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今医鉴》的版本与王肯堂订补的贡献❋
2024-06-10谷佳音傅海燕
谷佳音,傅海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
《古今医鉴》是我国医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明代医家龚信编写,其子龚廷贤续编。其主要版本有八卷本和十六卷本两种,目前的通行本均以王肯堂的十六卷本为底本,未见有关八卷本的研究。我们在对《古今医鉴》的版本进行考证[1]的基础上,再次考订,又提出了新的见解,同时发现由王肯堂订补的十六卷本,对《古今医鉴》八卷本进行了大面积的增补修改,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 《古今医鉴》的版本
《古今医鉴》的版本主要有以下五种:《新刊古今医鉴》周曰校万卷楼八卷本(简称“初刻本”),《新刊古今医鉴》周庭槐八卷本(简称“槐本”),《重刻古今医鉴》王肯堂校正、周四达刊刻八卷本(简称“达本”)和《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王肯堂订补、叶华生刊行十六卷本(简称“王本”),还有《新刊古今医鉴》沈文台重参校正八卷本(简称“沈本”)。
1.1 《新刊古今医鉴》周曰校万卷楼八卷本
《海外中医珍本善本古籍丛刊》载有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的《新刊古今医鉴》明万历间周曰校万卷楼刊本影印本,八册八卷。每半页13行26字,白口,上黑鱼尾,四周双边[2]233。
明代万历年间金陵书坊刻书出版业同族经营现象十分突出,最著名的就有周氏家族[3-4]。周曰校,字应贤,号对峰,“万卷楼”为其书坊名[2]223。周曰校刊刻的《古今医鉴》八卷本,卷数与龚廷贤在“叙古今医鉴弁首”中所述“厘为八卷,名《古今医鉴》”内容一致。龚廷贤“叙古今医鉴弁首”的落款时间为“时万历四年岁次丙子孟冬之吉”,可知本书成书于明万历四年丙子,即1576年阴历十月初一。成书不久,龚廷贤即欲将此书刊印出版,刊印者为其姻亲周曰校。据本书刘自强序的落款时间“万历丁丑春月吉旦”,槐本载此序的落款时间“万历五年丁丑春正月上浣之旦”,沈本载此序的落款时间“万历五年丁丑春正月上澣之吉旦”(“上浣”和“上澣”皆指上旬),推知此书刊印时间当在万历五年(1577)正月上旬。加之卷末列有八位名士为此书出版题诗贺词,可知周曰校刻本当为初刻本。
1.2 《新刊古今医鉴》周庭槐刊刻八卷本
周庭槐(亦作周廷槐),为明金陵刻书家,书坊名“前山书屋”[5]352。孙萍推测其“约生活在隆庆、万历年间”[6]。据金溪戍水《周氏族谱》言“栎下周氏从始祖周寿算起,传11代为周廷槐(号前山),乃亮工的祖父”[7]。周庭槐的曾孙周在浚在《行述》中言“至高祖石四公生珀十一公,珀十一公生琥二十四前山公,讳庭槐,为不孝孤曾祖父……生三子,长即先封公,诰封嘉议大夫、福建布政司左布政使如山公”[8]。周庭槐的长子名文炜,号如山[9]602。相比较,亦证实“前山”为周庭槐之号。《江苏艺文志》[5]352,353、《中国印刷史》[10]344,345、《明代版刻综录》[11]16,17、《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12]11将周前山与周庭槐分作两家,当改。
在周曰校刊刻的《新刊古今医鉴》中卷七下题“金陵书林竹潭周宗孔梓行”。《中国印刷史》[10]344、《明代出版史稿》[13]将周竹潭与周宗孔分作两家,当改。卷八题为“金陵书林前山周庭槐刊行”,可知周庭槐帮助周曰校完成了《新刊古今医鉴》初刻本的刊刻,其后又再版刊刻此书,仍名为《新刊古今医鉴》,八卷。首页题“金陵周庭槐刊行”,在每卷下方均题有“金陵书肆前山周庭槐刊行”,每半页12行26字,白口,双黑鱼尾,上下双边,左右单边。但此刻本未见相关刻印的序跋,书中亦无刊刻时间的记载,故具体刊刻时间不明。
目前比较确定的由周庭槐所刻书目有三本,另外两本是《新刻种杏仙方》和《古今诗韵释义》。《故宫学刊》言“《新刻种杏仙方四卷》,一册,明龚廷贤编辑,成书于万历九年,万历十一年周庭槐刻本”[14]。《古今诗韵释义》五卷,《全明分省分县刻书》作“明万历五年江苏省金陵书林周前山刊本”[12]11。因此推测《新刊古今医鉴》在万历五年初刻之后至万历十一年左右刊刻。
另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载“《新刻增补古今医鉴》八卷……明金陵书(原误作‘言’)肆周庭槐刻本,十二行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15]。《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氏书目·子部·医家类》记载“《新刻增补古今医鉴》八卷,明龚信撰,龚廷贤续,清初金陵周庭槐刻本”[16]。疑为周庭槐明刻本清初的再版刻印本,非为周庭槐所刻。
1.3 《重刻古今医鉴》王肯堂校正、周四达刊刻八卷本
周四达,字誉吾,明代金陵书刻家,其书坊名“得月斋”,又有“留耕堂”一名[9]495,551。《重刻古今医鉴》八卷,封面为“龚氏新编古今医鉴广城五云楼梓行”。书中每卷所题书名为“重刻古今医鉴”,下题“太医院医官金溪龚信编辑 翰林院省庵王肯堂校正 金陵书林誉吾周四达梓行”。《中国古籍版刻辞典》[9]495,551、《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12]12将周四达与周誉吾分作两家,当改。每半页13行26字,白口,上黑鱼尾,四周单边。从“王肯堂校正”一语,看到王肯堂参与了本书的校订工作。但书中未见王肯堂之序及具体的刊印时间。
有关本书的刊刻时间,目前有四种不同说法:一是《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认为刻印时间为隆庆四年(1570),“《重刻古今医鉴》八卷。明龚信撰。明隆庆四年江苏省金陵书林周四达刊本”[12]12。二是《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认为刻印时间是万历四年(1576),“《重刻古今医鉴》八卷。明龚信撰。明万历四年金陵书林周四达刻本”[17]。三是《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认为刻印时间是万历五年(1577)。其在“(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十六卷”条目下记载“明万历五年丁丑(1577)金陵周四达刻本(八卷)”[18]。四是天津图书馆书目题录认为刻印时间是明末,“《重刻古今医鉴》八卷。龚信编辑;王肯堂校正;周四达梓行。出版发行:五云楼,明末(1621—1644)。四册一函”。
查找周四达所刻之书,发现其刻书时间遍及嘉靖、万历及天启年间[11-12,18-19]。将本书内容同初刻本、槐本与王本进行比较,发现本书是以初刻本为底本,对初刻本的错误进行了修改,之后王本又修改了本书的错误,以此判断《重刻古今医鉴》应在初刻本、槐本之后,王本之前成书。但是本书成书之后,不知何故没有很快刊行,其刊刻时间当在王肯堂万历十七年(1589)十六卷本刻印之后。万历十七年(1589),王肯堂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进学,万历十九年八月甲辰(1591)学成后被选为翰林院检讨,万历二十一年(1593)辞官回乡[20]。从达本“翰林院省庵王肯堂校正”一语推测,达本刻印时王氏已经是翰林院检讨,故推测达本的刊刻时间为万历十九年(1591)至万历二十一年(1593)期间。刊刻于隆庆四年、万历四年及万历五年刊行的说法有误,刊刻于明末(1621—1644)的说法,存疑待考。
1.4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王肯堂订补、叶华生刊刻十六卷本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十六卷本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由叶华生刊行,书中发明凡例、目录及每卷卷首均有“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字样”,且卷下落款增加“金坛王肯堂订补”。
王肯堂,生于明嘉靖己酉年(1549),字宇泰,号损庵、损仲、念西居士、郁冈斋主等,江苏镇江府金墰县(今江苏金坛)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王肯堂十七岁时母亲大病,幸得高手挽救转危为安。此后深受范文正公“不为良相,但为良医”的启发立志学医,且颇有天赋,二十岁时治愈众多亲人邻里之病而医名远扬[20-25]。王肯堂于万历十七年(1589)应试礼部成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馆进学,万历十九年八月甲辰(1591)学成后被选为翰林院检讨,其间得以遍览医籍[20]。今据《三旌义门王氏族谱》及家谱、方志以及时人文集可知王肯堂卒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24]。综上由王肯堂生平事迹可推知王肯堂在1589年之前重新对《古今医鉴》进行校勘,并在1589年刊行《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具有可信性。而且从“金坛王肯堂订补”的落款推测,刻板时间在王肯堂入选庶吉士入翰林院之前。
1.5 《新刊古今医鉴》沈文台重参校正八卷本
《新刊古今医鉴》刊刻后,又有“姑苏文台沈公重参校正”八卷本出现。此本以初刻本为底本,再次刊刻,仍沿用《新刊古今医鉴》之名,但是具体刊刻时间不详。目前可见《域外汉籍珍本文库》“日本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藏日本古活字本”[26]和“国医大师”网上“日本元和年间(1615—1624)日本古活字印本”。经对比发现,两个版本为同一刻板,推测沈文台参校本在国内刊刻完成后传入日本,日本又再版刻印为活字本。
2 王肯堂订补《古今医鉴》的贡献
金陵周四达《重刻古今医鉴》八卷本(达本)与叶华生刊印的《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十六卷本(王本)都经由王肯堂校订,王肯堂对《古今医鉴》初刻本进行了大面积的增补修改,包括勘正误字、增补缺漏、乙正倒文、阐述医理、词句润色等方面,对完善并保存《古今医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1 勘正误字
2.1.1 《古今医鉴·第一卷·病机》,“水停心下曰饮,水积心下曰癖”[27]18。达本、王本将后一“心下”改作“胁下”。
校注:本句言“癖疾”的病位与病机。明代医家鲁伯嗣的一部中医经典《婴童百问·腹中有癖》言“癖者,血膜包水,侧僻于胁旁,时时作痛也”[28]。明代殷之屏编纂的《医方便览》又云“水停心下曰饮,水积胁下曰癖”[29],则癖的病位在胁下。初刻本误,王氏改“心下”为“胁下”为是。
2.1.2 《古今医鉴·第一卷·药性》,“海桐皮嗽牙、洗目、除风,性味苦平无毒”[27]28。达本、王本改“嗽”作“漱”。
校注:此段言海桐皮的性味及功效。海桐皮性味苦平,无毒,其功效,《神农本经会通》载“海桐皮,漱牙、洗目”[30]。初刻本中“嗽”当为“漱”字形之误,王氏改“嗽”为“漱”为是。
2.2 增补缺漏
2.2.1 《古今医鉴·第一卷·中风》破棺散,“每半钱频擦令热,牙自开”[27]37。达本作“每用五分,频擦病人牙间令热,牙自开”,王本作“每用五分,于病人牙间频频擦之令热,牙关自开”。
校注:“破棺散”,前文亦称“破关散”,“如口噤不开,破关散擦之,口即开”。王氏补充明确了擦的部位是“病人牙间”。《本草纲目》“开关散”又作了进一步的细化,“每用中指点末,揩齿三二十遍,揩大牙左右,其口自开。又名破棺散”[31]。
2.2.2 《古今医鉴·卷之一·内伤》载“白术膏白术一斤,去芦,火上炙,一块剉,一块成片,入水十碗,熬汁二碗,滤出渣又熬,取汁二碗”[27]96。槐本、沈本同。白术膏方名后,达本、王本增“治脾胃大虚,自汗乏力,四肢怠倦,饮食不思,或食而不化,呕吐泻痢,泻下完谷白沫”32字。“入水十碗”,达本、王本作“上用水十碗”。“滤出渣又熬”,达本作“滤去渣,入水再熬,又滤出”;王本作“去渣,再入水再熬,又滤出”。
校注:《古今医鉴》所载药方的体例,均为方名、出处、主治、中药(包括炮制、剂量)以及煎服法,八卷本某部分若有缺失,通常达本与王本都会补足缺漏,或将语句补充完善。王氏对《古今医鉴》的增补,还包括增加“燥证”,以及增加方名、方药等诸多内容。
2.3 乙正倒文
2.3.1 《古今医鉴·第一卷·药性》载“鹿茸甘温益气,治女子崩带,男子溺血精遗”[27]27。达本、王本“精遗”作“遗精”二字。
校注:本句言鹿茸的主治证,女子是崩漏与带下病,男子是尿血和遗精之病,这里的“精遗”当据达本与王本乙正为“遗精”。
2.3.2 《古今医鉴·第一卷·杂病赋》载“缓则正复,和若春风舞柳”[27]16。“舞柳”,槐本、沈本同,达本、王本作“柳舞”。
校注:本句言缓脉的脉象舒缓均匀,像春天里春风徐徐吹来杨柳轻轻舞动之象,是正气恢复的脉象。其比喻源自《王叔和脉诀》“阿阿缓若春杨柳”。若作“春风舞柳”,则“舞”为使动用法,意为春风使柳枝舞动,意义与“柳舞”完全不同。《明医指掌·卷一·病机赋》(明代皇甫中撰注,王肯堂订补)引用本段亦作“缓则正复,和若春风柳舞”[32]。“舞柳”当乙正为“柳舞”。
2.4 阐述医理
《古今医鉴·伤寒》载“至于阳厥似阴之类,但以刚剂投之,舌卷囊缩,烦乱可畏”[27]58。达本、王本在“但以刚剂投之”后增“是以火济火,以致”7字。
校注:阳证似阴,此乃真热假寒证。阳盛至极,阳气郁闭不能外达,以致阳盛于内,阴乃隔于外,互不通达。《万病回春》载“阳症似阴者,初起身不热,头不痛,四肢厥冷,身寒怕寒,腹痛呕吐,泄泻蜷卧,好静沉默,不渴,脉沉迟细微。或兼见不欲衣被,大小便闭涩,或赤或黑。烦闷昏迷,不眠口渴,指甲时温。不问脉之浮沉迟数,但重按微有力者是也”[33]。真热假寒证当以清热剂投下,切不可误作阴证治疗用热药。王氏言用热药乃以火助火,将导致疾病恶化。王氏增补的“以火济火”进一步阐述真热假寒条件下用刚剂将导致的恶果,让读者明白其中利害。
2.5 方药修订
王氏对《古今医鉴》所载部分药方也进行了修改,主要包括调整药物顺序、调整药物剂量、增加或修改炮制方法等几种情况。
《古今医鉴·中风》八味顺气散载“白术、白茯苓、青皮(去穰)、白芷、陈皮(去白)、乌药、人参各二钱,甘草(炙,一钱)”[27]40。槐本、沈本同。达本于“白术”后增“炒”字,于“甘草(炙,一钱)”后增“去芦”2字。王本作“人参(去芦)、片白术(炒)、白茯苓、白芷、青皮、陈皮(去白)、乌药(各二钱),甘草(一钱)”。
校注:对于八味顺气散一方,王氏在达本的修订中,为白术增加了药物炮制,明确了不用生白术而用炒白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为人参增加炮制“去芦”,但是遗憾的是刻印时恐为刻工之误,将“去芦”二字刻在下一味药“甘草”的炮制部位。王本将这一错误修改,将“去芦”二字放在人参之后,从中可以看出王本在达本基础上作的修改。另外,王本将药物的顺序作了调整,在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将其认为重要的药物如人参提到首位,白芷也相应提前。王本对于《古今医鉴》方药顺序的调整还包括以下几方面:按照药物的剂量排序,剂量大的放在前面;或者是将方中药量相同的药物归为一处,并在相同剂量下的最后一味药后标明共用剂量;或者对原书中不载剂量者,增加剂量;也有许多按其治病理念调整药物顺序的情况,调整的方药数量众多。
2.6 词语润色
王肯堂的文学修养很高,不仅修改及增补了龚氏父子《古今医鉴》中的错误及不足之处,还对其语言进行了大量的修饰,使得文句更加流畅完整。
2.6.1 《古今医鉴·中风》载“三生饮中风昏不知人,口眼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壅”[27]39。“咽喉作声”王本改为“声如拽锯”。
校注:本病“咽喉作声”即指喉中痰鸣音。声音本为听觉,难以用文字描述,王氏用拽锯声来比喻痰鸣音,以声写声,让人如闻其音。王肯堂对文章词句内容的修饰可见其一定高水平的文学功底。
2.6.2 《古今医鉴·第一卷·中风》载“独圣散治中风痰迷心窍,癫狂烦乱,人事昏沉,痰壅盛,及五痫心风等证。甜瓜蒂。为末,每五分,重者一钱,熟水调下,即吐”[27]37。其中“痰壅盛”,槐本、达本、沈本同,王本作“痰涎壅塞”。“为”前王本补“右”字。“每五分”,槐本、达本、沈本同,王本补作“每服五分”。
3 王肯堂订补《古今医鉴》的现代启示
中医古籍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历史见证,是历代中医大家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医工作者成长的阶梯。随着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的深入发展,学者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系统整理研究中医古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医古籍的整理与研究是一项极具价值和挑战性的工作,不仅需要中医药学的专业知识,更要运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及训诂学等中医文献学方面的知识,对整理者的学识素养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错误,贻误后人。现今整理古籍,多是融合编辑、校对、批注、点评等方法,将古籍整理成内容可靠、便于进一步阅读和研究的出版物[34]。如王肯堂一样补前人所未备,纠前人之疏失,删繁就简,对前人语焉不详处即加己见,务求简明恰当的大面积整理古籍,今尚少见。近年来,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深入开展中医药古籍整理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实践中培训中医古籍整理的中坚力量,可以相信中医药古籍整理事业将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