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融合视角下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6-12刘胤良
刘胤良
(作者单位:武汉传媒学院)
在当今媒体与传播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和相关行业的重要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体环境的变迁,播音主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有效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变得尤为重要。其中,产学研融合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在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这一模式强调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和产业研究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领域,这种融合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而且能够为其提供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学习经验,这对培养具有实战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播音主持人才来说至关重要。
1 产学研融合的必要性
产学研融合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和研究模式,旨在促进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在这种模式下,产业的实际需求与学术研究的前沿探索相结合,共同推动产业创新和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不仅仅是教育和研究领域的一种策略,它更是一种响应社会经济需求、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和研究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的学术培养模式往往难以满足这种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产学研融合应运而生,它将教育、研究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教育和研究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而且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创新发展。产学研融合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教育、研究与产业界之间的壁垒,形成一个互动、共生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研究的孵化器,还是连接理论与实践、学术与产业的桥梁。这种模式鼓励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参与课程设计、科研项目、技术开发和创新实践,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方面,产学研融合模式的应用尤为关键[1]。随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播音主持领域的专业要求和技能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理论教学已难以完全满足行业对播音主持人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将产业界的实际需求和前沿动态引入教育和研究中,不仅能够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实效,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潜力。然而,产学研融合并非简单地将产业界的需求和资源引入高等教育与研究领域,而是需要在保持学术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界、学术界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平衡和互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的深入和学术的严谨,也要关注实践的有效性和创新的实用性。
2 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现状
2.1 理论与实践脱节
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如语音语调的控制、节目编排的基本原则、媒介伦理和法规等。这些知识固然重要,但它们并不能完全覆盖播音主持工作的每个方面。在实际的广播电视工作中,播音员和主持人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快速应对现场变化的能力、高效的节目制作技能,以及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这些技能往往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来获得。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学生很难对播音主持行业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2]。例如,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变化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不仅要掌握传统媒介的技能,还要适应网络直播、播客等新媒体的发展。多元化的媒介环境对播音主持人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而没有机会体验这些新媒体环境,他们就很难适应行业的实际需求。理论与实践脱节还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和实践的机会。在实际的播音主持工作中,创新思维和实践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尝试新的节目形式、探索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观众需求。然而,当教育过于侧重理论,学生就很难有机会进行这样的探索和尝试。
2.2 课程内容更新滞后
随着社交媒体、移动平台和数字内容的兴起,播音员和主持人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电视与广播演播技能,还需要适应网络直播、播客、视频内容制作等新形式。然而,许多课程仍然重点关注基本的语音、语言表达和节目编排等传统技能,对如何在数字平台上有效表达、如何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内容创作等技能的教授则相对缺乏。课程内容更新不够及时,无法反映行业的最新动态。媒体行业,特别是新媒体领域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新的形式和技术不断涌现。例如,近年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在媒体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技术的发展对播音员和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然而,课程内容的更新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审批和调整过程,导致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出现脱节。随着媒体行业的多元化,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播音员和主持人主要集中在电视与广播这两个领域,而现在,他们需要适应更多样化的媒介和平台。这就要求课程内容能够涵盖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如跨媒体内容制作方法、多平台互动策略等。但目前,这方面的教育资源和指导仍然较为有限。
2.3 不能紧随行业发展需求
在当代的教育体系中,虽然学生能够获得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但这些往往未能充分与媒体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相结合。这种脱节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与行业专家的直接互动,以及缺少实际的行业实习经验。在现有的播音主持教育模式中,学生大部分时间被安排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如播音技巧、节目编排和传媒伦理等。虽然这些知识对学生的基础培养是必要的,但单凭理论学习,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媒体行业的实际运作[3]。例如,如何应对现场直播中的突发情况、如何与观众有效互动,以及如何利用最新的媒体技术制作吸引人的内容等,都需要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加以学习和掌握。此外,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技术,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如社交媒体的利用、多媒体内容的创作等。学校教育往往难以跟上这些最新的发展,结果是学生在毕业进入行业后,发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与行业需求存在错位。缺乏与行业专家的直接接触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行业专家的经验和见解对于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形成职业规划至关重要,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这种互动往往非常有限。
2.4 技能培养单一
在当前的播音主持教育体系中,创新思维在播音主持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的兴起,受众的收听和观看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播音员和主持人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策划新颖的内容和形式,以吸引和维持观众的兴趣。这种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内容的创新上,更体现在传播方式和技术使用上。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播音主持教育模式似乎未能充分强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意思维,导致学生在面对行业新挑战时显得手足无措。跨媒体能力的缺乏是当前播音主持教育的另一个明显短板。在数字时代,播音员和主持人不仅仅是声音的传递者,还是信息的整合者和多媒体内容的创造者。这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播音技巧,还需要了解和掌握视频制作、网络直播、社交媒体互动等多种技能。然而,现有的播音主持教育模式往往未能提供足够的机会和资源来支持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使得他们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多媒体环境下的工作要求。此外,当前的播音主持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播音员和主持人不仅要有效地传达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及批判。然而,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在理解复杂信息和进行独立思考方面能力不足。
3 产学研融合下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策略
3.1 强化产教合作,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产学研融合背景下,通过与广播电视台和新媒体企业的紧密合作,高校可以开发出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深入参与真实的播音主持工作。例如,在网络直播成为热门的当下,通过产学研助力乡村振兴,就需要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课程教学体系中加入电商直播和乡村振兴相关的内容,更新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方向,建立起以“直播电商+帮扶”为核心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助力乡村振兴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产教融合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还能够使学生直接接触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工作方式,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首先,与行业合作要求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以符合不断变化的行业标准和媒体技术。其次,参与实际的工作流程对学生而言是不可错失的学习机会。通过见习、项目实践或者工作坊,学生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亲身参与真实的项目制作,不仅能增强实际操作技能,还能帮助他们了解行业工作流程、学会团队协作以及在压力下开展工作。
3.2 更新和完善课程体系,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
在产学研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实际要求,不断更新并完善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比例。例如,在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网络直播人才方面,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加入网络直播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同时还要将思想政治、创新创业思维等方面的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不断开发既具有深度又具有广度的专业课程。更为重要的是,课程的更新机制应当具有动态性和持续性。课程内容的更新应该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调整与完善。为此,高校可以定期组织行业和学术界的专家参加研讨会与工作坊,共同讨论当前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制订出更新计划。除了更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样重要。因此,课程更新机制还应该包含实践项目和研究案例的定期更新。通过与行业合作,高校可以将真实的项目和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并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提升他们对行业动态的敏感度。
3.3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在当前的教育和行业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成为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关键策略。这种合作模式的核心目标是搭建一个互惠互利的桥梁,连接学术界和传媒界,从而提升播音主持教育的质量和实用性。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机会。在这些实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还能够获得第一手行业经验,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市场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培养具备复合型、应用型特征的人才。为此,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合理配置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并逐步实现实践教学项目的常态化,不断提高播音主持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
校企合作还意味着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在专业设备和技术方面。许多教育机构可能缺乏最新的广播和制作设备,而通过合作,学生可以获得使用这些先进设备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当前行业中使用的技术,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精神[4]。例如,学生可以学习使用高级编辑软件、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其他多媒体制作工具,这些技能在当今多媒体驱动的播音主持行业中极为重要。校企合作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这些项目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让学生在专业的指导下把握整个项目的流程,包括从内容创意到最终的制作和发布。通过这样的项目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工作流程,同时也能在实际项目中锻炼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3.4 全面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和多媒体技能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播音主持教育中的一个新兴领域,这要求教育者在课程中引入创意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例如,通过模拟现实场景,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应用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辩论、脑力激荡会议和创意工作坊,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多媒体技能的培养也不可或缺[5]。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媒体形态的多样化,播音员和主持人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播音和主持技能,还应具备视频制作、音频编辑、数字媒体运营等多媒体技能。为此,课程可以包括视频制作、音频编辑、社交媒体内容创作等模块,以及使用最新的媒体制作软件和工具的实践操作。此外,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媒体项目,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这些项目可以是与本地广播电视台或新媒体公司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发起的播音主持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技能,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项目管理及沟通能力。
4 结语
紧密结合播音主持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学术理论,创新性地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机会,不仅能够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加广阔职业前景的大门。本文结合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一系列策略,以期为提高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效果提供参考。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适应市场趋势,才能培育出更加全面、适应性更强的新一代专业人才,为播音主持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