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绘本阅读的融入意义研究
2024-06-13马珊珊
马珊珊
导读:在学前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推动幼儿全面发展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背景下,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美学素养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常规幼儿美术教育缺陷显露,幼儿美术教育方法革新成为关注点。绘本教学法作为新型教育方法之一,将之融入幼儿美术教育能够实现常规幼儿美术教育模式弊端的突破,推动学前教育改革下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实现。本文将对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绘本阅读的融入进行分析,重点研究融入意义与意义实现策略,把握幼儿绘本阅读融入的价值导向。在此基础上,了解实现要点,生成绘本阅读下幼儿美术教育的新模式,实现幼儿美术综合能力提高。
绘本主要是指图文内容相辅相成的读物,具有文字简洁、绘画内容丰富的特点,呈现的故事既能让幼儿了解文学知识,又能提高幼儿美学感知。相较于常规图画书,绘本插画内容连贯性更强,往往富有深刻寓意,能够助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将绘本融入幼儿美术教育,能够实现美术教育美育价值、德育价值等方面的充分发挥,提高幼儿美术教育效用。但是,在运用幼儿绘本时,部分幼儿美术教师对幼儿绘本阅读的价值意义缺乏了解,对幼儿绘本阅读的融入重视不足,导致幼儿绘本阅读并未全然渗透于幼儿美术教育,影响幼儿美术教育“育人”价值提升。由此,探索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绘本阅读的融入意义与融入策略尤为必要。
一、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绘本阅读的融入意义
(一)增强幼儿图形认知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图形”作为美术知识的重要构成,具有枯燥与抽象的特点,教学难度偏高。幼儿教师若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以教学大纲与课程目标为依据,照本宣科地讲授美术知识点,极易导致幼儿难以准确识别“图形”知识内容。通过将绘本引入幼儿“图形”教学的方式,能够将“图形”知识转化为富有生活化气息与生动形式的形状元素,借绘本丰富画面冲击幼儿感官神经,加深幼儿对“图形”知识的理解,达到增强幼儿图形认知的效果。
以《我的建筑形状书》为例,该绘本作为经典启蒙绘本之一,以建筑物为着手点,讲述了世界知名建筑物的不同形状,能够让幼儿在了解生活实际建筑的过程中感知图形,增强“图形”知识领悟度。具体表现为:首先,幼儿教师可将《我的建筑形状书》应用于课程导入环节,即:“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决定带大家一同‘环游世界,了解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同时,使用多媒体简单展示《我的建筑形状书》的主要插图,完成简单的“世界环游”。通过引入《我的建筑形状书》绘本的方式渲染氛围,引发幼儿“图形”学习兴趣。其次,幼儿教师可将《我的建筑形状书》应用于课程讲解环节,即:“现在,我们就要出发去下一站啦,当当当,教堂!”引入《我的建筑形状书》中的“教堂”插图,提问:“大家仔细看看这张插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幼儿:“看到了圆形的屋顶。”“这个屋顶好像一个球呀!”借此引入“圆形”知识,加深幼儿对“圆形”的理解。通过引入《我的建筑形状书》的方式,具体化展示抽象“图形”知识,增强幼儿“图形”知识理解。
(二)提高幼儿色彩理解
“色彩”作为幼儿美术知识的组成之一,具有知识内容繁杂等特点,若幼儿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口头讲解的方式传递“色彩”知识内容,极易导致幼儿出现记忆混淆等问题,影响“色彩”知识吸收效果。通过将绘本引入“色彩”教学的方式,能够将“色彩”知识以绘本元素的方式展示,以便幼儿精准掌握“色彩”知识与技能。同时,绘本包含的主线故事能够实现“色彩”“图片”“造型”“故事”等元素的串联,达到扩展幼儿认知面的附加效果。
以《五颜六色的公交车》为例,该绘本具有趣味性强等特点,主要介绍了不同颜色公交车搭载的各种“奇怪乘客”,能够实现“色彩”知识的具象化与生活化,提升幼儿生活常见颜色的识别能力。具体表现为:首先,幼儿教师可将《五颜六色的公交车》引入于导入环节,即:“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发现了好多‘奇怪的公交车,上面的乘客也非常奇怪,于是想去挖掘一下这些公交车的小秘密,大家和老师一起好不好呀!”此时,幼儿教师可展示《五颜六色的公交车》的“红色公交车”,集中幼儿注意力。通过引入《五颜六色的公交车》的方式,打造生动情境,引起幼儿注意。其次,幼儿教师可将《五颜六色的公交车》引入课程讲解环节,即:“大家拆一拆,这辆红色的公交车可能搭载哪些乘客呢?”幼儿:“公主、小狗、小朋友。”先指导幼儿展开讨论,再呈现《五颜六色的公交车》的后续内容,展示“红色公交车的乘客”。师:“大家仔细看,公交车上都有哪些乘客呀?”幼儿:“番茄、章鱼。”师:“你们有发现这些乘客的相似处吗,比如他们都是什么颜色?”正式引入“红色”。通过引入《五颜六色的公交车》的方式,转换“色彩”知识的呈现方式,达到提高幼儿色彩理解的效果。
(三)培养幼儿想象思维
想象思维培养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长期性与抽象性的特点。特别是在“幼儿园教育纲要”推行背景下,培养幼儿想象力、情感表现力以及理解力成为幼儿美术教育重要目标,尊重幼儿创造与想法成为幼儿教育实施的重点,常规幼儿美术教育方式的不适配性明显提升。通过将幼儿绘本运用于幼儿美术教育的方式,可借助绘本画面故事整合美术知识内容,促进幼儿空间创造力、故事想象力的提升,辅助幼儿构建富有创造的想象世界,实现幼儿想象思维的成长。
以《挑一棵圣诞树》为例,该绘本主要讲述了松鼠卖场内的圣诞树,主线为修剪、装饰圣诞树的过程,以故事的形式描绘了创造的方式,能够促进幼儿创新、创造意识的成长。具体表现为:首先,幼儿教师可将《挑一棵圣诞树》渗透于导学环节,即:“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有一项重要任务‘装饰圣诞树,现在先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圣诞树的诞生过程吧!”此时,展示《挑一棵圣诞树》的插图,包括“矮矮乱乱的圣诞树”与“修饰完成的圣诞树”,渲染完整情境。通过引入《挑一棵圣诞树》的方式打造情境,引入想象方向。其次,幼儿教师可将《挑一棵圣诞树》渗透于实践创造环节,即:“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挑一棵圣诞树》中第一张圣诞树插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不太一样呀!有哪些不一样呢?”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幼儿:“这棵圣诞树没有装饰,不好看。”“这棵圣诞树矮矮的,枝干太长了。”师:“大家觉得应该怎么处理这棵圣诞树,能让它变得更好看呢?”随后,带领幼儿阅读整本绘本故事,让幼儿吸纳“装点树体”“挂装饰物”“修剪圣诞树”的知识,并指导幼儿依照“圣诞树装扮过程”,拿出纸笔进行创作,描绘“圣诞树装扮”的过程。通过将《挑一棵圣诞树》渗透于实践环节的方式,助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成长。
(四)提升幼儿鉴赏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鉴赏能力培养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关注点。但是,部分幼儿教师受传统美术教育理念的影响,偏重于教授幼儿绘画技巧等知识,并未重视幼儿审美能力、审美感知等方面的培养,导致幼儿鉴赏能力偏弱,难以结合自身已有经验感知、欣赏以及创造美。由此,幼儿美术教育革新成为必然。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融入能够为幼儿鉴赏能力培养提供突破口,通过指导幼儿观察绘本故事内容的方式,逐步向幼儿传递“美”的信息,进而达到增强幼儿审美感知与审美创造的效果。
以《蓝铃铛的森林之旅》为例,该绘本主要讲述了怀孕母牛蓝铃铛所做的一个梦,立足于幼儿视角,融合了幼儿好奇的元素“魔法”,能够快速引起幼儿注意。通过将《蓝铃铛的森林之旅》融入幼儿美术教育的方式,能够丰富幼儿美术教育内容素材,为幼儿鉴赏能力成长奠定基础。具体表现为:首先,幼儿教师可将《蓝铃铛的森林之旅》融入导学环节,即:“小朋友们,听说对着流星许愿能够实现梦想,你们知道吗?如果你们遇到流星,想许下什么愿望呢?”初步引入《蓝铃铛的森林之旅》的“许愿”元素,渲染氛围。通过将《蓝铃铛的森林之旅》融入导学活动的方式,引出讨论话题,引发幼儿共鸣。其次,幼儿教师可将《蓝铃铛的森林之旅》融入鉴赏环节,即:“母牛许下和宝宝共同生活在大森林的愿望后,在森林里都经历了哪些奇妙之旅呢?”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并反复提出相似的观察问题,如“你在绘本中都看到了什么?”“绘本中你最感兴趣地方是什么?”等,引导幼儿深入观察与分析绘本内容,提取“红色麋鹿”“高高石碓”“蓝色小鸟”“背带裤袋鼠”等元素,对绘本画面中“色彩搭配”“画面构建”等信息进行挖掘,推动画面分析与赏析能力的提升。
二、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绘本阅读融入意义的实现要点
(一)优化教学过程,重视启发引导
幼儿绘本阅读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实现,离不开启发式教学过程。由此,在组织幼儿绘本阅读下的幼儿美术教育时,幼儿教师需重视美术教育过程的调整,并充分发挥自身启发与引导价值,引导幼儿完成绘本阅读与分析,观察绘本插图,品味绘本文字,吸收绘本美术知识。注意要点为:一是核心过程梳理。幼儿教师需明确核心教学过程为“绘本情境塑造”“绘本内容挖掘”“美术知识探索”“绘本知识实践”。二是启发问题设置。幼儿教师需以启发式问题为索引,串联核心教学过程,指导幼儿主动深挖绘本内容与美术知识,推动幼儿思考能力、理解能力、美术知识吸收效果、美术知识运用能力以及美术赏析能力的提升。
以《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为例,该绘本作为日本作家五味太郎的作品之一,主要讲述了牙医与鳄鱼间的心理较量,借助简单且重复的语句刻画了两者的戏剧性心理变化,具有画面童趣性强与主题鲜明的特点。在教学阶段,首先,幼儿教师需塑造绘本情境,即:“小朋友们,大家都喜欢吃甜食吗,如果吃了很多甜食会怎么样呀?”幼儿:“可能会长蛀牙。”借以切入《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核心话题,同时呈现绘本中“牙医看鳄鱼牙齿”的插图,打造生动绘本情境。其次,幼儿教师需组织绘本内容挖掘活动,即:“绘本中主要有哪些人物啊?鳄鱼在害怕什么?牙医为什么会感到害怕呢?”借助各类启发式问题,引导幼儿深化绘本主要内容,提升幼儿思考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再次,幼儿教师可组织美术知识探索活动,即:“仔细观察绘本插图,说说为什么你们会角色鳄鱼在害怕或牙医在害怕?你觉得绘本插图的色彩怎么样呀?”引导幼儿从美术知识的角度分析绘本,让幼儿从绘本中吸纳美术知识的同时,增强审美能力。最后,幼儿教师可组织绘本知识实践活动,具体指导幼儿以演绎的方式概括讲述绘本主要内容,并开展“再创作”活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老虎与牙医”“兔子与牙医”等绘画作品,增强创新与创作能力。
(二)革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
幼儿具有好动、好奇等特点,常规绘本阅读下幼儿美术教育模式极易导致幼儿出现注意力转移、兴趣不足等问题。由此,幼儿教师需重视教学方法的革新,利用先进教学工具与教学方法,增强美术课堂趣味性,实现绘本阅读下美术教育课堂效率提升。注意要点为:一是多媒体教学法。幼儿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身临其境的绘本故事情境,调动幼儿多重感知,提升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奠定美术教育基础。二是合作教学法。教师可利用合作教学法优化美术课程活动,激发幼儿美术活动参与兴趣,常见合作教学法包括合作演绎、合作讨论、合作创作等。
以《小熊和最好的爸爸》为例,该绘本具有内容简单明了的特点,主要讲述了父子间的温情交流,不仅能够增强幼儿审美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幼儿对诸多生活小常识的认识,增进亲子关系。在革新教学方法时,首先,幼儿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亲子相处”的相关视频,让幼儿直观感知孩子与父母间的温情,为《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的引入渲染情绪,降低幼儿对绘本的理解难度。同时,还可借用多媒体放大呈现插图,为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色彩与结构提供条件。其次,幼儿教师可组织合作演绎与创作活动,指导幼儿还原《小熊和最好的爸爸》中的画面片段,并鼓励幼儿运用《小熊和最好的爸爸》中的色彩与结构知识,结合日常生活创作“我与父母”的绘画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推动幼儿图形认知、色彩认知的提高,增强想象思维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以价值实现为导向,幼儿教师需重视教学过程的调整与教学方法的革新,助力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运用价值的充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