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趣”盘活思政课
2024-06-10沧州市实验小学李爱花
○沧州市实验小学 李爱花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做好思政教育,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思政课并不是单纯讲授一门知识,也不是教授一项技能,而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生拉硬拽、照本宣科、板着面孔说教不可取,只有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从“新”、从“趣”上下功夫,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并且受益终身。
丰富内容,亦“新”亦“趣”
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通过对语文教材进行梳理,深入挖掘提炼课文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分类归纳,我将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创设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有效学习思政课程,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习不同的文言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学习伟大诗人的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丰富多样的寓言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礼仪和思想道德修养。
深度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元的思政素材。春节意味着祝福、团圆、希望,通过春节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端午节有赛龙舟、挂艾草的习俗,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屈原的故事加深对这个节日的理解,加深对国家的热爱。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等关键节日和节点,抓住时机,开展丰富的校内、校外活动,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多的思想引领和支持。
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思政课不仅是一门理论性教学科目,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先从教育教学素材的角度出发,联系现实生活,明确学生真实的需求,从而整合教学资源,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挖掘学生潜能,发挥不同学生的优势,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灵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飞天、潜海,科技在各个领域大展雄威。青少年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胸怀家国,放眼天下,善于思考。因此教师也要善于结合社会时政热点和本地文化资源,更新思政教育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深切的人文关怀、2022 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骅考察旱碱地麦田……这些时政热点无一不是生动的思政教材,无一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我们的家乡沧州市,东临渤海,北接京津,武术文化、医药文化、诗经文化、杂技文化、渤海文化、运河文化,六大文脉在这里交相辉映,共同构成沧州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它们是思政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鲜活形式,启智润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情感丰富,乐于表现,他们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也倾向于直观行动,依赖于实物和图形,因此思政教育活动要多元化。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开国大典》的教学中,我用记录开国大典真实画面的影片向孩子们展现当时的壮观情境,雄壮的国歌在耳边回荡,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的爱国之情也油然而生;在教学《将相和》时,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排演了课本剧,他们时而在舞台上慷慨陈词,时而痛心疾首,从彩排到正式演出,他们在舞台上体会为国赴死的英雄情怀;在阅读《冀中的地道战》时,我组织大家一起观看《地道战》《长津湖》等影片,我们和影片中的人物一起欢呼,一起怒吼,一起流泪……珍惜和平、保家卫国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悄悄发芽。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民间故事大赛”“共读一本书”“书法、绘画展”等活动,孩子们沉浸其中,既丰富了知识,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坚定了文化自信,又提升了他们的思想品德,丰富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在“雷锋月”,我带领学生走进康养中心,为老人们打扫卫生、包饺子、表演节目;在重阳节,我鼓励学生为家里的老人敬献孝亲茶、洗脚、捶背,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扬;植树节,学生亲手种下小树苗,挂上心愿卡,为美丽家乡作贡献;端午节,学生和家长、老师一起包粽子、煮粽子,为交警和环卫工人送粽子,为和谐社会出力。我们还和新疆轮台县第一小学的小伙伴进行了“云联欢”,大家都表演了具有家乡特色的节目,载歌载舞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发芽、开花。一次实践活动就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坚定了理想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培养学生的报国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政课不能只拘泥于课堂,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在行走中切身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立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开展了“红领巾寻访”活动,寻访了身边的老党员和优秀党员代表,其中有战斗英雄、全国劳动模范、河北好人等,大家聆听他们讲述英雄事迹和奋斗创业的故事,暗暗立下报国之志;世界粮食日,我们一起走进中储粮,感受大国粮仓的宏伟以及它给人民带来的安全感。我们还带领学生走进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追寻伟人足迹,感受伟人情怀;走进青沧战役纪念馆、沧州市博物馆、马本斋广场、烈士陵园,了解家乡解放的历史,致敬先烈,立下建设家乡的志向。
思政教育任重道远。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积累,敢于创新,密切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教育的丰富性、趣味性,思政教育一定会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达到思想品德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