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通过绘本插画培养想象力

2024-06-13孙世慧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插画想象力绘本

孙世慧

导读: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儿童从2—7岁开始,就进入了想象力的发展阶段,7—11岁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而美术教育是儿童时期培养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在素质教育推崇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美术已经和音乐一起成为了学生的一门艺术必修课,共同构成了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注重形象性、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的情感性,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发掘学生的艺术潜力。好的美术教育有助于唤起学生的艺术兴趣,引导他们尝试艺术表达,并打下造型能力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导学生追求美的目标,修身养性,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小学生处于抽象思维刚起步的阶段,对图案,色彩,线条等能够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元素更加敏感。他们会通过这些元素来获得对世界的直观形象认知,并且试图通过图像思维和故事创作来表达想象力。在这一条件下,绘本插画的直观性、色彩丰富性、线条流畅性和故事性、均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

本文将探究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绘本插画教学,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美术教学活动,利用绘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主动创作能力以及综合审美能力,最终达到美育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可更科学有效地进行绘本插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阶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认知能力有三个特点。第一,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在不断拓展。第二,对颜色、形状、纹理等元素的感知能力尚在发展中。第三,创造力旺盛,会通过图像思维和故事创作来表达想象力。所以,在绘本插画教育中,应引导他们观察画面细节进行感受、结合文字进行想象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欣赏插画时,可以多引导他们临摹、表达,促进对事物本质的理解,提高认知水平。最重要的是,儿童在这一阶段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过鼓励式的美术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勇于表达和尝试创新的精神,建立自信心。

另外,小学美术教育需贴近儿童生活,关注他们的兴趣点。通过选择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和素材,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美术教育更具吸引力和实际意义。

二、当前小学美术课堂的现状

绘本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小学教学中尚未被广泛接受。究其原因,首先,在实际的教学中,绘本教学往往受制于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充分发挥潜在优势。例如,一些美术教师仅解释绘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句,让学生记忆理解,忽略了通过图片深入讲解故事的大意,使得绘本教学的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市面上缺乏科学实用的绘本教材,教师筛选需耗费大量时间。受知识产权保护,互联网上的资源使用受限,影响便利性。再次,不同地区对绘本教学的接受程度差异明显,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缺乏对绘本的重视。最后,绘本教学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价方式,导致教师在评价时感到困扰,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和意义。因此,要提高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绘本插画教学效果,还需要从以上几个方向努力。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选用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方法,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让绘本插画能够真实地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起到作用。

三、通过绘本插画培养想象力的策略探讨

(一)良好的课程导入

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设计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绘本插画在课堂导入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绘本的题材和内容种类极丰富,完全可以适应多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活动环节。

课堂开始时,教师可将绘本中最生动、最具有故事性的一张图片作为课堂导入素材,充分吸引学生将注意力投入课堂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物艺术品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以二年级下册中的“头饰设计”为例,教材中介绍了如何用彩色卡纸制作头饰。教师可以头饰这个话题作为课程导入媒介。教师可以借助绘本《花栗鼠的大耳朵》里的插画和故事,提前制作色彩和线条表现很夸张的头饰。当学生阅读此绘本后,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佩戴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代入到故事中,发挥想象力进行故事角色的扮演。教师还要借助故事中的角色性格特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重新设计和制作头饰,可以是绘画创作,可以是文字描述,也可以是手工艺品的制作。醒目、夸张、特别的头饰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其快速投入到课堂氛围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刚刚好的切入点,巧妙地利用绘本插画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拉近彼此的距离,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快速进入绘本情境。

(二)情感导向的绘本插画教学

相比于传统类型的美术教学,绘本插画的特点使其在情感渲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绘本一般由图像和文字构成,图像为主,文字为辅,图像精美细致而具有故事性,文字简洁有力,富含哲理性、启发性和感染力。

绘本插画的色彩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和情绪表达特征,作为儿童最初的表达方式之一的涂鸦也传递着色彩语言。儿童通常会用画笔来表达所见所想以及当下的情绪。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个学生的课堂涂鸦具有一定的色彩主题,感知力就是影响这些色彩表达的因素。因此,在绘本插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感知绘画和情绪的关系,并大胆地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具体的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教学。一方面,可以多维度展示插画的美,用音乐、动画来渲染情绪,调动学生的感官,将抽象的图画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创造生动的氛围和环境,让教学空间不单调,让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美术教师还可以将音乐、文学、影视等领域的精华知识进行科学整理合并,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呈现,推进不同科目知识的结合,指导学生体悟不同科目之间的共性。这样学生在美术教学课堂中不仅可以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充盈艺术素养,陶冶自身情操。

(三)任务导向的绘本插画教学

在绘本插画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想象力形成过程设计出连续性的课堂任务,引导学生的想象,并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小组学习,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构建想象力,并在合作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和审美接受的过程。任务应该由易到难,逐步推进。任务类型也应该从初步的模仿、小组合作、师生合作转变到稍复杂的命题创作。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绘本故事的前半部分,设置两个任务。任务一:自由发挥想象,续写接下来的故事,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故事。任务二:以学生的视角解读绘本的画面材料与表现手法,模仿创作者的表现方式创作自己的故事。在一个个任务中,学生可以完成对空间想象、人物塑造、故事环境等多方面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完成审美接受的过程,学会欣赏别人的创作。互相交流中,学生会更乐于展现想象力,提高对绘本插画的好奇心,激发美术创作的动力。通过师生合作、同学交流以及循序渐进的任务,学生可以感受到美术的独特魅力,体会到沉浸式学习的快乐,自由驰骋想象力,触类旁通,表达自我。

(四)有创造性的临摹

临摹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想象力训练,是对创作者创作思维和审美过程的再现。创作则是在掌握了绘画技能和技法的基础上萌生的用技法表达自己的欲望。

小学生识字有限,认知水平不足,还不会用完整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更偏爱通过临摹来感受绘画的乐趣,同时表达自己。

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绘画,但是并不像成人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目的性,他们笔下出现的绘画内容都源于对所见事物和真实生活的模仿和体验。

在绘本插画教学中,通过有创造性的临摹教学,可以较为轻松地开展想象力训练,让学生借助作者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想象力。

在临摹中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细心观察绘本插画细节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对形象的认知。他们将形象通过自己的记忆加想象画下来,需要经过自我的认知、情感的过滤和理解的加工,区别于原作的、具有想象力的形象由此诞生。

“观察—消化—绘画”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天然的想象力训练过程。他们情感纯粹、认知简单,对故事和画面的“消化”有自己的特色,临摹也有各自的风格。所以,鼓励学生有思考地临摹绘画,也是一个训练想象力的方法。

(五)故事引导

绘本插画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观赏性。在阅读具有连贯性的图画内容时,学生将一张张插画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不仅可以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连续性记忆,在脑海里呈现一个精彩的故事,更能够以插画独特的审美意象进行思维想象和情感投入。教师要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语言和绘画表达,培养创造能力。通过故事引导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三个方法可供参考。

方法一:选取绘本中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延伸故事情节,进一步发挥想象力,以便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中,增强对特定场景的空间想象和对人物性格的探索。

方法二: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事,并运用图画来进行表达。注意故事情节不宜太复杂,尽量以贴近生活现实的题材为主。以《绘画中的节日》为例,教材中通过插画呈现了我国多个民族不同的节日庆祝场景,渲染了节日的氛围,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节日、绘画与自我创造性表达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忆中秋节时自家的节日活动,思考有什么庆祝活动、吃什么食物等。同时,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小星星的大月饼》。该绘本不仅以充满童趣的方式展现了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详细介绍了吃月饼这一习俗,还涵盖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虽然没有过于起伏曲折的故事情节,但是主人公母女在传统节日中的互动情感让人动容。此外,教师可以此切入话题,介绍其他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让学生选择印象最深刻或最有感悟的节日来创作自己的绘本故事。在此需要注意,小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有限,教师要耐心引导。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节日活动图片或典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联想自己与家人、朋友在传统节日发生的故事,或和同学分享虚构的童话故事。以多种形式的课堂内容和实践性较强的绘画活动,调动学生的表达欲和分享欲,鼓励其在创作时与同伴讨论,培养创造性思维。

方法三:利用绘本故事中的留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绘本中,一幅画面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可以让学生产生想象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收获意外的惊喜。例如,在绘本《好厉害,卡车大力士》中,最后一页中的场景描述是:太阳落山了,在建筑工地忙碌一天的工地车们准备休息了,第二天还有新的任务等着他们。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明天这些工程车会遇到什么任务呢?是拆除任务,还是搭建任务?拆除任务中,滑移装载机可以干什么?起重机可以干什么?工程车们结束工作后,是如何休息睡觉的呢?通过故事的不断延伸,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构思新的故事发展背景。

(六)鼓励和引导学生绘画

在美术教学中,专业性较强的教师懂得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灵感顺利地表达出来。个别学生表达想象力时思维过于跳跃而无法厘清思路,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纠结于题材或色彩的选择,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由于小学生对线条、色彩等元素的认知水平较低,教师应适当引导,让学生能够稳定地运用画面构图和色调表达出具体的想象。这样学生就能打开思路,学会厘清创作脉络的方法。绘本插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当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的构建和表达,更加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四、结语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最纯真、富有活力的时期。绘本插画中的世界可以打开学生的想象力。受以往绘画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绘本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处于探索阶段。教师应当合理设计课程内容,通过良好的课程导入、情感和任务导向的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临摹和创作。另外,目前市面上绘本的质量参差不齐,教师也要擦亮眼睛,选择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绘本。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学生在学业压力中成长,教师还应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动力,实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插画想象力绘本
就要紧紧粘住你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绘本
绘本
绘本
打开新的想象力
无脸小插画
超暖萌治愈系插画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插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