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现实主义书写:《小××》系列家庭题材电视剧创作分析
2024-06-11于宏书卉
□于宏书卉
本文以《小××》系列电视剧为切入点,分析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影视剧相结合所产生的家庭题材电视剧。在家庭题材电视剧发展过程中,“温暖现实主义”顺应时代,应运而生。当今家庭题材电视剧在贴近现实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播家庭温情的正能量。通过对《小××》系列家庭题材电视剧“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特点的研究,为新时代家庭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创作新思路。《小××》系列电视剧注重回应时代的需求,贴近当下,贴近生活,贴近民生,不仅触热点,更触痛点,既有现实观照,也有温情展现。《小××》系列家庭电视剧在书写现实主义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温情的表达,通过电视剧的传播影响力向社会传递温情的力量,也为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思考,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和意义。
“家”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孟子》中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里,家庭是人幸福的根源,只有家庭幸福,国家才能稳定富强。这也与我们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风建设都给予了反复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一个家庭能做到继往开来,是代代相传的关键因素。家庭里的家风传承在家训、家规和家教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家教的作用更无法代替。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家教也不只局限于家长对孩子的教养,社会风气对家庭关系的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切身体会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来自家庭。要想逆转这种趋势,从根源入手就是要转变社会趋势,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家庭观、育儿观、婚姻观,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切实提高每个公民的幸福感。
一、从现实主义到温暖现实主义
温暖现实主义书写策略从现实主义变化而来。本部分通过对比现实主义家庭题材电视剧和温暖现实主义家庭题材电视剧,进而阐述从现实主义到温暖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温暖现实主义书写策略的当前社会影响。
(一)家庭题材电视剧的现实主义
家庭题材电视剧在追求主旋律审美的同时,还不断拓宽自身,进入现实主义的表现领域。现实主义家庭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其书写策略主要以贴近现实作为基础书写方式。而这种方式来源于现实主义(Realism),其最先出现时是文学领域的专业术语。现实主义理论最早由18 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在著作中提出。现实主义的书写方式是关心社会实际和社会现实。在这一策略下书写的现实主义家庭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往往十分丰满,特别注重人物形象心理化、立体感的塑造。因此,现实主义的家庭题材电视剧舍弃了很多浪漫的元素,注重对现实的真实折射。现实主义家庭题材电视剧正如一面镜子,既是对生活的折射,又可以让观众看到自己,通过现实主义家庭题材电视剧可以认清自己的家庭关系和个人在家庭中的位置。
(二)家庭题材电视剧的温暖现实主义
在《渴望》放映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越来越丰富,现在人们需要的典型形象和剧情价值观念和从前天差地别。人们的关注逐渐聚焦于一些日常生活以及普通人平凡的一生,同时也产生了温暖现实主义的书写方式。除此之外,国外也有学者通过分析,阐述了家庭关系对现实的影响。Murray Bowen 是系统家庭理论的奠基人。Bowen 理论有两个最主要假设:第一,家庭成员间过度的情感联系和家庭功能失调有着直接的联系,自我分化是家庭成员必要的成长目标;第二,趋向于把一代没有解决的问题传给下一代,即多代传承论。Bowen 认为在系统家庭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治疗师承载了家庭情感系统的教育功能。通过治疗师对家庭关系的讲解,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关系的运作方式,也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理性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位置。Bowen 系统理论在重视家庭关系的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二、《小××》系列家庭题材电视剧创作特点
温暖现实主义书写策略在《小××》系列家庭题材电视剧中,依托的依然是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本部分对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特点这一概念进行解释。
(一)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特点
温暖现实主义依托现实主义而生,而在现实主义表达中有三大创作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是指通过真实的对社会的细节描写,用细致的、历史的人生图鉴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正是通过其创造的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达到打动人心的目的,使读者和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二是形象的典型性,是指对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有意识地选择、准确地概括、从而深刻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本质特征。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现实主义是明确、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客观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自然地通过作品的场面和剧情流露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喜恶情感,而并非直白地借助作者或者作品中人物的角度阐述出来。
(二)《小××》系列家庭题材电视剧中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特点的体现
在时代更替所导致的物质以及思想观念层面,观众可以通过与时俱进的剧情设计,带入现实生活,产生共鸣。以下结合《小××》系列连续剧其中两部的剧情内容进行分析。《小××》系列的开端始于2016 年的《小别离》,该剧聚焦了来自三个家庭的故事。《小别离》通过一种对比描述,将同样是出国留学的两个孩子带给两个家庭不同的反馈为切入点,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盲目留学问题,也为家长们敲响了要牢记“因材施教”的警钟,批判某些家长不尊重孩子意愿盲目跟风的行为。同时,在重组家庭问题上,张小宇作为叛逆期的孩子,因为家庭成员的变化和自己的爸爸及后妈都发生了冲突。这也符合当时大多数孩子的想法,但是为了凸显温暖现实主义,剧情表达上还是让张小宇和后妈蒂娜互相理解,最终营造了和谐的家庭氛围。
首先是符合时代理念的人物形象塑造。《小××》系列电视剧在观众中引起反响相对较大的就是《小欢喜》。这部以高考为背景聚焦三个家庭的家庭连续剧,其形象塑造得最为典型,每个人物都是完整的、真实的且可以在现实中投射的。由海清饰演的妈妈童文洁对“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儿子方一凡“恨铁不成钢”,经常因为儿子成绩引发矛盾,此时方圆作为爸爸不得不化作“和事佬”左右调解。这时,童文洁姐姐的孩子林磊儿也从老家来到了方家,林磊儿成绩优秀但是性格内向,内心敏感,也逐渐学会如何融入这个家庭,和自己和解。家长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同第一次成年的孩子们被爱联结在一起,也因为还没学会如何把握爱的界限而矛盾频发,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躲不掉的试炼”,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在爱与包容中逐渐成长。其次是符合时代理念的创作角度。温暖现实主义作品与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很多作品为了引起观众共鸣,往往会采取第一人称的表现形式,以求让观众有代入感。但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不会直接通过剧情或者剧中人物来表达观念,而是在客观地对现实进行刻画之后,让观众自然感受到其中传达出来的感情倾向。
三、家庭题材电视剧的温暖现实主义书写策略
《小××》系列家庭题材电视剧运用了温暖现实主义的书写策略,通过对现实的折射唤醒观众对家庭温暖的回忆。这种温暖唤醒也是当代电视剧的社会责任之一。本部分着重分析家庭题材电视剧的温暖现实主义书写如何跟随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家庭题材电视剧的社会作用,打动人心,重塑家风。
首先是深挖痛点,直击现实。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既要角度新颖又要贴近现实,不应该只为了博关注,创造噱头,而只关注问题的冰山一角,一定要直击社会痛点,而不是在社会热点问题上打擦边球。目前一些热点问题,如近年来孩子教育方面的矛盾如何解决,以及“双减”政策下学生的压力是真的消失了还是只是变得隐形了,这一政策对当下学生的生活究竟影响多少。例如《小舍得》中校外违规补课的问题,其源头究竟在老师身上还是家长身上,“鸡娃”式教育又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心理压力。剧中的颜子悠正是由于妈妈的高压教育,在小学六年级就患上了心理障碍。
其次是身份多元,角度拓宽。《小××》系列家庭连续剧近年来在角度上已经有了许多创新,不再单纯表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其实每个人的身份都具有多面性,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和他所处的地位和身份息息相关。因此在书写角度方面,可以让人物更加立体,使电视剧中的角色仿佛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看见他的喜怒哀乐,体会他的生活,这种书写方式更适合不同角度的人们互相理解。比如,在《小别离》中,孩子不理解父母工作上的压力,只会在父母的强硬态度下逐渐崩溃,而父母认为督促孩子学习是为了让他有更好的未来,不觉得是在束缚孩子的天性。《小别离》中的家长是典型的“成功人士”,除了教育孩子之外还要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这也正是现在社会很多年轻家长的现状。一部优秀的家庭电视剧能让现实中的家庭成员找到生活中的影子,学会包容和理解,同时诠释温暖的含义,凸显温暖现实主义的力量。
再次是影音联动,多感互通。影视插曲在影视剧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二者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音乐也是可以传递温暖力量的重要元素,特别是温暖现实主义家庭题材电视剧,通过音乐传达了很多情绪。例如,在《小欢喜》中,除了由青年歌手刘瑞琦演唱的同名主题曲,还有由青年演员欧阳娜娜演唱的《树洞》,这首歌曲的出现与剧情形成呼应。也许单独看电视画面只是让观众感到悲伤,那么搭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就会让观众有想要落泪的感觉。但影视音乐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外延。很多观众可能无法随时回味一部电视剧的内容,但当我们听到电视剧主题曲时,也可以回忆起当时的情感。这种视觉与听觉的感官互通,作为温暖现实主义书写策略的延伸也有不可代替的功能,是温暖现实主义进行社会传播的重要一环。
最后则是情感共鸣,温暖传递。在家庭题材电视剧中书写这些情感,意义也是巨大的。虽然很多观众在生活中并未拥有一些特定经历,但是仍然会被电视剧中对亲情、友情的刻画所感动。因为这些感情是人们共通的,一草一木、一粥一饭都会触发人们心底的情绪。情感的共鸣也包括电视剧能展现一些我们生活中不曾接触到的群体。我们可以通过其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包括在《小欢喜》中也提到了因母亲去世只能在小姨家借住的林磊儿,虽然他成绩优秀,但是母亲的离开和父爱的缺失也让他变得脆弱自卑。林磊儿的角色也是之前《小××》系列电视剧中没有出现的角色类型。剧中展现了林磊儿的成长,这不仅可以帮助到现实中更多的“林磊儿”们,还可以教会观众遇到这种情况的孩子时应如何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重铸信心。
《小××》系列家庭题材电视剧的温暖现实主义书写兼具艺术性与社会教育性双重价值,不仅可以满足电视剧市场的需求,还符合观众精神层面需求。因此,依托温暖现实主义书写的《小××》系列家庭题材连续剧对当代社会这个大家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治疗”作用,向人们传递出“家庭是幸福的来源”的精神力量。温暖现实主义帮助观众发现生活的美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传递真善美的温情,形成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