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理财四篇文章 保障临汾发展质效
2024-06-11■赵华
■赵 华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打好发展五仗”、财政管理“1531”提升行动工作部署和市委“三个努力成为”的方向目标,本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领导带头、坚持结果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原则,边学习、边思考、边调研、边工作,把脉问诊,现针对财政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强化大局意识着手,从编制预算源头发力,从化解收支困局出招,提出了做好“收、支、管、防”四篇文章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抓收入,优化支出保战略、强化管理提效能、防范风险兜底线,为推动临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提供坚强财政保障。
一、做好“收”的文章,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财政收入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稳定的压舱石,也是财政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基础。因此,抓好收入是财政部门的第一要务。具体从四个方面组织收入。
(一)专人专责抓收入
定期研判收入形势,及时查找组织收入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点以及增收潜力点,健全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内部聚力的收入共治机制,全过程、全方位抓好组织收入,严防“跑冒滴漏”。成立三个工作专班,即征收工作专班,负责协调税务等部门解决收入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资源税税率上调政策实施情况等专题调研,进一步加强管理、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全力促进增收;资源工作专班,负责协调规资、住建等部门,推进土地收储、土地出让、矿业权出让等工作,重点紧抓不动产清零、“商改住”等政策机遇,积极配合业务主管部门盘活存量资源,切实提高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资产工作专班,负责协调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全面梳理土地、房屋、车辆等国有资产使用情况,摸清资产底数,通过“调剂一批、运营一批、处置一批”等多种方式,盘活各类国有资产,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增加财政收入。
(二)争取项目增收入
深入研究国省政策资金投向,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为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提供资金信息服务,指导部门规范申请、积极争取。加强与发改等部门的协调,高质量做好项目储备,以项目成熟度提高资金争取成功率。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围绕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特别国债、彩票公益金、专项资金等重点支持领域,全程参与项目的谋划、争取、实施。加强到位资金管理,督促部门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以更好的资金使用效益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三)财金联动扩收入
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强政银企对接,多渠道解决资金难题。用好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的政策,强化财政金融联动。发挥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借助各种基金、开发性低息贷款、融资担保等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间资本、金融资本投向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四)培植财源稳收入
经济决定财政,没有经济发展,财政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培植涵养财源作为稳定财政收入的根本手段,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延续实施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效应充分释放,形成“放水养鱼”“水深鱼归”的良性循环。动态掌握税源底数、税源结构分布情况,及时关注重点税源和新增税源企业经营状况,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保持税源稳中有增。集中财力支持骨干税源企业发展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促进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二、做好“支”的文章,服务高质量发展
作为要素保障部门,服务保障重大战略始终是财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具体工作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做到“八个支持”。
(一)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临汾传统产业优势,大力支持煤炭、焦化、钢铁、建材等产业加快改造提升步伐,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支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落实省市对第三产业、新兴产业的奖补政策,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医药、通用航空等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省市“链主”企业的扶持力度,实现延链补链强链。支持做强白色家电、道地药材、紫砂陶等特色专业镇,推动专业镇发展壮大。
(二)支持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资金统筹,支持建设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新增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有机旱作农业。支持全面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坚决按照“四个不摘”“一个不变”要求,加大衔接资金投入力度,支持脱贫人口增收若干政策落地见效。
(三)支持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支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支持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统筹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水利发展、城镇建设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政府债券资金,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积极参与,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建设,让临汾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
(四)支持保障改善民生
继续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升等项目,全力实施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工程,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统筹运用税费减免、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门诊楼扩建、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和急救中心异地新建等“十五分钟就医圈”项目建设,持续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真金白银落实好8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公办托育机构建设、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送戏下乡、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省政府民生实事临汾保障任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五)支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建立开发区建设发展资金预算制度,根据各开发区年度目标任务资金预算,经属地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后,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扎实做好专项资金申报指导服务工作,积极协调各开发区争取国家及省专项资金支持。支持设立全市开发区主导产业扶持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开发区范围内落地的国家、省、市重点项目。
(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顶格落实国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扶持作用,综合运用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上规升级和“专精特新”发展。
(七)支持“双品质”城市建设
支持实施重点城建项目,加快推进河汾一路跨汾河大桥等“快速中环”节点工程、关帝庙文旅综合区等文化主轴主脉项目、鼓楼西街改造等靓城提质项目,持续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高品质城市建设,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吸引各类人才来临创业、工作、生活。
(八)支持文旅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临汾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全力打造文旅顶流IP,支持加快博物馆之城建设。强化宣传营销,用好差异化奖励办法,不断提升“爱临汾赢未来”文旅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三、做好“管”的文章,提高财政治理效能
财政管理是做好财政工作的“内功”,能够为财政资金高效运转提供机制保障,抓好管理是财政部门的主责主业。具体做到“七个着力”。
(一)着力带头过紧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蓝佛安部长倡导确立过紧日子观念,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常国华厅长指出要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李云峰书记在批示中明确要求过紧日子。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把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带头勤俭节约,带头艰苦创业,在民生保障上做“加法”,在政府开支上做“减法”。健全过紧日子制度,将过紧日子的要求长期坚持下去。从严从紧控制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严格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三公”经费管理,严把预算关口,不应开支、不必开支的一律不开支,节约资金用于保民生、保战略、保重点。
(二)着力加快支出进度
健全完善预算执行进度重点督导、预算编制与执行挂钩等管理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监测,多渠道、多角度深入查找分析预算执行中堵点、难点,加强督促提醒,通过奖优罚劣倒逼部门认真落实资金支出主体责任。科学合理安排项目预算,跨年度实施的项目结合实施进度,分年度安排预算资金。
(三)着力深化财政改革
清晰界定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全面规范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划分、转移支付等,推动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县两级财政关系。加快推进支出标准化体系建设,聚焦政策规划部署,紧扣预算管理实际需求,分类分项分档规定具体限额标准,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四)着力夯实基础管理
加强财政法治建设,善于通过法治手段推进工作,不断将财政管理的一些成熟做法、成功经验上升为更具规范性的政策制度。持续优化政府采购环境,简化政府采购资格性审查,加强对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加大对采购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加强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宣传,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推动部门不断提高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资产信息系统,加强资产数据分析服务,提升国有资产利用和管理水平。
(五)着力优化监督机制
构建“预算+绩效+监督”联动机制,以强化预算管理为目标、以预算绩效评价为抓手、以财会监督为保障,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全程跟踪监督资金的下达、拨付和使用,着力解决使用财政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沉淀、损失浪费等问题,使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四本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管理,深入实施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各单位部门对新出台的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由部门预算管理科全面审核并判定是否需要进行预算评审。进一步优化预算评审工作,在前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临汾市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将八类项目列为无需评审范围,评审限额由原来的10 万元、20 万元以上提高到50 万元以上,集中力量评审重大项目,为评审工作减负增效;坚持“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牢固树立“审减不是目的”的理念,对于项目审减率低、预算申报质量较高的部门在预算安排、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激励,对于虚报基础数据或资金需求的部门予以核减预算,引导部门精准编报项目预算,切实提高评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对未评审过的项目,尤其是50 万元以下的项目,由绩效中心牵头,有机整合评审、采购、支付、监督检查等工作力量,抽查部分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和财会监督。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治理效能。
(六)着力严肃财经纪律
财会监督是党中央赋予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抓好中央、省财会监督意见方案贯彻落实,从保障政策落地、监督政策见效、推动政策完善等方面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健全完善各类监督主体横向协同、市与县纵向联动、财会监督与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工作机制。聚焦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财经纪律执行、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评估行业规范等四项重点任务,继续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着力提升监督效能,强化财会监督结果应用,完善重点监督协同、重大事项会商、线索移交移送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七)着力抓好问题整改
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全面认真回顾工作落实情况,深入查找、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紧盯督查核查、巡察审计、财会监督等发现的问题加强整改。对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第一时间整改落实到位;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问题,逐项明确措施办法、整改时间,逐条逐项“清零销号”。对发现的具体问题,在及时整改的基础上,坚持举一反三,推动标本兼治,及时修订相关制度办法、完善相关政策,通过扎紧制度的“笼子”,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
四、做好“防”的文章,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发展是目的,安全是底线。因此,抓好防风险、保安全各项工作是财政部门的基本底线。具体做到“四个坚决”。
(一)坚决兜牢“三保”底线
蓝佛安部长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基层“三保”要保障到位,不仅是工作上的要求,更是政治上的要求。始终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优先使用稳定可靠的经常性财力安排“三保”支出,确保“三保”不出问题。不断前移预警关口,动态监测“三保”支出、库款保障水平等关键指标,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
(二)坚决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完善全链条债务管理机制。积极做好主动对接工作,争取更多化债政策和资金支持。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和支持性政策措施,腾出更多资金化解存量债务。加大监管力度,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后门”,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三)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全面落实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按照“管资本为主”原则对国有金融资本统一管理,依法依规加强财务监管、产权登记、保值增值、重大事项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坚持系统观念,积极协助做好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防控和化解,加强预警预判,防止风险转嫁蔓延、转移聚集。
(四)坚决加强暂付款管理
坚持预算法定原则,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严禁违规新增暂付款。严格规范借出款项审批备案流程,未经上级财政部门备案核批的,不得擅自办理资金出借手续。建立健全监测机制,对余额居高不下或新增暂付款规模较大的县市区加强督导,推动加快消化存量暂付款。
为了做好“收、支、管、防”四篇文章,在省财政厅的正确指导下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财政系统党员干部突出强化“四个意识”,严纪正风强执行、雷厉风行抓落实、只争朝夕抓发展,全力推动临汾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领悟蓝佛安部长关于“当家是党中央当家,理财是党中央理财,财政部门是执行部门、服务部门”的定位,正确认识理解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坚持“以政领财”,持续强化“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勇于“跳出财政看财政”,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清楚工作重点,理清财政思路,明确资金支持方向,政策制定和资金分配充分体现党委、政府意图。二是强化创新意识。聚焦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体制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树立正确政绩观,面对工作,首先做好价值判断,坚持以人为本,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就要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把好事办成、办好,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三是强化服务意识。牢记财政部门是服务部门,财政工作人员都是服务人员,没有任何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全力做好服务部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三服务”工作。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全局角度、群众角度、部门角度去看待问题、处理工作、推动发展,耐心细致为群众、部门提供信息咨询、项目服务、政策解读等工作,提升服务效能,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财政干部良好形象。四是强化底线意识。充分估计财政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隐患,提早做好防范准备。全面查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深入分析原因,制定有效举措,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干部遵从政治、组织、群众、工作、生活等纪律,敬畏党纪法规,提高崇廉拒腐的思想警觉性和行动自觉性。深入研究、积极参与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摸清风险隐患,加强风险防控,防止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同时,继续做好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办公场所、消防、交通等方面的安全,牢牢守好底线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