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2024-06-11侯栓弟
“大连院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炼油技术科研机构,历经70余年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科研体系、雄厚的人才积淀、优良的文化传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大连院大有可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研究院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创新要素的活跃地、创新动能的聚集地,是科技创新的“桥头堡”。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大连院”)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炼油技术科研机构,历经7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科研体系、雄厚的人才积淀、优良的文化传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大连院大有可为。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九江石化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中国石化党组部署,在基础研究之源、炼化产业之变、战新产业之拓、人才队伍之基、科研体系之效等方面下功夫、开新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加强基础研究,在提升源头供给能力上开新局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大连院将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体系,充分发挥“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进行前瞻性部署,在制约核心科技能力提升的基础问题上奋勇攻关,统筹推进目标导向型和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
一方面,强化催化科学、催化材料、新能源、低碳技术、生物材料、工业软件等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领域科学问题凝练,同步推进基础研究,努力取得“从0到1”的突破,从源头引领前沿颠覆性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对已历经百余年发展和技术迭代的炼油化工领域技术,开展有组织的“从1到0”的反向应用基础研究,实现自上而下的需求牵引和自下而上的技术推动双向发力,形成颠覆性技术再创新。
保持战略定力,在引领炼化产业转型升级上开新局
面对全球能源版图深刻改变,产业重构加速演进,绿色低碳和数字技术成为驱动变革之双翼,大连院将锚定“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要求,以高端化、绿色化、数智化为核心,锻造技术新优势,引领支撑炼化产业转型升级。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石油石化仍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空间巨大。大连院将强化战略定力,充分利用国内外海量的石化存量资产,深刻审视石化资源用途和过程改变的新趋势、从燃料变为原料的新机遇,重新思考传统技术适应未来化工原料要求的新特点,强化特定烃类的选择性,推进低成本“油转化”,精准聚集高端润滑油脂、高端碳材料、高端白油、可降解材料单体等技术,大力推进“油转特”,助力延链补链强链。
大力推进绿色化转型。谋划布局绿电替代、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等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多能耦合发展。以“降低石油石化的碳排放和碳足迹为目标的绿氢炼化”为落脚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研究绿氢作为原料的未来炼厂产业链重塑,构建新的技术创新链,不断实现新能源耦合传统产业发展。立足节能环保及碳核算先发优势,整合废水、废气、固废和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构建基于物流、能量流和碳流的全厂优化系统,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技术构架。以大环保的理念,从末端治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变,推进废旧塑料、废催化剂等循环经济发展。
以数智赋能产业升级。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许多行业提升效率和优化的有力武器,石油作为一个难以定量和基元机理描述的复杂体系,大数据和数据逻辑分析为优化操作提供了无限可能。依托中国石化人工智能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以建立重点核心装置数字孪生为抓手,提升炼厂数智化水平,增强装置的优化空间和操作安全性。构建石化基础数据库,开发炼化大模型、石化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技术,不断丰富AI场景,打造石化智能大脑,支撑未来智慧石化。
聚焦重点方向,在开拓战新产业新赛道上开新局
当前,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大连院将构建未来产业预测预判体系,聚焦前沿热点,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具备高水平技术突破、高潜能产业化前景的技术创新,切实提升看桅杆的能力。
围绕中国石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规划,大连院将汇聚资源、突出重点,坚持技术先导、示范先行,加强战略性新兴领域开拓,着力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技术攻关,通过中国石化丰富的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标杆性项目,以点的突破形成面的提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力争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以氢气吸附纯化技术推广应用为依托,以SOEC、海水制氢技术突破为着力点,助力中国石化“第一氢能公司”和氢能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加快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解决太阳能、风能以及氢能等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的限制。持续深化分布式微电网技术和绿色低碳综合能源智慧管控系统研发,针对石化上游采油、风电、光伏等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零碳解决方案。
大力推进高端材料技术的布局攻关。充分利用中国石化丰富的富芳烃油浆资源,开发负极焦系列化产品以及稳定化生产技术,形成体系化、战略化、品牌化的负极材料市场控制力量。加强合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研究,持续深化微生物筛选、基因工程、酶蛋白工程、生物过程调控等研发平台,集中攻关非粮生物基单体及材料产业链技术,探寻中国石化低碳发展新路径。紧跟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契机,加快关键材料、电池制造产业化技术研发,支撑中国石化动能接续。
突出人才强基,在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上开新局
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主体。大连院将突出“三个面向”,持续深入推进人才强院工程。
完善培养体系,广搭平台、优化机制,想方设法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多措并举培养能打大仗、能打硬仗的人才队伍,持续系统地“生才”。厚植招才引智的沃土,围绕战略布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广纳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精尖缺”特殊人才,用好国内外合作团队和联合培养研究生资源,灵活开放地“聚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树牢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精准有效地“理才”。构建以战略科学家、国家卓越工程师、领军人才、青年骨干为体系的人才雁阵格局,以重大项目为核心的柔性团队,形成优势互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才”局面。
持续解放思想,在构建协同高效科研体系上开新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科学研究的形态已告别单枪匹马、手工作坊式,而进入到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大科学”时代,科研范式、攻关组织模式成为科研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推动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从分子层面的认知,在现有赛道上跨越式发展或开辟新赛道,实现从追随模式向自主创新模式的转变。加强基础研究深度,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实现从应用研究向“应用+基础”研究的转变。加强基于理论计算、材料基因、理性设计、大数据分析、实验验证的智慧化研发,充分发挥高通量设备和中试验证的作用,实现从试错向“试错+理性设计”的转变。加强全产业链的研发布局,实现从单一技术研发向生态链研发的转变。进一步强化以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创新的实践,坚持大局意识、问题导向、第一性原理,以底层逻辑培育渐进性、自主性、颠覆性创新思维模式。
加快现代化研发体系建设。构建“小核心、大协作”的科研创新体系,优化完善“内抓十条龙,外抓联合体”模式,以重大项目培育来拓展产业疆域、引领行业转型发展。持续深化拓展“赛马”“揭榜挂帅”等科研攻关组织模式,探索研究特区和研究组群,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决定权,打造更柔性的组织形式、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模式、更广泛的智力资源、更开放的创新生态,不断提升体系化攻关能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贯通基础研究、中试实验和工业应用,推动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快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