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四海,奔赴水草丰美之地
2024-06-13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逐水草而居,游牧这种生存方式一度被贴上“粗放”“落后”的标签。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游牧蕴含着太多的思量与应变。
游牧是一种智慧,追随着变幻的水草,体会着大地细微的脉搏;游牧是一种精神,不贪恋固定的财富,不畏惧动荡的风险。
比如,成功地“逐草”既要了解草的情况,又要了解牲畜的需求。前者包括草的种类、长势及其与水的搭配;后者则要看牲畜种类、季节(如该贴水膘还是油膘)和生产目标。此外,还要考虑天气的情况(如要刮白毛风时不能顺风放羊)、地势(如冬低夏高)和草原类型(如沙地冬天用)等因素。有了这些大原则,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很多详细的知识和技能。
“逐”字的背后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避”。避什么?避险。比如,预测当年冬天的风雪发生情况,让牲畜秋天抓好油膘,把冬天的草场利用安排好,充分发挥不同牲畜的特点以最大化地利用草场。牧民间跨行政区域甚至是跨国界的有效合作,是应对灾害的重要内容。
当经济周期来临,当行业形势变化,取之有度、游驻有时的草原生存法则,就成为企业的破局之举。于是,我们看到一众企业跨越山海,奔赴水草丰美之地。
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出海、文化出海、品牌出海,从组装加工型的供应链出海到研产销服一体化的创新链出海,从产品型公司出海到链主型、平台型公司出海,从传统的大中型企业出海到微型跨国企业、新型跨国企业出海,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把出海作为重要战略,中企出海正在深度本地化,在中国扎根,在全球开枝散叶……出海新趋势正在各行各业上演。
当然,中企出海也会遇到种种不确定性挑战,除了产品怎样选、品牌如何做、渠道怎么搞、组织怎么建,还有“小院高墙”“脱钩断链”“供应链安全高于供应链效率”等复杂问题,但它们还是在全球舞台上练就了各种跳跃的本领。中企本领的练就,是因为过去 40 多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高度浓缩、持续向前的经济大演进。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信息化、数字化,从工业化 1.0 到 4.0 和 AI 驱动的 5.0 在中国都打了样,形成了无比丰富的“武器库”。现在哪里需要什么能力,中企基本上都拿得出。无论是需要生产资料还是需要 3C 产品、高铁大桥、数字基建、新茶饮、现金贷、物流快递等,中企都可以提供。
中国消费者在大众消费领域,正在从品牌仰视进入品牌去魅,中企出海同样需要去魅,出海不是新鲜事,更不是大企业的专属战略。随着海内外竞争态势、消费环境的变化,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出海已经真正成为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有意义且可行的命题。
出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清晰的出海目标,确定出海路径和模式,确定初始目标市场,明确相应的市场知识和消费者知识,等等。正如游牧将森林、草原、河流、人与动物紧密捆绑,共生关联,达成了一种巧妙的平衡系统,出海企业也当融入乃至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
游牧四海,市场永远在脚下,也随时在远方;一路消退,也一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