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实施细则及示范详情探析

2024-06-13瞿艳玲

种子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种植技术玉米

瞿艳玲

摘 要:本文率先介绍了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应用前的准备情况,再通过专业的研究与分析,详细探究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操作要点,内容包含播种、田间管理、苗间管理、防治病虫害及收获等,然后在完成玉米种植技术操作后,全面展现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示范情况,精准了解高产种植技术应用后,区域玉米生长状态与获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种植技术;田间管理;高产密植;玉米

随着玉米种植数量的增加与种植范围的扩大,种植后的产量与效益正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要科学运用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全面规划玉米种植范围,使玉米种植生长时的数据指标处在理想范围中,改善区域玉米种植效果,使玉米种植管理更具持续性、可操作性。

1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应用前准备

1.1科学选地、整地

由于玉米的适应性较强,在选择种植地时,不会对土壤提出特殊要求,要适当改变土壤内部的耐盐碱能力,将玉米种植在酸碱值为5~8的土壤中。玉米种植生长过程中其根系较为发达、植株较高大,这无形中增加了其对于水分与养分的需求量。若想实现玉米高产,种植区域需保证排灌条件完善、有机质充足、保肥保水、排水性能佳及土壤深厚等,还要恰当观察种植区域的交通情况,借助便利交通使机械作业更加规范。完成玉米种植区域的选地工作后,还要进行合理整地。贵州省玉米在春季种植,要在9~10月开展备耕操作,定期清理田间剩余的秸秆,借助机械设备来开展灭茬翻耕工作,在该项举措的持续影响下,改变土壤内部理化性质,提升土壤保水能力。秋季开展备耕操作不仅能让土壤更加熟化,还能打破冬季病虫害可能出现的生存环境,为达到玉米根系生长目标,需深耕20~25cm。春季开展玉米播种前还要再次进行翻地整地,清除土壤表面更多杂物,满足土壤地面平整度目标,为苗齐与出苗打下较好基础。春季整地过程中要依照土壤肥力进行施肥操作,将复合肥运用到土壤中,确保春季翻地整体质量。

1.2选择种子

玉米种子的选择极大影响密植高产种植技术使用效果,改变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要明确种子选择的数据标准。比如,鉴于贵州省独特的地理条件,在进行玉米种子选择时,要恰当关注种子抗病性,即该种子要具有抗虫性、抗旱性、抗倒性与抗病性等,与普通品种相比,产量与质量都要获得明显提升[1]。应用密植高产种植技术的关键在于密植指数,玉米种子要拥有耐密植性特点,该类品种在使用中可极大缩减土地资源,节约种植成本,实现高产高效。当前贵州省的玉米种子包含金玉932、金玉579、金玉908、真玉1617等,操作人员可将上述玉米品种引入到种植区域中,确保玉米种植质量。探究金玉932、金玉579、金玉908、真玉1617等种子的内部性质时,可发现该类种子成熟后的含水量在28%以下、成熟后的倒折率在8%以内,且种子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增强密植高产种植技术运用效率。

1.3种子处理

明确玉米种子类型后,种植人员要开展种子选购与处理工作。(1)种子选购。进行玉米种子选购时,要检查公司的经营许可证,确保种子选购质量,避免在该环节发现假种、劣种等。购买种子过程中,要详细审查包装与标签的完整度,并利用标签掌握玉米种子的水分、发芽率、净度与纯度等信息,再详细判别玉米种子粒形、色泽与大小等差别。(2)种子处理。进行玉米种子处理前,要开展日光晒种工作。种子播种前5~7d,要精选玉米种子,及时剔除虫咬粒以及破损与霉烂的种子,将剩余种子放置到阳光下,并晾晒2~3d,借助温度的升高与阳光的照射来激发种子内部的活性,这无形中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玉米种子催芽时,要将阳光晾晒后的种子放置到45~50℃的温水中,浸泡时间要持续8~10h,每2h搅拌1次,待浸泡完全后,将种子捞出。种植人员要将带有水分的种子堆放在室内,在种子表面覆盖纱布,其堆放温度要维持在20℃上下,每3~4h翻动1次,种子的上下层温度要保持均匀状态,若温度升高,则要利用喷水操作进行持续性降温,36h后玉米种子将会生出新芽。

2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操作要点

2.1播种

在完成了玉米种子的科学处理后,种植人员要利用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开展播种工作。具体来看,要挑选土壤深度为5~10cm的地块,检测土壤表面温度,确保温度在10~12℃之间,将金玉932、金玉579、金玉908、真玉1617等玉米种子播种在该区域中。为实现玉米高产目标,在进行播种时要科学选择播种方式,即利用机械设备持续开展播种工作。降低玉米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播种时对密植控制不佳,利用机械设备可有效改善此类情况,合理调整玉米种子种植密度,为实现玉米高产打下较好基础[2]。运用机械设备可科学调整玉米种子的株距与行距,株距与行距可分别保持在15~20cm、60~80cm,其播种深度要设置在3~5cm之间。种植人员在调整种植密度时,还要恰当观察肥水情况、玉米品种特性与土壤肥力等。比如,当前贵州省西部区域的玉米种植密度为4000~5000株/亩;中部区域或东部区域的种植密度则为3500~4000株/亩,要依照40cm宽、60~80cm行距开展科学种植。操作人员在完成玉米种子种植密度设计后,还要在播种前进行全面检查,借助对不同穴距的调整来控制种植密度。

2.2田间管理

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中的田间管理包含地膜覆盖、查苗补缺与科学施肥等。在开展地膜覆盖时,相关人员要明确覆盖时间,即播种5~6d后开展浇水与地膜覆盖工作,分解转化土壤内部的各项养分,控制杂草生长速度,使玉米生长发育状态变得更加理想。玉米种子在出苗后,要利用合适方法封住幼苗根部,使其根系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应用密植高产种植技术时,可发现地膜覆盖操作能够极大保障玉米种子内部养分,为其持续性生长发育提供合适条件。在开展查苗补缺工作时,要快速查询玉米种子出苗情况,要对断垄与缺苗区域开展补苗工作[3]。相关人员可采用移苗补栽或补播种等方式,而该项操作的具体时间需处在玉米3叶前。进行移苗补栽或补播种操作时,要合理平衡浇水次数,并施加少量肥料,高效保障玉米高产高质。若玉米播种时的距离较狭窄,则要对该项距离进行重新调整,对植株均匀、大小一致的苗木进行科学管理,确保玉米生长状态。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为科学施肥,要依照玉米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施加不同数量的肥料,提升玉米高产高质。比如,当前贵州省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中的施肥管理工作已详细查询了区域地力水平与产量目标,根据上述数据设计了合适的施肥时间与施肥量。在施加基肥的过程中,每亩地施加1000~1500kg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针对粒肥来说,要明确该类肥料的应用时间,可出现在土壤灌浆后,每亩地增加5kg尿素,确保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应用效果。施加穗肥期间,每亩地施加15~20kg尿素,施肥阶段为大喇叭口期。当玉米种植处在深耕期时,每亩地施加10kg尿素,确保拔节肥使用状态,使玉米苗木田间管理变得更加稳定。

2.3苗间管理

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操作中的苗间管理内容多为定期除草与化学调控。在开展除草工作前,要明确苗间除草的必要性,有效控制玉米植株养分与水分的流失,增强玉米植株生长的稳定性。大量杂草的出现不仅会抢夺玉米苗木的养分与水分,还会使土壤产生板结现象,为此后病虫害的持续性出现提供合适环境,因而要定期开展除草工作。进行苗间除草时,要科学选择除草方式,将化学药剂除草与人工除草充分结合,并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开展封闭除草,高效控制药物的蔓延范围。使用除草剂过程中,要明确药物种类与用药时间,借助上述内容控制用药量,并在玉米播种后出芽前施加更多药物,确保玉米整体生长质量[4]。比如,当玉米生长阶段处在10~12叶后,要开展人工除草工作,借助科学方法砍断各植株间的杂草与垄间杂草,不断缩减杂草对养分的消耗,使土壤内部的养分与水分可较长时间出现在玉米根系内,有效遏制玉米生长后期的倒伏现象。种植人员还要科学规范苗间除草时间,将该时间设定在追肥前,有效保障玉米整体生长环境。

在开展玉米苗间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合理进行化学调控。玉米密植以后极易产生倒伏现象,在进行苗间管控时,要借助化学调控手段,不断缩减玉米茎秆基部长度,在化学药物的持续影响下,增加茎秆的粗度,降低植株高度,继而下移玉米重心,有效抵御可能出现的倒伏问题。在使用化学调控技术的过程中,要明确药物使用时间,当叶片为6~8片时可使用相关化学药物,将乙烯利与水充分结合,将其喷射到叶子表面。进行药物喷射前,还要科学挑选喷射时间,尽量安排在无雨无风的气候中,并在下午4时后或上午10时前,喷射过程中要注意不漏喷、不重喷、喷施均匀等,在该项举措的影响下,苗间管理玉米生长质量得到有效增强。

2.4防治病虫害

开展玉米种植的过程中,还要利用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全面规划玉米生长状态,而影响玉米生长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病虫害。开展玉米虫害防治时,要主动采用综合防治策略,即在防治中严格遵循“提升农药使用率、缩减农药使用量”等基础原则,并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防治方向,尽量在药物防治中使用低残留、高效与低毒类农药。比如,贵州省玉米种植生长过程中常产生的虫害为蚜虫与草地贪夜蛾等,病害则为颈腐病、大斑病与小斑病等。在出现草地贪夜蛾虫害后,种植人员可发现该类害虫严重损伤玉米苗木的雄穗、雌穗、茎秆与心叶等,要在不同玉米生长阶段采用对应的防治策略[5]。当玉米处在大喇叭口期时,要将1.5%辛硫磷颗粒放置到大喇叭口附近,有效增强虫害防治效果。为保障玉米种植区域环境的清洁性,还可采用物理防治技术,将夜光灯放置到草地贪夜蛾常出现的区域,利用该类害虫具有趋光性的特征,全面抓捕该类害虫,确保虫害防治的全面性。进行玉米病害防治时,要合理探究颈腐病、大斑病与小斑病生成的具体原因,将不同类型的药物作用到各项疾病中,精准防治不同类型的病害,确保药物使用效果。比如,在防治玉米小斑病时,要全面探究该类病害的具体范围,将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投放到玉米小斑病位置,每15d喷洒1次,连续喷洒1~2次后,可有效改善玉米病害。种植人员还可将生物防治法与药物防治法相结合,借助140%乐果1000倍液来消除蚜虫,逐渐降低病虫害对玉米作物的实际影响,有效改善玉米作物生长状态,增强田间管理与苗间管理质量。

2.5收获

持续运用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后,种植人员要定期检查玉米生长状态,为此后的玉米收获进行充分准备。比如,要合理挑选玉米收获的时间,收获较早不仅会降低玉米粒仔的成熟程度,还难以保障玉米品质,不断缩减收获产量;收获较晚则极易出现茎秆断裂现象,且果穗将落到地面,这会无形中降低机械设备的收获状态,增加玉米粒仔的浪费。当玉米处于蜡熟期且90%的植株茎叶颜色变黄、玉米籽粒基部有黑色层时,可开展收获操作,并采用合适的收获机械,在机械设备的持续作用下,提升玉米收获效果。玉米在收获后要进行烘干与晾晒。操作人员可在晴天开展通风晾晒工作,若收获以后未碰到合适的晾晒天气,则要将收获的玉米果穗放置在烘干机附近,利用机械设备实行烘干处理,当水分缩减到14%后将其放入储藏库中。

在开展玉米收获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操作的主要目标是保障玉米种植生长区域土壤肥力的稳定性。在进行正式操作前,要利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将秸秆捆绑在一起,并将秸秆当成此后施加的肥料。还要将捆绑后的秸秆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利用秸秆还田举措来加强土壤肥力。在秸秆粉碎后,将秸秆与土壤深度融合,采取翻转犁进行翻地操作,翻转深度需达到30~40cm,确保土壤与秸秆的结合效果。种植人员要定期观察苗间管理中玉米苗木的生长状态,规范生长细节指标,提升密植高产种植技术整体操作效果。

3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示范情况

当前贵州省采用的玉米种植技术为密植高产种植技术,该项技术多采用“一增五改”策略。玉米高产为2023年贵州省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要在日常种植操作中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群体结构、施肥量、耕作方法、品种特性与增加种植密度等,确保玉米单产数量与质量。当前贵州省存在秸秆回收利用率低、施肥不合理、管理方式不当、种植密度较低与品种不耐密植等问题,要利用“一增五改”方式,科学采取密植高产种植技术,转变玉米种植方式,提升区域玉米整体种植效果。

当前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在进行示范时,可发现该技术已在黔西南州、安顺、毕节与遵义等区域开展推广工作,示范运用面积高达20000余亩。进行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全面观察贵州省玉米提质增效情况。从当前玉米生长状态来看,2021年纳雍县使用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后,玉米单产数量获得了质的飞跃,增加到了1059.1kg/亩。到了2022年,播州区运用了密植高产种植技术,玉米单产数量增加到了827.9kg/亩,与前一年示范区相比,玉米产量增加了16.5%,取得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全面了解区域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的示范情况后,可整合规划种植技术中的各项数据指标,增强技术推广效率,扩展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科学控制种植密度,明确玉米种植生长时不同阶段的数据指标,严格规范技术操作过程,提升玉米种植生长整体质量。科学运用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后,要精准观察玉米技术示范情况,将种植技术进行适当改良,增强其在多个区域应用的适应性,确保区域玉米种植生长数量与质量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云忠.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新农业,2021(24):35-36.

[2]姜淑华.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研究核心探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9):210-211.

[3]牛绍军.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05):6-7.

[4]李菊平.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20(11):57.

[5]李旭龙.试析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J].农业与技术,2020,40(03):86-88.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种植技术玉米
无花果田间管理
收玉米啦!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我的玉米送给你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