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缘何推迟电动化?
2024-06-11秦丹
秦 丹
2024年伊始,欧美知名车企纷纷延迟或关闭电动汽车业务。苹果公司的汽车项目曾被认为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但2024年2月,苹果公司已决定取消这一长达10年的造车计划。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多家欧美汽车巨头也相继宣布,由于近期欧美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企业利润下滑,将推迟部分电动汽车产业相关投资计划,部分企业甚至决定延长燃油车销售时间。与此同时,欧美政府也有意为汽车企业放宽碳中和的时间表。2024年2月,拜登政府宣布将放宽“2030年减少尾气排放以及提高电动汽车销量”的目标。2023年底,德国结束对电动汽车的购买补贴。2023年9月,英国宣布将“2030年燃油车禁售令”推迟到2035年执行。从政府到企业层面,欧美在推进新能源战略方面均有“放缓”迹象。
导致欧美车企都推迟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电动汽车需求疲软。在经历了电动汽车高速发展后,欧美市场的电动汽车由于补贴等影响,价格过高,影响销量。同时,缺乏充电基础设施也使大量消费者放弃全电动汽车,尽管欧盟通过了《替代燃料基础设施法规》,美国发布了《两党基础设施法》和《通货膨胀减少法》,积极推动充电桩建设,但充电基础设施缺口难平,欧美汽车电动化普及难提速。其次,生产、研发电动汽车的巨量资金投入使车企难以承受。根据《华尔街日报》的分析,到2024年底,至少有18家近年来上市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初创公司面临现金耗尽的风险。此外,欧美国家的燃油车产业链较长,上下游企业过多,转型动力不足,也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原因。
汽车产业的发展受能源业、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在电动汽车产业链、创新链上已经取得优势,电动智能汽车表现出一定的全球竞争力。同时,出于对能源安全问题的考虑,我国也必须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尽管欧美国家的电动化进程似乎出现了集体放缓的现象,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市场会成为“电动车孤岛”。面对气候变化及环境保护等问题,电动化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目前欧美国家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不利,但其对汽车智能化与联网化的研发进程并没有放慢脚步。国际车企也将会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趋势不可逆。
随着欧美政府、车企策略的调整,中国车企将面临较大压力。中国的电动车企业需要更加努力,不仅要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还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应对可能的变化,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