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域下高校教师调课行为分析及对策*
2024-06-10李文慧
李文慧
(1.新疆大学教学评估中心;2.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调课通常是指高校教师因个人原因需要对已经排进教学计划、教学课表中的信息进行调整的主体行为。根据日常调课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调整时间、地点、教学人员、授课方式、周次、节次等方面。一个科学、规范、严谨的教学计划安排,需考虑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多方要素的配置。课程表一旦排定,各项教学计划就会围绕此课程表进行有规律性的运行。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高校教师承担的角色日渐多元化,课堂教学、科研活动、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活动日益增多,加之高校之间、课程之间师资丰富程度不一,可能还面临多校区远距离通勤等问题,导致教师调课行为时有发生。
教师的调课行为从表面看只涉及教师本人和所授课班级学生,从深层次看则涉及全部教学要素的变动。频繁的调、停课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稳定,也对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产生挑战。[1]对于课程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2]高校既要保障教师合理合法的调课诉求,更要遏制频繁调课、随意调课行为给教学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教师树立教学是第一要务、教师是第一身份、课比天大的底线红线意识,多方协同营造并维护优良的教学质量文化。
一、调课现状
本研究选取S 校2022-2023 学年调课数据,分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主要采取数据统计、师生个别访谈等方法进行。
(一)调课现状
据统计,全校有90%以上的本科教学任务承担单位和85%以上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有调课行为发生。
(二)现状分析
第一,频繁出现的调课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学院对教师调课审批门槛低。相较本科课堂教学的严肃性,偶有研究生课堂存有个别隐性调课,对人才培养质量造成影响。
第二,教学质量文化意识还需提升。在绩效改革的新绩效管理主义导向下,教师由奉献者转向“理性经济人”,当与其他活动冲突时,会首选调课。
第三,教学管理部门疏于对学院的监督。靠前指挥的顶层设计尚需完善,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学院教师的随意调课行为。
二、调课原因分析
第一,教师因出差、参加会议等原因调课所占比例最大。一方面教师因项目、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亟需走出去与行业企业进行洽谈,参与各类学术会议获得新的发展信息;另一方面,因各种会议、磋商时间的安排往往不受教师个人因素制约,致使教师无法提前做出规划,不得不临时调课。
第二,教师调课是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一种调整,某种程度上说明受系统、资源等因素制约,课程安排尚需完善。有教师提出“我的课程的最后一课是安排学生进行模拟面试,因为之前多次联系一些企业人力资源作为面试官,所以上课的教室不能满足这种面试场景的需要,我需要调整课程的授课地点,这个是我在申请排课的时候无法做到的,只能调课,我希望后续能够在排课时避免”。
第三,关于调课制度的约束性不够,审核程序尚需进一步优化。有研究指出“调课制度内容不科学、不合理,刚性不够,是教师随意调课、频繁调课的原因之一。”[3]学校有专门的教师调课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严格执行,同一教师多次调课的现象还是会出现。
第四,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监管的频次和力度尚需增加。“老师调课总是有很充分的理由,比如生病、家里临时有事、交通故障等,这种情况从人性角度考虑,不可能不给他审批。你只要批准,学校系统也是可以直接通过的。”一位教学管理者提到教师调课的审批问题时这样说。
第五,学生放弃了自己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员的职责。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调课很正常”,“只要提前说一下就可以”,“不要在周末补课就行”。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调课打乱了自己的学习安排”,“教师调课后补课不及时”,“能不调还是别调了”。
三、改进措施建议
20 世纪70 年代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首次提出协同理论。该理论认为,系统和系统之间尽管存在差别,但在同处于某个环境中时,各个系统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4]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会推动系统具有超出各子系统功能之和的更大功能。[5]马克思主义系统论也认为,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协作、配合,就能产生整体大于局部的力量,推动事物向积极的方向前进。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调课作为对教学中心地位有影响的一个系统,是由多种因素、多元主体构成的,既要保障教师合法合理的调课诉求,又要避免随意调课行为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需要借鉴协同理论思想来解决。
(一)将提请审核调课的权限下放至教师本人
教师是调课行为的发起者,也是调课行为的终结者。高校教师作为高知人群,具有对自身行为的有意调节能力。高校可以下移审核权限,将是否提请审核调课权限下放至教师个人,由教师自己做出是否调课、什么时候调课或者不调课的决定。
(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各类教学管理平台
完善教师调课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教师什么时候可以申请调课、什么时候不允许调课,设置最多调课次数,同时将违背制度与个人年终绩效、教学事故等规章制度联系起来,做到权责利个人承担,而非学院全体教师承担。
(三)区分类型、精准调整,满足教师追求更高教学质量的需求
教师调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因公、因私两类,但是这种划分忽略了教师对更高教学质量的追求而申请调课的需要。该类调课是指有利于教学进行、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的一些需求,包括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组建教学队伍或者课程中某些教学内容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进行授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必须进行的调课,以及学校或教学部门为保证教学质量临时作出的教学调整等。[6]
(四)制定多套应急预案,理性引导教师调课
教师调课行为的发生,是一种事先有预知的有意识行为。学校层面可以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供教师进行选择,尽最大可能保障日常教学的顺利进行。根据教师调课的五大要素:时间、地点、授课方式、教学人员、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同一课程、同一进度的,可与同课程组教师协商,由其他教师代为授课;单一课程、单一教师的,可选择变更授课方式,由线下变更为线上,或启用学生助教的力量,由线下变更为教师线上、学生与助教线下,及时解决师生因远程不能见面而造成的教学损耗;对于教学场地不能满足教学质量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申请调整教学地点,此类调整不计入教师调课的惩罚性约束机制,在教学资源、学生时间等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教师做出地点的变更。
(五)教学管理部门要坚持信任与监督并行
教学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引导教师规范调课;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调课后补课行为的监督。要善于使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推送、汇总、分析等功能,及时了解各类调课信息,及时识别不当调课、随意调课,及时与各教学管理单位进行对接、反馈,切实了解教师调课背后的原因,解决教师调课的合理诉求。将审核权限下移的同时,做好监督和服务工作,对于恶意不补课、旷课的行为进行相应惩戒。
(六)善用激励惩戒机制,引导教师理性决策
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任务,承担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指导委员会等委员职能的教师,对个人成长、学科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类学术交流是学术前沿的风向标,也是落实国家各类质量行动的风向标,教师参加此类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处理教师调课的举措上,需要客观对待。一方面在制度层面,约束教师调课总次数,总次数内调课不计入奖惩机制。因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工作需要,且不能由他人代劳外的工作原因调课,也不计入奖惩机制,但是对于无理由且大于规定次数的调课,需要在教师的年底绩效、评奖评优中予以惩戒,对于全年无调课行为的教师予以适当奖励。
(七)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
高校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管理部门的各类管理制度,都应该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应关注学生对学习的诉求,对教学安排的意见,对学习安排的规划,在做出课程调整时应及时通知学生,在具体补课时间确定时应征求学生的意见,选择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方式补课。
总之,学校是集中的教育组织,它的质量必定以教学质量为主题,以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为主体,以教育过程为主线的一种文化。[7]教学质量文化的建设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教学转型的核心,是全校师生共建共享的过程。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刚柔并济的文化,应更加回归人性、尊重人性、顺乎人性、陶冶和优化人性。[8]教师调课行为是对学校教学质量文化的一种挑战,有序引导教师理性调课需要各行为主体的协同共建,在制度上畅通原则性与人性化的统一。教师群体需以身作则、潜心教学,做传道授业解惑、经师与人师相结合的大先生;学生群体也要树立教学质量观念,对影响学习质量的行为敢于说不,营造共同追求高质量学习的氛围;教学管理人员应及时倾听师生诉求,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学行为及时纾解从制度、行为、思想等方面畅通师生诉求,满足师生需求,改进工作作风;教学保障人员要及时了解各类保障资源、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备有应急预案,确保教学活动不受意外事件的影响。学校需在制度的刚性与人性化之间提供一种可能的平衡,引导教学秩序良性发展,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