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和现实维度

2024-06-10柴文华

奋斗 2024年7期
关键词:包容性中华文明民族

■ 周 璇 柴文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建设目标,并一再强调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征。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来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合精神、“天人合一”等传统理念紧密相连,体现在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多元并存、兼收并蓄等方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和合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根基,集中体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和合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是滋养民族精神和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塑造着中华民族和为贵的伦理道德,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理想,开辟了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哲学历来高度重视“和”。《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比天时地利都更为重要。中国传统哲学讲的“和”即史伯所谓“以他平他”,不同的事物相互结合,“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而不是“以同裨同”,这就是“和而不同”,此“和”是包含差别甚至对立的现实统一性。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和”与“同”有矛盾的一面,但也有统一的一面。史伯在这段话的前面也阐发了合“和”与“同”为一的“和同”思想。他称:“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可见,“和同”就是通过“和”各方而实现“同”,“同”明显是应从肯定层面去理解。“和”的基础是人的社会性,即《荀子·王制》所谓的“群”,“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所说的“群”是指人通过自身的主体性建立起来的社会,追求和谐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和”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身体与精神多方面的和谐。

二、天人合一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是一种和合精神,而和合精神在中华文明中的一个标志性呈现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发端很早,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商周时代,但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的是宋代的张载,他在《正蒙·乾称》中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在此之前,西汉的董仲舒曾提出过一些非常接近“天人合一”概念的说法,《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云:“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阴阳义》云:“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合一”的实质精神就是强调和合,亦即和谐,为了实现和谐,必须培养一种包容的心态。

三、民族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多个不同民族构成,自秦汉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以来,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就古代黑龙江而言,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也很突出,如“金源文化”的“乘命建元收国”石尊、铜坐龙等文物,还有金代齐王墓出土的大量的丝织品服饰冠带等,均证明“金源文化”是女真文化和汉文化的结合,是民族融合的体现。尤其是我省满族的“京旗文化”,构成满族和汉族的文化、边陲与中原的文化互相融合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古代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逐步融合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兼容和合精神。可以说,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原因,亦即各个民族之间“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感情上相互亲近”“追求团结统一”。

四、多元并存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其内圣外王之道为价值追求,具有积极入世的鲜明特色;道家以“道法自然”为价值追求,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但两家的学说也有相互渗透之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尽管历代学者对“无为而治”的解释不尽相同,但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有相通之处难以否定。《吕氏春秋》《淮南子》是杂家著作,具有调和儒、道两家思想的特色,体现了一种包容精神。李维武先生指出,《吕氏春秋》对诸子之学高扬“兼容”精神,“以温和而清醒的两点论,对各家之长予以积极的发掘和吸收”,它“不仅倡导兼容精神,而且自身就是这种兼容精神的产物。”《淮南子》具有“以道统儒”的特色,它高度重视仁义礼智的社会功能,阐发了“仁智所合”的观点,是对孔孟思想的发扬。在修养过程中提倡“内守”,与儒家的“内省”是相互贯通的。《淮南子》还勾画了道家学说与《中庸》的逻辑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庸》以“有为”首尾相贯,道家是以“无为”达到“有为”。这正是《淮南子》调和儒道的一种尝试。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而达到鼎盛。它在诸多方面吸收了本土文化,实现了佛学的中国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要素。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五、兼收并蓄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一向是愿意接受外来新元素的。诚如王震中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文明在其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交往,其结果是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唐代是中华文明发展到新的历史高度的朝代,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音乐、舞蹈和饮食等。大量的外国人来到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大唐盛世的中外文化交流,充分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展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种“结合”也恰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猜你喜欢

包容性中华文明民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我们的民族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多元民族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