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行懒汉的救命稻草

2024-06-13喻添旧

摄影之友 2024年6期
关键词:利雅得薯条沙特

喻添旧

其实在今年之前,我都没有考虑过用手机来摄影。因为我一直以来都习惯了使用 iPhone——拿手机哪里会拍照嘛。我第一次认真地拿手机拍摄照片,用的是OPPO Find X7 Ultra,今年它刚上市的时候我就用上了,旅行的时候带着它。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我又试用了已经上市几个月的小米 14 Ultra 和快递箱还热乎着的华为 Pura 70 Ultra,我想在旅行中实际看看这些机器之间的拍摄效果有什么不同。这些手机有些是“合作”得来的,品牌希望我用他们的产品来拍摄,并不是说我这个手机摄影的小学生有什么了不得,而是厂商们越来越看重我这种“旅行懒汉”了。

今年年初我去了一趟沙特阿拉伯,兜里也揣着一部新手机,我就不说品牌和型号了,又不是在打广告。

沙特首都 Riyadh 的意思差不多是“花园”,中文翻译也相当美好:利雅得。在这个城市你可以看到人作为主人面对来客时本来应有的样子,自信、优雅、热情、分享、付出,还有一个词很好:对焦。

2019 年沙特开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焦。对得不错,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一张都没虚。要不是需要在媒体同行和邀请方面前装装样子,显得不那么应付旅程,我是根本不会掏出相机的。

媒体人、专栏作家、纪录片导演。出版旅行文化随笔集《步履如歌》。

清晨的利雅得,朝阳晒在高楼大厦的玻璃幕窗上,也晒在手机屏幕上,金碧辉煌。宣礼塔上亮着灯,这里的建筑与信仰一样,有着严格的规则感。但与此同时,尤其是国家“180 度大转弯”之后,利雅得的精神世界里深深刻上了两个字:未来。

2019 年,曾经对于游客来说神秘未知的沙特阿拉伯首次向 49 个国家开放旅游签证,就此向世界打开前来探索的大门。

利雅得已经错过了过去,没有理由不拥抱未来。

于是在“规则感”和“沙特 2030 愿景”的基底内,“科幻感”注入城市的建设中来——沙特内政部大楼的外观设计就像一艘待航的飞碟。登上 302.3 米的王国塔,观景长廊的两侧偏南北展开,向东南是繁华已成的 CBD,向西北则有一片好像从天而降的天空之城的造型奇异的楼群。此外,是面积庞大的、灰黄色的阿拉伯传统风格的住宅社区,以及无论向哪个方向都堵成“Jam”的主干道。

“Jam” 这个词是 Uber 司机 Hassan说的,他先是用标准地道的英语欢迎我来到沙特旅行,标准得好像接到了官方的ISO 执行标准。之后的闲聊中他的英语就不咋的了。他掏出手机用软件把阿拉伯语翻译成英语再播放给我听,可是我的英语也不咋的啊。我为啥打 Uber 而不是出租车?不就是不想跟司机聊天儿嘛。

Hassan 建议我清晨再出门前往我要去的市集,而不是夜里,因为夜里有太多的人逛街,交通真的很堵。当地人很会享受夜生活。气温凉爽,灯火通明,人们在商街围坐,咖啡和水烟填满了话题的空隙。

这么好玩儿,凭啥让我早上去?

利雅得人对于如今的开放都很欢迎,而且受益颇多。在街头巷尾,他们常常抓住我唠嗑。而我以一张照片回报,听一听也记录下他们的故事。

Fahad 穿着讲究,衣服料子在照片里显得相当高级。我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买燃香木。看到我举起手机,他来了劲头儿,将香炉埋进头巾,当烟雾撒满,头巾缓缓掀开,又用手轻轻扇动闻进鼻孔。这一套仪式齐全的表演结束后,他将香炉递来请我也享受一番。

Aziz 老先生饿了,但他还是按照购买薯条的进度条来找我闲聊。他给我推荐了很多个来沙特必去的城市打卡点,包括如果我是穆斯林就可以前往的麦加——“那是 GOD 所在的地方”。后来他邀请我吃薯条,我邀请他拍下一张人像照,那张照片里他的眼睛闪着让人感动的光。

但是谁要吃什么薯条嘛,利雅得有那么多高级的、有趣的、本土的美味餐厅,在阿拉伯传统风格的 Najd Village 餐厅里,一进门就有浓香的阿拉伯茶欢迎你。红茶配椰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既是阿拉伯人的主食,也是零食小吃,还是饭后甜点。服务生一手托着汇聚了全部食物的餐盘,一手提着大蒲团一样的餐垫儿,杂耍一样进了屋。夯土墙壁的小屋里,两侧是席地的坐榻,有的还装饰成马鞍形。地面早已被地毯铺满,食物餐盘放在麻编的垫子上,再放在地毯上。

长粒米和烤鸡以及带骨羊肉混在一起,装了两个巨大的盘子。辣椒、洋葱、茄子、土豆,这些最常见的阿拉伯地区蔬菜都是增加口味丰富性的好搭配。

用手抓着吃,才叫手抓饭。据说只有这么吃才能感知食物的温度和触感,吃起来更香。但有一个坏处是不能动手机了。没法“在吃饭前对食物消毒”,真是急死人了。

其实想想,如果说在旅行中有一样东西是必须随身携带的,我的选择一定是手机。它可以导航和打车,可以在餐厅预订和结账,可以拍照——又不仅仅是拍照而已。

你看,我在利雅得的旅行经历已经证明,一台适合拍照的手机其实是一个线下社交利器,一种快速融入当地人的手段:以合影的邀请开始,以聊聊城市和天气继续,以(存有私心的)人像拍摄结束,继而再收获一个对照片效果的感叹和赞美,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乐于拍摄城市人文的旅行者来说,是莫大的便利。以前我需要举起巨大的单反,一次次对路人做出侵犯性的拍摄动作。而现在,只需要手机上的那一颗小小的几乎已经标配的长焦人像镜头就可以了。这手机被掏出来的时候,没有“威胁”,没有误会,所有人都可以在屏幕上立马查看自己有多上镜,所有人都皆大欢喜。说得夸张一点,一台适合摄影的手机,就是一棵帮我摆脱旅途疲惫的救命稻草。

我无意去评判这些不同“影像”手机之间差异的优劣,评测这事留给专业的评测师去做就好了。作为一个摄影师,我关注的恰恰是影像结果的差异化,彩色照片发明了 169 年,不同的照相机品牌始终在做的事情就是使自家产品的色彩和成像结果与友商不同且家族个性鲜明。这些个性现在被移植到“影像手机”上——哈苏化,徕卡化,甚至“去相机化”。其实iPhone 也有个性:真实还原现场。不同人的口味里,藏着自己心爱的柴米油盐和酸甜苦辣,都是 Ultra,谁还比谁差到哪里去呀。

猜你喜欢

利雅得薯条沙特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沙特为何锁定中国?
解锁“夹薯条”游戏
沙特阿美IPO的蝴蝶效应
薯条外传
薯条外传(3)
薯条外传(2)
彪悍的沙特传统舞蹈:边跳边对自己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