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豇豆质量安全全程控制策略与高产栽培技术具体内容

2024-06-13农宁娟

种子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豇豆质量控制

农宁娟

摘 要:随着豇豆的广泛栽培,现阶段豇豆的各项栽培技术不断发展。在栽培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加强栽培技术管理,保障豇豆质量,实现豇豆高产。豇豆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及高产栽培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豇豆质量安全全程控制价值及质量控制策略,深入探讨相关的常见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豇豆;高产栽培;质量控制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量栽培豇豆作物,豇豆的栽培技术也在随之升级。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很多地区开展豇豆栽培工作时,在质量管控与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方面仍存在欠缺。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围绕豇豆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及高产栽培技术开展具体研究。

1 豇豆质量安全全程控制价值

1.1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在豇豆的质量安全全程控制中,豇豆的各项食用安全风险降低,有效避免消费者购买食用后,出现中毒等质量安全事故。并且豇豆的食用、药用价值等获得优化提升,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保障。

1.2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阶段豇豆作为群众喜爱的家常蔬菜,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蔬菜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获得提升,蔬菜产业不断发展进步。开展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根据相关部门的检测,豇豆的农药残留量等显著降低,豇豆的质量安全水平获得显著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体蔬菜产业,实现高质量、绿色安全发展。

1.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豇豆的栽培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色彩,不同地区的豇豆栽培具有不同特色,豇豆的质量安全全程控制,能够使不同区域豇豆农户的经济收入提升[1]。从而推动豇豆栽培地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有效促进所在区域实现乡村振兴与蔬菜产业兴旺。

2 豇豆质量安全全程控制策略

2.1建立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

为了保障豇豆的质量得到有效管控,可以在质量安全全程控制中,建立专门监管体系加以保障。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建立豇豆产前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相关的生产档案进行严格检查,并对档案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留存。确保豇豆的生产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豇豆的生产有法可依,质量能够追溯。之后对豇豆的生产基地及产地环境进行质量治理管控。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制定相关质量安全管理标准规范,为后续豇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创造便利条件。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在豇豆的生产过程中,加大质量安全管理力度。对豇豆的生产产业链进行实时质量监管。做好豇豆生产中肥料等相关化学物质的投放质量控制,规范豇豆用药情况,避免化学物质超标而影响豇豆生产安全。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建立豇豆产后质量安全监管体系[2],豇豆产后可以进行商品抽样检测、储存运输、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质量控制管理。

2.2注重豇豆登记农用药管控

豇豆近年来在农业等部门颁布的相关文件中大量登记,豇豆农药的基本使用情况同样登记在册。农药通常会对质量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农药含量过高会直接导致豇豆整体质量不达标,因此在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登记在册的豇豆农药进行管理。首先,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对防治豇豆病虫害方面的农药进行管理。在豇豆产生病虫害时,需要根据病虫害的具体类型,在登记的农药中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进行防治。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对豇豆登记农用药的用量进行控制,确保农药用量科学合理,防止农药过量使用而导致豇豆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此外,在豇豆登记农用药管控中,可以建立用药追溯措施。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使用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规范豇豆农用药的使用流程,将豇豆农用药与相关安全间隔期等方面的情况真正落实并纳入监测管控。

2.3加大豇豆科研技术控制力度

在豇豆的质量安全全程控制中,可以不断加强对豇豆栽培、生产等相关科研技术的管控,促进豇豆的质量安全提升。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加大对豇豆科研技术的扶持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豇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方面科研技术的研究,投入资金购置杀虫灯、防虫网等物理设备,加强对豇豆病虫害物理防控技术的研究。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加大对豇豆农药的扶持力度,推进豇豆新型绿色农药科研技术的研发。在豇豆的栽培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高产栽培科研技术的研发,采取合适的生物、化学等新型栽培措施[3]。其次,为了保障质量安全,可以转化豇豆的各项科研技术,加强豇豆科研技术的集成创新与集成推广力度。在国内各地区中,强化豇豆绿色化科研技术的宣传与推广,根据豇豆的不同种类、生产栽培地区、茬口等方面情况,集成转化豇豆的绿色标准化生产科研技术。

3 豇豆常见高产栽培技术

3.1播种技术

豇豆栽培过程中,需要注重科学合理播种,保障豇豆实现高产。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正式开始播种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豇豆品种。豇豆品种的选择需要首先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根据栽培地所在地区的气候、水源、地形、光照、温湿度、风力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豇豆种子在播种后,能够迅速适应栽培地环境,顺利生长发育,提升豇豆种子的存活率。其次,豇豆品种的选择需要根据性能进行判断,工作人员需要选择能够充分满足生长能力较强、成熟速度快、抗病灾能力强等方面性能要求的豇豆品种。同时在豇豆种子的外观方面,需要选择饱满、富有光泽、无霉烂的种子。最后,豇豆品种可以根据具体的栽培季节进行选择,按照春茬、越夏茬及秋茬等栽培季节进行合理选择。此外,在选定豇豆品种后,正式播种前可以进行种子处理工作。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拌种,之后均匀摊铺晾晒,以便有效提升豇豆种子的存活率、出芽率及发芽整齐度。

第二,豇豆实际播种过程中,需要注重合理选择播种方法,控制播种密度及播种深度。在播种方法方面,可以采用人工播种及机械播种形式。人工播种通常适用于豇豆栽培地面积较小、豇豆种子数量较少的播种情况。机械播种的形式适用于播种规模较大的情况,借助专业的播种机等机械设备开展播种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播种效率及质量。实际播种过程中,可以按照豇豆的实际播种要求,合理控制植株的行间距,进行人工或机械形式的播种,在每穴内播种后,覆盖土壤进行踩压。同时播种过程中,可以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浇灌操作,优化土质条件。可以采取滴灌的形式,铺设相应的滴灌带,使用时保持出水口向上状态进行灌溉。实现豇豆的科学高效灌溉播种,能够有效降低有害真菌、细菌及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第三,豇豆播种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季节选择合适的播种期。春夏季节时在地温适宜、稳定时进行播种,可以采用露地豇豆栽培形式。同时可以根据豇豆的具体品种选择播种期,春茬品种的豇豆可以在每年的三月及五月进行播种,越夏品种的豇豆可以在每年的六月份左右进行播种。

3.2水肥管理技术

豇豆在播种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水肥管理,保障充分满足豇豆的水分与养分生长需求。通常情况下,在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水肥管理方法,使用不同类型的肥料,施加不同的水量。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豇豆幼苗生长阶段的水肥管理。在豇豆播种后坐荚之前,通常无需施加过多水分与肥料,工作人员可以减少水肥的补充力度,防止豇豆苗出现旺长现象。在豇豆苗期,底墒缺乏的情况会对豇豆苗的健康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豇豆苗的存活率会持续降低。工作人员可以在豇豆苗期底熵情况较为严重时,通过滴灌的形式进行水肥管理,使用滴灌管适当补充水分。此外,如果在豇豆开花期出现底熵严重缺乏的情况,工作人员要禁止开展水肥管理,避免影响豇豆顺利开花、结出果实。

第二,在豇豆的伸蔓生长阶段,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加大水肥施加力度。在水肥类型方面,工作人员可以使用适量的高氮高钾型水溶肥。并且在第一次水肥管理时,可以额外添加适量的水溶肥及相关的生物菌剂。之后可以只需使用单一的水溶肥。

第三,豇豆结荚生长阶段的水肥管理。在豇豆进入初花生长阶段后,工作人员可以施加平衡型水溶肥,在首次进行水肥管理时,可以添加适量的腐植酸水溶肥。之后在豇豆进入初荚生长阶段时,可以施加专门的叶面肥,每隔一周左右的时间,在豇豆叶片上进行喷洒施加,直至豇豆进入采收期。

第四,豇豆采收生长阶段的水肥管理工作。在豇豆逐步生长成熟可以进行采收时,工作人员需要在不同采收阶段,施加不同剂量与不同类型的水肥。豇豆采收初期至高峰期,可以施加适量的平衡型水溶肥与高磷高钾型水溶肥,进行冲水滴淋。在豇豆的采收高峰期,可以使用平衡型水溶肥与高磷高钾型水溶肥,对豇豆进行滴灌处理。此外,豇豆的水肥管理可以根据具体季节选择合适的施加量[4]。例如,豇豆如果在早春季节进行栽培,可以在播种前一周左右补充充足的水分,在正式定植播种时需要减少水分施加,避免出现地温降低的不良情况。

3.3田间管理技术

豇豆栽培后的各项管理措施中,除了水肥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注重定期开展田间管理。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豇豆幼苗期田间管理。在豇豆播种后出苗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栽培地所在地区的天气条件进行密切关注,在天气出现变化时,需要对豇豆苗棚内部的温度及含水量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如果天气晴朗、气温较高,豇豆苗棚容易出现干旱状况,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淋水滴灌形式及时补充水分。使苗棚内部土壤能够保持湿润状态,充分满足豇豆种子发芽的水分需求。同时在天气晴朗时,工作人员可以在上午时间段揭开苗棚膜布进行通风降湿,在下午时间段及时将膜布重新压实密封,防止苗棚夜间降温。

第二,豇豆的植株与秧蔓田间管理。在豇豆的植株生长至一定高度、叶片的数量逐步增多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植株及时进行搭架引蔓处理,豇豆甩蔓前及时进行插杆搭建人字架。在豇豆的主蔓开始抽生第一花序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对滋生出的相关花芽进行治理。将出现在主蔓第一花序下方区域的全部侧芽进行摘除处理,以便主蔓第一花序上方区域能够更加顺利地生长出花枝,花枝的生长速度能够获得有效提升,有助于豇豆尽快实现结荚。除了侧芽,工作人员还需要对侧枝进行科学处理,对生长出的侧枝进行整枝打杈。通常情况下,对于豇豆主蔓第一花序上方区域的侧枝,工作人员可在侧枝生长出后进行适当保留。之后在保留主蔓第一花序上方侧枝的一至三片左右数量叶片后,进行摘心处理,保障通过摘心处理,侧枝能够形成一穗花序。在豌豆逐步生长成熟藤蔓爬满架时,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处理豇豆主蔓的顶芽,可以将豇豆主蔓的顶芽进行摘除处理,促使主蔓的侧枝顺利生长、开花与结荚。对于主蔓下方区域的老叶、病叶,需要及时清除,便于豇豆通风透光。在豇豆的植株生长至两三米高时,将主蔓进行打顶处理,保障豇豆能够充分汲取到水肥等养料,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要求。促进豇豆能够萌发出更多的侧枝,生长出更多的花芽,使豇豆最终收获时能够实现高产。

3.4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的产生会对豇豆的健康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无法达成高产栽培目标,因此在豇豆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可行措施,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豇豆的农业形式病虫害防治。豇豆的农业病虫害防治主要涉及品种选择、土壤翻耕与清除杂草等方面。在豇豆播种之前,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或根据所在地的常见病虫害,有针对性地选择抵抗性能强、适应能力强的高质量豇豆品种。在翻耕土壤形式的病虫害防治方面,工作人员在正式播种前,可以将栽培地土壤进行深耕处理,使土壤含水量、化学元素成分、透水性、土质条件等方面的性能得到优化和改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采用深耕的形式翻土,能够有效找出深埋于土壤内的害虫卵,将其及时消灭,防止害虫滋生。在豇豆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清除栽培地周边出现的杂草,避免害虫在杂草中生长,并且防止杂草与豇豆争夺养料。可以采取人工拔除形式进行除草,或在杂草数量较多时,可以采用割草机等专门的机械设备清除杂草,之后将杂草带出栽培田地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二,豇豆的物理化学形式病虫害防治。物理防治主要指利用紫外线灯、灭虫灯与粘虫板等物理设备,对害虫进行诱杀处理,如紫外线灯能够对趋光性的害虫进行诱杀。化学防治指通过喷洒化学药剂的形式对豇豆的病虫害进行灭杀。根据豇豆病虫害的具体类型,选择合适类型的农药。在喷洒化学药剂时,需要将化学药剂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药剂施加过多而造成豇豆被腐蚀、叶片枯萎等不良影响[5]。

第三,豇豆的生物形式病虫害防治。生物病虫害防治主要指在豇豆的病虫害发生时,对害虫的类型、性能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

综上所述,豇豆的质量安全控制与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豇豆的整体生长发育质量与产量。必须聚焦消费者健康、蔬菜产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豇豆质量安全全程控制的价值,并结合质量安全控制策略,采取相关的豇豆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要点,保障豇豆健康生长发育,收获后能够获得较高产量。

参考文献:

[1]马帅,黄魁建.我国豇豆用药和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对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的建议[J].世界农药,2023,45(04):13-21.

[2]田海,冯玉洁,段云,等.我国豇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研究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蔬菜,2022(08):1-6.

[3]唐舒华.豇豆种植产量的不利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J].乡村科技,2021,12(29):60-62.

[4]顾业连,陈冠州,邓万超,等.豇豆水肥一体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22(10):63-65.

[5]廖兴茂,郑诗琪,李波,等.豇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综合),2022(04):18-20.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豇豆质量控制
夏季当家菜——豇豆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豇豆新品种连豇3号的选育
高架牵引豇豆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