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绘本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有效路径
2024-06-13王晨
王晨
导读:绘本是由绘画构建的阅读形式,通过精美、抽象、写实、趣味的图像,辅以少量文字构建出生动的故事和哲理。将绘本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可以增加美术活动素材、知识、思维、灵感等内容,强化幼儿美术体验感和积极性,促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深度探索和分析。但绘本在美术活动中的应用探索较少,需要教师深度探索二者关系,设计课程。因此,本文深度分析将绘本应用于美术活动中的可行性,提出结合绘本创作风格调动美术创新兴趣、结合绘本审美元素树立正确审美意识、结合绘本艺术表现形式提升绘画技巧、结合绘本思维优势启发想象思维、结合绘本直观优势增强美术感知等有效途径。
绘本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发挥美术教学优势,还能借助故事性、结构性丰富美术创作内容,避免幼儿出现以往提笔无措的现象,促使幼儿能够将脑海中的故事以画笔形式展现,培养创作意识、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实现综合发展。
一、借助绘本开展幼儿美术活动可行性分析
(一)绘本蕴含审美元素、创作风格、艺术表现形式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审美素养、创作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组成部分,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绘本由多种动画、颜色、线条等内容构成一幅情境故事图,将文字转化为情境画,不仅可以直观表达出故事的核心内容,还能降低幼儿理解难度,引导幼儿进入图画场景中。绘本由不同作者在不同年代创作,主题、内涵、精神、颜色、风格、线条、审美等方面各不相同,是美术的另一种体现形式,蕴含审美、创作和艺术表现等多方面美术元素,不仅能加强幼儿绘画技巧积累,还能为幼儿创作提供灵感,综合提升幼儿美术活动效果。例如,《小蓝和小黄》绘本不仅包含颜色启蒙和抽象画派的作品,还包含一个充满情感波动的爱的故事,具备独特创作风格、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元素,对幼儿美术审美能力、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培养作用和价值。因此,将绘本运用于幼儿美术中具有较强可行性,可以推动幼儿审美素养发展,促使其体会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绘本蕴含直观优势、思维优势、灵活运用优势
绘本以直观的图像展示故事内容、情节、情感等方面内容,能够以各类图像展示刺激幼儿思维进行联想、思考,降低幼儿阅读困难性,有效激活幼儿创造性思维、想象思维等。不仅如此,绘本分类相对较多,如故事类、习惯培养类、情感类等,不同绘本绘画方式和内涵、情感各有不同,能够满足美术教学各类主题的需求。例如,《一园青菜成了精》绘本由民间童谣改编而成,通过趣味的绘画的方式将童谣展现,将菜园内的蔬菜拟人化,不仅增强了故事直观性,还将文字、歌谣转化为具体场景,能够有效启发幼儿思维,助力幼儿构建具体场景,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美术教学“蔬菜”“想象创作”“手工制作”等主题课程中,启发幼儿思维。由此可见,绘本具有直观优势、思维优势和灵活运用优势,符合美术教学特点,能够和不同主题的美术活动相结合,以直观图形促使幼儿联想,启发幼儿创新、想象、发散思维,推动幼儿发展。
二、借助绘本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策略的分析
(一)结合绘本创作风格调动美术创新兴趣
兴趣是幼儿成长、发展的依托,也是幼儿不断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对某项事物、活动产生兴趣,幼儿便会主动参与其中,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探索。如果对某项事物、活动缺乏兴趣,情况则相反,幼儿甚至会逃避、放弃。美术活动要求的实现与幼儿想象思维、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创作能力的发展密不可分,依赖幼儿对美术的内在兴趣和探索积极性。以往幼儿美术中,教师以示范、模仿为主要教学方式,侧重于幼儿对线条、色彩和美术能力的重视,却忽视了幼儿的创新兴趣,导致部分幼儿对美术存在思维误区,较大程度上影响美术素养和创新兴趣的发展。教育改革全面实行下,教师要优化传统幼儿美术活动,注重幼儿美术创新兴趣的激发,将绘本运用其中,通过多样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线条之美调动幼儿创新兴趣,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促使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活动,提升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例如,在开展“刺猬”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与刺猬相关的绘本融入其中,如《勇敢的小刺猬》《雾中的刺猬》《柔软的小刺猬》等。《勇敢的小刺猬》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卡通动物形象展示小刺猬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包含小刺猬与刺猬妈妈之间的对话场景、刺猬在深林中哭泣伤心的场景,还有小动物们载歌载舞的场景。《雾中的刺猬》相比普通绘本更贴近生活,色彩之间相互融合,写实性和画面质感较强,能够带给幼儿独特的体会和感受。《柔软的刺猬》以解决情绪问题为主,基于主题影响,绘本中的刺猬较为可爱、软萌,线条柔和且连续,以暖色调为主,轻松明快。不同绘本可以带给幼儿不同感受。在为幼儿展示绘本前,教师可以展示真实的刺猬图片、刺猬生活图片和巢穴图片等,将实际生活中与绘本中的各色刺猬进行比较,强化不同绘本绘画风格带给幼儿的体会。同时,提供自主空间,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绘本风格自主阅读和创作,如卡通、写实、软萌等,有效强化幼儿对刺猬的感受和认知,调动幼儿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幼儿开展美术创作活动提供坚实基础和前提。
(二)结合绘本审美元素树立正确审美意识
美术属于艺术范畴,具有较强主观性、较强多元性,不受生活既定认知、刻板思维束缚,没有创作上限和审美标准。不同美术作品倾注了不同作者的情感、精神、立意,具有不同意境和特点。基于当下美术活动,教师容易被生活认知、刻板思维局限,产生既定审美标准,甚至以同一审美标准评价、要求全体幼儿,导致幼儿审美能力发展滞后、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童真、童趣和创作能力的发挥、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开展幼儿美术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以往美术活动中的不足,不以某一标准、要求固化幼儿审美、思维,将多元的绘本融入美术活动中,与幼儿共同鉴赏不同风格的绘本插图,使幼儿对“美”产生不同的感受、体会和认知,逐渐总结出美没有局限的艺术结论,培养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美术视野,为创作能力发展作铺垫。
例如,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组织幼儿共同搜集相同主题、元素的绘本进行欣赏。受龙年和龙的传说影响,班级幼儿对龙的兴趣较为高涨,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搜集关于龙的绘本。基于年龄较小,无法使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以龙为主角的绘本故事,如《故宫里的小神兽》《龙的故事》《高高山上一条龙》等,供幼儿自主探索,提升参与性、探究性和成就感。以《高高山上一条龙》为例,相比卡通类、抽象类绘本,这一绘本特点较为突出,具有幼儿接触较少的民俗风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会体会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绘本中“孩子们”和“龙”的形象,分析主人公的绘画特点、色彩使用、整体风格和欣赏感受。阅读多元主题绘本,有利于幼儿分享观点、迁移感受,体会不同龙的形象、角色、色彩、风格等,整体上获得美的启迪。教师可以组织总结欣赏活动,询问幼儿:“你们认为什么是美呢?美有没有界限或标准呢?”幼儿的答案各有千秋,有的幼儿发挥联想,认为美包含时间,还有的幼儿认为喜欢就是美。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肯定、表扬和引导,为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意识,赋予幼儿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帮助其积累美术创作素材。
(三)结合绘本艺术表现形式提升绘画技巧
1.分析绘本人物造型特征
绘本以图像为主,不仅包含丰富、多元的线条,还包含趣味的色彩搭配和整体风格,具有一定点缀价值,对幼儿而言审美价值较高。采用绘本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要明确不同图案适宜的学段,带领幼儿分析不同场景、角色的造型特点和创作方式,以自主探究、鉴赏的方式掌握美术绘画技巧。
例如,《巴士到站了》绘本主要描绘一位色彩魔术师用非常美丽的颜色,勾画出巴士的线路图和不同的停靠风景和生活方式,涉及的场景、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较为丰富。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绘本内容平铺展示给幼儿,引导幼儿分析绘本中整体构图的特点,即以巴士为主体,以其他动物、植物为背景,构建出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画面。同时,观察各事物线条和边界的特点、流畅程度,探讨绘本的核心,即色彩的运用,分析四不同色彩混合出的颜色和搭配效果,以及冷暖色的差异和给人的感觉,明确全暖、全冷、冷暖的画面特点,把握色彩搭配的奥秘。在此基础上,还要带领幼儿分析绘本使用的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水彩、丙烯或油墨等,使其逐渐掌握绘画技巧。
2.引导迁移人物造型特征
通过分析绘本艺术表现形式,幼儿已经初步掌握造型、色彩、工具等方面的运用方式,明确不同事物搭配的不同效果。但基于艺术表现形式的美术活动不能止步于此,还要为幼儿渗透更加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推动幼儿将所学绘画技巧和方式应用于实际中,促使幼儿在探索、分析、学习基础上内化,为后续灵活运用铺垫基础。
例如,在绘本分析结束后,教师为幼儿提供水粉、水彩、彩铅、蜡笔、铅笔、橡皮和各类纸张,让幼儿根据绘本所学技巧开展造型创作活动,将学习的内容迁移到实际绘画中。有的幼儿仿照绘本造型方式塑造人物、动物和事物、植物,有的幼儿仿照绘本使用色彩,创作出卡通画、风景画和人物画、抽象画等。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展示空间,让幼儿在展示画作的同时分享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式,结合前面欣赏课堂内容进行评价,为幼儿运用美术技巧展现思想意识提供机会和平台。
(四)结合绘本思维优势启发想象思维
积累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积累丰富的美术知识,才能为创作提供素材、技能。如果缺乏日常美术积累,即使获得灵感、体会和感悟也无法精准落实,美术创作自然大打折扣。幼儿园时期幼儿生活经验较为稀缺,生活经验较为薄弱,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常无法精准在笔下体现想法,根源在于缺乏积累。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日常美术素材、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积累,增加美术作品浏览、鉴赏活动的开展频率,加强幼儿美术元素、知识储备,使其精准表现灵感和体会。幼儿美术活动时间有限,无法高频开展美术绘本阅读,快速积累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分享活动,鼓励幼儿相互交流阅读感受,对某些绘本留下深刻印象,实现二次阅读、经验积累和思维启发,自然发挥想象思维。
例如,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准备多种题材、种类的绘本,如风景类、动物类、典故类等,将幼儿划分为若干小组,要求不同阅读小组阅读不同类型的绘本,展开内部交流和分析。在幼儿整理绘本内容、情节和美术知识基础上,将小组打乱,重新分组。对阅读类型不同的小组成员进行重新编排,鼓励幼儿之间分析、讨论、互动,发表自己的联想、体会,带给同伴启发和感受。获得启发和灵感的幼儿可以退出小组交流,进行创作活动。教师要提供丰富的绘本素材,供幼儿翻阅,构建创作、自主、综合的美术活动氛围。
(五)结合绘本直观优势增强美术感知
绘本是将文字转化为图像的方式构建的阅读文本,相比阅读书籍更具直观性、具体性,与幼儿阅读具有高度贴合性,能够帮助幼儿获得独特的美术感知和体会。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绘本的直观优势开展美术活动,强化幼儿感知力,基于实际体会进行创作。
例如,《爷爷的牙,我的牙》绘本主要围绕“爷爷掉牙,我也掉牙”的故事情境和“上牙掉了向下扔,下牙掉了向上扔”的民间文化展开,能够引起许多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其联想到自己掉牙时爷爷的处理方式,有效强化情感体会和美术感知。在绘本阅读结束后,幼儿迫不及待分享与爷爷的故事。教师可以此为主题,让幼儿开展创作活动,将自身情感和爷爷的和蔼展现到画纸上。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具有较强可行性。教师可以借助绘本中的场景凸显、鲜艳色彩、多种主题和风格等内容进行美术活动,增强幼儿对美术的认知和理解,启发其美术创作思维和情感感知,促使其自主学习、自主创作,积累丰富的绘画素材,提升绘画技巧,充分凸显绘画活动的主体性,培养美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