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新基建”背景下影视后期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2024-06-12蔡洁明
蔡洁明
(作者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1 “电影新基建”的概念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新基建”这一概念。“新基建”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为支撑,以智能化、数字化为特征,以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1]。其目的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加快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推进全面数字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由于当今的中国电影领域与数字化建设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与电影相关的“新基建”应运而生。“电影新基建”是指与电影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剧情脚本开发、导演、编辑、摄影师、音频录制、特效、配音、剪辑、播放设备、分布网络等方面。这些基础设施旨在满足电影行业的技术需求,提升制作水平,实现更好的画面质量,给予受众更好的感官体验。而电影相关的“新基建”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加持下,能够给当今中国的影视制作领域注入新的活力,让中国电影打破传统工业流程所带来的局限,并向更加贴近时代浪潮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向不断地迈进[2]。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认为,在“电影新基建”的背景下,讨论电影工业体系建设颇具意义,而指向电影的改革需要有新思路、新方法,特别要将艺术电影专线发行作为电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手[3]。
2 影视后期类课程现状
如今有许多高校为了响应政策以及社会的需求,开设了影视后期类课程,比如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在2015年确定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影视后期领域的方向,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以及社会的调研与走访,开设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影视后期类课程。虽然在信息技术高度推进人类社会发展与建设的今天,开设大量运用技术生产工具进行专业教学的课程,仿佛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根据多年的社会调研以及与同单位工作人员的交流,笔者发现在实际的表现中仍然有巨大的探索空间以及需要改进的部分。
首先,由于高校专业内的教学活动以及研讨活动与社会上专业对口的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使得双方的知识框架或信息交流存在一定的差距。影视类课程本身涉及丰富的信息类技术知识,且在“电影新基建”的背景下更应该将课堂中所讲授的信息类技术知识点与当今新趋势中的智能化、数字化紧密融合,但是根据实际调研的结果来看,许多高校的影视类课程,无论是课程教学的内容还是教学大纲的设定,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并没有积极地顺应新背景下的主流发展方向。例如,许多高校开设了影视类建模课程,在前10年中常用的影视类建模制作的工具是Maya和3DsMax,且制作思路是从曲面建模到多边形建模进行过渡。但如今经过了多年的工具更新以及技术升级,已经逐渐摒弃传统曲面建模的思路,转而发展出了诸如三维数字扫描、几何节点智能化生成、精细化多边形制作等新技术。然而许多高校的影视类建模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仍然还是之前的多边形建模的方法,学生虽然能够通过认真听课堂上的知识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已经与当今背景与行业趋势相差甚远。
其次,影视后期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要求学生运用感官、大脑以及四肢的相互协调能力,促使学生结合教师随堂讲授的知识点以及自身通过设备硬件进行实践活动,达到知识点与亲身实践紧密相融的效果,以此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感受到每次课程知识点的分量与深度。高校内的课堂活动与学生线下生活存在一定的隔阂,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无法高效地延伸到学生的课下生活之中,进而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在课下生活中将课上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中,最终造成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佳或者知识点实际应用率降低。
最后,由于影视后期类课程拥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能动性,因此许多高校在开展影视后期类课程的教学活动时常常会应用配置较高的电子硬件设备来支持教学,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掌握影视后期的相关知识点,还能够熟悉现在主流的生产工具的实践应用,这一点是理论课程所无法达到的。但是部分专业习惯将影视后期类课程时间安排得过于紧凑且固定,使得学生所学到的影视类专业知识点无法进行系统的回顾,也无法达到同类别、同专业、同领域之间互动与交流的效果,导致学生一直处于单一的知识点学习、线上演练、期末测试的循环之中,无法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点的逻辑以及应用方面[4]。
3 影视后期类课程改革探究
3.1 改革思路
对于课程方面的改革,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弥补原有课程中的不足之处,而不是一味地借鉴其他学校的改革经验去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或者新潮的教学模式。另外,影视后期类课程的改革需要面对许多未知的或潜在的障碍,因为该类型课程所运用到的方法以及工具跟理论类课程有很大的区别。其主要区别表现在许多高校在设置影视类课程的时候,主要以硬件配套齐全的信息化机房为教学场地,使得学生和教师可以利用机房中的优势条件进行知识点的线上讲解和线下实践。而理论课程以小班级或多班级合班线下授课为主,因此后期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理论课有明显的区别,且这两种类型的课程在教学活动中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5]。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活动中的双向互动关系,这一点是许多课程改革活动容易忽视的一点,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改革切入点。关于教学活动中的双向互动关系,其理论依据来源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由于课堂活动类似于社会中的信息生产与交流,因此课堂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可以被视为信息交流中的双向互动关系,那么在针对课堂进行改革的同时,则需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关系不能随意地打破,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3.2 问题研究
3.2.1 社会需求方面
高校的各个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不仅是要满足就业需求、文化传承需求、科技创新需求,还需要顺应当代的社会需求走向,让专业能够紧跟社会需求的步伐,培养推动经济发展以及相关行业变革的人才。因此,设计影视后期类课程的改革内容,则需要从源头入手分析社会需求方面的信息。这不仅需要针对市场中的岗位需求进行调研,还需要针对整个领域的人才和技能需求进行分析,如对企事业单位中与影视后期合成相关的岗位进行调研,了解岗位需求,与相关工作员工进行交流,并获取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以及对人才多方面技能的要求。另外,由于现在的信息传播系统极为发达,现在的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趋于多元化,因此在对社会需求进行研究时,则需要将视野投射到整个影视领域进行分析,而不是狭隘地盯着某一个技能在社会中的需求量进行分析,如可以与短视频、微电影方向的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交流,或者直接去企业的制作基地进行调研,来挖掘更多隐藏的需求。
3.2.2 人才培养大纲方面
人才培养大纲是每个高校的每个专业设定课程的基础,由于当今的社会发展速度极快,且人才培养大纲的修订是按一定的周期进行的,人才培养大纲的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无法达到实时统一的效果。所以,高校只有根据影视后期类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外部力量的优势弥补人才培养大纲的不足,才能够缩小人才培养大纲与相关行业标准之间的差距。
3.2.3 课堂内容方面
课堂内容一直都是许多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许多高校在课程改革中不断要求教师丰富课程讲解知识点的表现形式,这就意味着让教师将同一个知识点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讲授,以此达到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与记忆的目的。虽然对高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让知识点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非常重要,但实际改革过程中,高校往往容易忽视学生与教师在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客观的传播过程,这一传播过程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其表现形式是教师作为课堂知识点传播的一方,向学生传递知识点,而学生作为受传者通过感官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点,并在大脑中进行处理与思考,然后针对自己所思与所想向教师进行知识点的反馈。然而,许多高校在设定教学活动的时候,很容易将教学活动设定为单向传播,让教师充当课堂的主角与传播者,而忽视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自主判断与创新能力。例如,在影视后期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合成环节的抠像步骤的时候,往往会用到指定的抠像工具进行抠像,而忽视了达到同样的抠像效果不仅仅只有使用抠像工具这一种流程步骤,还有诸如蒙版遮罩、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自动计算抠图等方式。而学生由于处在单一的教学环境之中,缺乏对于教师传播的知识点进行主动判断与推导的能力,或者自己无法对于课堂知识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能机械地跟随教师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而不能通过更加高效的手段去理解知识点背后的运行原理和内在逻辑。
3.3 实践方法
3.3.1 应用项目结合教学法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然后学生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发挥才能,以此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学生在踏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需要面对各行各业的社会企业、组织和群体之中的各种工作。由于影视后期类课程的重心在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应用于实践之中,因此提前将项目带进课堂是一个满足社会需求、推动课程改革以及突破高校课程体系瓶颈的理想选择。
项目是一个具有明确目标和计划的活动集合,其目的是实现某个预期结果,它包括一系列的任务、活动或者工作。如果将社会上的项目提前融入课堂的教育之中,首先不仅能够让课堂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还可以让学生提前体验到行业内的制作标准以及制作流程,使得学生能够提前意识到本专业的定位和自己未来适合走哪一个方向;其次可以避免课堂内容过于单调与模式化的问题,因为社会中的项目内容丰富多彩且千变万化,一个单一的工具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项目内容,因此这可以在无意中缓解师生间双向交互性缺失的问题,使得教师为了解决不同项目中不同的难题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一起去用不同的方式找到合适的解决项目问题的办法。
3.3.2 加强校企合作
如今的影视后期行业处于“电影新基建”时代,高校在这一背景之下需要与行业内的一线单位加强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只有积极地与行业内的一线单位进行接触,才能够深入了解国家对于本行业的最新的政策倾向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相关重要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与一线单位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收集更多有价值的意见,便于对本校影视后期课程的人才培养大纲进行适当修订,让本校的影视后期类课程的人才培养大纲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行业进步的需求。
校企合作一直以来都是许多高校提升自己教学质量或者推动自己教学改革的手段。但许多高校很容易忽视的细节在于,并没有过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与课程相关的人才培养大纲的制定之中,而是更喜欢让学生在企业或者实验室中参与商业级项目的实操或者实习等相关工作。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提前体验到行业内的标准以及要求,但是学生参与的时间与空间比较有限,并没有接收到一套完整且富有逻辑的学习方案,即便是鼓励学生去实验室或者企业内实习,也很难达到直接将教学活动与项目结合的程度。而在人才培养大纲制定的时候多与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让影视类课程的框架与结构符合相关专业知识讲授与学习方面的规律,还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到完整而富有逻辑的知识架构,以此培养他们完整而全面的后期流程知识体系,并开阔他们在相关行业实践的视野。
3.3.3 运用产学研的新模式
产学研是近几年被反复提起的重点话题,它不仅适用于企业相关的改革,也适用于高校的应用研究方面的改革。产学研模式的核心是产业、学术和研究的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合作研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活动,实现产业、学术和研究的互利共赢。
针对高校影视后期课程的相关改革非常适用于产学研的模式,因为诸多高校为了能够开设相关方向的课程会搭建高性能主机机房、多媒体教室、校企合作实验室作为教学硬件支撑,同时也会聘请企业的一线人员担任技术顾问或者代课教师进行教学,使得开设影视后期类课程的专业拥有一定的硬件条件用于科研。另外,如果与相关产业的组织和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让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拥有更多与业内人士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以此来获取课堂中难以获取或者没有涉及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在产业组织与企业中所学习的相关知识,来加强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拓展思路,以此来避免单一的思维,然后还可以运用自己学到的技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线下的科研创新以及新技术和新工作流程的探索,使得相关专业能够通过“产学研”的模式完成符合市场需求的科研项目课题,并将项目课题转化成实质性的成果来弥补市场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