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主要影响及防控技术探讨

2024-06-13陈允浩

种子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防控技术

陈允浩

摘 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品种是否优良、栽培技术是否得当,将直接决定最后的种植效益,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水稻的产量,必须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研究,结合现代化手段实现科学种植。近些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逐年扩大,水稻作为霍童镇主要粮食作物,对其的病害表现、主要影响及防控技术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下面将对霍童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霍童镇;病害表现;防控技术

霍童镇是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的农业大镇,近年来,随着霍童镇农业产业布局的不断调整优化,高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水稻病虫害防治变得尤为重要。由于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的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成为霍童镇水稻主要的病虫害之一,危害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对霍童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进行了探究,为更好的防控提供参考。

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害表现及主要影响

1.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害表现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1],能够贯穿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其在水稻不同的生长阶段呈现出现不同的病害表现,总体表现矮化明显。秧苗期主要表现为心叶生长缓慢,病株相比于正常植株呈现深绿色,出现白色瘤状突起、后期转变为黑色,植株矮小;分蘖期病株分蘖明显增多,心叶抽出后螺旋状扭曲包裹病株茎秆伸长,叶片短、质地僵硬,叶面皱褶,出现倒生气生根,高节位分蘖,根系生长不良;抽穗期表现为植株矮小,抽穗小而迟,且颗粒质量轻,在茎秆下半部会出现蜡白色或黑褐色的条状隆起。

1.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害主要影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导致水稻植株矮小、生长不良,不易结穗或抽穗质量低,造成水稻不同程度减产甚至绝收,是霍童镇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会给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霍童镇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约20℃,无霜期约有300天,整体十分适合南方水稻种植,但受到黑条矮缩病病害,导致了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据统计2022年全镇受灾面积约100亩,主要发生在石桥、霍童、溪南等村。

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原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播和发生与白背飞虱的活动存在极为紧密的关联,发生时期基本与其迁飞规律相符合。在霍童地区,白背飞虱危害每年5、6月份随着雨带的向北迁移开始发生,在水稻返青和分蘖期影响最为严重,其具有较强的趋嫩性和趋绿性,迁飞过程中大片的水稻种植区对其存在极强的吸引力。其通过吸食带病植株取得病毒,并在体内大量繁殖,成为病毒的携带和传播宿主,再通过在未染病水稻植株上取食从而不断传播病毒。在传毒能力方面,成虫远不及若虫,但病毒不能经过虫卵传播到下一代[2],带病植株个体之间也不能互相传播,因此,该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基本取决于白背飞虱活动的范围和数量。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是一种病毒病,传毒介包括灰飞虱、白背飞虱等,介体一经染毒,终身带毒,但不经卵传毒。在霍童地区,白背飞虱不能将病毒经过卵传给后代,只有在病源植物如矮稻、矮麦上吸食后才能带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是通过飞虱在水稻上反复转移而进行传播的,一年通常会发生5-6代,以第5代和第6代的三龄至四龄若虫越冬,带毒的越冬飞虱将晚稻上的病毒传至第二年,6月下旬、7月中下旬大田传病危害,如此循环反复。同时,水稻苗龄越小则越易感染此类病害,潜育期也会随之缩短,在三叶期感染的,其潜育期为9-14天;在分蘖期感染的则为33天,且感染越早则发病越重,水稻以早栽而又靠近上季作物发病田的发病重,与病田相邻的边行发病更多[3]。

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条件

蕉城区霍童镇着重关注黑条矮缩病防控,通过划分区域,对种植栽培范围进行合理规划,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规范种植管理方法,从而保证技术能够有效应用。

3.1选择适宜土壤

黑条矮缩病防控首先要先选择适宜的土壤,要求种植区域土壤养分含量高、耕作层较厚,在地理位置上,种植区域应离水源地较近,同时,光照充足,能够满足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的养分、水分以及光照等需求,只有夯实种植基础,才能让病虫害防治取得预期效果。

3.2科学执行灌溉

南方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高,在种植过程中要遵循“潜水勤灌、够苗晒田”的原则。水稻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管理方法不同,要根据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灌溉,保证水分在快速生长时期供给到位,避免出现干苗情况。

3.3控制种植密度

在进行水稻栽培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密植,从而提高产量,但也要避免过度密植而导致养分供给不足,进而使整体质量降低。因此,要结合水稻品种、土壤营养程度等确定种植密度,避免出现养分供养不足的情况,从而在保证生长质量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避免黑条矮缩病快速传播。

3.4确保光照条件

光照是影响水稻生长及其重要的因素,为保证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对地块的选择尤其关键。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周围无明显遮挡物的地块,充足的光照能增加水稻在成熟期的饱满程度,在提升水稻品质的基础上,防止因此而引发黑条矮缩病[4]。

3.5做好防控工作

黑条矮缩病影响大、暴发频繁,不仅对单株造成影响,还会降低染病植株种植区域健康植株的生长质量,导致产量下降。黑条矮缩病突发性高,蔓延迅速,在实际执行中提倡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争取以最小经济投入,得到最大的防治效果。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要点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霍童镇水稻种植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在发现病害后如防治不当,极有可能导致大范围传播,病害逐步加重,为此,在防治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病害的突发性和快速性,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研判,要严格执行病虫害预防管理办法,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原则,对传统管理方法中的缺陷进行改进,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同时,水稻成长的各个期间都可能会感染黑条矮缩,而且疾病的症状会由于水稻生长的时期不同而出现差异,染病前期未能及时发现会出现大面积的减产,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稻田,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

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白背飞虱通过刺吸水稻而传毒,调查发现城区霍童镇的白背飞虱寿命在20d左右,如稻田严重感染需要重新的翻耕改种,为此需要从水稻种子的根源和大范围的害虫防治来进行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在南方水稻种植的过程中,要从科学性、规范性等方面切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拓展、丰富现代化防治技术,采用针对性强的防治措施。要围绕黑条矮缩病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化的防治,对种植土壤、水稻种子等认真做好监测和处理,尽量从源头断绝病虫害发生的可能,做到预防在先,形成病虫害监测、预防、处理机制,为水稻质量和产量双提高提供有利条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5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技术探究

根据该病的载体和传播途径,防治措施主要考虑从病毒源头着手,即针对水稻本身和白背飞虱的各种综合防控措施,辅助以药物防控,具体防控技术探究如下。

5.1农业防治

5.1.1传染源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白背飞虱密不可分,患病植株之间则不能相互传播,带毒寄主也可成为初侵染源头,取食健康水稻后也会将携带的病毒传播给健康植株,进行再侵染,但虫卵不能成为病毒传播给下一代的媒介。蕉城区霍童镇根据该病发生特点、规律及各病发期对产量影响和近年来实行的病害防治经验,明确水稻感染黑条矮缩病防治的方法主要是从水稻本身和白背飞虱害虫2方面控制。水稻种植地块建议采取水旱轮作的方式,通过对土壤环境进行水旱更替,从而使其结构得到改善、提高土壤肥力,灭除农田中残存的带病水稻植株,清除病虫害,恢复农田生态环境[5]。同时,也要格外重视对田间杂草的防治工作,田间杂草同样有可能存在带病个体,并且有可能作为白背飞虱隐藏的地点,因此,要抓住白背飞虱迁入的高峰期这个关键时期,以综合防治为基础,合理布局、合理密植、合理管理,格外重视对田间杂草进行清理,着力保障种植区域及周边环境安全,从而压低虫源和毒源,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染源灭杀在摇篮里。

5.1.2提高水稻抗性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一定要在各个环节利用好防治技术,根据患病水稻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救治。要大力推广防虫育秧技术,加大力度推广科学的、适合实际情况的、合理的种植模式,向稻田中合理施加钾肥、磷肥,避免秧苗过绿诱发稻飞虱为害,要及时清理拔除病株(丛),同时从健康的丛中掰出部分补上,或补上储备秧苗,保证有效分蘖数。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也是传染源防治的重要一环,蕉城区霍童镇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野香优676、野香优699等,能够有效降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影响范围和对品质、产量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降低经济损失。同时要注意科学均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性;避免氮肥施用过量,导致水稻颜色偏绿,从而更加吸引白背飞虱取食。

5.2传播途径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依靠白背飞虱的活动进行传播,因此,阻断该病害传播的最佳选择就是从白背飞虱入手。

5.2.1传播途径物理防治

一是白背飞虱具有趋光性,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田间安置太阳能杀虫灯对其进行诱杀。二是在白背飞虱迁飞之前,在稻田及周边设置防虫屏障,如防虫网、生态防虫片等,减少害虫入侵稻田的个体数量,缩小危害范围,也可以在水稻育秧期,通过防虫网的大面积覆盖,阻断病虫与水稻接触的途径,从而降低白背飞虱等病虫为害。三是大田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巡视,发现染病幼苗及时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拔出染病幼苗踩进土中,避免扩散,同时在拔出区域洒上生石灰进行杀毒。同时,蕉城区霍童镇积极落实相应的农业防治工作,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对防虫网育秧技术进行推广落实,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努力培育无病状秧,具体操作中进行深度整合和综合性分析,有效阻止白背飞虱,避免其对水稻秧苗产生危害。除了对病虫进行集中分析和综合防控外,蕉城区霍童镇还积极落实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针对性的建立健全有效的农药管理计划,从而提高水稻植株抗虫抗病能力。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各个阶段时间节点安排,降低水稻中后期大田虫口基数,以此体现出防治的效果,为有效防控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要统筹安排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的宣传工作,让农民能够更加真切的了解防控技术的作用,积极学习防控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水平。

5.2.2传播途径化学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主要原因是“因虫致病”,主要症状是矮化。为了有效的防控病虫,需要从“防虫、治病、促长”三方面着手,三管齐下,才能有效的控制住病害。药剂防控“三管齐下”指的是:一是选好治稻飞虱的药剂,二是选好治病毒病的药剂,三是要用生长调节剂恢复水稻的长势。黑条矮缩病早期发病的水稻不能正常生长,蕉城区霍童镇水稻种植区在前期着手做好联合病虫害防控,在水稻播种前对种子用吡虫啉进行拌药处理,有效地防止水稻疾病被大范围扩散,并在早季稻的中期与后期做好病虫的防控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本地病害向其他地区入侵。蕉城区霍童镇还对水稻的幼苗进行相关的培育,在种植前期对幼苗品质挑选,采用塑料膜育秧,对水稻幼苗进行保护,剔除有问题的幼苗,并对幼苗进行相关的药物喷洒,用10ml装精甲·咯菌腈加兑水30斤进行拌种8-12小时再进行播种,能够有效提高水稻抗病性,保护幼苗不受病毒侵害,增强水稻幼苗抗病力;在水稻幼苗生长阶段,在稻田周围进行大范围的药物喷洒,施用吡虫啉或者吡蚜酮等喷洒幼苗防虫,从而在提高水稻幼苗品质与药物喷洒双重作用下,从源头对水稻的黑条矮缩病进行有效防控。同时,在移栽前要求使用好“送嫁药”,再次施用吡虫啉或者吡蚜酮防虫,增强秧苗抵抗力。在返青至分蘖期染病的,建议使用三管齐下的方法,用吡蚜酮、宁南霉素、芸苔素进行防治,或者采用其他防稻飞虱、病毒病和促进生长的调节剂进行综合防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影响。病害发现的越早,治疗的越早,效果就越明显,损失就越小。

6结束语

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健康生长能否得到保证,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作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意义非凡,能够持续提高水稻种植品质和产量,推动我国农业健康发展,在防治中可以结合现代化技术,对水稻的生长起到调节作用,促进水稻生长健康,达到防治要求,从而提高农民经济收益。与此同时,还要理顺农技推广管理体制,格外重视对田间杂草的防治工作,最终做到种、管、防“三管其下”,压缩病虫的生存空间,从而达到理想的种植效果。

参考文献:

[1]谭卓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24):89-90.

[2]郭荣,周国辉,张曙光.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8):17-20.

[3]郑静君,黄立胜,钟宝玉.广东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6,No.666(04):154+156.

[4]廖燕俸.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防效比较及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4):134-136.

[5]于文娟,钟雪莲,李红松等.不同水稻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J].西南农业学报,2018,31(11):2315-2319.

猜你喜欢

防控技术
冬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播种期防控技术
防控种猪精液外源性污染的技术研究
广西桑蚕原种防控微粒子病技术探讨
探讨小杂粮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泰州市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皖北地区夏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从2014年稻田灰飞虱再度重发谈水稻病毒病的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