共生”的自由精神,主张人与人友好相处、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人与自身心灵和合。中华武术在习练过程中,通过肢体运动对一招一式动作的揣摩、思考、感悟,反观内视自己的心灵,将习武者带入可以获得无限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中,心无其心、身无其身、自然而然、逍遥自在。在这一心灵净化、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过程中,减少血气之勇,增添与人为善之情,在唯利是图人际关系紧张的市民社会中,平添几分岁月静好的自由与安宁。如果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和合共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那么中华武术的实践则是将这一向往与渴望可能变为现实付出的切实行动,也许这正是中华武术走出去的真正意义所在。

2.3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美好生活”旨归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武术至善追求均以“人”本身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指向“人”的美好生活,在思想内核和目标取向上是高度契合的。中华武术作为民族化的生活方式,浸润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质,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搏击之道的独特领悟。中华武术是搏击术,不是单纯的拳打脚踢的动作,也不是力气与技法的简单结合,其饱含哲理,蕴含着武术先贤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中华武术的至善追求讲究拳与道合、艺与心合,最后达致拳道合一、拳心合一的武德至高境界,从教化与内生化育的武术实践中体悟中华民族对生活世界的理解,追求那种人与自然共生、人与人、人与社会完美和谐的美好生活。

“在一定意义上,美好生活就是一部人类生存发展的演进史,这种美好生活的深沉追求既表现在人的实践上,也表现在思想观念的争鸣上”[19]。如果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思想维度上对人类生活形态以及社会发展道路的深邃洞察,那么中华武术则在人的实践维度上通过武德浸润和技术修炼塑造灵魂、强壮身体,以其独特的和谐之美与生命修为融入美好生活,呈现出人与人之间友好信任、人与社会关系紧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的发展景观。显然,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才是历史发展的真实目的。在一个全新的人类普遍交往的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使中华武术成为真正链接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纽带,具体而真实地推进着属于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时代,让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美好生活从梦想照进现实、从中国走向世界。

3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实践向度

3.1  彰显中华武术促进生命健康的公共价值,构建生命利益共同体

生命健康的公共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无法调和当今世界人类社会生命健康的公共价值需要与资本逻辑“利己”思想之间的矛盾。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人类公共实践发展规律,有助于实现从资本主义“利己”的虚幻共同体向共同利益的真实共同体转变,因而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不二选择。要实现中华武术内在的促进生命健康的公共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彰显中华武术促进生命健康的公共价值,真正引领和有序推动中华武术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命健康发展的公共行动,助力构建基于生命健康的生命利益共同体。

首先,提炼中华武术促进生命健康的公共话语表达,既要对方听的清,也要对方听得懂。“人的生命健康既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目标”[20]。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武术传播应当立足于服务人类健康的制高点,将中华武术文化的本土性与人类社会的全球性发展结合起来,提炼中华武术文化促进生命健康的新理念、新表达、新话语,创新各种传播渠道,讲好中华武术促进生命健康的公共价值故事。

其次,做好中华武术促进生命健康的实践行动,既要对方看的见,也要对方体悟到。中华武术作为一种身体文化,是以过程的修行实践为主导,通过身体力行的恒久练习和练化,无论是人体外在的各个部位,还是内在的精神、意识、呼吸,都需要协同一致,从而达致内外合一、壮内强外的健身成效。当然,如果说武术习练的筋骨强壮只是外在形式的强壮,那么心理虚静、无为不争,“自胜者强”,才是内在的强壮,内外兼修的强壮,才是武术健身的真谛所在。

最后,讲好中华武术促进生命健康的人类情怀故事,既要对方听明白,也要让对方听进去。与西方武道讲究胜负的格斗相比,中华武术淡化竞争意识,强调生命至上的人文关怀。中华武术以关注人的生命为发展线索,以生命为本质的生命自觉和以人为中心的人本范式,使中华武术与西方武道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取向。“同在地球村,健康共命运”,讲好中华武术彰显的生命健康的人类情怀故事,有助于照亮人类命运共同体命运与共、共存共生的未来前景。

3.2  讲好中华武术“和合共生”的三维故事,构建和谐社会共同体

中华武术要更好地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还需遵循“和合共生”的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21]就人类社会整体而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成果本来就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因而也是人类社会共同所有、共同追求的价值体系,“人类共同生活的现实中一直就孕育着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内涵与观念基础”[22]。中华武术作为域外民众认知最为广泛的民族文化符号,无疑需要承担起讲好其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合共生”的三维故事,助力构建“和合共生”的和谐社会共同体。

首先,讲好中华武术中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和谐故事。中华武术在风格上根据仿生学模拟各种动物形态与特长,形成象形取意的不同拳种;在习练要求上体现“以武体道”以及与天道自然规律的主动结合。中华武术契合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追求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和谐价值观,“在本体论层面将天地人视为一个系统整体,在价值论层面将与天地合一作为生命的最高追求”[23],彰显中华武术“天人和谐、物我统一的修行智慧,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理念。”[24]

其次,讲好中华武术中人与社会“和合共生”的公平故事。和谐的社会自然离不开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更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在世界民众的心目中,中华武术不仅是搏击之术、健身之术,更是塑造灵魂、进行心性修养的成人之术。“天下为公,道洽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蓝图,“以其精要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人类社会预设美好愿景”[25]成为激荡世界的时代强音和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历久弥新的“世界梦”。“中国古人认为公平正义出于人心”[26],恒久的武术习练通过“武以成人”的人性修养达到仁义之心,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心性修养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境界,助力构建公平正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大同社会。

最后,讲好中华武术中人与自身“和合共生”的自由故事。自由作为人的本性,是人生意义的最高体现。历代先贤以自由悬为鹄的,鼓励人们在面对自由并不断趋向自由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中华武术的习练培养充盈、健硕、完美的人格养成,在人与自身身心和谐的基础上,提升主体的生命精神境界,实现自我超越,以达到追求自由精神的目的。同西方人观念以单纯的“自我实现”为自由,过度推崇个体生命的空无依傍和绝对超越的旨趣不同,中国人的自由理念蕴含“超越性”维度。中华武术的习练体悟过程正是主体追求自由的升华过程,在人的生存层面顺应自然,在实践层面认识和掌握必然,延伸为超越性精神追求层面的超越必然和回归自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着从争取走向“自由人”到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再至“生命自由和谐”的人类社会演进理路。讲好中华武术人与自身“和合共生”的自由故事,讲透中华武术蕴含的“自由”生命精神,助力构建生命之自然与自由契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社会。

3.3  提升中华武术国际传播能力,构建武术情感共同体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世界各地纠纷不断,人类社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文明不必依靠显著的军事强力支持,而是通过交流互鉴、互动互补、维系人们向往和平意志的“软”力量。“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进步”[27]。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华武术无疑是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股不可忽视的文明力量。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华武术国际传播能力,构建武术情感共同体。

首先,塑造中华武术正面形象,提升国际传播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既是国际事务治理的权利,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展现。奥林匹克语境下中华武术话语权的旁落,意味着在世界体育舞台上,中华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没有展现出其相应的影响力和和精神力量。源于意识形态差异和国家利益冲突,西方媒体习惯性对中国进行对抗式解读的现象仍客观存在。虽然全球化传播语境下意识形态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宰制力暂时无法消除,但是在处理中华武术国际传播发展的自身问题,特别是中华武术自身负面形象带来的偏见、误读的问题却不能忽视。中华武术要在国际舞台上占据话语权优势,既要会说,也要敢说;既要“说的懂”,准确表述中华武术自己的文化个性,也要对方“听的好”,用对方熟悉的文化、历史语言表达清楚中华武术的公共价值观。提升中华武术国际传播话语权,还需要进一步塑造武术正面形象,增强中华武术国际传播话语的亲和力、感召力和认可度,在信息传播全球化时代向世界讲述出真实、全面的中华武术,消除和纠正“他者”对中华武术的偏见和误读,全面展现中华武术国际传播应有的影响力和精神力量。

其次,加强中华武术精准传播,促进武术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28],为我国国际传播从标准化走向精准化提供根本遵循。如果说标准化传播“刷存在感”解决中华武术“走出去”的问题,那么精准化传播则需要“深度参与”解决中华武术“走进去”,使中华武术“入脑入心”被接受认同的问题。“精准传播是技术发展与人性需求的统一”[29],是以“用户画像”为前提,用最恰当的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产生符合预期的效果。中华武术精准传播应贴合新媒体时代受众差异化、分众化、定制化、个性化的基本特征,以“目标精准—内容精准—主体精准”的完整传播实践链路,解决为什么而传播、用什么传播以及谁来进行传播的问题。在目标上,顶层谋划中华武术精准传播的新战略新举措,针对不同区域受众特点,选取不同传播方式,适时评估传播效果;在内容上,提炼讲好中华武术故事的新话语新表达,创新武术国际传播内容呈现形式,拓展传播新渠道新平台;在主体上,发挥包括普通武术参与者、意见领袖在内的武术个人与政府部门、媒体公司、武术国际组织等多元化主体作用,形成在国家层面、媒体层面以及个体层面的传播合力,培养武术精准传播新人才新团队。真正实现中华武术精准传播,使武术文化“入脑入心”,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后,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中华武术情感共同体。“国之交在于民之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立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发展,落脚于国民之间的友好交往。中华武术是建立在传统“和合”文化精神之上的民族个性文化,从意义表达和文化个性上,中华武术倡导顺应自然、与自然和合共生,这与西方武道主张与自然斗争、征服自然形成互补之意。在与西方武道交流的过程中,中华武术不必过分张扬自身的理念,每一种文明都有其自身长处和优点,交流互鉴才能补己之短,美人之美才能增加好感和互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探索人类社会如何“一起向未来”“更好地在一起”的问题。通过武术文化交流和武术情感教化实现对社会与人的整合,使人们达向至善的境地,构建武术情感共同体,从而在人类共通的情感领域筑牢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为构建人类和谐社会、重塑社会共同价值提供中国方案。自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提出以来,多次被写入联大决议,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今全球化社会文化不断融合演进过程中,人们可以在世界景观社会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国别文化。中华武术作为来自东方文明国度的传统文化,其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所需,更是其自身应担负起大国文化责任的应然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包庚. 世界普遍交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 中国社会科学,2020(4):4-26+204.

[2] 金天栋,任晓.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共通的意义空间”研究[J]. 社会科学,2021(2):32-46.

[3] 张懿,夏文斌. 马克思生命观的历史、理论与现实[J]. 青海社会科学,2018(5):72-80.

[4] 陈伯海. 回归生命本原[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5.

[5] 阿尔贝特·施韦泽. 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M]. 陈泽环,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9.

[6] 朱雪微,胡天乐. 历史·生命·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维度[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2):47-54.

[7] 马俊峰,马乔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5.

[8] 王美娟. “以武立命”:武术教化之道——评唐韶军《生存·生活·生命:论武术教化三境界》[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4):117-118.

[9] 金玉柱. 慎独与索隐:中国武术生命格调的书写[J].体育学研究,2019,2(2):31-37.

[10] 习近平.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 求知,2021(1):4-8.

[11] 王国志,邱丕相,郭华帅. 太极拳:一种体认和谐的典型音符[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1):64-67.

[12] 杜赞奇. 全球现代性危机——亚洲传统和可持续的未来[M]. 黄彦杰,译. 上海:商务印书馆,2017:4.

[13] 王轩. 生存安全性的文化价值逻辑:基于马克思人学价值论断厄视野[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24.

[14] 俞祖华.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观念及当代价值——兼谈生命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C]//第九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2015:21-27.

[15] 李包庚,王祯.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场逻辑与时代价值[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4):29-35+197.

[16] 许利平. 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N]. 人民日报,2021-08-19(009).

[17] 于永成. 论马克思社会自由观的五重内涵[J]. 广东社会科学,2023(3):70-78.

[18] 邓玉琼.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研究[D].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9:1.

[19] 项久雨.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及价值引领[J]. 中国社会科学,2019(11):4-24.

[20] 朱海林.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伦理意蕴[J]. 伦理学研究,2021(4):118-124.

[21] 王海建,郝宇青. 习近平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J]. 思想教育研究,2022(4):23-29.

[22] 成海鹰.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结晶[J]. 中州学刊,2023(1):95-102.

[23] 彭菊花.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其时代价值[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1):48-55.

[24] 郭桂村,李臣. 讲好中国武术的“和合共生”故事[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3-08(006).

[25] 于建福,宫旭. 天下为公 道洽大同——释读民族复兴“中国梦”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J]. 齐鲁学刊,2019(2):36-41.

[26] 杨信礼,卿潇潇. 论习近平公平正义观的内在逻辑[J]. 理论学刊,2021(6):15-22.

[27] 习近平. 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N]. 人民日报,2022-09-17(002).

[2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6):4-5.

[29] 文建. 提升传播精准度 增强国际话语权[J]. 中国记者,2019(8):6-10.

猜你喜欢

共生武术命运
命运的更迭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命运秀
武术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