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对拔罐罐印的影响※
2024-06-10彭婉莹丁梦吴端懿蒋昕甘沛艳叶少剑朱青艳
彭婉莹,丁梦,吴端懿,蒋昕,甘沛艳,叶少剑,朱青艳
(江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56)
刮痧疗法是一种用特制的刮痧板刺激人体体表的经络与腧穴,将阻滞于经络的病邪从体表祛除,疏通局部经络的气血瘀滞,缓解疼痛的传统中医外治法。刮痧疗法历史悠久,使用简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将刮痧作为养生康复的方法。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对循环、呼吸中枢具有镇静作用,可直接刺激末梢神经,起到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此外,刮痧还能改善血管紧张度与黏膜通透性,降低血压,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实际应用也缺乏具体的指导[1]。本研究观察刮痧对拔罐罐印的影响,从毛细血管脆性的角度研究刮痧的作用机制及拔罐罐印的形成原理,以期为刮痧防治相关疾病提供依据,也为临床“辨痧诊病”以罐印作为反映血管状态的动态指征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22年9—11月随机招募江汉大学医学院2019—2021 级学生21 名,其中男10 名,女11名,平均年龄(20.4±1.01)岁。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相关伦理要求[2]。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人体健康的10条标准[3];血压、体温正常,一般检查无明显异常;无血小板异常及其他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或其他严重疾病);以右前臂肘窝下4 cm 处为中心,-5 kPa抽气拔罐20 s,拔罐罐印出血点计数>10个。
1.3 排除标准 前臂拔罐、刮痧、血压检测处表面皮肤有皮损、瘢痕等异常者;皮肤过敏体质者。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过程 受试者首先进行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和拔罐罐印出血点检测,然后实施刮痧。于刮痧后第7日,待局部皮肤反应消退,皮肤瘀斑消失后,接受第2次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和拔罐罐印出血点检测。以上测试均在室内平均温度25 ℃左右、受试者安静放松的状态下进行。
2.2 刮痧 分别消毒受试者左右前臂,将刮痧油均匀地涂抹于刮痧区域,用牛角刮痧板(8 cm×5 cm)较薄的长边刮拭皮肤,刮痧板微微倾斜,以45°角最佳,调节刮痧力度,应尽量均匀,从肘窝向下至前臂中点处反复刮拭,直至局部皮肤出现细小的红色结节瘀斑或簇集状红色斑点。
3 研究结果
3.1 观察指标 ①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计数。将叶少剑等[4]的方法稍加改良,以受试者左前臂肘窝下4 cm 处为中心画1个直径为5 cm 的圆圈,仔细观察圆圈内皮肤有无出血点,如发现有出血点则用标记笔标记。将水银血压计袖带缚于左上臂,测量血压,然后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时间为8 min,解除压力5 min后计算圆圈内皮肤新出血点数量并记录。②拔罐罐印出血点计数。拔罐罐印出血点个体差异较大。预实验发现,初始拔罐罐印出血点较少时,刮痧后拔罐出血点变化不大,因此选择初始拔罐罐印出血点>10个者作为受试对象。拔罐后局部皮肤迅速形成罐印,且发红,有肉眼可见的出血点形成。以受试者右前臂肘窝下4 cm 处为中心用水彩笔画1个直径为5 cm 的圆圈,仔细观察圆圈内皮肤有无出血点,如发现有出血点则用标记笔标记。根据葛泉希等[5]的研究,拔罐压力值为(-5~-4)k Pa时,刺激量适度,可产生罐印,且患者可耐受。故本研究选取直径为5 cm 的气罐置于标记处,连接康健牌DGN-6多功能负压电动拔罐器,调节负压值稳定为-5 kPa。预实验发现,拔罐时间过短,罐印出血点太少,不能反映变化趋势,拔罐时间太长,出血点过多,不宜计数,故保持抽气拔罐20 s,取罐后观察5 min,计算圆圈内皮肤新出血点数量并记录。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刮痧前后数据比较采用Willcoxon检验,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和拔罐罐印出血点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M(Q1,Q3)]描述,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刮痧对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的影响 受试者初始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为10.00(7.00,14.50)个,刮痧后降至8.00(4.00,12.50)个,刮痧前后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49,P<0.01)。
(2)刮痧对拔罐罐印出血点的影响 受试者初始拔罐罐印出血点为34.00(20.00,54.00)个,刮痧后降至10.00(4.50,16.50)个,刮痧前后拔罐罐印出血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7,P<0.05)。
(3)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和拔罐罐印出血点的相关性分析 刮痧前,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与拔罐罐印出血点具有相关性(P<0.01),表明拔罐罐印出血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毛细血管脆性水平。刮痧后,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及拔罐罐印出血点均明显减少,但二者的相关性不再显著。这可能与刮痧疗法的个体差异反应有关。
4 讨论
4.1 刮痧的作用机制与毛细血管脆性的关系 历代医籍中有很多关于刮痧疗法的记载。早在唐朝,人们就运用苎麻刮治痧症,并称为“戛”法。清代后刮痧疗法治疗的病证增加,并出版了《痧胀玉衡》《养生镜》两部刮痧专著。清·郭志邃在《痧胀玉衡》中曰:“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刮痧疗法借助刮痧工具对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良性刺激,使皮肤表面呈瘀点、瘀斑状态,达到解表祛邪、化瘀散结的目的[5]。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过程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逐渐破裂,血液溢出,这种现象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瘀血,而血栓迅速溶解和自溶,刺激局部的新陈代谢,产生新的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刺激物,从而起到消炎、免疫调节等作用[6]。刮痧引起的毛细血管出血与毛细血管脆性密切相关。毛细血管脆性主要反映皮肤微血管在应对血管内压力增加时保持其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能力或弹性程度,并与血小板有关。当血管变得缺乏弹性或变脆,或血小板数量减少时,血管壁更易因血管内压增加而破裂,表现为出血点。血管内皮是毛细血管壁的主要结构,所以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反映了内皮的结构和功能状态[7]。
本研究结果显示,刮痧后,受试者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显著减少,表明刮痧的作用机制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这为临床应用刮痧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作为一种简便、价廉、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中医外治法,刮痧疗法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也值得期待。
4.2 拔罐罐印与毛细血管脆性的关系 拔罐罐印即起罐后吸拔部皮肤出现的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斑或水泡、血泡,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微热痛感[8]。临床多数医家认为,拔罐罐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不同状态和疾病的治疗效应[9-10]。
目前拔罐罐印的产生机制并不十分明确。火罐吸拔时产生的负压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这种拔罐引起的毛细血管出血被认为与罐印的形成密切相关[11]。也有学者认为,罐印的产生与罐内负压、温度、留罐时间长短及浅表毛细血管的分布、血管通透性、血管脆性和血小板数量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刮痧前,拔罐罐印出血点与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显著相关。这与任天星等[7]对罐印实质上反映皮肤的毛细血管脆性的认识是一致的。该结果为临床以拔罐罐印作为观察指标,研判患者血管内皮的结构和功能状况提供了依据。刮痧后,拔罐罐印出血点与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没有明显相关性,提示毛细血管脆性只能部分解释罐印形成的原因,刮痧可能存在个体反应性的差异,其具体作用环节及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4.3 刮痧对拔罐罐印出血点的影响 刮痧与拔罐均会产生局部瘀血和出血。刮痧主要通过机械刺激、热效应扩张血管,渐至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而产生组织瘀血。拔罐是利用负压,使罐内皮肤表浅静脉回流受阻,造成局部皮肤瘀血,微小血管管内压增高,甚至使毛细血管破裂,产生出血点,即罐印。两法均通过专门的操作主动使局部皮肤至瘀,又借由出血释放局部压力和瘀滞而“化瘀”,被认为是“以瘀治瘀”的典型中医外治法的代表[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刮痧后,局部拔罐罐印出血点显著减少,提示刮痧与拔罐在作用机制方面相关联,对毛细血管脆性的影响可能是其共同的作用环节。笔者推测,通过刮痧刺激,可激活机体防御调节机制,使血管内皮适应性增强,毛细血管脆性降低,从而使拔罐罐印出血点减少,罐印变浅。
从中医角度看,刮痧、拔罐均属泻法,皆作用于皮部,反应在血络,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这类方法都包括化瘀、出血、溶血等作用环节,且迅速启动一系列相关调节机制,起到对包括血管内皮功能在内的整体良性调节作用,体现“以泻为补”“小瘀防大瘀”理论,也为临床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的思路与方法[14-15]。
4.4 “痧诊”与拔罐罐印出血点 “痧”有多重含义,现代多指“痧象”或“出痧”。2010年我国颁布的《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2部分:刮痧》中“出痧”的定义为“刮痧后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度疼痛”。张秀勤[16]认为,痧是渗出于血脉之外的离经之血,含有体内毒素。另有学者提出,刮痧可改变局部区域的皮肤颜色,“痧点”是由局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或破裂,局部皮温升高、血液灌注量增加所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能量代谢[17]。从毛细血管出血点的角度看,刮痧、拔罐、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所产生的皮肤出血点均属于“痧”的范畴。
痧象的诊断也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卢春霞等[18]认为,可通过出痧的部位结合经络系统确定病位,通过痧象面积、形态、颜色辨别病性虚实、病情轻重、体质类型,通过板下手感、患者自感疼痛性质辨别病情。与之异曲同工的是,陈泽林[19]提出拔罐罐印“察痧辨病”的概念,根据拔罐施治后的痧象进一步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等,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提供依据。“痧点”一旦形成,皮下血管充血、出血所产生的“痧”等作为刺激源,可激活不同的生物学通路,产生生物学效应,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20]。可见,“痧点”既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的体表反应点,又是激活机体进行整体调节的持续性刺激源,且因不同体质、疾病而有差异。这使得对痧象的观察有着诊断、治疗的双重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刮痧前,拔罐罐印出血点与改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点呈正相关,刮痧后,二者同步减少,提示拔罐罐印出血点变化可反映毛细血管脆性及血管内皮的结构与功能,直观体现刮痧的疗效。这与临床常见的以罐印判别体质及观察疗效的经验是相符合的。相较于刮痧后的痧象,罐印痧象简单易得。从复杂痧象观察中抽取的罐印出血点计数,能通过负压和量化时间进行控制,可作为动态观察血管内皮功能的指征,视为“痧诊”的具体应用,而刮痧痧象、拔罐痧象的内涵及实质可能远不止于此,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