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之尺鞭策名师成长
2024-06-12文|张强
文| 张 强
“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大先生”……一个个贴切词汇诠释着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而教师更要以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自我,无愧于人民和时代。
育人增益,坚持“生本”之基,践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钱伟长指出:“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但这不是说课堂是教师育人的唯一载体,教师闻道在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责任。整个教育教学环节中,教师育人的作用随处可见:课上点拨、课后帮扶、课间辅导……学生个性特点鲜明,需要因材施教,无论是孔子的“愤悱”教育、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还是李希贵校长的“面向个体的教育”,都强调了启迪心智、因材施教,导向教育过程的“内心敞亮和豁然开朗”——“教育”之所以“增益”,是教师给学生“挑战智力、怡养性情、滋养人生”的精神漫游,把开启未来世界的钥匙赋予了一位位挑战未来的“孤勇者”。
教研科研,激发“精进”之志,践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最好形式,感受到个体生命的成长是教师最为惬意的事情——无论这个成长是源于自身还是源于学生。陶行知先生强调,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叶澜教授强调,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然而教育的创造性鲜明而独特,它没有固定的投入和产出比例,每位教师“教育的智慧”“教育的点金术”需要在勤恳的浇灌、润物无声的行动里,在学生心灵的微妙之处彰显神韵。
培训进修,传承“文化”之根,践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是赓续文明和传续历史的活动,当今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都能在人类灿烂的优秀文化中寻求识变之智、应变之方和求变之勇气。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诞生儒家思想,其后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广。儒家所谓诗书礼乐,绝不仅仅指诵读“四书五经”;我们所践行的人文教育,也绝不仅仅是让学生“记诵读写绘”。而是让学生迈进价值观念、学术思想激扬的角斗场时,手执“正义、文明和真理”,涌起“人之如何为人”的内在力量,与“邪恶、野蛮和谬误”抗战到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师生皆然。以人文的内容化育学生,就需要教师用人类博大丰富而深邃的文化经典去启迪、润养、成就每个生命个体。
教育书写,摒弃“倦怠”之心,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个别教师陷入职业倦怠,以急功近利之心搞“闭门造车式”教育,忽视教育长远之计,背离教育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思想,提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祖国大地”是家国天下,我国历代知识分子以之为己任:范仲淹“先忧后乐”,蔡元培“五育并举”,陶行知“教育为公”。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文明延续、传承、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教师更要凭借师者的人格力量和学术的真理力量,用真诚的、全身心的投入与倾注,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跳出“小我”看教育,“诚心”书写报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