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念培育的要求、路径与机制

2024-06-12董祥宾

教育评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意志信念对象

●董祥宾

信念的教育培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信念有很多内容和类型,但不管信念的内容、类型如何多样,都存在为一切信念发生形成共有的特点和规律,存在为一切信念教育培育共有的路径和方法。本文旨在基于信念这一精神现象生成的特点,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信念培育的有效方式,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工作提供有益启发。

一、信念有效培育的要求

(一)促进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信念不是一般的信,更不是简单的知。它以适恰的认知为前提,需要有深沉的情感、坚定的意志作支撑,需要有执着有力的行为相附随。认知、情感、意志都是信念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而行为则是信念的体现与展现,它们相辅相成、互生共长、有机统一,共同支撑起了信念的存在及作用发挥。促进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发展是信念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信念教育培育的关键和重点。

我们当前的信念教育培育工作更多地是在“知”上下功夫,而相对忽视了对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信念的教育培育固然需要从“知”起步、从“知”入手,但更要强调形成“信”,并且要围绕“信”进行深化和升华,以最终达至深信、坚信。要想有效培育信念,就要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均衡增长,促使知情意行保持方向上的一致与协调发展,并最终达至有机统一。

(二)立足实际、关照现实

信念首先要有“信”,如何让教育对象“信”是信念教育培育工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第一问题。信念的教育培育内在地包含了超越性,旨在实现对人现有状态的超越,因而就具有理想性的目标、高于现实的规定。如果一味盯着理想性的目标,而缺乏对可感现实的关照或者说脱离现实生活太远、偏离生活实际太多,信念的教育培育就会变得空泛、抽象。

一是贴近现实才能更诚服人。列宁指出:“大多数人是根据实际生活得出自己的信念的,他们不相信书本和空话。”[1]人是经验性的现实动物,更注重实际、更关心当下。现实总是会对我们产生强烈而有力的影响,缺少了现实的例证和支撑,再有吸引力的目标召唤,再严密的逻辑论证、理论阐释,都会失去说服力、信服力。信念的教育培育必须以现实为基、从现实出发,其所传递的内容要经得起追问,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现实的考验。

二是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验到的东西。如果教育宣传传递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经验、现实体验、实际感受不一致,或者在现实中根本找不到其存在的痕迹,那么教育对象就不会相信。这就要求信念的教育培育要扎根现实生活、关照生活实际,把我们提倡的东西与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现实感受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假大空”,防止主观化、片面化、绝对化,避免过度拔高、过度阐释、过度美化。

(三)协调好社会要求与个体需求

“有意义”“有价值”不只是对社会来说的,更是对个人而言的。信念的教育培育固然需要将社会要求的内容传递给教育对象,但如果脱离了教育对象的需求,将其不需要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或者在其看来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东西强加给他们,他们是不会乐于接受的,更不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育者的“需求”“关注”与教育对象的“需求”“关注”、教育者认为的“好”“有用”与教育对象认为的“好”“有用”并不完全一致。信念的教育培育不能仅仅遵循理论逻辑、社会逻辑,还要遵循价值逻辑、个体逻辑,需要协调好社会要求与个体需求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将信念教育培育传递的内容转化成与教育对象需求相关的东西,或者让教育对象认识到它们与其自身利益的相关性。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教育对象的获得感。

二、信念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增进认知

信念的教育培育首先要解决“知”的问题。信念是在一定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而其形成也是从认知开始的。凡是被我们坚信的必定是我们知道的东西,如果对象不能进入到我们的认知世界,就没有机会、没有可能被我们相信,进而也就构成不了我们的信念。从这个角度来说,认知是信念生成的逻辑元点,也是信念教育培育的逻辑起点。

增进认知实际上就是引导教育对象去了解、去理解,使其掌握相关信息并生成深刻印象,促使其思想观念向积极方面发展。这里的“增进认知”泛指一切促进教育对象接受信息、形成认识的过程和方式,而系统的教育宣传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系统的学习熏陶是其中最重要的过程。

(二)强化认同

要形成信念就必须有认同。认同不是简单的认可、接受和赞同,而是构筑为主体心灵一部分的更为深刻的状态。如果说增进认知是让对象走向、走近心灵,那么形成认同就是让对象融入、融进心灵。

主体的认同在实践中有经验、情感、理性三种基础,或者说呈现为经验、情感、理性三个维度,而这也是信念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就经验维度来看,我们是否接受、是否认同某一对象,总会受到自身切实体验和感知的影响,那些日复一日的生活实践、经历体验便构成了我们认同的经验基础。就情感维度来看,那些契合自身需要、喜好偏向,能使人产生积极情绪、情感共鸣的东西更容易得到认同,反之,就不容易被接受。就理性维度来看,人不只是完全听凭经验、情感的支配,逻辑推理、理智思维也会参与到人的认识与实践中去,这就构成了认同的理性方面。相较而言,建立在理性上的认同更稳定,建立在经验上的认同更基础,而建立在情感上的认同则更深沉。

实际上,在认同的形成过程中,这三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那种最稳定、最深沉的认同也莫过于同时兼有这三种基础。这也告诉我们,在信念的培育、认同的建构中要遵循经验、情感、理性并进的逻辑和理路。在这一过程中,要把“催生”与“内生”的培育模式结合起来,既要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宣传和引导,又要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

(三)陶育情感

一要引发积极情绪体验。在接触外在事物时,主体总是会形成一定心理体验和情绪反应。在这其中,积极的情绪体验能使我们更多地注意、更容易接受引起这种体验的东西,而消极的情绪体验则会使我们产生排斥和抵触。可以说,积极的情绪体验为我们的认可、接受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这启发我们,要重视教育对象的情绪状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引发其积极情绪体验,并激发其深刻感受。

二要注重情感培养。如果说积极的情绪体验为主体接受对象打开了大门,那么建立起情感则为主体心灵的深沉依附提供了可能。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2]没有感情的倾注、缺乏深厚的情感,也就不会有心灵的相寄、相依,进而也就不会有深刻的认同、执着的追求以及坚定的持守。信念的教育培育要运用好情感的力量,在引发教育对象情感共鸣的同时,还要激发其向往的热情、挚爱的深情、持守的长情,培养其深厚的情感。

(四)磨炼意志

意志是信念的根本要素。信念的力量发挥、维系持守都主要靠意志实现,缺少坚定的意志是无法形成坚定信念的。在信念的教育培育中,最重要的就是磨炼教育对象的坚强意志,使其形成“信”的坚定性。

意志磨炼可以从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展开,需要从强化思想认知和进行实践锻炼两个方面着手。前者主要指通过思想学习、榜样激励等对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主观态度、精神境界进行影响,以提高其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制力。后者则主要指通过实践磨炼来改善教育对象的身心素质,以强化其意志和耐受力。而其中,实践锻炼是品性塑造、意志磨炼最重要的方式、最根本的途径。江泽民同志指出:“理论知识、历史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学习来获得,品格、意志的锻炼主要靠在艰苦的实践中去解决。”[3]实践的过程、环境和条件越是艰苦,就越能磨炼人的顽强意志。

(五)引导行为

引导行为就是将提高思想认知与培养良好行为结合起来,以知促行、以行固知,引导教育对象身体力行。行为本身虽不是信念的内在构成,但却是与信念不可分割的东西。一方面,信念总是体现为执着而坚定的行为。有无信念、有怎样的信念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人的行为及其方式。另一方面,信念力量的发挥和实现也需要通过并借助于行为。如果没有行动,再深的信念,也不可能有现实的力量。可以说,行为既是信念力量的体现,也是信念自身的彰显。

如何让教育对象自觉践行、做到知行合一是信念教育培育的关键和重点。在谈到知与行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4]信念的教育培育要注重行为的塑造,积极引导教育对象在生动的实践中把知转化为行,增强其行动力,实现知而行。

(六)培养习惯

行为的引导不只是引出行为而已,关键在于形成一种习惯。而形成习惯也就意味着形成了一种自觉、自律和自制,它既是信念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也是信念维系自身存在的重要方式。信念的教育培育要重视习惯的培养,努力将特定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固化下来,并使教育对象形成一种自觉而自动的条件反射以及惯性持守。这种习惯既包括心理习惯、思维习惯、认知习惯等主观层面的习惯,也包括行为习惯、行事习惯等客观层面的习惯。

一是习惯的培养要通过“积”实现“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在一定环境、情境下反复练习,需要在生活、学习中日积月累。在培养习惯时,要将教育倡导的内容转化为教育对象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的具体要求和规则,变成生活中的日常存在,使教育对象自觉奉行、积极践行,并引导其从小处起步,从一点一滴累积起。

二是习惯的培养还要借助环境的力量、集体的力量。环境对习惯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它“既是形成新习惯的力量,也是改变旧习惯的力量”[5]。在习惯的培养中,要塑造好环境氛围,并运用好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环境和集体的积极效应。

三、信念培育的主要机制

一个完整的信念培育过程应以认知为起点,历经情感培育、意志磨炼,最后落脚到行为引导、习惯养成上。这是一个复杂、系统而长期的过程,不是通过单一环节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形成系统化、全方位的落实机制。

(一)教育引导机制

这里所说的教育引导机制,指将信念教育培育贯穿于整个社会的教育教化体系,利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引导活动对个体信念的形成进行系统性干预和影响。

一是融于学校教育体系。在将社会主导的内容灌注于社会机体、实现化人育人方面,学校教育体系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它能筛选出重点内容,集中而系统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和作用。它能创造出“单纯的环境”,尽力排除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它又是有序的,可以根据人的成长发展特点及规律,科学而合理地进行设计和安排。将信念教育培育融于学校教育体系就是将其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信念教育培育工作的系统化开展、长期化进行。

二是融于社会宣教体系。将信念的教育培育与面向社会大众、覆盖社会各层面的宣传教化体系相结合,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这里所讲的社会宣教体系“既包括党和政府系统中各层面的面向社会开展思想教育、舆论引导的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也包括开展具有教育意义活动的各类相关社会机构、社会组织”[6]。在融于社会宣教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国家宣教系统,用好多年来形成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不断进行创新,又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民间力量的作用,最大限度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

(二)制度形塑机制

一是用制度保障信念教育培育的有效推进。这里的制度形塑机制,既指将信念教育培育制度化,也指依靠制度的规范作用塑造人。前者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应制度来保障信念教育培育工作的常态化进行、有效落实,使其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后者则主要是将信念教育培育的内容、要求融入到制度规定中,充分发挥制度引导人、规范人、约束人的作用。

二是加强执行监督,发挥制度真作用。实现制度形塑的前提是制度的完善以及对制度的有力执行。没有执行的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监督的执行,就会变样。在推进信念教育培育过程中,我们既要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法规,也要加强制度法规的宣传教育,同时还要加强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的建设,保证制度能真正落到实处,执行不走样、不变形。

(三)环境熏陶机制

环境熏陶机制指营造有利环境,充分利用积极的环境和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对人进行熏陶和影响,进而培养起人的思想观念、精神品性。环境熏陶机制的建设与环境的优化紧密相连,它要求控制好环境的影响,并通过优化环境来发挥环境的积极影响。

一是创造良好环境生态。我们要把握好环境的状态,划分出环境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进行“净化”“优化”和“美化”,以尽量消除或减少不良环境因素对信念教育培育工作的影响。

二是打造信念教育环境。将信念教育培育的内容、要求与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将其融入到环境中去,形成良好的特定情境、氛围,让身处其中的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这时的环境就有了教育意义,就成为信念教育培育的环境。

(四)实践锻炼机制

脱离生动的实践、有力的锻炼,只谈抽象的大道理、只做空洞的说教,教育对象难以形成深刻认同和坚定品性。信念的教育培育要建立起系统而科学的实践锻炼机制,让教育对象在实践中更好地砥砺思想、磨炼意志。

一要用实践增进思想认知、强化认同。当一种认识或观念直接源于现实实践时,它比单纯通过理论灌输而获得会更生动、更有力,进而更深刻。同时,实践还是对思想认识最直接、最有力的验证。每一次实践的有效证明,都会深化教育对象的思想认知,增进其对所学的认同。要想强化认同、深化信念,就要让教育对象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去确证所学。

二要用实践提高行动能力、磨炼意志。磨炼出教育对象的意志品质、精神品性,才能架构起通向坚定信念的有效路径,而良好的品性、坚定的意志、行动的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信念的教育培育要在实践锻炼、实践磨炼上下足功夫,广泛开展各种训练、磨炼活动,使教育对象在实践中增才干、在磨炼中强意志。

猜你喜欢

意志信念对象
动物的“自由意志”
神秘来电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