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理论渊源、价值向度与世界意义
2024-06-10乔倩
乔 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75页。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是我们党站在全球高度,对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做出合乎中国之道、人民之道的实践解答,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共促世界发展的国家意志,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蕴含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世界范围的丰富和拓展。其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强调在和平环境中谋求自身发展、谋求人类共同发展的现代化,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回应,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价值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同频共振和高度契合。
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的出场逻辑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符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必然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内置于中国式现代化之中,是中国式现代化其他四个特征的所包含问题、所确立目标、所进行建设和所蕴含理念的具体实践,与其他四个特征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特征和内涵。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同时也是对“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下的“超级全球化”所带来风险和挑战的反思,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国际责任观的重要体现。
(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纲要》,第75页。其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与利益。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3页。我们党怀揣并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4)《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407页。的初心使命,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是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进步事业不懈奋斗的政党,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发展紧密结合、共谋发展。其二,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根本上讲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指出“各国的社会主义者都拥护和平”,(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53页。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其三,“民族独立实际上是一切国际合作的基础”,(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3页。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之路是独立自主前提下的合作共赢。“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7)习近平:《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在巴西国会的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2页。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在维护好国家的独立主权、核心利益和正当权益的基础上,坚定做好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和平发展的践行者以及世界共同发展的推动者。
(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其他四个特征紧密结合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其他四个特征所包含问题、所确立目标、所进行建设和所蕴含理念的具体实践方式。其一,“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完成“平稳安全地实现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外部和平发展的环境是中国发展的基础,在坚持高质量发展中,逐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满足和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巨大人口规模所带来的发展压力才能转变为发展动力,与此同时,积极倡导全球协作,以自身发展推动全人类的发展。其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我们要以稳定持续的发展逐步解决发展内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平地发展蕴含着发展必须兼顾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导向,维护社会的平等与和谐。其三,和平发展不仅包含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双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和平发展当中,我们才能够不断夯实物质生活条件和增进文明、文化和理想信念等精神生活内容,进而促成“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双全”,即以和平发展促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文明”的协调并进。其四,和平与发展,不仅是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发展上的合作共赢,也包含着生态意义的“和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在尊重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走可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其他四个特征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三)对“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下的全球化风险与挑战的反思
基于世界的发展进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契合了世界各国的发展要求,极大地推动了全球资源的大流动、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世界贸易的大繁荣,各国享受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但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理论”驱动下的“超级全球化”(hyper-globalization)带来全球发展的风险、利益分配的不平等以及严重的发展不均衡,“从总体上说,这个世界共同体存在着高度的非代表性,以及权力、影响、机会与资源的极度不平等:这一体系也许最好称为扭曲的全球治理。”(8)Paul Hirst &Graharme Thompson,Globaliz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State,Economy and Society, Vol.124,No.3,1995,p.408。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1982年最富裕国家与最贫穷国家人均GDP之比为272∶1,2015年上升到336∶1(9)数据转引自刘卫东:《‘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引领包容性全球化》中国一带一路网,2019年4月23日,https://www.yidaiyilu.gov.cn/p/86862.html。。而目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赤字加深、发展赤字扩大、安全赤字凸显、治理赤字严峻。联合国《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降至2.3%,为十年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10)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20,https://www.un.org/development/desa/dpad/wp-content/uploads/sites/45/publication/WESP2020_FullReport_web.pdf。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加上信任赤字更加突出,各种新旧问题和复杂矛盾相互交织,频发的全球性危机无不表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除此之外,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发生,以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将对经济全球化产生更大的挑战,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更大的影响,进一步引发了对全球化这一重大课题的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
对于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概括而言,一是如何认识全球化发展中的低潮和逆流,二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当如何助力全球经济、推进世界发展的包容性增长,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首先,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在此背景下全球化仍内涵着巨大潜力和增长动力。其次,当务之急是“让世界主要经济体协同修正全球化的路径和游戏规则”,而中国“在推进全球经济‘再融合’与‘深度融合’,以及在开创分享与共享经济新模式上,将可扮演关键角色”。(11)于洪君:《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74页。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体现了面对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时中国的发展思路,即尊重各国国情,每个国家都有发展的权利,世界各国应因地制宜、携手共进、共促发展,也体现了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国际责任观,即以公平、平等、正义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不断增进全人类的福祉、助力解决全球发展和安全问题。因此,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基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潮流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所作出的合乎中国之道的理论和实践层面回应,符合中国发展的世界观、人民观和政治观。中国必将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应对百年变局,在与世界良性互动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的理论渊源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自身发展的同时,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挑战,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对这一挑战做出的积极回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也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之维,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华民族的具体实践中,将走和平与发展道路上升为国家意志,指导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和共产主义革命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分工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大,世界市场得以形成并发展完善,这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页。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阶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文明形态,认为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大形态基础上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并为第三个阶段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5页。创造条件。
因此,人类文明的拓展与创新,要“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8页。而构筑贸易壁垒等逆经济全球化的做法,既违背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阻碍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革命理论中提到以“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形式,即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完成对所有人的自由人格的尊重,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人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地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认、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对于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形式,马克思指出在革命年代首要的手段是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而在和平年代,更多的关注于在保护人类文明的前提下,彰显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把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理论与时代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重要成果,是新的时代主题下对世界市场理论和共产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二)走和平发展道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如汤一介指出:“回顾我们文化发展的源头,希望从人类的历史文化智慧中找出一条能使世界走上健康合理的‘和平与发展’道路,这无疑是各国人民所希望的前景。”(16)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54页。“以德服人”“王道正直”,中国的先哲们注重“和平”对于人类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本质上讲,中华文明是“和”的文明,尊崇“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以“仁”的精神引领中华民族的发展。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竹简·五行》篇中的“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爱人,仁也”、孟子更倡导“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从人与人之间到民族与民族之间,再到国与国之间应当提倡和谐友爱、互爱互助,共同创造和平安全稳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在“仁”的具体实践中,先贤们严辩“公与私”“义与利”:从国家与世界关系的角度来看,国家利益为“私”,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为“公”,各国在追求本国国家利益“私利”的同时也须兼顾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的“公义”,不能为了一国之私而侵害世界各国人民之共同利益,国家自身之发展也须以不侵害他国之健康发展为前提;国家发展也需要追求本国的“私”利,在“利”与“义”面前,应当以“义”谋“利”,“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下》)。利是义的物质保障和基础,要重视自身的发展,才能“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但也指出了义要高于利,“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利益的追求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启示我们:人类命运同源相系,自己欲求发展,也须尊重他人之发展,这是以“仁”的精神协理共同体中各成员的和平与发展“困境”,这是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发展并不意味着“排他”,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殖民扩张老路在整体上阻碍着人类共同体的发展,而互尊、互助、合作共赢等体现着“仁”之精神的和平发展思维才能真正为人类整体发展带来增量。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和平与发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和实践中,是中国现代化之路一以贯之的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我们党始终高举和平的旗帜,从来没有动摇过”。(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48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历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发展史,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探索的百年历程中得以生发、形成并发展起来。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曾遭遇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沉重苦难,选择走和平与发展道路既是身处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得出的必然结论和深切期盼,也是在和平时代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坚守和美好愿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筑牢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础,中国人民深刻理解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才会有长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不断努力,倡导“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普遍接受,为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做出重大贡献。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国际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从对抗转向对话以及各国经济依存逐步加深为客观依据,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时代的主题”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国和平发展制定了全新的历史坐标,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倡导构建和谐世界,坚定不移地践行和平发展之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各国的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倡导世界各国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和平、开放、公正、创新的发展之路,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党二十大报告中把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之一,在应对全球风险和挑战的具体实践中为世界经济走出发展困境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了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面对“两个大局”,中国不断探索开发和平发展道路的新模式和新境界,努力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妥善解决经贸摩擦,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当今世界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数字鸿沟”,中国在全球发展倡议中以创新驱动为指导,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打造数字合作新格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全球共享。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上,积极推进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中国—中亚、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政党论坛,探索求同存异、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中国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加强经济、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交流,尤其在推动全球发展的平台搭建、全球伙伴关系发展、知识共享和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等方面展开国际合作。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结合,坚持从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出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和应然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又有基于本国国情的特殊性,其中,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但西方现代化在获取资本积累中所依靠的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给世界各地带来的阶级斗争和民族尖锐对抗等问题比比皆是,正如马克思所讲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5页。的。走和平发展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野蛮、暴力的发展模式存在本质区别,是对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超越,加上近代史上战争的创伤让我们时刻警惕没有和平的外部环境就不可能有发展。“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20)《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9页。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结果,与此同时,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发展之路。
三、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的四维价值向度
世界由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构成,必然存在差异和矛盾,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各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命题——发展。在这一问题中,隐藏着适应于不同民族文化一般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思想资源,能够凝聚不同国家和民族以形成巨大的合力,而这一共同思想资源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全球高度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蕴含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是对当今世界发展观念的引领和创造,超越了少数西方宣扬的国家实力至上的逻辑及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普世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规定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二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好全人类共同价值。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是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携手共进的时代站位上做出的发展规划,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丰富和拓展,世界各国只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能实现发展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希望。人类命运共同体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了和平稳定、物质丰富、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四个维度的基本追求,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全球视域的发展观、安全观、生态观、文明观等方面的价值引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导向,既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可行的参考路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及其实践路径的同频共振和高度契合。
(一)发展观:以自身的发展助力世界发展
全球发展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体现世界共同发展层面的组成部分,契合以人民为中心、共谋全球发展、建设繁荣美好世界的愿望,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推动全球发展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世界环境,世界的稳定与繁荣也离不开中国的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中国作为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保持着“双速增长”态势,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经济体赶超进程不断加速,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互利互鉴,不断开辟经济增长的源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稳定最重要的贡献。因此,中国首先要做的就是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环境添砖加瓦。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把自己的发展置于世界发展的坐标,同时欢迎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不断放大外溢效应,弥合世界发展鸿沟,以自身的发展助力世界的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二)安全观:走新型安全之路
人类安全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安全层面的组成部分,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中的“和平”是对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健康安全、生存和发展环境安全的深刻诠释,二者在安全观层面高度契合。首先,和平发展道路是在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基础上的共同发展之路,以尊重各国社会制度为前提,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全,强调走“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21)2022年6月23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的讲话《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新华社,http://www.xinhuanet.com/2022-06/23/c_1128770800.html。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的中流砥柱,从1990年到 2020年,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22)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页。面对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对话协商等和平解决方式,反对建立以牺牲别国安全基础上的本国安全。其次,人类生命健康权作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关国别,更无关社会发展的程度,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尊重全世界人民平等的生命健康权,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应有之义。中国在发展中致力于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共享健康科技成果、提高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积极开展国际援助,努力增进全球人民的健康福祉,树立了团结协作的典范,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再次,作为当今世界交流的重要载体,维护网络安全构成世界和平安全的重要一环,和谐健康的网络发展环境是和平发展中的重要诉求,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构建好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环境。
(三)生态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致力于推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15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把发展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在生态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也为其他国家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提供可供参考的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显示“2010—201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碳量占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24)Wang Jing,Feng Liang,Palmer Paul I,Liu Yi,Fang Shuangxi,Bosch Hartmut,O’Dell Christopher W,Tang Xiaoping,Yang Dongxu,Liu Lixin,Xia ChaoZog.Large Chinese Land Carbon Sink Estimated From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Data.Nature,2020,586(7831):720-723。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为全球固碳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人均能源消费量仅相当于美国的40.2%,人均碳排放也仅为其52.8%,(25)英国石油公司和世界银行统计数据,https://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EF%BC%83Bpstats.html。中国以切实的行动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蕴含着建设美丽和谐的世界,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目标前途一致。此外,中国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倡议,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助力全球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同世界人民一起携手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完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四)文明观: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目标、道路相契合,为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提供路径参考与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26)习近平:《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4页。在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的推进中,中国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增进世界文明间的交流对话、丰富交流的内容,切实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表明了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各国文化的时代价值。“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做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第324页。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推动各国优秀文化共同发展中,不断增进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推进文明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四、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基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的四维价值向度,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不仅对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美丽与繁荣、开放与包容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2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第51页。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范例,也为全球治理贡献了新的方案。
(一)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活力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稳健的中国经济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言至关重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1978年到201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了223倍,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29)《对外经贸开启新征程 全面开放构建新格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二》,中国国家统计局,2019年8月27日,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03_1900435.html。,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美国彭博社和毕马威调查显示,在产生最具有颠覆性技术可能性方面,美国和中国排名前两位(30)毕马威(KPMG):《改变现状的颠覆性技术——2017年全球技术创新报告》(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Disruptive Technologies,Glob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Hubs),搜狐网,2017年3月19日。 https://www.sohu.com/a/129316356_355147。,在2013年至 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总和,超过美国贡献2倍之多(31)《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中国国家统计局,2022年9月30日。https://www.gov.cn/xinwen/2022-09/30/content_5715091.html.。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经济缺乏增长的动力,在全球经济危机发生时,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并拉动世界经济的回升,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时代的中国在解决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过程中,新产业新行业不断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报告认为,到2040年,中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彼此融合有望创造22万亿至37万亿美元经济价值,相当于全球经济总量的15%~26%,而世界其他经济体和中国加强合作,将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32)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与世界:理解变化中的经济联系》,澎湃网,2019年7月11日。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3908221。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讲是机遇而非挑战。
(二)凝聚共促发展的国际共识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解决全球性安全问题提供了动力支撑。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南威哲指出,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有助于解决粮食安全、新冠疫情、发展融资、气候变暖和绿色发展等紧迫的全球性问题”。(33)《高扬互利共赢之帆把稳团结合作之舵》,人民网,2022年6月2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6373994825039501&wfr=spider&for=pc。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进中,中国持续关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难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战胜困难、争取稳定发展的和平环境提供了持续性的帮助,其中在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中,中国在南南合作的援助基金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为相关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为破解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发展的困境,中国积极推动搭建全球伙伴网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政策协调,助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帮助发展中国家抓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支持发展中国家人才培养和人才能力的建设。
(三)助力构建新型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深刻诠释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并把这一理念贯彻落实到世界发展的实践中。中国创新机制以动员国际发展机构、基金会等多方力量汇聚全球资源,整合全球生产要素并积极开展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探索更多的国际发展资源合作新方式,将发展共识落实到实际行动,建立合作为基础、行动为导向的新型全球合作关系,创新推动全球在绿色转型、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发展和建设能力。在世界共享共建中,中国致力于推动发达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加大对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投入,积极呼吁资源充沛的国家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发的特别提款权转借给更有需求的国家。2021年末,中国向非洲国家转借等值特别提款权100亿美元(34)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进展报告》,202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布隆迪共和国大使馆,http://bi.china-embassy.gov.cn/chn/sgxw/202306/P020230620670372006993.pdf。,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努力为发展中国家汇聚发展资金,注入最大合力和资源,以为全球共同发展提供持续的新动能。此外,中国积极开展技术、知识、经验等的分享和交流,助力全球分工协作、汇聚各方面的发展智慧,并用切实行动呼吁深化数据创新伙伴关系,抓住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机遇。例如,中国向各国开放科学卫星1号影像数据,促进数据的合作共享,推动全球发展新型伙伴关系的构建。
(四)推动落实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倡导全球视域下的生态环境治理,贯彻发展中有保护、保护中求发展的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国际共识的形成,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支持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环境气候项目,提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通过开展合作构建低碳示范区、推动全球碳中和、全球绿色转型发展、实施物质援助项目、深化清洁能源合作以保障清洁能源安全可持续等多种方式应对全球生态变化。此外,中国呼吁全球增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赓续农耕文明,提升全球对农业文化遗产在生态系统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意识,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能力,并围绕数字农业和创新农业产业、搭建农业信息平台等领域,共享农业知识、信息和技术经验,促进全球生态系统保护的互鉴合作。
(五)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贡献大国智慧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助力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经验,展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努力冲破外部封锁、积极展开与世界的合作交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在扶贫领域共建减贫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携手增进世界人民福祉,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落实减贫政策。2021年底,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提前十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既昭示了中华民族开启新的历史篇章,也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坚持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指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能好。”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辛的探索而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不仅深化了对人类减贫规律的认识,也坚定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绝对贫困的信心,为全球减贫发展道路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中国方案。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中国基于世界和平发展大势、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指引所作出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必有之义,也是区别于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和平发展道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肩负着重大责任,在不断深化拓展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基础上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对中国有利也对世界有利,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和普遍愿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35)《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第384页。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优秀的榜样,中国将与世界人民一起不断探寻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模式,积极应对全球风险和挑战,促进各国人民把美好向往变成现实,携手建设和平安全、合作共赢、繁荣发展、清洁美丽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