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鞋”的由来
2024-06-10
集思广益创新
华润(原名联合行)1938年在香港创立,抗战时期就开始做橡胶生意。华润人知道,橡胶可以做轮胎,也可以做皮鞋的鞋底。
1948年辽沈战役打响前,为了后勤保障,党中央指示华润:为东北解放军准备5万套棉衣和5万双鞋子。华润买不到棉衣,就把棉花和布匹用轮船运到哈尔滨。当时哈尔滨已经解放,报纸记载:十万哈尔滨市民为解放军做棉衣。
做鞋,纳鞋底,那是一个很慢也很辛苦的事情。华润员工想到:可不可以在香港做皮鞋?皮鞋结实,有鞋带,快跑也不会掉,而且耐用。但算下来,成本太高,而且一下子也买不到那么多皮子。老员工韦志超说:用橡胶做鞋底,没有皮子,能不能用帆布做鞋帮?
韦志超就在黑板上画鞋样。有人说:鞋帮可不可以像皮鞋那样系鞋带,而不是布鞋样露着脚背,不跟脚,跑起来很容易掉。有人插嘴说:皮鞋底很薄,踩到水里就湿了,可不可以在鞋底和鞋帮之间,加一寸橡胶皮子。这样,遇到一般的雨,就可以当雨鞋穿。
韦志超在黑板上画图:胶的鞋底,胶的鞋帮大约一寸高,加上帆布鞋面,鞋面有扣眼,用以系鞋带。
大家七嘴八舌,不断修改设计方案。重要的是,生产速度要快,机器生产。如此这般,一种全新的鞋子就这样诞生了。
于是华润请纺织厂织结实的帆布,请制鞋厂改进工艺。香港的制鞋厂很快做出来第一批鞋,保证了辽沈战役将士换上了新鞋。
自然而然取名
华润订货量大,此时已经不是5万双了,要为几十万乃至几百万解放军战士换鞋。在订货过程中,华润说:再做一批解放军鞋。在交货时,商家就自然而然地说:这批解放军鞋做好了。一来二去,“解放军鞋”就成了鞋的名字。
抗戰胜利后,香港各行各业从零做起,逐渐恢复了经济活力。香港战后逐渐繁荣,可以说华润做出了巨大贡献。华润投资建劳工子弟学校,建大学,资助了好几家报纸。华润以自身实力影响着香港的发展,港英政府尽管知道华润是中共的企业,但没有限制,其实也没法限制。香港的食品及很多日用品,是华润从内地运到香港的,如猪肉、鸡肉、牛肉、蔬菜、米面等,那时英国根本不能保证香港的日常供应。
再说“解放军鞋”,后来产量大了,一部分成为民用鞋在市场上销售。销量越来越大,甚至出口新加坡和日本等国。有了利润,华润可以购买解放军需要的药品、无线电器材等。
“解放军鞋”变成民用鞋以后,人们给这种鞋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解放鞋”。
(摘自《红岩春秋》 吴学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