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犊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2024-06-10裴明敏
裴明敏
(门源县浩门镇畜牧兽医站,青海 门源 810399)
大肠杆菌病是牦牛犊养殖时常见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及较高的致死率,对牦牛犊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率影响甚大。临床上,患大肠杆菌病的牦牛犊会出现明显的腹泻、脱水等症状,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牛极易脱水衰竭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如何有效诊治牦牛犊大肠杆菌病成为行业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将在此方面展开讨论。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牦牛犊大肠杆菌病也被称为牦牛犊白痢,其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呈红色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该病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抵抗性较强,尤其耐低温环境,可长期存活放毒。但其不耐高温,温度升高至60 ℃并保持15 min,即可将其消灭。致病性大肠杆菌对会过氧化氢、高锰酸钾、过氧乙酸、来苏儿溶液等消毒剂非常敏感,可快速失活。
牦牛犊大肠杆菌病可发生于全年,相比较而言,冬季和春季寒冷、低温季节的发病率更高。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牛及带菌牛,病菌主要存在于牛的肠道、组织器官内,后随消化道等途径传播,亦可经子宫、脐带传播。大肠杆菌病可危害任何年龄、性别、用途的牛,特别是1 周龄以内的舍饲牦牛犊的发病率最高,主要以散发和地方性流行为主[1]。
2 发病原因
牦牛犊大肠杆菌病的诱发因素较多,具体有:初生牦牛犊未能及时吃上、吃足初乳,无法获得被动免疫抗体,导致体质差,诱发大肠杆菌病;妊娠期母牛饲养管理粗放,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等各类营养元素的补充,发生大肠杆菌病后可将病菌经脐带、子宫传播给胎儿,产下带菌、患病的牦牛犊;牦牛犊饲养管理不到位,牛舍环境差,光照不良,通风较差,阴暗潮湿,垫草未及时更换,粪污没有及时清理,牛床、槽具等没有及时清洁消毒,滋生大量致病菌,诱发大肠杆菌病;气温骤降,牦牛犊遭遇冷空气侵袭,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发病的可能性;牦牛犊长途调运,饲养密度大,免疫接种不及时,断脐消毒不严格,均会产生不良应激,导致牦牛犊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3 临床症状
3.1 败血型
牦牛犊败血型大肠杆菌病,即脓毒型,3 日龄以内的牦牛犊为高发群体,潜伏期仅为几个小时,致病菌进入消化道后侵入血液,极易引发急性败血症,患病犊牛会出现水样状腹泻,排泄物呈淡黄色,散发出浓烈的腥臭味,精神状态差,倒地不起,耳朵、鼻子及四肢发凉,眼睑闭合,高烧超过41 ℃,呼吸微弱,心跳加速,该类型病牛发病急,病程快,一般24 h即可死亡[2]。
3.2 肠型
牦牛犊肠型大肠杆菌病,即肠炎型,3 日龄以后的犊牛为高发群体,患病犊牛出现粥样状腹泻,排泄物为灰白色或黄色,其中夹杂凝乳块,散发出腐败味,腹泻中后期病牛肛门失禁,排泄物自动从肛门流出或喷出,后肢及肛门周边被污染,测量体温为40 ℃,停止进食,精神状态极差,后期逐渐脱水,倒地不起,衰竭死亡,或因继发肺炎死亡。
3.3 中毒型
牦牛犊中毒型大肠杆菌病,即肠毒血型,临床上并不多见,偶有发生。急性病例大多死亡;慢性病例会因中毒引发神经性症状,大多先兴奋,后沉郁,最终昏迷死亡。
4 病理变化
败血型及肠毒血型病死牛尸体解剖后,发现其胸腔、腹腔及心包内积聚一些积液,关节肿胀有积液,胃肠黏膜呈出血性炎症表现,真胃内有较多凝乳块,胃黏膜水肿,伴有不同程度充血表现,肝脏和肾脏颜色苍白,心内膜有大量小出血点。肠炎型病死牛尸体解剖后可发现肠管弹性下降,肠道内积聚一些血液和气泡混合物,小肠黏膜充血和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切面多汁,肠壁变薄,消化道松弛,胃内有发酵的凝乳块。
5 诊断要点
目前,牦牛犊大肠杆菌病实验室诊断时常用的方法为细菌分离鉴定试验,试验时需无菌取病死牛的病料组织接种在麦康凯培养基、营养琼脂平板,恒温37 ℃培养24 h,经革兰氏染色后利用显微镜检查,若麦康凯培养基上长出圆形凸起、表面湿润、边缘整齐的粉红色菌落,营养琼脂上长出两端钝圆、长短不一、黄绿色菌落,即可确诊为大肠杆菌病。
6 防治方法
6.1 综合预防
6.1.1 加强妊娠母牛管理
养殖人员应提高对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意识,给予母牛充足、均衡的营养,喂食妊娠母牛做全价专用配合料,自配料时要合理配比,玉米52%、麸皮23%、豆粕20%、预混料4%、小苏打1%,满足母牛及腹中胎儿营养需求,保持良好膘情,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同时,要做好牛舍及产房卫生清洁及消毒工作,尽可能减少致病菌,防止妊娠期母牛患病后将病菌通过脐带、子宫、胎盘传播给犊牛。产前1 周肌注VD310000IU,每天1 次。接产时要做到无菌操作,使用新洁尔灭消毒,断脐后使用碘酊浸泡消毒,防止感染致病菌[4]。
6.1.2 重视初生犊牛管理
牦牛犊初生后,应当让其在2 h 以内吸食初乳,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是初生犊牛的重要营养来源,吃足初乳有助于让牦牛犊获得被动免疫抗体,提高抗病力,降低牦牛犊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哺乳前应当对母牛的乳房和乳头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犊牛哺乳时“病从口入”。要做到科学断奶,结合牦牛犊的生长日龄、体质量等因素适时断奶,促进牦牛犊瘤胃网胃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建议在牦牛犊3 月龄时断奶为宜,断奶时不可一次性直接断奶,要逐渐减少喂奶量和次数,让牦牛犊逐渐适应,降低所造成的应激反应[5]。
6.1.3 保持良好卫生环境
牦牛犊出生后,应当为其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合理控制牛舍的温度及湿度,防止过冷或过热产生不适。要做好防寒保暖、避暑工作,避免冷热应激诱发疾病。每日要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和污水,用清水冲刷地面,更换垫草,减少粪污残留。要定期使用来苏尔溶液、氢氧化钠等高效消毒剂喷雾消毒,杀灭环境中潜藏的病原微生物,确保犊牛健康成长,防范牦牛犊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6.1.4 落实免疫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牦牛犊大肠杆菌病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养殖人员应当提高免疫接种意识,制定健全完善的免疫计划和程序,正确选用疫苗。目前,常用疫苗为有两种:一是大肠秆菌灭活疫苗,二是大肠杆菌K99疫苗,两者均建议在母牛产前5~10周接种,牦牛犊通过哺乳的方式即可获得被动免疫抗体,进而降低牦牛犊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前3天后2天禁止接种抗生素类药物及其他疫苗,防止对免疫效果造成影响[6]。
6.2 紧急处置
牦牛犊大肠杆菌病属急性传染性,确诊为阳性应第一时间隔离在独立的隔离舍内,防止疫病传播。要为发病牦牛犊营造安静、舒适、卫生的环境,加强营养补充,供给清洁饮水,加快康复速度。同时,在舍内可喷施来苏儿溶液等高效消毒剂消毒,防止致病菌残留。被污染的垫草、病牛的排泄物、分泌物,均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6.3 西药治疗
西药物治疗牦牛犊大肠杆菌病,重在抗菌消炎、补充体液、保护胃肠黏膜、促进毒素排出。用药前应进行药敏试验,选用高度敏感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6.3.1 抗菌消炎
一是肌注链霉素50 mg/kg,每天1 次,连用3~5 d;二是肌注庆大霉素2.2 mg/kg,早晚各1 次,连用3~5 d;三是肌注环丙沙星10 mg/kg,早晚各1 次,连用3~5 d;四是肌注氯霉素15 mg/kg,早晚各1 次,连用3~5 d;五是肌注新霉素30 mg/kg,早晚各1 次,连用3~5 d;六是口服痢特灵3 mg/kg,早中晚各1次,连用3~5 d。
6.3.2 补液防脱水
可口服补液盐,配方为:一是氯化钠1.5 g+氯化钾1.5 g+碳酸氢钠2.5 g+葡萄糖20 g+温水1 000 mL,一次服用;二是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1 500 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每天1次,连用3 d[3]。
6.3.3 内服黏膜保护药和吸附剂
一是内服次硝酸铋5 g、活性炭15 g、白陶土60 g,早晚各1次,连用3 d;二是内服乳酸2 g、鱼石脂20 g+水90 mL,早晚各1次,连用3 d。
6.3.4 胃肠消毒
灌服0.8%高锰酸钾水溶液300 mL,间隔6 h 后再灌服1 次,杀灭病牛胃肠道内残留的致病菌,加快病牛康复。
6.4 中药治疗
中兽医认为牦牛犊大肠杆菌病主要是由于疫毒内侵、肺胃热盛、血瘀气滞造成的,所以在治疗时主张以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清肺胃热、凉血止痢为主,具体可用下方治疗:甘草、黄连、陈皮、白术各10 g,秦皮、龙胆草、黄柏各15 g,白头翁20 g,加水1 500 mL 文火煎熬成药液500 mL 去渣,分早晚2 次服用,连用3~5 d,该方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消炎杀菌等功效,治疗牦牛犊大肠杆菌病效果显著。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牦牛犊养殖时,大肠杆菌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养殖场户要提高重视度,清楚大肠杆菌病对牦牛犊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降低牦牛犊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保证牦牛犊的成活率。针对患病牦牛犊,应当及早隔离诊断治疗,帮助患病犊牛尽快恢复健康,降低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和影响,保障当前牦牛养殖业良性发展,促进畜牧经济稳步增长,助力乡村振兴。