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4-06-10王春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3期
关键词:视域农业生产

王春艳

(洮南市黑水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洮南 137101)

0 引言

乡村振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发展战略,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农业经济发展,在实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建设系统化的农村产业体系,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渐发生转变,对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新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现实条件,探索合适自身的发展路径,实现进而建设富裕、兴旺、宜居的美丽农村。

1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目标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模式,进一步优化、改进,使其更加均衡、统一。与此同时,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产业,进而实现新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

1.1 构筑均衡、统一的经济结构模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需要将农业转型升级作为突破口。基于乡村振兴的目标发展农业经济,对于解决城市、乡村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单纯依赖于农业生产,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差。通过构筑均衡、统一的经济结构模式,实现城市、乡村的协同发展,能够激发农业经济的活力。新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模式,让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加快了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进而打造合理化、高度化的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部门相互协调,实现平衡发展。与此同时,加强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商贸业等产业的关联性,对于促进产出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让农村居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1.2 打造特色农业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业经济发展,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农业发展,而是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多产业的有机融合,可以利用优势的农业农村部门及产品,打造特色农业。一方面,可以树立品牌,提高其影响力,有助于壮大其产业规模;另一方面,能够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实现富民增收,进而为乡村振兴赋能。乡村振兴视域下,特色农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色农业的良好发展,能够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的活力。

2 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业经济发展,在追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现实环境,积极应对和处理各种困难与挑战。当前,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均衡、缺乏经济发展人才、科技创新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2.1 资源配置不均衡

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着资源配置错位的情况,导致经济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未能做到因地制宜,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政府部门对于资金、人力等资源的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资金、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强的带动效应,同时能够发挥其良好的支撑效应,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部分农村地区缺少资金、人力等资源的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并会因此产生人口外流的问题。受到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影响,不同地域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会形成差距。

2.2 缺乏经济发展人才

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人口外流问题较为严重,其中以青年人为主,更多人选择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参加工作。人才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经济发展。由于缺少基层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生产设备、技术的升级滞缓,导致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另外,部分农村地区对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缺乏重视,没有统一、明确的目标。对于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人才,未能给予足够的支持。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参与其中。

2.3 科技创新不足

新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科技创新不足的问题。由于科技创新不足,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运营成本会因此显著增加。缺少科学技术的助力,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同时还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农业产品缺乏科技含量,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科技的功能作用,需要将先进的技术、设备运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

3 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突破困境,探究正确的发展路径,建设有生机、有活力的农业经济,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重要的支持。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应该及时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人才缺失、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明确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该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做出转变,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现实条件,在经济资源配置、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在经济资源配置方面,侧重于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让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将科技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打造“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创新农业经济模式,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这一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经济资源的均衡配置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着重强调因地制宜。在经济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布局进行全面的了解,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寻找自身优势,充分予以利用。选择具有地域特点的农产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以吉林省洮南市黑水镇为例,西瓜、香瓜是该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并将其打造为主导特色产业,建立产业园,扩大种植规模,目前已经形成了远近驰名的农业品牌,并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极大增加了种植户的种植热情。或是依托自然风光、乡土文化资源,发展农业旅游,将农业资源开发成为旅游产品,拓展农业多功能性,进而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对于拥有优质生态资源的农村地区,可以选择发展绿色生态型经济产业,一方面可以实现富民增收,另一方面能够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对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加该方面的经济投入,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增加其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热情。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能够减少人口流失,让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家乡,参与乡村振兴的建设。加强对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够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能够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面向广大农村居民,开展职业教育、业务培训,学习农业相关知识,增强其专业技能,鼓励其自主创业。在农村信息化服务中,则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其中,熟练运用无人机、传感器、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手段。

3.3 “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

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打造“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具科技含量。加强农业生产监测,更加科学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销售的渠道,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帮助农户学习农业知识、技术,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政策信息。重视农业生产设备、技术的升级,推广机械化农业生产技术。

3.3.1 农业生产监测

在农业生产环节,以先进的设备替代人力,能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构建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系统,应用智能传感器,监测作物长势,参考相关数据,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加强对干旱、病虫害等胁迫信息的监测,及时发出预警。评估作物受旱程度,适时进行灌溉,进而减少干旱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监管,能够全面掌握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大范围扩散、蔓延。

3.3.2 农业产品销售

在农业产品销售环节,同样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基于网络平台,拓展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电商平台,面向全国范围,进行优质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推广,能够极大地提高销售量,让农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同时能够激发农业经济的活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以直播的形式介绍各类农业产品,宣传自然风光、乡土文化资源,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创建农产品品牌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突出差异化与专属性,展现地区的文化特色,并具有显著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的提升,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同时,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建设物流基地、分拨中心、配送站点和冷链仓储,形成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3.3.3 农村信息化服务

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在农业生产中,为农户提供丰富的农业资讯,帮助其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利用外部信息网络,进行农业知识的学习,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基于“互联网+”,加强农业科技推广。该过程中,农业科研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特点,推广符合农户现实需要的农业技术。

在“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互联网是重要的工具,改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思维方式,促进产业融合、创新,推动产业链延伸。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弥补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不足,凸显农业经济的特色,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互联网+”农业经济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3.4 农业生产设备、技术的优化与升级

新时期的农业生产,需要对相关的设备、技术进行优化升级。机械化、智能化是农业生产发生的重要方向,加快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推广先进的农机装备产品,使其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目前,大多数地区的粮食作物的耕种收工作中,逐渐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机械化率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根据种植品种、土地状况,优配作业机具,进行高效种植。在农业生产的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环节,可以实现精准操作,达到减肥节水、减药省种的目的,降低资源浪费。在推广机械化作业的同时,需要改善农机作业条件,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针对种植区域进行“宜机化”改造,充分满足农机作业的需求,进而拓展农机设备的应用空间。物联网、大数据、5G技术在农机设备上的应用,能够实现智能化的作业,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农业生产设备、技术的优化与升级,能够让机械化、智能化作业逐步替代人工作业,能够有效减轻农户的劳动负担。

4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构筑均衡、统一的经济结构模式,并将打造特色产业作为目标。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对资源配置不均衡、缺乏经济发展人才、科技创新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均衡配置经济资源,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同时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运用“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以科技为依托,创新农业经济模式。在此基础上,加快农业生产设备、技术的优化与升级,全面实现机械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视域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