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蟹稻共生绿色高效种养技术浅析

2024-06-10张成斌

农业与技术 2024年9期
关键词:蟹苗蜕壳河蟹

张成斌

(芦台经济开发区农业总公司,河北 唐山 301505)

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位于冀东滨海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无霜期240d,年平均气温11.1℃,年平均降水637mm,全年日照时数2763h。当地与国家湿地公园“七里海”毗邻,区域内有蓟运河和潮白河水系分布,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土地条田化,机械化程度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盛产大米和河蟹,“鱼米之乡”享有盛名。常年种植水稻0.56万hm2,近年来推广蟹稻共生种养技术,稻田里养殖幼蟹和成蟹,多重效益可观。

1 材料与方法

1.1 选择地块

养殖河蟹,远离村庄和工厂,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的地块。一般小面积养殖1hm2,大面积养殖10hm2,按每个畦0.3hm2左右分隔成多畦。田埂需要加高加固,以防渗漏,建成高60cm,上边宽50cm,下底宽100cm,外观规格整齐,有利于管理河蟹和人员行走。

1.2 四周防护

河蟹学名中华绒鳌蟹,是名贵淡水产品,鳌齿尖锐,攀爬迅速,为防河蟹逃逸,水稻移栽前需要在稻田四周挖防护沟,一般防护沟深50cm、宽80cm,呈环形蟹沟或井字蟹沟;蟹沟由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3部分构成,其面积占大田总面积的15%,田间沟与环沟相通,供河蟹觅食、荫蔽;暂养池用于暂养蟹苗和收获商品蟹,可用自然沟、水渠改造,或稻田一角挖120m2,深1.6m的暂养池。稻田四周需设防逃墙,用薄膜双层遮挡,用木桩支撑,铁丝固定,每隔1m固定一根木桩,将薄膜一侧埋入土层,另一侧沿木桩向稻田倾斜上部内卷固定,拐角处做成弧形。专设进排水口,并在每个进排水口布设铁丝网,以防蟹苗逃逸。

1.3 幼蟹养殖

1.3.1 蟹苗采集

河蟹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在淡水中生长,在海水中繁殖。需要选择正规繁育基地培育的优质蟹苗,采集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肢体完好、无病无伤的正常1龄蟹苗[1],规格约100只·kg-1,因产地不同,蟹苗各有特点。其中,天津七里海河蟹,腿和钳子上有很多棕色小绒毛,背部为青灰色,腹部乳白色,壳上有马蹄印,食味独特,香味浓郁。享有“南有阳澄湖,北有七里海”盛誉。

1.3.2 蟹苗投放

每年的6月初购入蟹苗,放苗量3kg·hm-2,放苗前需要测定稻田水质,保证水中不含农药,水质指标正常。根据插秧稻田早晚需要,将蟹苗直接放入大田养殖,或者设暂养池,暂养池按稻田面积的10%设置,该地块不能施用化肥,暂养密度不超过22.5kg·hm-2。暂养池中蟹苗蜕壳3~5次后,可以使用袖网在进水口起捕,计数后放入稻田养殖,放养量不超过30万只·hm-2。

1.3.3 灭菌杀虫

暂养池和蟹苗暂养,注意灭菌杀虫。暂养池提前15d,用220g·m-2生石灰兑水泼浇消毒灭菌;蟹苗进入暂养池前,用5×10-2g·L-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蟹苗8min消毒;蟹苗暂养后放入稻田前,先对稻田消毒排换水,水体用15~20g·m-3生石灰泼洒水面,再用稻田水淋蟹苗3~4次,蟹苗适应环境后一次性放入田间。

1.3.4 投喂与捕蟹

河蟹喜欢穴居,食性杂,夜晚活动多。暂养池蟹苗投喂,每天傍晚投小杂鱼1次,日投喂量约占蟹苗重的3%;放入稻田后,投喂点要均匀分布,平均25m2设置1个投喂点,投喂时间每天2次,于8:00—9:00,17:00—18:00进行,天然饲料每20d喂1次。河蟹生长发育是伴随着蜕壳渡过生存大关的,蟹苗养殖期间,每天投喂配合饲料,蜕壳期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放量,考虑钙和磷的比例,保持饵料丰盛、新鲜喜食,避免相互残杀,保证生长、蜕皮的物质需要。至9月末水稻收割前准备起捕,此时规格一般在140~180只·kg-1。起捕后直接销售,也可越冬贮存,第2年春季销售。

1.4 成蟹养殖

1.4.1 暂养入稻田

成蟹养殖采用幼蟹暂养后直接放入稻田进行养殖。河蟹只有一个生命周期,历经瘙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等几个阶段,幼体5次蜕皮成为大眼幼体,再经10多次蜕皮成为成蟹。一般在5月初蜕壳,此前需要选购优质幼蟹放入暂养池进行暂养,暂养幼蟹量不超过9万只·hm-2。至6月中下旬大田水稻分蘖后期,暂养池河蟹蜕壳1~2次后,即可采用地笼网等方式起捕移入大田进行养殖。

1.4.2 投喂与捕捞

河蟹耐饥饿能力强,其生长速度受水温和饵料的制约,养殖前期以投喂粗蛋白含量在30%以上的全价配合饲料为主,搭配玉米、黄豆、豆粕等植物性饵料;养殖中期植物性饵料添加水草,搭配全价颗粒饲料;养殖后期投喂动物性饲料和颗粒饲料,搭配高粱、玉米等谷物。通常水质良好,水温适宜,饵料丰盛,有利于河蟹生长。养殖密度不同,雌蟹单产和规格有差异,部分养殖户投放扣蟹1.5万只·hm-2,单产可达450~600kg,雌蟹规格平均60g/只;投放扣蟹7500只·hm-2,单产在150~300kg,雌蟹规格平均70~85g/只。

1.4.3 日常管理

无论是幼蟹养殖,还是成蟹养殖,都要坚持每天早晚巡视,详实记载田间档案。观察稻田蟹觅食、蜕壳、活动等情况[2];检查防逃设施是否损坏;有无蛇、飞鸟等敌害生物入侵;有无死蟹、病蟹发生;定期监测水质,根据水质变化情况,选晴天上午,河水与稻田水接近时换水,换水量占30%左右,通常4—6月每7d 1次,7—8月每7d 2~3次,9月昼夜温差大,每7~10d 1次。

1.4.4 河蟹病害

河蟹病害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防治,杜绝蔓延和升级,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用药预防,重点做好幼蟹纤毛虫病和成蟹抖抖病,通过调节水质,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进而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每隔15d,用225kg·hm-2生石灰泼围沟1次,7d后泼EM菌生物制剂,改善水质,防止疾病[2]。夏季高温阶段,饲料中还需要添加中草药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秋季昼夜温差大,及时杀虫消毒。注意蜕壳期使用无刺激的消毒剂,河蟹蜕壳是固有生理特性,一般强壮体质10min左右完成,体质弱的需要1h,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河蟹顺利蜕壳。

1.5 水稻绿色栽培要点

1.5.1 品种选择

从国家或省审定品种中,选泽适宜当地栽培,具有超高产、优质抗逆、适合机械化的中晚熟品种。如“金稻919”“津原89”“津原U99”“津育粳22”“滨稻”系列等。

1.5.2 基质育秧

一般当地适宜播种期在4月上中旬,提前做好整地和物质储备工作。播种前种子处理,用17%杀螟·乙蒜素400~600倍液,加25%氰烯菌脂2000~4000倍液浸稻种,浸种时间72~96h,预防干尖线虫病、恶苗病。浸种捞出后,用25%甲霜灵霜霉威拌种,每1g拌干种子500g,预防苗期青枯病、立枯病。采用基质育秧,精量播种,每盘播种量150g,按秧田与大田1∶80~1∶120备足秧盘,本田需秧苗300~450盘·hm-2,育秧机一次性完成装盘、洒药水、播种、覆盖工作。基质装入秧盘底,保持1.5~2.0cm厚度,种子上覆盖基质5mm,覆盖均匀,不露稻种,以免秧苗后期盘根不稳。根据秧盘规格做秧床,一般每床摆放2~3排秧盘,秧床间开沟30cm,四周设有排水渠,摆放秧盘后,喷除草剂灭草,插竹竿弯成拱形,拱棚上覆盖无纺布和薄膜并固定线绳,然后上水保温。

1.5.3 水分调节

基质无纺布拱棚育秧,根据苗情、温度通风炼苗,及时调整秧田水面高度。秧苗从1.5叶期开始通风炼苗防徒长,发现秧苗傍晚露珠较少则需适当浇水;如遇低温阴雨天气,以防迅速升温发生青枯,天晴后立即通风补水,并对秧田药剂消毒;高温天气,当棚内温度超过35℃时即开膜通风炼苗,防止高温烧苗。5月1日前后,选泽无风晴天或小风天气及时揭膜,培育健壮秧苗。

1.5.4 肥料补充

根据苗情及时管理,一般揭膜后追2次肥,第1次施肥于揭膜灌水后开始,用硫酸铵225kg·hm-2左右;第2次施肥于移栽前3~5d,撒施硫酸铵150~225kg·hm-2,同时用1.8%阿维菌素1500~2250mL·hm-2无人机飞防均匀喷雾,防治潜叶蝇。

1.5.5 平整土地

结合耕地或泡田整地,施腐熟有机肥22.5t·hm-2,施水稻控释或缓释肥(N-25%,P2O5-14%,K2O-6%)600kg·hm-2作基肥,撒施土壤表层,随着耕翻或水耙带入15cm土层内;水耙地前,泡田拉荒有利于减少盐碱,田间平坦、上糊下松;水耙地2d后稻田消毒排换水,用450kg·hm-2生石灰泼洒稻田,平地后,沉淀5d后插秧。

1.5.6 适期插秧

当地一般5月5—25日插秧。根据地力条件,高肥力地块宜稀,低肥力地块宜密;依据品种特性情况,分蘖力强的品种宜稀,分蘖力弱的品种宜密;在合理范围内,尽量密植。行株距规格为30cm×14cm,插4~5株/穴,基本苗6~8万株,机械插秧,秧苗分布匀,生长旺盛。

1.5.7 肥水管理

水稻返青后,追施尿素75kg·hm-2;根据品种和苗情,间隔15d再追施尿素90kg·hm-2;7月20日左右看苗施孕穗肥,追施尿素45~75kg·hm-2。

水稻生育过程中,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分次晒田,灌浆期干湿交替,其它时期保持3~5cm水层,土壤盐碱含量较高的田块适当增加水层深度。后期不要停水过早,以防早衰青枯,稻田收割前8d左右停水。注意喷施农药时,稻田水位要抬高,喷药后及时换水,以减少农药对螃蟹的危害[3]。

1.5.8 病虫草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取冬耕晒田,插秧前大水泡田,浅水层管理,适时晒田等农业措施,降低病源基数,减少病虫为害;充分利用杀虫灯、性诱剂等综合防控虫害;采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病虫草害。注意河蟹投放前20d或投放后,不再施用农药,如有大草人工拔除。

监测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针对易发生的稻瘟病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mL·hm-2,于水稻破口前5~7d和齐穗后用无人机各喷1次。对于稻水象甲、二化螟等害虫,注意观察,耙地至插秧前,用10%醚菊酯悬浮剂600~750mL·hm-2兑水,在秧田和本田沟埝、田埂喷雾,防治稻水象甲。二化螟于6月15日前后,喷施苏云金杆菌悬浮剂4500mL·hm-2;8月初,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用无人机喷雾依次防治一、二代二化螟。田间灭草,耙地后5d内,用60%丁草胺乳油2250mL加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50g·hm-2,用无人机飞防,保持5cm水层6d左右,可有效防除稗草、三棱草、眼子菜等阔叶杂草。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蟹养殖

平均单产750kg·hm-2左右,部分采取高密度的养殖户单产可以达到1200kg·hm-2。由于幼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同时秋季和春季价格也有较大差异,正常养殖效益在6750~13500元·hm-2。

2.2 成蟹养殖

养殖方式不同,单产水平和平均规格差异较大,单产在300~525kg·hm-2,随着单产水平提高,平均规格下降,雌蟹平均规格在750~1650g·hm-2,养殖效益在5250~9450元·hm-2。一般9月上中旬开始起捕,9月底结束,在中秋节前大量上市,各地河蟹品质风味不同,当地七里海河蟹蒸熟后香味浓郁,肉质白嫩,蟹黄酱紫色,脂膏乳白色,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

2.3 水稻产量

水稻成熟后,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茎秆分离、谷粒精选等作业,直接将稻谷清选入库,粳稻标准含水量14.5%。经田间实地测产,平均产量11.25t·hm-2,单价提高0.4元·kg-1,节约成本1200元·hm-2,增加效益5700元·hm-2左右。

2.4 综合效益

2.4.1 经济效益

调查研究表明,蟹稻共生无论是幼蟹养殖,还是成蟹养殖都实现了互利共赢。幼蟹正常养殖效益在6750~13500元·hm-2;成蟹养殖效益在5250~9450元·hm-2;水稻增加效益5700元·hm-2左右。按平均增加效益1.53万元·hm-2元计算,300hm2蟹稻田增加利润459万元,42户农工参与,户均增加效益约11万元,是一种高产高效模式。

2.4.2 生态效益

蟹稻共生绿色生产模式,有利于粮食安全。河蟹通过摄取稻田中的杂草和浅水生物,减少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河蟹活动疏松土壤,促进了微生物活动,肥料农药减少用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水稻能净化水质,为河蟹生长提供栖息环境;同时提供天然饵料,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一地双收。

2.4.3 社会效益

蟹稻共生有利于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缓解了渔业资源紧张的难题,充分发挥稻田种养的生态功能,提供优质、绿色农产品。水稻为河蟹生长提供天然饵料,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同时提升河蟹品质;河蟹排泄物可培肥地力,提高稻米品质,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3 结论

蟹稻共生绿色高效种养,由传统的单一平面种植向种养立体化生产转化,稻蟹共生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融合,营造更加有利的循环生态体系,不但绿色增产、节本增效,而且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可以高效利用当地资源规模化生产,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共同致富,树立品牌实现农业高效益发展。

猜你喜欢

蟹苗蜕壳河蟹
喜报!当天全款定籽超1万斤,进军蟹苗业仅3年,“杂优一号”有何魅力?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一年只产2万斤白仔,渔美康“杂优一号”蟹苗唯“质”是图
蜕壳的歌唱家
蜕壳的歌唱家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螃蟹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这只蟹苗不简单!1万斤上市1天就被抢空,卖价比别人贵还要提前预订(上)
河蟹“水瘪子”病及防控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