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垄双行品字型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实施规范与科学推广
2024-06-13靳宝松
靳宝松
摘 要:玉米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作物之一,在乡村振兴中,玉米种植能够保障农户收成。玉米生长受到栽培技术影响,采用品字型种植方式,能够提升玉米种植产量。玉米作为粮食作物和饲料加工作物,其产量对于保障经济发展以及粮食供应有重要影响。以往玉米种植过程中,坚持采用的传统种植方式难以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通过改变种植模式,采取大垄双行品字型的种植方式,发挥种植优势,为玉米高产提供支撑。
关键词:玉米;大垄双行;品字型
大垄双行品字型高产栽培技术是对传统玉米种植方式的一种升级换代。借助现代化机械设备,开展全新的种植方式,促进玉米种植效益有效提升。通过田间管理,创新无膜浅覆盖滴灌施肥技术,保证了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和水分,降低水资源消耗。通过大垄双行和机械化播种生长的方式,配套栽培技术,将农艺与农机有机结合,实现玉米高效栽培,提高玉米光合作用。发挥杂交和边行优势,促进玉米增产增收,保障农业种植增效。
1 技术背景与相关理论
1.1技术背景
大垄由两条60cm宽的垄合并而成,垄面宽大,有较好的蓄水保肥能力,能够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增强土壤抗旱耐涝性能,还能够丰富植株生长,减少根系损伤,促进植株生长。种植玉米过程中,为了保证玉米高产,可以采用大垄双行的种植技术。大垄双行具有良好的生长条件,如通风性、透光效果好。粮食产量提高,取决于光合作用,光的强弱对玉米生长有直接影响。玉米通过大行距栽培种植,能够促进风速和空气流通,及时为田间的玉米补充二氧化碳。田间垄距加宽,便于小气候调节。夜间温度的降低也能促进田间有机物积累。可以说,大垄双行在种植形式上解决了通风透光问题,为玉米丰产提供技术和保障。
1.2相关理论
对于农业种植而言,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户行为相关。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技术推广活动能够减轻农户生产过程中的阻力。转变农户态度,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从而推广新技术,促使农业技术和经营理念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大垄双行可充分发挥杂交优势和边行优势,对于玉米生长来说属于高光合作用理论。能够充分利用光环境,对水资源等合理分配,保障玉米获得充足养分的同时,增强光合作用效率。大垄双行种植能够将田间气候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为玉米提供有机物,提高根系活力,达到高产的目的[1]。
大垄双行品字型摆放方式是在玉米高产过程中应用的实用性技术,是在国家农业部大力提倡的基础上,对玉米进行一增四改,积聚大垄双行、一穴多株的种植优点,在播种过程中,垄之间采用品字型摆放,最大限度地发挥玉米田间的气候和能量交换,使光、水、热等能量被玉米充分利用。该方式能够解决传统种植技术中玉米植株过密所造成的空秆、早衰等问题。大垄双行保证了田间的透风性和透光性,加上边际效应,能够促进玉米茁壮生长,还能增强玉米植株的抗性,保证长成的玉米果穗个头均匀、颗粒饱满,显著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 品字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品种选择与处理
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模式下,需要根据玉米生长特性进行种植,才能保证玉米高产。玉米种植距离的缩短提高了种植密度和产量。边行优势为玉米提供了良好的通风、透光优势,保证了玉米的生长质量。因此,在品种选择过程中,可以适当选择耐密性好、产量高、抗倒伏性能强的玉米种子。如良玉99、金田9号等,适合高产培育。按照实际种植面积,保证每亩地4000株的标准采购玉米种子。并在种植前做好发芽率测试,确保发芽率能达到97%以上。部分种子在出厂时采用包衣的方式处理,但是由于国家近些年严禁使用农药种衣剂,可以采用浸种或晒种的形式。将外表不均匀、形状不饱满的种子筛选出去,保留优质的种子。晒种处理能够激发种子萌芽。
2.2种植地块选择与耕地处理
玉米对于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栽种前,需要综合考虑土壤肥沃程度。根据测试的土壤pH值、水分条件等,为玉米营造有利的生长环境。土壤良好的透水性能够减少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其次,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玉米生长,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选择在秋季深耕,保证深耕深度在25~30cm,有利于土壤熟化。整地结束后,还需要进行耙地操作,保证土地的平坦性和湿度。整地前,还需要基于营养供应,对土地施加有机肥料,保证肥料含有氮、磷、钾等成分,将肥料均匀地施撒在土地中。之后随着耙地操作,能够将有机肥与土壤均匀混合,避免肥料过于集中而造成玉米烧根现象。有机肥最好在玉米种子种植前一次性做好肥料施入,并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做好追肥处理,以促进玉米成长。
2.3科学播种
玉米播种需要确定播种日期,在播种环节,要综合气温条件、土壤情况对播种日期进行选择。当温度达到10℃以上时进行玉米播种。根据降水条件确定播种时间,保证土壤的湿润度。播种前应关注当地气候,避免强风天气播种而影响播种质量。播种还需要避开虫害高发期,结合病虫害规律,规避其高发期播种。通常在4~5月播种,4月下旬或5月中旬播种比较适宜,若为了抢墒保苗,则可以在4月播种[2]。
播种时,按照品字型摆放栽培。宽度保持在80cm,窄距则控制在40cm。每穴2株,确定好穴与穴之间的距离。采取密植的方式种植。大垄双行种植,大垄规格为120cm,垄上行与行之间距离40cm,垄间行与行间距80cm。同样按照每穴2株的方式,控制好植株之间的距离。采用品字型摆放种子能够提高玉米抗性,保水保肥。合理利用地块面积,增加有效株数,促进作物光合作用。
2.3.1机械配置
在应用品字型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过程中,借助机械设备,实现双侧同位设置,保证玉米种子播种深度统一。使用排种器能够进行多个单元播种工作。通过地轮传动机构,保证结构更加合理。播种前用圆盘切刀清除地表的秸秆和杂草,将其作为肥料来供应玉米生长。其特点是开沟阻力小、不挂草、不易堵塞,便于高速作业。加大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的直径,保证秸秆处理和施肥深度,增设施肥装置,满足肥料一次性施入。采用漏种报警器,能够在遗漏时自动告警。完成侧深施肥、单粒播种、覆土等一系列操作,集多功能于一体,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2.3.2播种流程
玉米品字型播种模式下的垄间行距设置为40~80cm。基于光合作用和田间管理,大垄双行有利于提高有限区域内的植株数量,增加玉米产量。根据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和种植目标,选择适当的株距。将每个单元中的植株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按照一个单元3~4粒种子的播种形式,形成品字型的错落结构。播种深度为3~5cm,根据玉米品种和产量目标,确定好每亩地的实际播种量。在播种过程中,保证播种机械状态良好,能够对播种深度、植株距离参数有效控制。从而按照设定的参数,保证玉米播种质量,促进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提高发芽率。
2.3.3滴灌设备的安装
玉米需要大量的水分灌溉,选择合适的水源十分重要。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选择河流、井水等,保证水源符合灌溉要求。在水源附近安装水泵,保证水源正常抽取。水泵处还应安装过滤器,确保流出的水源水质清洁。施肥器安装在主管道上,方便施撒。采用压力调节的方式,将压力调节器安装在水肥管道上,对系统压力进行调整,保证垄间滴灌系统正常运行。选择质量较好的管材,保证管材的耐压性、耐磨性,如PVC管等。主管道根据地势情况铺设,降低管道压力损失。支管与主管道衔接,保持水平状态,避免与其他设施交叉冲突。滴头选择高品质产品,安装在管道末端,保证水滴能够均匀分布在垄间。浅埋深度保持水分,减少水分蒸发,避免过度滴灌,影响灌溉效果。
2.4田间管理
2.4.1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管理指的是种植后期,玉米进入拔节期后,在出苗后,需要对玉米幼苗出苗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查苗过程中发现生长不良的幼苗,需要及时做好补苗工作。补苗可以采用撒播、移栽等方式,移栽的最佳时期是玉米4~5叶时,采用带土球移栽的方式,将幼苗移栽到垄中。过密的幼苗可以拔除,保持垄间苗距,间苗时,需要控制行距和株距,避免幼苗生长受到影响。在幼苗生长过程中,根据其长势调整定苗工作,保留生长健壮的幼苗,剔除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幼苗。间苗时,避免损伤到幼苗,人工使用工具,对幼苗进行处理,保持适宜的苗间距[3]。
2.4.2水肥管理
栽种后的保水保肥条件是促进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灌溉6~7次,保证每一次的灌溉量控制在20~30m3,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及时为玉米追肥。在玉米的拔节期、喇叭口期、灌浆期,追肥量要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的要求,每次追肥结束后,连续滴清水30min,确保玉米水肥充足。
2.5病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在每年的7~8月,玉米都会受到螟虫、粘虫以及斑病的影响,玉米产量下降。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建议使用毒害性较低的药物,防止各类病虫害侵袭玉米。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控制玉米长势,避免其过度旺盛或稀疏,为玉米补充各种元素,控制玉米损失率,达到高产目标。8月上旬,可以通过喷药车喷施药物。对于虫害类的防治,可以使用50%辛硫磷乳油、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采用喷雾的方式防治。对于病害的防治,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等喷雾防治。在防治过程中,按照药物周期轮换使用,采用无人机喷洒的方式,连续防治2周以上,保证防治效果。
2.6适时晚收
在玉米植株下部变黄后,根据苞叶状态,当乳线消失、黑层形成后,玉米便进入成熟期。玉米收获需要适时晚收,在玉米成熟后推迟1~2周收获。
3 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技术效益与推广
3.1科技强化种植技术,使玉米高产进一步成为可能
作为粮食产粮大国,玉米生长依靠光照和温润气候等条件。强化玉米科技种植,能够通过机械化应用、技术投入,提高种植科技含量,促进玉米种植产粮增长,形成技术示范。配套相应的农机,为农户讲解技术原理,加强技术在乡村的推广,全面助力农业玉米种植优势得到提升。通过与当地种植大户合作,建立玉米种植示范区域,聘用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探索新技术的喜人成果,从而认可新技术的应用。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观察玉米长势,感受新技术的效果和作用。通过品字型玉米种植技术、模式集成,玉米种植总产量有效提升。高产技术的应用使得农户对于日后的农业生产充满信心。
部分地区的种植户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对于种植,他们渴望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种植出更多的作物。为了实现玉米高产,农户也尝试了不同的种植方法,经过大垄双行品字型种植技术指导,实现了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解决了传统玉米种植过程中植株距离过密等问题。提高玉米的抗病、抗旱、抗涝能力,保证种植出的玉米果穗均匀,符合高产标准和需求。选用超能玉米品种,将优质品种与玉米种植技术相结合,根据玉米苗期长势,研发与品字型栽培技术配套的播种设备,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4]。
3.2推动农业技术集成化
农业部科研人员按照玉米增产要求,积极改良种植方法,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推动农业技术集成化,利用农机化生产,夯实种植品质,便于开展乡村农业生产工作,适应大垄双行品字型玉米高产种植,满足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基于技术与农机相结合,着力提高玉米生产产能,实现连续增产。解决投入成本高、劳动效率低等问题,保证每公顷产量提升2000~3000kg,实现玉米种植稳产高产。近几年来,国家意识到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对于玉米种植的效用。在积极研究和技术改进过程中,采取多样试验,将其转变为增产效果良好的技术,在各地进行推广。技术搭配机械化设备能够更好地提升玉米产量。通过设备操作,提高双行种植速度,在覆膜技术的加持下,玉米产量提升20%。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当地的合作社合作,打造玉米高产种植基地。利用雨季为玉米发育提供良好环境,结合大垄双行品字型种植结构,使玉米根系牢牢扎根在土壤中。有效带动玉米种植技术实践创新,为玉米丰产提供支撑。带动当地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并通过高新技术栽培玉米,逐步实现玉米绿色化生产,形成规模化、智能化生产,在科技的支撑下,助力粮食产能目标实现[5]。
3.3技术推广措施
针对大垄双行技术,加强政策补贴,向国产机械倾斜,提高设备种植效果。解决玉米收获设备不足的问题。同时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确保农民充分掌握技术要领,加深对大垄双行种植的认可。加大设备推广力度,促进设备价格下降,有利于基层农民购买使用。推动高产玉米的培育步伐,逐步完善承包制度,在农村统一推行大垄双行种植技术。通过技术转化,使得玉米产量增长,推进基层农业发展。
综上所述,玉米在大垄双行品字型栽培技术影响下,实现集成种植,最大限度发挥植株群体之间的能量交换,突出边际效应。还有效提高了玉米植株抗旱、抗倒伏能力。在相同面积下合理密植,种植效果比传统种植方式每公顷多出上万株秧苗。这保证了玉米增产,为乡村种植提供更多可能,促进了增产增收。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为市场提供绿色化玉米产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亮,张智,王健,等.大垄双行品字型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农机市场,2023(12):67-69.
[2]宋波,姜慧琴.广适多抗优质型玉米新品种东单1331在全国不同生态区推广种植模式[J].辽宁农业科学,2023(05):91-92.
[3]宋波,姜慧琴.玉米新品种东单1331在不同生态区推广种植模式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3(04):5-6+9.
[4]吕莹莹,马建涛,李亚伟,等.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玉米农田水分和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57(05):80-88.
[5]蒋浩.玉米品字型摆放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1):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